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

太平場燒焦的廢墟上,許多百姓從臨時搭建的草棚裡出來了,紛紛圍觀着大路上來的一羣驢車和獨輪車。車隊前邊還舉着旗幟,上面寫着:成都府庫。

人們鬧哄哄一片,站在大路邊議論紛紛。

“交糧容易得很,領糧的時候摳成啥樣了!說是發八個月口糧,一個人卻只一石米,能吃八個月邁?之前給房錢,一座宅子才五文!”有個婦人抱怨着。

旁邊雙手攏在袖子裡的老頭笑道:“李家的,大軍入川沒搶你就算好嘞,能給你錢糧,可別嫌少。你是不曉得,要是往回算三十年,成都府兵荒馬亂嘞,從官府手裡拿錢糧?想得安逸哦!”

另一個婦人道:“誰不曉得你們李家地多,西邊那一大片水田收租也吃不完,你們還靠那點口糧?漢王意思一哈,都別太當真。”

“別忘了免三年賦稅徭役,那纔是大頭!”一箇中年漢子道,“漢王佔了成都還闊以嘛,沒有傳言得那麼差。往後幾年不用交糧囉,今天領了米,中午去吃頓白家肥腸,硬是要得。”

老頭道:“天下是朱家嘞,漢王也姓朱,我看都差求不多。”

……漢王行宮,設在成都後衛指揮使李讓的府邸。這件事,讓很多當地的文武官員豔羨非常。

李讓啥也沒幹過,既沒有參與太平場會戰,也沒能守城。他被錦衣衛請到布政使司衙門裡走了一趟,好生生地回家、被看守在府上旬日;然後等漢王軍進了城,李讓搖身一變,變成了成都官場上炙手可熱的紅人。

李讓府上有大量家眷和私養奴僕,漢王能放心住在那裡,算是十分信任了。何況李讓在自己家就能見到漢王,是個在新上位者跟前說得上話的人;一時間便是三司大員,對李讓也客氣了起來。

不過朱高煦在堂屋裡議事時,李讓想面見漢王也被侍衛攔住了,要他離五十步外等着。

後宅住着李讓的家眷,朱高煦等人住在第一進院子裡,他和部將們都不進去的。中堂變成了朱高煦的中軍大帳,裡面掛着許多地圖,堆着各種卷宗。

在中堂裡的人,依舊是原來那幾個,除此之外還有沐晟、終於到達了成都。屋子裡有瞿能、沐晟、劉瑛、韋達、侯海等人;最近加入漢王麾下的文武,並不能參與軍機議事。

朱高煦指着書案後面的粗糙寬大的地圖,用毋庸置疑地口氣道:“貴州雖貧瘠,但在西南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若不能攻下貴州,雲川二省被威脅側翼,守住了雲南也沒多大用。即使盛庸平安寡不敵衆,不能守住雲南,也還有退路、走零關道來四川;咱們用雲南換貴州也是值得的!”

瞿能道:“末將附議。”在場的幾個人紛紛附和。

朱高煦聽罷呼出一口氣,說道:“而今咱們在四川的兵力達到二十萬步騎,算來還不止。大概有三萬多衛所正軍和蜀王府護衛軍,於大戰之後逃散到了各地;只消以軍餉封田爲條件、再威|懾以軍法,假以時日還能增兵兩三萬人!

不過現在局面仍不明朗,咱們不能停下來。稍作休整,我便得儘快率軍去貴州。”

朱高煦頓了頓見沒人吭聲,便一拍大腿,乾脆利索地說道:“以西平侯坐鎮成都、韋都督爲副,派兵去廣元府,扼守劍南關;若能設法威逼利誘漢中地區投向四川,那便再好不過了。然後節制龍泉山以西軍政。

瞿都督爲前鋒,先收重慶府,後回師達縣(達州)設東面行營,調兵攻佔夔州府(奉節)、巫山縣、歸州(巴東),經營大江沿線防務。

本王則輕率大軍南下貴州,劉都督(劉瑛)爲副。”

諸將站起來抱拳道:“末將等得令!”

瞿能站在原地,說道:“據說薛祿逃到重慶府去了。此時四川布政使司已大半歸降,重慶府只一衛兵馬。如此光景下,尋常人守不住重慶府,薛祿該會逃跑。王爺大軍至重慶府之後,可走渝播間要道至貴州。

這條驛道開通於元代,幾經修繕可行萬人。到大明初,朝廷經營貴州,不斷拓寬道路,增設大量驛站倉庫,而今調動大軍已無難處。”

朱高煦點頭道:“很好,是該與顧成較量的時候了!”

瞿能又道:“不過貴州東面的入湖廣道,也較便利。謹防朝廷援軍從湖廣常德府增援。”

朱高煦沉吟不已,過了一會兒道:“若無更好的方略,只能照咱們說好的做了。”

諸將遂執禮告退,獨沐晟留了下來。

沐晟的神情有些難堪,抱拳道:“末將從雅州東進,本想盡快與王爺的大軍會合。但十一月中旬,沿路多日陰雨綿綿,道路泥濘不堪,方致末將行軍遲緩。末將絕無拖延之意!”

