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發

永樂六年(京師洪熙元年)六月下旬,漢王軍南路軍於雲南府、中路軍貴州都司,大軍差不多已聚集完成;唯有北路軍的一些人馬,因從四川南調,尚未到達貴州都司。

朱高煦決定,於七月初南路、中路兩軍同時向廣西布政使司進軍。

辭別漢王府的官員和依依不捨的家眷,朱高煦便帶着一隊人馬前往貴州城。中路軍約七萬步騎,將由他直接統率。

一隊人騎着馬,沿驛道趕到貴州城,正是六月底的傍晚……

北面的貴山,此時已變成了黑漆漆的一片起伏山影;聳立的貴州城樓在漢王軍攻城時,被回回炮和火炮毀壞嚴重,至今還沒完全修復。土夯城牆上的斑駁炮彈痕跡,糊了一些稀泥修補,顏色深淺不一,遠遠看去就像一件破衣裳、打着許多補丁似的。

王斌已先於朱高煦到達貴州城,此時他和貴州都指揮使劉瑛等人,正在城門外迎接朱高煦。

一衆人站在城門外抱拳行禮,朱高煦拍馬上前,揮手道:“諸位不必多禮了。上馬,咱們進城再說。”

大夥兒便簇擁着朱高煦進城。

太陽下山後的大街上顯得有些蕭瑟,時不時能遇到列隊的軍隊。如今調動至貴州城裡的將士,業已超過十萬人,將士及家眷佔了很大一部分人口。朱高煦再次來到貴州城,戰火已經平息,但看景象、還是無法與京師等城池的繁華相提並論。

他們來到了都指揮使司衙署,這裡是貴州城最大的建築羣;貴州還未建省,沒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便是整個貴州地區的最高權|力衙門。

都司大堂內外,更多的文武來拜見朱高煦了。朱高煦與他們見禮,便說已到下值的時辰,叫大夥兒都散了。如今他一心顧着大戰,根本沒心思與這些人說客套話。

朱高煦走過大堂後面的穿堂,只叫劉瑛、王斌、趙平等人過來。跟着朱高煦來貴州的妙錦戴着帷帽,也提着一個包袱進來了。

“此前我寫了信過來,叫王都督準備行程,近日前鋒便會開拔,收到信了吧?”朱高煦轉頭看向王斌。

王斌瞪着圓鼓鼓的眼睛點頭答道:“俺收到了。”他的眼睛又圓又鼓,加上皮膚黑|糙、頭髮鬍鬚很硬,面有兇狠之相,一直如此,朱高煦倒是看習慣了。

朱高煦又道:“後天七月初二,你便率前鋒出發。我隨後率軍分批跟來。”

王斌抱拳道:“得令!”

幾個人來到簽押房內,木案上放着劉瑛的一些地圖。劉瑛走上來,便指着圖上的一個地方道:“先前末將收到過李先生的軍令,準備了一番大軍所需糧秣。這裡是荔波縣,屬廣西布政使司慶遠府(河池市附近)管轄,不過沒有甚麼駐軍。末將派一員武將過去,佔據了此地,並在荔波縣城裡安排倉庫,調運籌辦了七萬大軍兩月軍糧。”

“劉都督辦得不錯!”朱高煦讚了一句。

不過諸如此類的舉動,必然會讓敵軍猜測到,漢王軍將會從貴州進軍廣西。這是沒辦法的事,動輒二十萬人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想不露出一點跡象,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朱高煦看了王斌一眼,又回顧左右道,“此次中路軍,總兵力共接近七萬人,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慶遠府。行軍路線沿着去廣西的官道走。王斌前軍一萬多步騎後天出發,剩下的五萬多主力大軍,分作中軍、左哨、右哨、後軍四路,按順序,隔天出動一路。”

幾個大將紛紛抱拳道:“末將遵命!”

朱高煦又埋頭看了一會兒面前這張地圖,因爲所有圖紙都是手繪的,大小不一樣,所以畫法都不相同。

不過省際之間的主要驛道是肯定有的,圖上那條粗線就是貴州南下廣西的驛道。

荔波縣就在一條驛道上,位於貴州城東南方向,從貴州城過去的驛道長度約六百里;而慶遠府城就在荔波縣南面。從慶遠府往南數百里是南寧府,往東是柳州府。

圖上面是沒有地形的,不過只要看那彎彎曲曲的驛道線,猜也能猜到沿路全是山區。當然也有斥候打探過沿途地形,通過口頭描述稟報了各級武將。

所以朱高煦纔會把近七萬人,分作五股,前後隔着一定距離行軍。他之前進軍四川、貴州,道路同樣不好走,於是總結了一些經驗,在山區行軍,分兵進軍的速度更快。

朱高煦招呼諸將近前來,提起一支毛筆,在硃砂顏料裡蘸了一下,落筆在地圖上,“從七月初開始,咱們中路軍沿這條驛道,陸續進軍慶遠府;雲南的盛庸平安部作爲南路軍,從昆明城出發,大致走這條路,到廣西田州土府(百色市附近)。

派到廣西的斥候、北司奸諜,會着重盯着南寧府的吳高軍。咱們兩路大軍將伺機圍攻,先滅掉吳高這股兵馬。諸位都明白的吧?”

