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開鎮東江

朝鮮現在是捧上了毛文龍這個燙手的刺蝟真的是拿不得,放不得了。

毛文龍現在就心安理得的佔住了鐵山不動窩了,可謂鳩佔鵲巢還佔的是理直氣壯。

想要用理說服他走,結果毛文龍倒打一耙,結果自己的確理屈,畢竟當初毛文龍在彌川堡被偷襲,是朝鮮義州執事受議政院默許的,所以不敢真的和毛文龍掰扯,一旦毛文龍真的將這事情上報大明朝廷,那還真讓朝鮮吃不了兜着走。

用強吧,也不成,毛文龍的軍隊是什麼?那可是面對阿敏強悍的八旗鑲藍旗敢戰,而且還幾戰勝利,打的阿敏丟盔棄甲抱頭鼠竄的,如此,朝鮮軍隊和毛文龍的軍隊是不對等的。

但朝鮮也看出來這裡有機會,那個通官樸洪義可是給國王和議政院出了一個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朝鮮對後金是恐懼的,不斷的被後金壓迫欺凌,真的是敢怒不敢言,同時朝鮮的議政院和國王也知道,後金野心勃勃,早就有窺伺大明半壁江山的野心(現在努爾哈赤就是想和大明劃山海關而治),他們對大明都如此,那對自己這個小國寡民的弱國,怎麼能不有覬覦之心?

這就是現在朝鮮不得不施行的國策,侍明不怒金,其實說穿了,就是做一個鴕鳥,希望在這個國策裡,苟且偷生。

朝鮮的軍隊自己知道,鎮壓下小百姓還成,對任何其他軍隊那都是墊底的渣滓,要不也不至於被一個小小的倭國,個子還沒有大家肩膀高的一羣小鬼子,打的不斷的向大明求救。

那麼這個樸洪義就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是,我們乾脆就將毛文龍留在朝鮮。

這樣處理有兩點好處,第一,可以利用毛文龍,讓這隻強悍的大明軍隊,成爲自己北方抵抗後金建奴的屏障。保證自己北方的安全。

第二,也可以不惹惱大明,主要的是不惹怒根本就不想走的毛文龍。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將毛文龍留在朝鮮的本土,會惹惱後金。這一次毛文龍的確是將後金打得太疼了,如果將來報復,朝鮮等於是引火燒身,所以需要找一個既可以推脫,又可以利用的好地方,最終朝鮮決定,將離鐵山不遠的皮島,讓給毛文龍作爲駐軍之地。

這皮島地理位置位於遼東、朝鮮、山東登萊二州的中間,號稱孔道,與朝鮮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離只不過相當於過一條長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鮮的宣川、鐵山。當時朝鮮的義州、安州、鐵山一帶,而能和朝鮮相互呼應。

因爲鄰近中國,更可接納大明敗兵,不願做奴隸的百姓,同時可威脅遼東半島,這的確是一個屯兵的好地方。

同時,即便後金責問,也可推說是毛文龍竊據小島,而這個小島也可以說是明朝的,反正這時候的確是說不清歸屬。

既然定了這個方案,就要通報大明知道俯允,現在,朝鮮還真不願意讓毛文龍走了。

於是,朝鮮使者求見了天啓,纔有了剛剛的幾番逆轉。

既然朝鮮使節一再懇求,那還是說正事吧。

於是,天啓就再次坐下,面向朝鮮使節詢問他的意思。

朝鮮使節就將國王和議政院的設定說了出來。

對於毛文龍的大功封賞的事情還是先放一放,先說說怎麼處置這個毛文龍的位置吧。

“葉愛卿,毛文龍久戰疲憊,還是將毛帥撤回來休整補充一下吧。”天啓這樣說,其實是反話,其實以天啓的軍事敏感度,再加上這次毛文龍弄出的大捷,他已經徹底的看明白了這毛文龍對後金牽制騷擾的巨大作用,留毛文龍在皮島,那絕對是最明智的。

