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萬里金陵帝國夢

“半個月之內,拿下乂安!剪滅全部叛軍,捉住賊首陳季擴。”柳升對周圍的武將們下令,他的態度十分嚴肅。

諸將紛紛抱拳領命,人們無不振奮。

柳升作出如此決定,並非衝動。明軍進駐清化城、修整已經三天了,柳升數次召集文武議事,一直沒有談過進攻的期限。直到今天他得知,陳季擴的人馬到了演州(黃梅)之後、已繼續南行去往乂安(榮市),他纔對時間充滿了信心。

從清化城到演州、再到乂安,全程道路約三百里。如果只是行軍,明軍步騎輜重、七天內就能抵達乂安城;但因中途有演州城,然後還要攻下乂安,攻城作戰的時間不好估計。不料而今陳季擴繼續南退,那演州城本身算不上大城、加上兵力空虛人心惶惶,一切形勢便逐漸清晰了。

衆人陸續離開中軍行轅。柳升拿起他的頭盔,端正地戴在頭上,立刻又從桌案上提起刀鞘、掛上腰帶,他隨後也走出了大堂。

中軍一羣精銳騎兵簇擁着柳升,騎馬來到大街上。此時各部出征的明軍、已經從幾處軍營開拔,大街上鼓號喧鬧,到處都是整齊的隊列。

纔過去三天時間,今日的清化城、與明軍入城時的景象已全然不同。許多安南百姓都出來了,觀望着明軍的人馬。安南人當然沒有簞食壺漿,大多人只是爲了看熱鬧和稀奇罷了。

人們看熱鬧,當然首先要覺得不會被殺死,所以前幾天纔沒有人來圍觀。不知是這幾日那些隨軍官吏的宣揚、起了作用,還是明軍確實在清化保持了軍紀、沒有胡作非爲,總之情況已有所改變。

安南庶民們面對着明軍將士,充滿了好奇與敬畏。

據裴友貞的人暗察百姓,得到的奏報便是,明軍將士並未縱兵劫掠,而且很多百姓認爲明國人很富裕。大概是因爲當地人只能看到表象,漢人青壯們、天生就比尋常的安南人要更高大(給人營養好的感覺),穿的衣裳也很好。安南百姓、包括大明國內的平民,一般都很節約,尋常人的穿着又舊又皺;但是這批明軍將士,領了織造廠批量製造的新戎服,自然軍容不一樣。

而且按照武德朝以來的新律法,將士出征值守會得到少量軍餉,這幾天不少將士便拿着官府發的銅錢、在城中花銷。這種事在安南軍隊裡十分少見,安南叛軍的底層士卒都是貧民。

明軍各部軍容整肅,士氣高昂。許多人都期待着在戰場上立功,人們不再想着虛無縹緲的封侯拜相,而是盼着更加實際、普遍的好處;只要作戰有功,活着領賞,死了改變全家命運,從此朝廷養着後人、步入士人或武將階層。

大夥兒扛着朝陽下泛光的新火銃,敲着鑼鼓、舉着各色旌旗,正齊步行軍。不遠處一羣將士一邊走,一邊便興致高昂地唱起了小曲:“梅香飄滿驛路,鴻雁翱翔成行。春寒倚在亭中,眺望出征方向。回憶雨中初見,鴻雁送去嬌-娘念想。勇士忠君保國,春寒傾心不忘。梅香飄滿驛路……”

前面充滿硝煙廝殺的戰場,在軍戶們眼裡、彷彿已變成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美妙的曲子,又像是無數將士共同編織的一個夢幻的希望,在明帝國的上升期,朝廷清明、家境改善,婦人總是很美好。

如此稀奇而瘋狂的軍隊,當地人自然是見所未見,難怪那麼多人來圍觀。

柳升騎着高頭大馬,率精騎走出了南城門。他坐在馬背上觀望着前方,視線之內的地勢比較平坦,遠處偶有起伏不高的山林。

他轉頭向右側眺望,便見稻田深處、河面不寬的河水上,已飄滿了一長串灰色的硬帆。明軍沙船在比較狹窄的河道上張帆,正是順風之故。

柳升仰起頭,感受着愜意的北風,又看了一眼東邊的明媚太陽,只覺得一切都很完美。他不禁感概道:“天助我也!”

除去留守清化城的兵力,柳升部陸師,仍有超過兩萬步騎,各部人馬沿着河流水陸並進。當天下午,大軍便停止了行軍。在前鋒軍與輜重營選好的地方,軍士們構築簡單的軍營,駐紮修整、生火造飯。

(輜重營與前鋒軍先走,他們將提前到達水運的盡頭;在距離清化城近百里的地方,輜重營會徵用那裡的一個土寨子,然後修建軍用倉庫。)

趁中軍大帳正在搭建的時候,柳升站在營地上,他一面察看地圖,一面觀望着周圍的地形。

大軍雖已離開清化城四十多裡地,這裡的地勢仍舊比較平坦,軍營東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不過,按照守禦司北署繪製的地圖,等柳升率軍到達演州北面的倉庫後,將進入一片山區、地勢不再如此開闊。

