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銀錢動人

國朝財政艱難,雖然還沒有到達崇禎年的徹底崩潰,但已經在懸崖邊上岌岌可危,之所以還能支持,就是老朱家接近300年的內帑積累。

現在的戶部已經有了一種習慣,每一次外面需要支付費用的時候,都要伸手向內帑要錢。

而現在整個天下,各地水旱災情不斷,按照規矩,爲了體現皇上的仁厚恩德,這一筆錢也要皇宮內出。

各地的軍隊餉銀,也分作國家的正餉和恩餉,恩餉也是由內帑撥付。

其實在這個時候,全國各地將士們所能拿到的餉銀全部是內帑出的,這樣才能勉強的讓九邊將士喝了上一頓稀粥,穩定了整個軍隊。

但現在,皇上的內帑已經嚴重入不敷出,魏忠賢接手內帑之後,逼迫着錦衣衛和東廠對各地的官員和士紳們的勒索逼迫,已經達到了不要臉面的地步。但上繳內帑的,相對於巨大的支出來說,可算是九牛一毛。皇帝皇莊的收入,其實佔了很大一塊,不過這時候各地王爺實在是太多了,每年按照規矩,給各地王爺和皇子皇孫們的賞賜就已經讓皇帝頭疼不已。

這時候毛文龍突然間提出了一個可以在轉眼之間就獲得最少一千萬兩白銀的額外收入,怎麼不讓王馮兩個人動容?

因爲這裡非常關鍵,如果這件事情從江東發動,那麼這個功勞就要歸到錦衣衛和東廠的名頭上,而歸根溯源,這個功勞卻要記在王洪亮和馮世寶的腦袋上。

這樣利國利民利己的事情,怎麼不讓兩個人怦然心動?

兩個人立刻放下遮遮掩掩的舉動,雙眼冒着火紅火紅的光芒,嚥着乾渴的嘴脣追問:“真的能有這麼多嗎?”

毛文龍就在心中悄悄地長舒了一口氣,魚兒總算是上鉤了,這兩個傢伙總算是主動的跳到了自己的賊船之上,這下事情就一切都解決了。這一條小船,你只要跳上來,你要再想跳下去,第一個淹死的就是你,大家只能將這條小船奮力的划向勝利的彼岸,沒有別的道路可走。

鄭宏達當然是人精,在這個時候他該說什麼,怎麼會不明白?於是鄭宏達就鄭重其事的道:“前後十餘年,晉商八大家裡通外國,賺取的錢是相當多的,我給兩位舉個例子,算一算賬。”

什麼事情都要拿事實說話,這非常關鍵,只有這樣才能說服人。

鄭宏達就給在座的諸位算了一筆賬:“這幾年天氣反常,北方雖然出現了乾旱的狀況,但是在南方卻出現了風調雨順的場景,尤其是越南的占城稻穀種子,已經在南方大面積的鋪開,一年三熟已經成爲正常,正所謂蘇湖熟天下足,在這種種利好的情況下,南方糧食已經出現了難以銷售的跡象。這樣一來,南方的糙米,從百姓手中收購,不過是三錢一石,加上收購的費用和損失,也不過是四錢銀子一石。”

對於這樣的價格,大家簡直驚呆到了一定程度,因爲糙米運到北京城,現在是八錢銀子一石啊,這其中的利潤也太豐厚了。

鄭宏達就繼續掰着手指頭給大家說:“百姓豐收了,然而糧食的價格卻落了,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江南的這些商人,沒有銷售稻穀的渠道,結果不能夠控制當地的價格,所以百姓豐收了,反倒是更貧困了。”然後聲音突然間擡高:“但是山西晉商八大家,卻和我們不同,因爲他們可以將這海量的糧食轉運到最缺乏糧食的地區,那就是後金。”

王洪亮霍然站起:“據我們錦衣衛在後金的密探彙報,江南的糙米在後金地區,每鬥都是一兩銀子了。所以,現在努爾哈赤不得不施行漢人糧食配給制度,每個漢人每月只能得糧四升,其餘必須全部上繳。”

鄭宏達就一敲桌子:“王大人說的對,晉商八大家,趁着南方糧食賤的時候,他們開始以三錢銀子一石的大量收購,然後僱用船隻,沿海北上,然後進入黃河,轉到太原他們的老根據地,在那裡裝車,通過雁門關,經由外蒙古最終轉運到遼東,雖然沿途頗費周折,但最終糧食的成本也不過達到了八錢銀子,然後他將這些糧食,以二兩銀子的價格販賣到遼東給皇太極,諸位算一算,他一石糧食淨利潤是多少?”