但如果自己堅持讓毛文龍留在江東,羣臣是一定反對的,反正他算明白了,和大明的官說話,你就要反着說才能達到你的目的。

葉向高仔細的想了再想,卻真的就提出了和天啓相左的意見,但這次可不是意氣之爭了,而在此回到他大明首輔的位置上考慮事情了。

葉向高慢慢的道:“依照臣的看法,毛文龍還是應該應朝鮮安置,留在皮島爲好,一來可以繼續進行對建奴的牽制,二來也可向遼東百姓宣示大明不放棄遼東之本心,三來,毛文龍手下全是遼東礦徒,調入國內難免軍心不安,放在遼東他們的家鄉又可讓我們爲自己家鄉而戰,是爲一舉三得。”

要不說能臣就是能臣,只要站對了位置,擺正了立場,那絕對是一個爲國有用的。

天啓這個樂啊,看來自己的小把戲是對的,話就是要反着說啊。

於是,就表現無奈的搖頭:“可是,毛帥大功,熊經略那裡卻是多少有些成見的,我看還是將他調回來吧,要不這樣,讓他的軍隊加入京營,也可充實京營實力。也算是一個對他大功的褒獎。”

這還沒等葉向高說呢,這下禮部尚書王友和不幹了,毛文龍剛剛打了自己的臉,如果再將他調入京營,那成天在自己的鼻子底下晃盪,自己看着豈不更噁心,還不如讓他在外面呆着,最好是死在那個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的荒島上纔好呢。於是站出來以爲國忠心事建議:“熊經略三方之策還在謀劃,毛帥有能力,當然要大用重用,也好讓毛帥更多的牽制建奴,依照臣的想法,不如讓毛帥在皮島獨自成軍開一鎮,如此他便可遇事便宜行事,也好當斷瞬息萬變之敵情。”

當時天啓就將臉掉下了:“獨自開鎮豈能兒戲?再說了他不過是一個遊擊,臨時加銜總兵,這關乎國朝體制,萬萬不可,還是將他調入京營吧。”

王友和一看皇上還跟自己槓上了,就拿眼睛望向了吏部尚書趙南星。

趙南星從考功郎出身,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個同黨的目的,於是對功勳獎賞十分明白的道:“如果理解毛帥不願將不做實的陣斬安費揚古不記,但殺甲勒額真一名,就可升任其爲副將(副軍區級別)再有獨立駐紮皮島,爲應付瞬息萬變之軍事,可獨斷便宜行事,可加總兵官職銜(軍區一把)所以,王尚書的提議還是可行的。”

天啓就皺眉啄着牙花子,在臉色表現的絕對的是心有不甘的道:“如此,豈不升賞太過。”

立刻一羣官員大聲反駁:“不過,一點都不過,而且以毛帥大功,其實封賞還小了點,也算是磨練磨練毛帥吧。”

於是,朝廷難得的沒有經過激烈的論戰,就將毛文龍的封賞定下來了。

頒給敕印旗牌,開鎮東江,豬逼皮島,一切假以便宜行事。隸屬於登萊巡撫治下管轄。

升毛文龍手下蘇其民丁文禮爲參將,升任張盤,毛承祿毛學禮,毛仲明,毛有德,李光春等爲遊擊。其餘以下全按例升三級。

令李光春爲東江鎮參軍,令陳忠統領皮島水營,毛承祿領皮島陸營,爲毛文龍左右。

劃渤海沿岸諸島爲毛文龍所屬,當然這些島嶼還要毛文龍一個個拿下再說。

遼東四衛也算毛文龍屬下,當然,現在遼東四衛已經成爲大金屬地,還是等拿下再說,獎賞毛文龍金銀合計三萬,當然這要內帑出。

撥付毛文龍開鎮使費金銀軍餉三十萬,糧食四十萬石,當然,這要等戶部有錢再說。

將——除了督促毛文龍進兵後金以外,一切都當然等以後再說。

於是,天啓在寫了聖旨,葉向高毫不猶豫的署理之後,大明第一次難得如此之快的決定了一個大事。

這樣的聖旨開始向遼東傳遞。

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132章 條件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501章 拜訪舅舅(繼續爆更)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01章 休整的目的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337章 焚城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482章 趙南星的反擊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410章 下馬威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408章 重新調整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1282章 路遇故人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
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132章 條件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501章 拜訪舅舅(繼續爆更)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1201章 休整的目的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337章 焚城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482章 趙南星的反擊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410章 下馬威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124章 瘋狂了的日本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408章 重新調整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1282章 路遇故人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