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

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

陳景恪並不知道朱元璋在想什麼,對馬秀英和朱標的誇獎,自然是謙虛應對。

話題聊到這裡,差不多已經可以完結了。

畢竟聽過他梳理出的生產力這條線,朱元璋三人也沒興趣再關注,他們在宮外的那點事情了。

不過陳景恪卻準備繼續說一個計劃。

一個早在給朱雄英講華夏領土擴張的時候,就想好的計劃。

之前還在想,該怎麼將這個計劃拋出,現在正是時候。

於是他就說道:

“雖然暫時沒有辦法,徹底解決讀書人能力問題。”

“但我剛剛想到一個主意,或許可以略微改善一下這種情況。”

朱元璋眉頭一挑,道:“哦,是何主意?”

馬秀英和朱標也驚訝不已,沒想到還有這轉折。

只有朱雄英,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甚至認爲理所應當。

在他心裡,這個世界就沒有陳景恪不懂的問題,也沒有他解決不了的麻煩。

如果有,那也只是外部條件不合適,他不願意多說。

陳景恪說道:“方纔娘娘和太子殿下說讀史可以明智,可以知興替,那不如讓讀書人讀史。”

朱元璋皺眉道:“史書浩瀚,咱也才只看過其中一角,那些讀書人又能讀多少?”

“況且你也說了,普通人家供養一個讀書人就已經竭盡全力,哪裡有錢買這許多史書。”

陳景恪笑道:“此事好辦,朝廷編撰一部華夏簡史即可。”

朱標疑惑的道:“簡史?”

華夏他懂,史也懂,簡史還是第一次聽說。

“簡史顧名思義,就是簡略的史書。”

陳景恪就將簡史的概念解釋了一遍,然後說道:

“我們可以從上古傳說的有巢氏、燧人氏等爲起點,簡略的講述華夏文明史。”

“只介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闡述重大事件發生的前因、過程和後果,造成的影響……”

“比如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物,造成結果。”

“整個夏朝只需要簡單的講一講大禹、夏啓和夏桀,就足夠了。”

“再梳理一下各個朝代的特點,衰亡的原因等等。”

“如此華夏數千年曆史,可以濃縮成數十萬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其實已經足夠了,更多的細節他們讀之也無用。”

“如果他們真對歷史感興趣,待功成名就之後,再購買書籍研究也不遲。”

朱元璋卻眉頭皺起,雖然沒有直說,但很明顯並不支持此法。

對此陳景恪並不意外,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看來,讀史是必須的。

甚至國家爲了增加民族凝聚力,還要求義務教育必須學歷史。

可在古代恰恰相反。

古人最初寫史並不是爲了記錄文明什麼的,而是爲了給統治階級提供參考資料。

這也是‘讀史可以知興替’的由來。

後來隨着學問普及,貴族政治的沒落,史書才逐漸走入民間。

統治階級雖然沒有阻止,卻也並不希望太多人讀史。

因爲讀史還可以明智,懂的道理就會變多,想法也會變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人心亂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其核心,還是愚民政策。

朱元璋現在是皇帝,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只是他,馬秀英和朱標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

陳景恪也知道這一點,既然提出了這個建議,自然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老朱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尤爲重視大明的正統性。

爲了證明大明的正統性,他不惜承認元朝。

而陳景恪也正是要利用這一點,來達成目的。

“陛下,華夏簡史不只是可以幫助讀書人明智。”

“只需一點小小的改動,更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就是天地正朔華夏正統。”

果不其然,聽到這話朱元璋馬上就坐直身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

“細說。”

陳景恪見他上鉤,就知道事情成了一半,很是開心:

“可以啓用雙重紀元法,就是黃帝紀元加陛下您的年號紀元。”

朱元璋眉頭皺的更緊,年號事關重大,豈能輕易更改?

若非知道陳景恪不會無的放矢,他早就發怒了。

“給咱解釋清楚,到底何意?”

陳景恪並不害怕,詳細的解釋道:

“黃帝乃人文始祖,亦是王朝的第一代建立者。”

“陛下不妨以黃帝登基之日爲開元元年,意爲開啓華夏紀元之意。”

“如此開元二年三年以至萬年……”

“我計算過,黃帝登基之日距今約4065年,以此計算我大明建國之日當爲開元4065年。”

“採用雙重紀元法,大明建國之日就是開元4065年洪武元年。”

“今年就是開元4079年洪武15年。”

“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間就是開元2476年,唐朝建立爲開元3315年武德元年。”

“如此,只要看過華夏簡史之人,誰敢不認大明爲天下正統?”

朱元璋越聽眼睛越亮,這比祭祀一百遍昊天都管用啊。

他想的更多,不只是華夏簡史,往後所有史書提到時間的地方,也必須要加開元紀年。

到時候,誰還敢說咱大明不是正朔。

不過事關重大,他並沒有直接認同,而是問馬秀英和朱標道:

“你們覺得此法可行否?”

朱標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我以爲可行。”

馬秀英思考片刻,才緩緩點頭:“我也以爲可行,但藩屬國的年號該怎麼辦?”

朱元璋愣了一下,是啊,若藩屬國也採用雙重紀元,豈不是和大明一樣了嗎。

陳景恪也同樣愣了一下,這一點他也給忽略了,確實是個很大的漏洞。

略微思索,很快就有了解決之法。

“此事好辦,藩屬國採用三重紀年,開元加洪武加藩屬國主年號。”

朱元璋忍不住叫好道:“好,此法好,能更好的向諸藩國表明,大明乃宗主之國。”

到了這裡,意味着朱元璋已經同意了此法。

而在洪武朝堂,只要朱元璋同意,就意味着這個政策必定會得到推行。

讀書人羣體確實可以陽奉陰違。

然而,一旦啓用開元紀年的消息傳出,讀書人絕對是最支持的羣體。

原因自不用多說,不外乎法統二字。

但陳景恪的話依然沒有說完,他弄出華夏簡史和開元紀年,可不是爲了替老朱證明大明正統性的。

而是有着更深一層次的目的。

所以等三人消化了這個觀點,他才繼續說道:

“華夏簡史再略微改動一點,也可以用來證明,大明對四夷統治的合法性。”

(本章完)

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43章 暴斃第429章 無題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第24章 奇藥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342章 無題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51章 勳章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420章 官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8章 御下第452章 明勳宗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第456章 拿捏第20章 聽你爹我的請假一天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74章 團隊力量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429章 無題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63章 無名宰相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318章 洛下學宮187.第186章 定黃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283章 留聲機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55章 正義執行第393章 新大陸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304章 氣運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228.第227章 力學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93章 新大陸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90章 太子長子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71章 自古以來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第313章 見聞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107.第107章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410章 造體系第84章 徐達還朝231.第230章 無題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
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43章 暴斃第429章 無題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第24章 奇藥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342章 無題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51章 勳章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420章 官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8章 御下第452章 明勳宗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第456章 拿捏第20章 聽你爹我的請假一天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74章 團隊力量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429章 無題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63章 無名宰相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318章 洛下學宮187.第186章 定黃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283章 留聲機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55章 正義執行第393章 新大陸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304章 氣運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228.第227章 力學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93章 新大陸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90章 太子長子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71章 自古以來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第313章 見聞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107.第107章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410章 造體系第84章 徐達還朝231.第230章 無題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