馮世寶作爲一個太監,他對銀子是相當敏感,鄭宏達的話音剛落,他立刻接口道:“一石他們淨賺一兩二錢。”

鄭宏達點頭肯定的道:“正是如此,諸位想一想,遼東的糧食缺口一年何止百萬石,最少千萬石啊,那這一項上,他們八個家族,用最少的進項總和絕不少於一千萬兩。”

屋子裡就是一陣又一陣抽冷氣的聲音,大家都知道,這個數據絕對是保守數字,即便通過朝鮮販運過去一些搶佔市場,一千萬兩的淨利潤也是絕對有的。

這時候鄭宏達就痛心疾首的繼續說道:“咱們大明,嚴禁邊地對外輸送這些要命的戰略物資,這本來無可厚非,但確是彼此不分,雖然在明面上限制住了正當商人對後金的走私,但同時也變相地限制住了對蒙古人的物資輸送。而八大家利用他們深厚的背景,海量的銀錢,買通了邊軍關口,卻可以將這些生活的必需品輸送到蒙古,這也就是爲什麼蒙古人,不顧朝廷的禁令,對晉商八大家放行的道理,因爲只有這樣做,他們才能在中原地區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物資。”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着兩個人問道:“那麼他們八家在蒙古這一塊,又賺了多少?”

王洪亮和馮世寶就只剩下乾嚥唾沫的份了。

最後還是馮世寶語音乾澀的道:“如此一來,一年一千萬兩的利潤絕不在少數。”

“還有鐵器一塊呢。”

“可是國朝嚴禁鐵料出口蒙古,如果邊軍的那些混蛋們,以走私些糧食去蒙古而放行還可以敷衍下去,但走私鐵料,我們錦衣衛和東廠,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鄭宏達就輕蔑的一笑:“有足夠的銀錢丟出去,神仙也都要動心,廠衛也不能免俗,更何況完全可以變通。”

兩個人就互相尷尬的望了一眼,但畢竟是說自己同僚的不好,心中還是相當不願意,一聽說有變通的辦法,也算是找到了爲自己解決問題的臺階:“員外您說,這又是一個怎樣的變通方法?”

鄭宏達就淡然了:“精鐵不可以出關,但鐵鍋可以。”

這個話就讓大家摸不到頭腦了,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

“之所以國朝放開鐵鍋對蒙古人的運輸,一來是蒙古人畢竟是國朝的藩屬,最主要的就是鐵鍋是生鐵,按照正常蒙古人的冶煉技術,他們是不能將生鐵變成成熟鐵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再進一步錘打成爲鋼,但如果要是將鐵鍋變成熟鐵了,那麼這一切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嗎?而努爾哈赤這些年和我們戰爭,也不知道擄掠了多少漢人鐵匠,將鐵鍋變成鋼刀,也就易如反掌。”

所有的人,包括毛文龍在內,也都無奈的搖頭了,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能怎麼辦?

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706章 刺殺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304章 絕望與希望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746章 民心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346章 光復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1156章 還不完的閻王債啊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079章 又被耍了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20章 事不能爲了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790章 有奸佞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092章 下定州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337章 焚城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887章 跳出來了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184章 重回天津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046章 跑題會議
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706章 刺殺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304章 絕望與希望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746章 民心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346章 光復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1156章 還不完的閻王債啊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079章 又被耍了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20章 事不能爲了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790章 有奸佞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092章 下定州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337章 焚城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887章 跳出來了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184章 重回天津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046章 跑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