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

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

自從趙瑁被禁足,朝野都在盯着他家,等着錦衣衛啥時候上門拿人。

所以毛驤過來抓人,並沒有引起什麼風波,就連趙瑁自己都很坦然。

身後事已經安排好,進了詔獄供出一些棄子,等死就可以了。

爲了讓自己死的體面一些,他已經想好了自殺的辦法。

王志、麥至德等人收到消息,心中都不禁一沉。

從某個角度來說,被抓的反而可以做到坦然赴死,沒有被抓的纔是最忐忑的。

只希望一切都能如計劃那般,成功斷尾求生。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照例處理了一些政務之後,毫無徵兆的談起了一件事情:

“咱準備冊封雄英爲太孫,諸卿以爲如何呀?”

朝堂霎時間安靜下來,許多人甚至連呼吸都放輕了許多。

立皇儲,哪是他們這些臣子敢置喙的。

以前或許有人敢發表意見,但自從胡惟庸案之後,這樣的人在朝堂已經基本絕跡了。

衆人將目光看向朱標,也就只有他能發表意見了。

朱標並不意外,他早就猜到自家老爺子要做什麼,只是沒想到會這麼着急。

雄英昨天才剛斷藥吧,真是一刻都不想等啊。

“父皇,雄英乃嫡長孫,理應立他爲太孫。然《皇明祖訓》規定,宗室子弟十歲方可封爵,雄英年歲不足啊。”

有了朱標開頭,不少人也表達了差不多的意思。

朱元璋並沒有生氣,他能看得出來,這些人是在維護《皇明祖訓》的規定。

規矩不能輕易破壞。

要是他這個制定規矩的人都不遵守,後人就更不會遵守了。

不過他既然提出冊封太孫,自然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已經找到了規避之法。

“《皇明祖訓》規定的是皇室宗親,太孫乃儲君,何時冊立不受此規約束。”

這就叫最終解釋權。

羣臣頓時啞口無言,雖然朱元璋有些強詞奪理,但真要細說確實不違規,還很有道理。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宗室親王那也是臣,君和臣豈能用一套規矩。

況且太孫早立本就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如此就不用冒險下注,直接效忠太孫就可以了。

見羣臣都無話可說,朱元璋心下不無得意。

看看,咱就是有先見之明。

這時李善長出列道:“早立太孫有助於穩固江山社稷,臣附議。”

朱元璋大爲高興,還是老戰友靠譜啊。

有人帶頭,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附議,其中尤以常遇春和藍玉一系,最是積極。

作爲太孫的親戚,之前他們不敢吭氣,生怕給人留下外戚干政的印象。

這會兒李善長帶頭支持,還有那麼多文武站出來,他們就再無顧慮。

這麼多人都支持了,剩下的人自然不敢不支持。

於是立太孫之事就此定下。

朱元璋那叫一個開心,大笑道:“哈哈,既然諸卿皆無異議,那此事就此定下。”

“太史令,選一個黃道吉日,將咱冊封太孫之事昭告天下。”

太史令大聲唱道:“臣遵旨。”

這時,李善長又說道:“按照《皇明祖訓》,太孫當爲允字輩,是否在冊封之前先爲其更名?”

他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先改名再冊立,能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假如先冊立後改名,那冊立詔書上寫的就是原來的名字,說不定就會被有心人利用。 朱元璋卻心生不悅,咱剛纔都已經說了,君和臣不同,你是真聽不懂還是假裝聽不懂?

朱雄英這個名字,是他和馬秀英商量許久才確定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加上他喊了這麼久,天然覺得這個名字是最好的,自然是不願意改。

但李善長拿《皇明祖訓》來說事,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朱雄英雖然是儲君,可也是朱家子孫,有些規矩還是要遵守的。

隊列裡,一個叫杜佑的官員卻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朱元璋廢除宰相之後,設立四輔官協助他處理政務。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按照季節順序輪流值班。

其實四輔官就是皇帝的秘書。

秘書是最瞭解領導心思的,杜佑就看出了朱元璋的想法。

眼珠子一轉想到一個計策,於是就出列道:

“李太師此言我不敢苟同,太孫乃儲君,君臣豈能相同?”