朱高煦看了沐晟一眼,見他眼神裡還是很誠懇的……只不過,若是換作朱高煦、或是沐晟的爹沐英,在面臨事關成敗的關鍵戰役時,別說下雨、就是天下下刀,肯定也會不計代價趕到戰場!沐晟是貴族做派,幹事情還是不夠狠。

但朱高煦沒有責怪他,想了想開口道:“零關道上建昌地區,當年瞿都督經營防務,官軍衛所、土司實力很強。西平侯以單薄兵力能打通零關道,事關全局,已是居功甚偉!”

沐晟漸漸高興一點了,忙道:“末將不敢居功。”

朱高煦話鋒一轉,又不動聲色道:“本王更不會絲毫猜疑西平侯有拖延之意。西平侯是冒着舉族生死存亡的風險,追隨於本王麾下。事關重大,豈有不忠心的理由?”

這話聽起來是好話,但沐晟的神情變得微微凝重。他用兵似乎不太高明,理解話語卻是很在行……朱高煦言語裡,當然含有一些提醒和責怪的意思,沒有明說罷了。

沐晟道:“末將多謝王爺信任。請告退。”

朱高煦也抱拳回禮。

沐晟離開中堂後,等待了許久的李讓終於被放進來了。李讓行禮罷,寒暄起來。朱高煦一邊挑揀着桌案上的公文,一邊很隨和地說道:“李將軍不必拘泥,快請坐。”

李讓謝了一句。朱高煦一邊忙活着自己的事、假裝不以爲意的模樣,一邊仍在餘光裡留意着李讓的神態。李讓的眉頭皺着,似乎在苦思着甚麼。

過了一會兒,李讓終於開口說道:“王爺曾派人拿親筆書信、聯絡末將,分外看重,末將實在受寵若驚。可惜末將沒能幫上王爺半點忙,只因軍中和府邸上有很多朝廷耳目,末將動憚不得……”

便與沐晟一樣,人若要爲一件事找到理由,那是太容易不過的事了。

李讓繼續說道:“而今王爺如此信任,末將是惴惴不安,受之有愧啊。”

在大明朝立國近四十年後,天下日益太平,這些能做上指揮使、甚至曾進入一省都司的人,果然都不是天真的人……聽李讓這口話,顯然他已經很快意識到,朱高煦這麼對待他、必定事出有因。

不過一個人若有利用價值,那本身也算是好事罷?

朱高煦讓沐晟坐鎮成都,只因沐晟的地位和聲望夠高,但朱高煦很懷疑沐晟的作戰能力;韋達和留在雲南的王斌之輩,雖是嫡系,忠心可嘉,但出身太低、操|控大局上尚欠缺火候。

反而這個李讓,曾做過四川都司的官,參與管理過全省軍務;因牽連建文舊臣的關係,才降到了衛指揮使,經驗十分豐富。

朱高煦在安南時,發現此人帶兵作戰沉穩嫺熟得心應手,雖無驚人的戰功,卻幾無錯誤,很是靠譜。而且李讓在洪武朝曾經追隨瞿能屢次平叛,是瞿能麾下的一員得力干將。

所以朱高煦想利用李讓保障成都地區的安危;加上李讓常年在四川做官,各處也有人脈,那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了。

剛投降的武將,關鍵問題還是忠心!

人品如何、誠意不誠意,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玩意……但李讓本來就受朝廷懷疑、私通漢王,而今又得到漢王特別的垂青和信任,李讓還能說得清自己沒有私|通漢王?

朱高煦對他越好,他越是沒有選擇了!

“李將軍,本王剛起兵,太平場之戰以前,沒有甚麼進展、實力又小。大多人都毫不猶豫地奉僞帝詔命,放眼天下全是敵人。”朱高煦好言道,“而李將軍卻放走了密使,留了情面,那便是看得起本王!別人看得起我,我就會加倍敬重!”

李讓忙道:“末將汗顏。”

朱高煦道:“西平侯做四川左都指揮使,韋達做右都使,李將軍做總兵官!”

李讓立刻單膝跪地道:“末將不敢辜負漢王重任,必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朱高煦立刻用力地拍在他的手臂上,往上一提,激動地說道:“好兄弟!咱們一起共襄大業,將來同享富貴。”

……貴州地處僻壤,常年需外地供養糧秣、食鹽,既不是赫赫有名的長平戰場,也不是逐鹿天下的中原。但此時,它卻是攸關大明帝國誰主沉浮的重要戰場。

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鋒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年後的重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四百九十七章 密奏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一百八十四章 憤怒使人出錯第七百零九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法否認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沒笑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四十一章 酉時驚魂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七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一百零六章 不是滋味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七百三十八章 馬後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四百七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
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鋒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年後的重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四百九十七章 密奏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稍縱即逝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一百八十四章 憤怒使人出錯第七百零九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法否認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沒笑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四十一章 酉時驚魂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七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一百零六章 不是滋味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七百三十八章 馬後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四百七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