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

葉向高還算是一個能臣,一個心爲大明的幹臣,至少他的私心要比別人少一點,但他老了,似乎就這十幾日,他便由一個矍鑠老人,變成一段朽木,跪在那裡搖搖晃晃的,幾乎不能堅持,他的老是心態老了,是內疚和一種無力感讓他再難承受這大明的苦難之重。

天啓嘆了一口氣,對着身邊的小太監吩咐:“給首輔搬個凳子來吧。”

葉向高誠惶誠恐的磕頭:“老臣不敢受啊。”然後在袖子裡拿出裡一個手本:“臣老啦,在大明多事之秋,不敢尸位素餐,請求致仕。”

天啓就再嘆息一聲:“國難如此,老相國怎麼能這時候舍朕而去,這個爛攤子,還要你我君臣收拾啊。”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葉向高只能將手本塞回去,磕頭謝恩之後,卻不就座,依舊跪着對天啓道:“後金猖獗,但畢竟還是被毛帥牽制着退了回去,這次毛帥斬獲頗多,也讓建奴損失慘重,想來關外一時之間也能緩急有些喘息,當務之急,不是討論該不該殺王化貞和熊廷弼,而是應當遴選能臣坐鎮遼東山海關,整頓潰敗,收攬流亡之將士,再整旗鼓。”

葉向高這是變相的爲王化貞和熊廷弼求情,但也是爲大明朝廷考慮,這時候若是處置王熊兩人,勢必再次掀起黨爭,那時候朝廷就是一個捨本求末,事情就更混亂了。”

天啓何嘗不知道這事情的輕重緩急,他剛剛說的要殺那兩個,一來是心急氣話,二來他的意思是敲打敲打一下這些人。

現在葉向高提出了緩急行事,也就順勢將這件事情放下,等待有司調查清楚之後,再給二人論罪。

於是話題又回到了先前,還是誰任遼東經略的問題上來了。

但這次沒有再次出現爭論推諉的現象出現,因爲有一個人,被皇帝的痛哭感動,於是挺身而出,要做這大明的忠臣,他就是兵部尚書張鶴鳴。

其實要說他是被皇帝的痛哭感動的,倒不如說他是被天啓連連喊打喊殺嚇到了。

張鶴鳴代表東林舉薦王化貞做巡撫,當熊廷弼和王化貞產生矛盾之時,身爲兵部尚書的王化貞不僅沒有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擺事實講道理,和解經撫之爭,反而是一邊倒的支持王化貞,可以說正是由於張鶴鳴背後的支持,王化貞才愈加敢於不把熊廷弼放在眼裡。(鶴鳴主之,所奏請無不從,令無受廷弼節度)

廷議經撫之爭的時候,大家都在和稀泥,唯獨張鶴鳴,旗幟鮮明的直接表態要把遼東軍政事務都交給王化貞一人。

如果事後追責的話,王化貞的責任裡有一半得分給張鶴鳴。

現在事情已經糜爛到了這種地步,每每想起秋後算賬的習慣,張鶴鳴不由得頓足捶胸,拿腦袋直撞牆: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初腦子進的水啊!

尤其是當張鶴鳴收到消息,御史謝文錦、給事中惠世揚、周朝瑞等人準備聯名上書彈劾自己的時候,張鶴鳴更加確定,如果再不行動,自己很有可能會和王化貞去做鄰居。

所以,張鶴鳴心一橫一咬牙一跺腳,不就是當遼東經略,去了遼東未必會死,但待在廟堂一定會死!

“我去!”

忽聞張鶴鳴要自請經略遼東,所有的臣子,包括皇帝都一起鬆了一口氣,這事情總算是有了頭緒了。

天啓歡喜的大加誇獎了一番這個一心爲國的忠臣。當時溢美之詞

當然,讓人送死,不是,讓人當差,就要給予支持,原先積存在關外的錢糧,都便宜了建奴,所以這次還要給張鶴鳴些本錢的。

在和戶部探討了再探討之後,因爲戶部窘迫沒錢了,所以天啓決定在內帑裡拿出二百萬銀子。爲了給張鶴鳴壯形色,天啓加張鶴鳴太子太保職銜,賜上方劍,敦促即刻出京赴任。

現在雖然有了經略,但關外的那個爛攤子不是一時半會能收拾的,萬一建奴再殺回來,那可就要了老命了,於是張鶴鳴難得的提議:“毛帥在江東對奴酋牽制作用巨大,還請聖上下旨,讓毛帥再出兵遼東,對後金行騷擾牽制之功,方能爲老臣爭取整頓時間。”

雖然現在提起毛文龍誰提起誰都感覺心中吃了蒼蠅一樣噁心,但不得不承認,毛文龍的確能打,就憑藉他手中那些衆所周知的叫花子一樣的兵,就能再入遼東,並且取得了如此大的收穫,還是讓人說不出什麼來的。

張鶴鳴這次的提議,沒有被人反對,因爲這時候的確需要毛文龍再次出來爲大家賣命了,至於毛文龍現在損失如何,還能不能戰,那是另一回事,也不管大家的事,需要你的時候,你必須出來,等用完了你,你必須滾蛋,現在的官員,就是這麼使用下屬的。

天啓就看了一眼葉向高。

葉向高當然明白了現在毛文龍的作用,也深深後悔當初壓着毛文龍開鎮東江的公文不放的錯誤,如果當初不是自己有私心,儘快將毛文龍開鎮的文書放出,想來一個東江鎮的名頭在建奴的屁股後面,那也許就沒了現在的廣寧之役了吧。

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但亡羊補牢也不算晚,馬上將建奴的死對頭毛文龍開鎮的消息公佈天下,那麼就會讓已經久戰疲憊的建奴不敢再窺視山海關一線,如此就能給張鶴鳴爭取到整頓時間。

於是葉向高施禮道:“啓稟萬歲,開鎮東江已經刻不容緩,毛帥歷次之功業該升賞,還請聖上下旨,內閣立刻辦理。”

天啓就望向了一直默不作聲的沈光祚。

沈光祚現在心情可和別人不同,那是每日裡欣喜無比,看人都是拿斜着眼看的,心中腹誹着每一個他見到的同僚,看看你們一個整天嗚嗚咋咋的,怎麼樣,正經時候全是熊蛋,還得我那寶貝外甥能事吧。

也正因爲如此,原先對待沈光祚不冷不熱的皇上,這些天對沈光祚也熱絡了起來,每次平臺召對都缺不了他,這讓沈光祚更是得意。要想在朝廷坐穩官位,在外有個有力的奧援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22章 大功不能要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055章 朝鮮總督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89章第292章 困難重重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014章 初戰大勝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1252章 滅清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743章 謠言四起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339章 伏筆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921章 又被坑了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313章 顧此失彼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304章 炮戰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060章 尋找理由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412章 合法化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
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122章 大功不能要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055章 朝鮮總督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89章第292章 困難重重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014章 初戰大勝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1252章 滅清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743章 謠言四起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339章 伏筆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921章 又被坑了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313章 顧此失彼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304章 炮戰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060章 尋找理由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412章 合法化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