“況且更名乃大事,太孫更是承天命而生,姓名已然上呈昊天和宗廟,豈能輕易改動。”

“臣說句大不敬之言,若蒼天因此降下災禍,誰能擔責?”

“你……”李善長位於諸公之首,何時被人這樣懟過,當即就怒氣衝衝的道:

“陛下,臣參杜佑妖言惑衆,請陛下明查。”

此言一出,朝堂又安靜了那麼一瞬間,衆人都詫異的看向李善長。

現在是討論太孫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見,你給人扣妖言惑衆的帽子是幾個意思?

是覺得自己的顏面比太孫重要,還是想給皇帝心裡扎刺啊?

朱元璋臉色也冷了三分,說道:“韓國公多慮了,不過是各抒己見而已,杜春官並無此意。”

“不過身爲下屬,如此直言頂撞上官也是不敬,杜春官快給韓國公賠個不是。”

“臣知錯,這就給太師賠禮。”杜佑嘴角浮起一絲笑容,馬上承認錯誤並向李善長賠禮道歉。

李善長見皇帝和稀泥,也只能順坡下驢,但心中的憤懣之意又多了幾分。

不只是對杜佑的,更是對朱元璋的。

自胡惟庸之後,朱元璋一直在打壓淮西集團,身爲集團領袖李善長心裡自然不舒服。

當年靠着我們打江山,現在想玩兔死狗烹那一招是吧?

不過他還沒有老糊塗,知道不能將這種想法表露出來,否則就是下一個胡惟庸。

所以在察覺到朱元璋的想法之後,他也不再多說什麼。

但因爲他生事,朱元璋也沒了繼續討論下去的興趣:

“太孫更名之事我自有考慮,爾等無需操心……諸卿可還有本奏?”

衆人都低着頭不說話,按照以往的情況,這基本就意味着早朝結束了。

太監正準備按照規矩唱‘有本上奏,無本退朝’的時候,一個人影大踏步上前,正是毛驤。

“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說道:“若不是當緊的事情,私下奏報即可。”

哪知毛驤卻直接回道:“陛下,此事關係國家社稷安危。”

此言一出,朝堂剎那間再次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知道,十有八九是趙瑁那邊審出結果來了。

王志、麥至德等人的心陡然懸起,趙瑁不會將大家給賣了吧?

朱元璋已經肯定,毛驤要彙報的是趙瑁之事,心中不禁氣急。

伱個混賬東西有沒有點眼力勁,剛纔還在談冊立太孫的事情,你就來彙報大案是幾個意思?

想給冊封太孫這件大喜事加點血色是嗎?

就不能等到明天再彙報?那些貪官都已經被鎖定了,他們還能跑了不成?

更讓他憤怒的是,如此大事毛驤竟然沒有提前彙報自己,而是拿到朝堂上當衆說。

真是該死。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阻止,只能道:“哦,是何事?”

(本章完)

第492章 治心治事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292章 河西戰略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18.第217章 無題第82章 心眼真多啊請假一天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434章 學傻了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450章 無題第381章 屠魷令第313章 見聞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449章 舉世震驚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83章 留聲機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21章 無題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474章 水無常形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429章 無題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春節快樂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492章 治心治事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409章 尊王攘夷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98章 無題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35章 永恆的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8章 聖人言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365章 滄海第7章 將計就計第414章 穢亂宮闈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452章 明勳宗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60章 無題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36章 我去第351章 無題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308章 新書構思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41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22章 突破口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434章 學傻了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61章 亂認祖宗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371章 澳洲?炎洲!
第492章 治心治事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292章 河西戰略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18.第217章 無題第82章 心眼真多啊請假一天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434章 學傻了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450章 無題第381章 屠魷令第313章 見聞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449章 舉世震驚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83章 留聲機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421章 無題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474章 水無常形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429章 無題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春節快樂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492章 治心治事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409章 尊王攘夷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98章 無題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35章 永恆的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8章 聖人言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365章 滄海第7章 將計就計第414章 穢亂宮闈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452章 明勳宗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60章 無題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02章 竊取國運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36章 我去第351章 無題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308章 新書構思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41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22章 突破口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434章 學傻了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261章 亂認祖宗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371章 澳洲?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