“末將等明白。”大夥兒陸續應答。這個方略在此之前就通報過各處大將了。

這時劉瑛說道:“末將覺得吳高此人非常謹慎,他會不會死守南寧府城?”

朱高煦立刻搖頭:“江陰侯確實膽小,但畢竟打了一輩子仗,他肯定不願意守南寧府城;那地方太遠,是個難以增援的孤城。再說吳高去往何處,並不是由他說了算,除非他敢違抗軍令;在敵軍主帥張輔看來,南寧府顯然對此戰沒有太大價值。”

王斌笑道:“先前吳高連劉都督也對付不了,遇到俺們王爺,他這一仗必定要吃不完兜着走!”

在此之前的各次戰役中,王斌授命在昆明城留守、後來又護送漢王府家眷去大理府;現在他總算得了出戰的機會,並作爲中路軍前鋒,因此這陣子他非常高興。大戰在即,心情最好的人恐怕就是王斌了。

“吳高軍此時尚在南寧府,咱們便先照方略行軍。戰場上難免有變化,到時候只能隨機應變。”朱高煦又說道,“咱們北路軍出發的時間未定。而吳高這一股人馬離湖廣敵軍主力太遠,不管他怎麼做,咱們都能從容對付。無非耗費時日長短罷了。”

朱高煦說罷,看了一眼窗戶,道:“天色不早了,明日再議罷。”

劉瑛抱拳道:“末將叫人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酒菜,這便傳他們送到飯廳,爲王爺接風洗塵。”

朱高煦笑道:“劉都督駐守貴州方數月,這便以地主自居啦!既然如此,我也不能不領情,諸位一塊兒去吃頓晚飯。”

大夥兒紛紛附和。

朱高煦站起身,手裡拿着硃筆,又在地圖上用力地畫了一道粗豎線。從湖廣辰州府附近,一直向下劃到廣西柳州府上邊,這才停了下來。

這條線正是此時的大軍翻越困難的雪峰山脈。山脈南北縱貫,擋在貴州東面;將湖廣、廣西北部都屏蔽在了東側。

當初李先生等人制定東征方略,地形上大概就是以雪峰山脈爲中心。兩路大軍走廣西,繞道雪峰山以南;一路大軍走“入湖廣道”,於辰溪折道東進,正是在雪峰山北麓。

……隔天之後的清晨,太陽還沒升起,東邊的山峰上纔剛剛泛白,王斌部的前鋒大軍便陸續從南城出城了。

朱高煦站在南城的城樓上,送別王斌。

軍士端着木盤子上來,朱高煦拿起一隻碗遞給王斌說道:“藉此遵義府茅臺村送來的美酒,祝願王都督一路順風。”

王斌雙手接過,捧起酒碗道:“末將定不負王爺重任!”說罷仰頭便咕嚕咕嚕喝了下去。

朱高煦也灌下肚裡,味道好像與後來的茅臺酒不太一樣。他把酒碗放到木盤上,說道:“王都督先行,本王隨後便率大軍前來。”

王斌拜道:“後會有期。王爺,俺告辭了!”

他說罷走下了城樓。沒一會兒,王斌便騎着馬出了城門,他在馬背上扭頭仰望過來,再次握拳行禮。朱高煦在城樓上默默地向他揮了揮手。

貴州城所在的地方,相比之下地勢還算平坦,出城後的官道也十分寬敞。只見路上有六列並行的步兵縱隊、四排牽着馬步行的騎兵,各種驢車、獨輪車;道路兩側還留有餘地,時不時有騎馬的人來回奔跑,吆喝傳遞着消息。

但朱高煦知道,這樣的寬敞道路最多走兩天,他們就將進入山區,大軍只能以長龍一樣的隊形行軍了。

天邊的重重山影,不知何時,漢王軍才能走出西南的崇山峻嶺,進入大明朝腹地。

雖然朱高煦想盡辦法,在官軍中有何福這樣的內應,但他還是做好了惡戰的準備。距離最近的吳高軍只是官軍偏師,兵力也比朱高煦的兩路主力的人數少不了太多,此戰無疑十分險惡。

但不管前路有多艱難,朱高煦也已經下定決心要走出去。否則困在這人口稀薄、錢糧匱乏的邊陲之地,遲早死路一條。

朱高煦久久站立在城樓上,視野被遠方的山形阻隔。他真的很不喜歡呆在山區。.

第五百四十六章 常敗將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六百六十四章 深淵萬劫不復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六十六章 井畔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九十八章 綠林好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地獄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勝馬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是真的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一百四十章 皇帝下落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指間微涼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六百八十五章 殺氣難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誰主沉浮(10)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七十三章 無恥小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五十七章 援軍要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三百二十八章 春雨中的吶喊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
第五百四十六章 常敗將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六百六十四章 深淵萬劫不復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六十六章 井畔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九十八章 綠林好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地獄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勝馬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是真的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一百四十章 皇帝下落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指間微涼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六百八十五章 殺氣難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誰主沉浮(10)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七十三章 無恥小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五十七章 援軍要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三百二十八章 春雨中的吶喊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