“演州北倉”距演州城,只有幾十里路。待明軍從那裡進擊、一天多時間就能兵臨演州城下,所以大軍不用攜帶多少糧草;因演州城防空虛脆弱,將士們甚至都不用運輸多少重軍械。

以柳升決策的方略,數日之後進佔演州,然後以演州爲大本營,繼續向乂安推進;只要大軍抵達乂安城下,便能依靠近海、茶江連接的水路,從水上得到充足的補給。

許久之後,柳升叫親兵收起了圖紙。他轉頭看中軍大帳的地方,見帳篷已經搭建起來了。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了一聲蕭聲。柳升聞聲側目,看到了隨軍的兵部侍郎裴友貞。裴友貞穿着圓領長袍、在一塊草地上跪坐着,吹了一聲竹蕭,似乎在試音。而在裴友貞的旁邊,只有一個文士隨從,手裡拿着一副鑔子;那是一種銅質敲擊樂器、有左右兩個鑔。

柳升信步走了過去,抱拳道:“裴侍郎雅興。”

裴友貞擡頭看了柳升一眼,拱手回禮,說道:“前幾日在下完成了一首曲子,方纔見到大軍紮營的景象、以及異國他鄉的風光,便覺此情此景十分相應,若不奏此曲,更待何時?”

柳升道:“本將當洗耳恭聽,不知此曲是甚麼名?”

裴友貞道:“名曰《萬里金陵》。”

柳升在不遠處盤腿坐下來,不再說話,等着裴友貞的演奏。

裴友貞卻沒有馬上吹奏,他先閉目養神了一會兒,似乎在醞釀情緒、又或是在先默記一遍曲子。裴友貞睜開眼睛後,環視着周圍的景色,開口感嘆道:“日月龍旗揚萬里,天涯何處非金陵?”

他說罷,側目看了隨從文士一眼,文士看着裴友貞、微微點了一點頭。

裴友貞便拿起了竹蕭,開始吹奏了。只聽到一陣蕭聲,柳升便點頭露出了讚揚之色,他雖然不精通音律,但也聽得出來,開場的旋律非常好聽。

起初那裡只有一枝竹蕭在獨奏,卻氣勢恢宏;略帶沙啞的蕭聲、透着一種蒼勁之感。特別是其間偶爾的一聲短促嘯聲,彷彿讓人聽到了蒼鷹在高空發出的孤傲鳴叫。

很快鑔子也加入了樂聲中,銅鑔用不同的力度、角度,能敲擊出完全不一樣的各種聲音。文士聽着旋律,先是輕輕地敲擊,就像清脆的泉水、點綴在風聲之中。

接着文士開始重擊銅鑔,保持着緩慢而均勻的節奏,他昂起頭,隨着蕭聲吹奏的旋律,開口吟唱起來。沒有歌詞,只是簡單的發聲,讓他粗礦的嗓音隨着樂曲起伏。他好像在歌頌着甚麼,又好像在感概着甚麼;偶爾會有破音,卻並不像是失誤與瑕疵,反而與那沙啞的獨特蕭聲融爲了一體,相互輝映。

柳升暗自驚歎,他沒想到這個從漢王府的教書匠出身的裴友貞、竟挺有音律才華;也未曾想過,只憑一枝蕭、一副鑔就能奏出如此氣勢恢宏、包含情懷的曲子。

裴友貞等演奏的樂聲無形、無詞,意境卻似乎相當深遠。原本柳升只會有一種不能準確把握的情緒、隨着音律感染,但因事先說了名字《萬里金陵》,那無形的情緒便好似有了方向;讓柳升循着那樣的方向,好像感受到了其中的野望、雄心,又有些許的無奈與鄉愁,甚至罪孽與犧牲。因爲此曲的旋律,並不只有慷慨。

在樂聲之中,西邊的太陽漸漸下山了,把僅剩的金光揮灑到了遼闊的大地上,此刻的顏色如同夢幻。西邊當值的將士,一手插着腰一手握着櫻槍、一動不動地站在土丘上,他在霞光中、身影只有黑色的輪廓,剎那間又仿若雕像,叫人錯覺它會永恆地矗立在那裡。

日月團龍旗在大帳上空迎風飄揚,一隻白腹的鳥兒掠過河面,以優美矯健的姿態、衝上空中。大地上有營帳無數,繚繞的炊煙未息,將士們也聽到吹奏的樂聲,許多張臉在柳升的眼前一一閃過。

柳升將目光放遠,南面的天際深處。他的征討目標好像已近在眼前,但大明皇朝之心,卻似無窮無盡。

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巧妙的手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晰抉擇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心態穩第八百一十四章 博多的櫻(5)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二百六十七章 玉鐲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毫無冤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不知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七章 角度與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穿青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十三章 夜奔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七百一十章 隱晦的王霸墨第四十五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二十四章 恭敬不如從命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靜的年關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
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巧妙的手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晰抉擇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心態穩第八百一十四章 博多的櫻(5)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二百六十七章 玉鐲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毫無冤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不知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七章 角度與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穿青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十三章 夜奔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七百一十章 隱晦的王霸墨第四十五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二十四章 恭敬不如從命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靜的年關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