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

明朝的朝會和其他先朝有着明顯的不同,顯得非常有個性,而這個個性就和當初的開國之君有着莫大的關係。

第一個不同的便是一個早,那真是變態的早。

這個習慣是源於當初的農民出身的朱元璋。

在朱元璋要求的是,做人要勤勉,耕作要辛勞,天不亮就應該起牀耕作勞動了,這是農民的本份,朱元璋就將這個本份帶到了朝堂,最終發展到了變態。

首先,朱元璋認爲,天下百姓皆苦,那麼當官的就要爲民做主,作出表率。農民都天不亮就起牀耕作了,那麼你當官的就要比農民還要早。當然,這是原因其一。

原因其二,身爲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己早起已經習慣了,天不亮就開始上朝理政,這已經成爲他生活的一個作風習慣,那麼作爲臣僚,皇帝早早的就坐在了高高在上的龍椅上,等待大家朝見,而你卻在家裡酣然大睡,往小了說,你這是怠政,往大了說,你叫目無皇上。人家都在那坐着呢,你還敢遲到?所以,爲了表現對皇帝的尊重,就必須早早的等在午門之外,不能讓皇帝等待自己。

當然,作爲皇帝也不苛刻,也會體恤臣下的辛苦,沒有像後世那些爛劇情說的那樣,從一品大員到五品小官,半夜就站在午門外吃風喝露。朱元璋還是給諸位親近大臣設置了直房的。

第二個就是雜。

原先各朝上朝是按照品級等級的,不是誰想上朝就上朝的。

但大明卻開了一個先例,品級不再決定內閣成員的進退,五品可以,一品不一定能進,進而延伸,上朝也是如此,一品不一定有資格上朝,但布衣也有可能堂而皇之的站列其中。

能不能上朝主要是根據洪武皇帝給賜朝臣公服、朝服取得資格。當年朱元璋賜與者達2813人。照理這些人都當朝參。

當然,這不過是朱元璋的一廂情願的願望,那就是士農工商全上朝,然後讓他聽到所有階層的聲音。

但是,這不但不被士大夫接受,認爲那狠掉價,更不被後來的皇帝接受,那簡直就是菜市場,根本就沒了皇家威儀。

於是,後來的皇帝都表示了無限的鄙夷與摒棄,比如宣德六年一次早朝,文武官不至者五百餘人。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官員竟達1118人。

所以後來慢慢的還是恢復了先朝慣例,大家還是按照官階大小,講規矩來吧。

大佬們有直房休息烤火等待,那些小一點的就只能站在午門外喝風了。

不過這是一種榮譽,你倒是也想站在這裡吹風喝露,你哪兒來的你?你幾品,品級不夠,早就有人叉出你去了。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朝,有資格上早朝的各級官員全部待在午門外等待覲見皇上,就連平時一向請假不來的官員公卿,也悉數到場,在加上跟隨他們一起到來的那些僕人車伕,更是有一種人燈火輝煌頭攢動的感覺,如此一來,午門外就像菜市場一樣,熙熙攘攘的熱鬧。

但無論什麼樣的官員,按照習慣性,他們在和同僚打招呼拜晚年的時候,一個個眼睛都看着那些直房,因爲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將有一個天大的笑話發生。

在京城這個地方,你不要和我談什麼保守秘密。一般情況下是這樣,只要你用心留意,不必刻意的去派人打探,你就會第一時間在街頭巷尾獲得你敵對對手的秘密。比如,你的敵手家裡的母雞準備要生蛋,請注意,是準備,這時候你絕對會掌握第一手材料,那隻母雞生出的蛋將是雙黃的還是單黃的。

在這個年代,人們是不以保密爲榮耀,反而以消息靈通吃遍四方,包打聽這行,更是大行其道。

毛文龍上書報功的摺子,獨相葉向高還沒看到呢,但其內容早已經在京城裡的百官中傳了個遍,其中幾個錯別字,正在被幾個文化高深的官員,拿出來給予嘲笑點評呢。

之所以大家這樣關注這件事情,並不是因爲毛文龍的大捷或者是大敗本身,而是因爲,這份摺子關乎到朝堂裡的兩派之爭。

在現在的大明朝廷,雖然在葉向高刻意打壓下還沒有氾濫,但黨爭已經初露端倪,雖然沒有三年後搞得那樣如火如荼,你死我活,但爲了在這個朝堂上生存下去,諸位官員,選邊站隊已經成了自然。

