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

八月十六日早上下了一陣小雨,不過之後就晴了、中午前後還出了一陣太陽。道路因此乾燥了不少,漢王軍的行軍速度也加快了。

朱高煦根據斥候的稟報,估計今天旁晚、大軍就能到達陽朔縣東的灕江渡口。

天上多雲,地上有風,陽光時不時透過雲層。

前方又有信使過來,朱高煦等一隊人馬離開大路,駐足在大軍隊伍的側邊。朱高煦伸出右手,拉直了在風中擺動的信紙,埋頭看了起來。

他的身體還比較虛弱,不過高燒在前天早晨就退了。因爲完全沒休息好,現在他主要的不適是腦袋有點疼、思維比較慢,還有喉嚨吞嚥時疼痛。估計扁桃體發炎了,沒有幾天時間,這些症狀恐怕是好不利索的。

趙平在信中稟報,已於今日下午,在陽朔縣東的灕江窄處架設好了兩道舟橋。敵軍前鋒數千人亦抵達了此處,隔着一個村莊,在數裡地外紮營;敵主力大營在西南面十多裡地外。

朱高煦的喉嚨不適,不太想多說話,看完信之後,便將奏報先遞給身邊的王斌。他只對周圍的部將說了一句話:“吳高欲與我決戰!”

他不解釋,只是隨口說了一下自己的判斷。

這幾天,雙方大軍走的是不同的兩條路;官軍位於灕江西岸,陽朔縣城同在西岸,而漢王軍走的東岸。因此,漢王軍若要進軍陽朔縣城,須得橫渡灕江。

但是攻佔陽朔縣城,並非朱高煦的目標。他叫趙平先行架設浮橋,只爲了給吳高以一些充分的理由、好叫吳高相信漢王軍的目標是縣城;而朱高煦這幾天冒雨行軍的真正企圖,是讓敵軍也疲勞行軍。

所以趙平架設的那兩道舟橋,漢王軍並不一定會使用。

而現在敵軍前鋒已經抵達舟橋附近,卻只在數裡地外監視,毫無襲擾的跡象!敵軍若不想漢王軍渡江,此時完全可以發起一場小規模的戰鬥,試圖燒燬浮橋。

吳高卻沒有下令那樣做。他當然不是因爲有風度,而是希望漢王軍從那裡渡江吧?所以吳高的意圖,極可能便是在灕江西岸與漢王軍對決,以分出勝負!

王斌的聲音道:“吳高要是不想和俺們打,怕是會派人來燒舟橋。”

朱高煦聽罷,用讚許的眼神看了王斌一眼,輕輕點了一下頭。但是否願意迎合吳高的邀戰,朱高煦並沒有馬上表態。

大軍沿着漸漸曬乾的大路、到達前鋒軍和輜重營正在建造的營地時,時辰大概在申時到酉時之間,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

朱高煦簡單地吩咐王斌,讓他傳令叫大夥兒紮營後,把木桶裡的火藥拿出來晾曬一下。各營的火藥自然沒有淋雨,不過連續下了幾天雨可能有點潮溼,曬一下更好……

軍營設在灕江江畔,此段江大致是東西流向,漢王軍正在北岸。在縣城附近、灕江江畔的平坦地區,村莊人口更稠密了;中軍行轅與上萬人的軍營,便都設在同一個村子裡。

朱高煦走進行轅所在的一棟別緻的青瓦宅邸,便召集諸將,商議大戰事宜。

幾乎所有武將,都贊同與吳高一戰!將士們總是在行軍,又面臨敵軍的壓力,並不輕鬆;若痛快地幹一場,雖有流血犧牲,時間卻不會持續如此之長。

但有大將認爲:“陳貞部護送糧草藥材等軍需,正在沿灕江北上。俺們若能拖延兩天再開戰,便可獲得一萬餘衆的援軍。”

此議立刻有好幾個人附議,更有人提議道:“昨日王爺言,平將軍的八千騎兵正在率先趕來,要是能等到平將軍的騎兵增援,咱們兵力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終於開口道:“吳高願意等嗎?”

衆將頓時面面相覷。片刻後,朱高煦埋頭看地圖,屋子裡的武將們便議論了起來。

……桌子上那張地圖,原來是別人畫的。但眼下,恐怕只有朱高煦自己纔看得懂了,他在上面加了很多符號標註,看起來已經變得五顏六色亂七八糟。

從陽朔縣到桂林府城,只剩下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了。但吳高還是要在陽朔縣開戰,必定有其理由。

朱高煦猜測,吳高軍可能士氣低落、處境較差;想通過優勢兵力獲得一場勝利,然後比較輕鬆地走完這一百五十里、減少走散和掉隊的兵力損失。

朱高煦以前便對麾下的武將說過,要是明知打不贏的仗,有選擇的話、最好的選擇是不打。

吳高此次願意打,肯定是覺得能贏!如同在平樂府東面的那次對峙,吳高起先的意圖便是擺開野戰,只是後來朱高煦選擇據守高地佔便宜;這一回雙方的兵力懸殊,並沒有改變,吳高軍疲憊、但料定漢王軍也差不多……這纔是吳高願意開戰的理由。

如果等陳貞部抵達、甚至平安的大股騎兵到來,吳高還會選擇等待、之後擺開大戰嗎?估計平樂府的對峙和放棄,又會重演!

