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

南方海洋上的捷報、到達大明京師之時,已是武德五年初了。

這已算是神速,得益於朝廷從安南國鬆臺衛、到京師的完整驛道;沿路的驛站與官鋪,爲信使提供快馬,消息才能如此迅速地送達京師。

在開年之初,便收到這樣的消息,朱高煦自然是喜悅非常。他立刻叫六科房將奏章謄抄、通報朝廷各衙門,又命錦衣衛到城中大張旗鼓,將捷報的謄抄內容張貼於各城門。以鼓舞人心士氣。

新政施行以來,出現了很多隱患,暫且還能維持得住。

不過文官內部,因爲各地徵收商稅的權力、收歸了市舶提舉司,對舊有的法令和“陋規”都有破壞,造成了京官和地方官的各種矛盾。而藩王因利益受損不滿之時,朝廷裡皇帝和文官又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這時海軍在南方的勝利、打通了遠洋貿易的通路,無疑給新政打了一劑雞血。朱高煦的心情變好了很多。

柔儀殿上,太監王貴當衆宣讀着捷報,“……四年十月二十七未時,官軍於西貢灣遇敵,大敗之,追逐數十里,擊沉燒燬敵船百條,斬首俘獲者無算。當夜,官軍船隊回師,突入前江、同奈河。二十八日,官軍登岸擊真臘大營,破其大陣,敵潰散,橫屍遍野。”

“時暹羅國不敢拒王師,滿刺加海船北上、與賊合。臣與王公公等,意揮師南進,圖滅其國。”

大殿上議論紛紛,朱高煦坐在桌案後面,一臉愜意。

大理寺卿高賢寧道:“當地氣候不適,叢林密佈,敵軍甚衆。陳將軍卻能在兩日之內,迅猛破敵大軍,不能不震懾四海。先是諸公以爲瑄不堪戰,唯聖上重之,今觀之,聖上麾下無弱將。”

海軍出兵之前,很多朝中大臣反對主將人選,實在是因爲陳瑄名聲不佳。此時高賢寧侃侃說來,大夥兒都假裝忘記了,沒有人再提往事。

朱高煦也不好評說陳瑄,因爲陳瑄兩次投降,一次投降朱高煦的爹、一次投降朱高煦,能說陳瑄降錯了嗎?

於是衆人只得陸續稱頌:“聖上英明神武。”

諸臣談論了一陣,便離開柔儀殿回去了。這時候錦衣衛指揮使張盛,才一聲不吭地獨自從外面走了進來。

張盛從懷裡掏出了一個信封,上前放到朱高煦的面前。

朱高煦拿起東西問道:“這是甚麼?”

張盛遂答道:“軍中有一些錦衣衛的弟兄,其身份大夥兒都不知道。這回的信使隊伍裡面,有一個軍士便是咱們的人。他密報了一些奏章上沒有寫的事。”

朱高煦拿出密信來看,但寫得很簡略。

張盛便俯首小聲說道:“臣親自見過那人。武德四年十一月初,陳瑄與王景弘在西貢灣選了地方,要在那裡修堡壘建使城。之後王景弘就離開西貢灣,去同奈河大營了,陳瑄卻沒走。

數日之後,有滿刺加使節乘船來到西貢灣,似乎想求和。但是陳瑄不問就裡,連人也沒見,就把滿刺加使者趕走了。”

朱高煦聽罷愣了一下,很快猜了個大概。他曾常年在軍中與武將們在一塊兒,當然明白武將貪功。陳瑄可能在真臘國太順,於是更加不願意錯過攻滅滿刺加的大功。至於大明朝廷的利益,已經被陳瑄放到了第二位。

沉默了好一陣,朱高煦忽然把手裡的密信撕了,說道:“朕先看結果。”

張盛躬身站在旁邊,應了一聲。

朱高煦又道:“這事不要說出去,就當沒發生過。”

“臣明白了。”張盛拾起了桌案上撕碎的紙,當着朱高煦的面塞進嘴裡,然後吞了下去。

朱高煦愕然看着他,說道:“事情朕知道了,你的差事辦得不錯。”

張盛跪伏叩首道:“臣謝恩告退。”

錦衣衛指揮使剛走,司禮監少監曹福又走了進來。

曹福手裡拿着一本奏章,彎腰拜道:“皇爺,通政使司收到了寧遠侯(何福)的奏章,趕緊送進宮。奴婢怕耽誤了皇爺的大事,便自個拿了過來。”

有點走神的朱高煦,聽到這裡立刻回過神,翻開何福的奏章來瞧。他先大致看了一遍,發現何福並沒有吃敗仗,這才稍稍放心。內容卻也不是啥好消息。

何福出任寧夏總兵官之後,帶着一部京營騎兵,到了西北。之後他就從陝西布政使司(包括了甘肅大部)各衛調集衛所兵馬,增兵至寧夏府。然後又率軍北上,屯駐於黃河沿岸,並在那裡修建堡壘;今請旨增設“寧夏前衛”。