現在的大明朝堂,已經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派,集中表現在就是支持遼東經略熊廷弼的首輔派,還有就是東林的兵部張鶴鳴支持的王化貞一派,爲了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政治目標,兩派已經鬥到了水火不相容但地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大明的黨爭已經從正常的黨派之爭,變成了意氣之爭,從治國理念的爭論,變成了爲反對而反對。你說對的,我一定要反對。我說對的,你不反對就出了鬼了。你說大便是臭的不能吃,我一定要吃給你看,並且現場直播的向你宣佈,這東西香得不能再香。

但因爲上面的兩個人所支持的下面兩個人,都有一定的實力,所以兩派之間已經形成了勢均力敵的態勢,弄得大家每日裡撕咬不斷筋疲力盡。

但是毛文龍的摺子上來了,所有的人都在直覺的感到,打破這兩派平衡僵局的節點到了。

挺熊廷弼一派,現在就是躍躍欲試,看到毛文龍貪冒軍功事,正可以通過這一點打倒王化貞,至於爲什麼毛文龍冒功卻能打倒王化貞這個邏輯,那還用問嗎,那就一個識人不明,用人不當就完全可以鋪展開來,無限遐想,上綱上線嗎。

而以保衛王化貞一派當然看到了危機,同時更看到了整倒熊廷弼的希望。

毛文龍虛報戰功又怎麼樣,大家完全可以將黑白顛倒嗎,比如很簡單,毛文龍大敗,不是王化貞的策略毛病,而是熊廷弼不救援的毛病所治。

至於爲什麼王化貞派出去的人非要熊廷弼去救,這很簡單,你熊廷弼是經略嗎,這時候大家是承認往日一直不承認的遼東經略現在是經略,這就叫需要決定一切。現在,就是需要你這個經略是經略,所以你就是經略,所以你必須負責任,所以大家就要將這個經略彈劾致死。

經略是幹什麼的,尤其是遼東經略是幹什麼的,就是送死的,按照慣例,遼東經略已經死好幾個了,你熊廷弼就應該有這個任勞任怨的擔當,就應該有這種覺悟。

這是不是很繞?沒關係,大家在朝堂撕咬,就是一個繞字,從三皇五帝都能給你繞到三百年後去,這纔是撕咬的藝術,這纔有意思嗎。

所以正常的一份摺子,就帶有了不正常的一份內涵。大家都期待着這個早朝,都希望在這個早朝上幹掉對方。

“來了,來了。”一個官員小聲兒興奮的通知大家,做足了包打聽的職業操守,於是,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直房。

大家看去,當時心思不同,葉向高滿面漆黑,氣呼呼大步走出。

張鶴鳴隔了一段時間和沈光祚出來,腳步猶豫神情沉重。

正在雙方官員準備上前詢問的時候,朝鐘朝鼓聲響,午門左、右掖門緩緩開啓,文武官員在糾風隊(御史)嚴厲的督查下,文武分兩班入朝,文由左掖門,武由右掖門。入內後,於金水橋南依品級序立,候鳴鞭,各依次過橋,詣奉天門丹墀,文爲左班(東班),武爲右班(西班),在御道兩側相向立候,然後恭候皇帝降臨。

一場脣槍舌劍即將開始了,所有的人都開始積攢唾沫,要爲自己的一派開始據理力爭。

沒理?找唄。

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343章 反攻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204章 忠誠誰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587章 訣別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181章 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1333章 徵召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343章 反攻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083章 東山礦徒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85章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341章 街壘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1317章 埋伏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865章 軍民死戰
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343章 反攻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204章 忠誠誰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587章 訣別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181章 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第125章 總算喘口氣了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1333章 徵召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343章 反攻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083章 東山礦徒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85章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341章 街壘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1317章 埋伏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865章 軍民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