朱高煦想了一會兒,擡起頭說道:“機會常常伴隨着風險吶!”

衆將的議論聲陸續消停了,紛紛側目望過來。

朱高煦的聲音不大,神情凝重地說道:“此時此刻,咱們的士氣遠勝吳高!我覺得明天可以一戰。”

這是一場五萬多人、對陣接近十萬人的戰役。所以一時間衆將沒有激揚的情緒,大夥兒安靜了一陣子,纔有人抱拳道:“末將奉王爺號令!”

然後許多人紛紛執禮領命。

數十里地外的陳貞援軍,以及幾天後預計能抵達的平安援軍,都是朱高煦下令決心的原因。雖然援軍未到,但只要會戰在一兩天之內沒有崩潰,漢王軍的兵力就能陸續得到增強。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一聲“報”的喊聲。

不一會兒一個風塵僕僕的軍士被放進來,送上了陳貞的東西。

朱高煦打開布包,看了一番裡面的兩封信,他起初有點迷糊,片刻後徑直翻到末頁看到江陰侯吳高的落款,頓時明白了。

這是之前吳高寫給陳用晟的信,承諾保證平樂府城的安危云云。知府陳用晟投降後,這些信被陳貞弄到手了。

朱高煦伸手在額頭上摩挲了一陣,忽然一拍桌案,將信遞給身邊的文官侯海,說道:“找個北司的弟兄,把吳高的信送到桂林府的北司據點。叫那邊的奸諜,利用這些東西勸桂林府的官員投降。”

侯海拱手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站了起來,說道:“本王去南岸瞧瞧地勢,天黑前回營。”

諸將頓時譁然,紛紛勸說,“灕江南岸有敵軍活動,王爺可派斥候前去打探……”

“吾意已決。”朱高煦徑直說道。

這一場敵衆我寡的大戰,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朱高煦願意讓軍隊冒險,便也願意拿自己的安危冒險了。況且這是他臨時起意的決定,恰好被敵軍重點圍攻的可能性並不大。

朱高煦帶着數十騎親兵,王斌帶隊。一行人騎馬出了軍營。

他們來到灕江浮橋邊,個子高一身精肉的大將趙平前來迎接。趙平請命道:“末將隨後調前鋒軍過江,在南岸策應王爺。”

朱高煦搖頭拒絕了,說道:“連夜再架設浮橋,儘量多幾道;並在南岸修建工事設防,防備敵軍騎兵突襲。明日凌晨,前鋒先行,全軍渡江!”

趙平拜道:“末將得令!”

數十騎從北岸一道短短的浮橋過去,然後穿過幾乎空無一物江心島。或因灕江漲水時會淹沒島嶼的緣故,這島上沒有房屋,只有一間破落的草棚。然後他們又過了一道不太長的浮橋,便到達灕江南岸了。

南岸有漢王軍的騎兵活動。正如趙平稟報的軍情,敵軍沒有向舟橋這個方向逼|迫。

……渡過舟橋後,西邊是一大片平地,方圓約數裡地。這塊平地似乎像一個三角形,東西北三面被灕江環繞,讓其如同一處半島。平地中間有許多房屋,大概是個村莊;四面主要是菜地、小樹林以及稻田。

戰場或許就在此地,便是這一片平野。北邊環水,南邊是山。雙方好像只需要把大軍擺開,東西對峙,然後對打就行了!仿若一個競技場。

但是戰爭不是競技。

朱高煦很快就發現了,重點不在於這塊平地,而在南面的山區。

南面的一片山峰縱橫東西,突兀的山峰大概就是廣西獨特的石灰岩,看起來又硬又陡,根本無法爬到山頂。但是山峰之間有幾處山谷,以荒草和灌木林爲主,可以行軍。

朱高煦騎着馬,徑直穿過一道谷地,發現更南邊、遠處還有一片石灰岩山峰。這些山峰排列得十分整齊,仿若兩道山脈,之間有東西貫通的平直谷地。

眺望東南面,只要從谷地往東穿出去,又有一大片平地。

朱高煦很快得出了清楚的判斷:兩道山脈之間的這一條長直谷地,在必要時刻,此路幾乎是漢王軍的唯一退路;不然大軍只能往灕江上退了。

第二百零五章 悔婚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怕蝨子多第八百零九章 來去如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不是滋味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八百七十章 皇帝校閱圖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五章 君影草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與失敗爲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倒一次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二百四十二章 無實力的憤怒第二百九十章 禍國紅顏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子之位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三百四十七章 奸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四百六十四章 叱吒江湖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九十八章 綠林好漢
第二百零五章 悔婚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怕蝨子多第八百零九章 來去如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不是滋味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八百七十章 皇帝校閱圖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五章 君影草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與失敗爲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倒一次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二百四十二章 無實力的憤怒第二百九十章 禍國紅顏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子之位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三百四十七章 奸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四百六十四章 叱吒江湖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九十八章 綠林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