跑到河套地區放牧的瓦刺諸部,漸漸發現無機可乘,便暫且北遁了。不料瓦刺人沒有閒着,沒多久便遊蕩到了西邊,對哈密國進行了大舉襲擾入-寇。

哈密國派人到了寧夏府,向何福求救。但何福一個總兵官,不可能穿過河西走廊,跑那麼遠去救哈密國;於是何福只好上奏章,將西北的狀況奏報朝廷。

朱高煦從一堆地圖裡找了一張出來,看了一眼圖上哈密國與寧夏府的距離,確實很遠。西北那邊地廣人稀,動不動就是幾千裡之遙。

那哈密國中,主要是蒙古人,國王是以前元朝的肅王。後來肅王安克帖木兒向大明效忠,受封爲忠順王,實際統治哈密地區。同爲蒙古人的瓦刺諸部,卻一向與忠順王有仇;同時西域回回教門地區的東察合汗國,也與哈密國爲敵。

大明朝廷在西面的直接統-治地區,實際上只到河西走廊、止於嘉峪關。而哈密國作爲一向效忠大明的藩國,便是西域地區的重要楔子。所以哈密國對大明是非常重要的。

自從東邊的韃靼人,在明軍北伐之後實力削弱,瓦刺人的東部壓力驟減、便一直在西邊搞事。朱高煦看到何福的奏章,忍不住再次反思、自己在登基之初的北征,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哈密國的狀況,實在是太遠了。朱高煦一時也沒有辦法,只好暫且將奏章擱置。

去年以來,朝廷出擊的方向是南邊,因爲朱高煦認爲南邊有好處、屬於主動開拓的方向。北面幾乎沒有好處,卻也要被迫經營武備……

因爲年節還沒過,有些衙門還沒開印,朱高煦下午就離開朝廷,去了坤寧宮。

今天坤寧宮裡有客人,原來是寶慶公主回來探親了。寶慶公主見到皇帝,便作勢要行大禮。朱高煦趕緊做手勢制止她:“小姑姑可使不得。”

寶慶公主頓時面露尷尬。她的年齡比郭薇還小,卻是太祖朱元璋的小女兒,在朱家的輩分比朱高煦還高。

朱高煦又好言道:“常回來走走挺好。父皇母后不在了,這裡還是你的孃家。”

寶慶稍微沒那麼緊張,輕快地說道:“我在燕王府長大,聖上及兄弟妹妹,就像我的兄姊一樣。”

但朱高煦還是覺得,寶慶對自己有隔閡,多半是因爲朱高熾的事。高熾腿腳不便,以前經常宅在燕王府,與寶慶的關係要更親近。

這時郭薇揮了一下手裡五光十色的鏈子,說道:“西域的稀罕物,寶慶公主送我的。”

寶慶轉頭看向郭薇,神情便放鬆多了,她笑嘻嘻地說道:“我那裡還有很多,阿翁派人進京,送回來不少東西。我挑了一件好看的,送給皇后。”

朱高煦聽到這裡,隨口問道:“寧遠侯在寧夏府,哪來的西域珍寶?”

寶慶想了想道:“我聽說西域那邊、有使者去見阿翁。”

朱高煦道:“哈密國使者?”

寶慶搖頭道:“不是,說是韃靼人。”

朱高煦皺眉道:“韃靼人怎會在寧夏府那邊?”

郭薇觀察着寶慶的表情,急忙輕輕拽了一下朱高煦的袖子,對寶慶笑道:“這是手鍊麼?”

寶慶興致勃勃地說道:“戴在腳踝上的,赤腳走起路來叮噹作響。”

郭薇道:“果然是西域的稀罕物,我們哪會在腳上戴鏈子呀?”

朱高煦雖覺得有點奇怪,但也不多問寶慶公主了,她畢竟是個婦人。他便換了個話題問道:“你在何家過得還好嗎?”

寶慶的臉頰有點微紅:“駙馬對我很好,每天都帶着我在府上游逛,有時候我們還悄悄出去……反正他很有趣。阿翁在家時,也對我很客氣。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阿婆總嫌我吃得少,老是給我夾菜。”

朱高煦欣慰地說道:“我算是做了件好事。父皇母后在世時,便額外地疼小姑姑。聽你這麼說,我便放心了。”

郭薇道:“有聖上給你撐腰,誰敢對你不好啊?”

朱高煦瞧郭薇與寶慶挺談得來,便知趣地說道:“我先去書房有點事,一會兒吃飯再叫我。”

郭薇與寶慶送朱高煦出殿門,朱高煦又囑咐道:“寶慶公主難得回來一趟,皇后多陪陪她。”

“放心罷。”郭薇微笑道。

朱高煦心裡仍覺得、韃靼人跑到西邊去有點奇怪。當然也可能是寶慶公主不懂這些事,記錯了;畢竟何福在奏章裡,並沒有提這件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有話好說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八百章 湖畔的柳枝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道的太多第三百零九章 舉國抗敵(2)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紅燭初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一十二章 舉國抗敵(5)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一百零九章 莫要食言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小的河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七百零六章 黃金六萬兩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百三十五章 尋常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五十章 最可靠的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齊聚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有話好說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一百二十五章 嵐(2)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八百章 湖畔的柳枝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道的太多第三百零九章 舉國抗敵(2)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紅燭初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一十二章 舉國抗敵(5)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一百零九章 莫要食言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小的河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七百零六章 黃金六萬兩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百三十五章 尋常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年老參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五十章 最可靠的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