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私立儲君

安排信王,也就是未來的八賢王就藩信陽,天啓是以冊封太子,確立君臣名份,放棄兄終弟及想法爲交換條件的。見大臣們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就拉過自己的弟弟,用手輕輕敲打着他的手背:“冊封之後,你就到信陽就藩,替朕坐鎮中樞樞紐之位。”然後苦口婆心的諄諄教導:“千萬年不遇的大災難落在你我兄弟的肩上,億兆百姓的解脫得活,就看你我兄弟的決斷。我在京城裡掌控天下,弟弟,你不要辜負八賢王的稱號。坐鎮信陽中樞,南面要指揮調度,北面要努力平息,爲哥哥我看着這天下樞紐。重任在肩,當勤勉勤勉再勤勉。你我兄弟南北呼應,讓咱們一起帶着這個老大帝國,度過這最艱難的時候,不辜負祖宗的重託。”剛剛還是朕呢,這一會又是你啊我的了,可見這兄弟感情之深,真的已經無人能比了。

朱由檢見自己的哥哥眼中流露出的不捨,心中也是難受。即將立刻形影不離的兄弟,要獨自面對萬千兇險,怎麼不讓人心頭就好像壓了塊巨石一樣?但想一想這老大帝國千年難遇的災害,就要兄弟同心共同擔當,心中卻又生出一股豪氣。將小胸脯努力的挺了挺,眼含熱淚,鄭重的點頭:“臣一定不會辜負萬歲的囑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稱呼變化,就是朱由檢正式接受了君臣之份,正式接受了這副重擔。

天啓就滿意的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這次你就藩,哥哥不能苦着你,例行賞賜絕不能少,至於賞賜王田嗎——”

結果大臣們就一咧嘴。

明朝藩王就藩,例行的賞賜之外,還要有每年的奉養錢,這到是有明文規定,但還要給予封地的,這個就沒有定數了。比如當初有個不受待見的嘉郡王,到了封地,連片瓦片都沒有,只能租房子住,最終鬱鬱寡歡而死;但又比如現在他們兄弟的叔叔福王,當年就藩之後,萬曆皇帝直接賞賜封地兩萬頃,結果就是河南土地不夠,又從四川,湖北劃地補充,造成天下無數流民。

而從這個皇帝和這個弟弟感情好到這種地步,又不知道要封賞給他多少,又不知道因爲王爺的無限壓榨,造成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成爲流民。

正在大家擔心的時候,信王卻直接開口拒絕:“皇上對臣弟的關愛之心臣弟領了,但藩王賞地之弊端久已顯現,更有貪婪者敲骨吸髓造成無數流民,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臣不敢請剝奪藩王封地,但臣有當年毛帥送的三十萬畝土地的承包費足以養活臣弟,也就不再需要哥哥賞賜土地了。”

租地給百姓和將百姓捆綁固定在土地上,那上本質的區別,現在大明所有收繳貪官土地,就施行的土地國有,但以自願租種的方式交給農民,其政策已經大大的緩解了天下百姓的負擔,而戶部單獨獨立的承租司也爲國庫和內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入。這種利國利民的好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朱由檢的決定一出,諸位大臣在鬆了口氣之外,也不得不佩服這個信王的爲國公心,就從這一點上,就足配八賢王稱號了。

天啓也開心起來,對着羣臣驕傲的誇獎自己的弟弟:“在纔是大公心,當爲天下楷模。”

羣臣這次是從真心裡讚頌裡一番信王賢德。

等大家收了聲,天啓再次囑咐弟弟:“信陽位重,但官府積弊叢生,你一去,第一要整頓吏治,淘汰那些尸位素餐者,還百姓一個安穩的地方,壓制住民亂之源,不能牽制了南糧北運的大事。”

當時大臣們就急了,藩王不能觸碰政務,不要說這樣,即便是他們的子孫,都不得科舉,這是必須嚴格執行的,結果皇上的意思是將信陽的政務交給八賢王直接管控,這已經不是破壞規矩了,這簡直就是鼓勵造反啊。

結果還沒等諸位重臣反對呢,天啓又丟出一個巨大的炸彈:“洪武開元,就加強信陽獨立設立一衛,本來應有兵五千,但軍戶制度早已廢馳,想來早就不成樣子,這次你就藩信陽,按照慣例,要賞賜你一筆錢物的,還要賞賜你一批土地。土地且不說,我將在內帑再額外撥付你十萬銀元,供你整頓衛所,同時派那些勳貴子弟隨你前去。記住了,一定要做到,兵要足額,裝備要精,訓練要勤,拉出去能戰,戰則能勝。你要記住,我這個皇帝可是要隨時抽調你帶着這些虎狼進京檢閱的,一旦不能符合我的要求,直接打你的板子。”

諸位大臣聞聽當時大驚失色,不好,皇帝這是要將信陽樞紐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八賢王啊,如果那樣,八賢王位高權重,手中有兵有將,而且還有地方錢糧,不但如此,還要隨時抽調進京操演,這還了得,這已經不是鼓勵八賢王造反了,這已經乾脆就是告訴他,你怎麼不反了。而朱由檢帶着這羣虎狼名正言順的進京,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蕭牆之禍啊,這不成,這必須反對。

結果還沒等諸位大臣反對,馬維忠卻對朱由檢輕聲咳嗽了一聲。

朱由檢猛的一驚,再看向諸位大臣立刻要爆發的樣子,猛的想起毛帥在私人信件裡的提議,於是趕緊不再稱呼哥哥,而是直接稱呼萬歲,正容道:“萬歲委臣與重任,但畢竟臣年幼,這番重任還需賢臣幫助。”

天啓的眼睛就一亮,然後對躍躍欲試的重臣們說道:“且聽聽我這個小臣子怎麼說。”

大家只能暫時憋住嘴,聽聽這個未來的八賢王到底如何說。

朱由檢就鄭重道:“臣年幼,需要有賢德者幫襯,請萬歲調天津府都御史左光斗大人任信陽知府,主持政務。”

左光斗在天津在徐光啓的支持下推行屯田,政績斐然,雖然他是東林六君子之一,但他卻沒有東林的那種只會誇誇空談的壞毛病,倒是一個忠心實幹的人,這樣的人要是接管信陽政務,絕對不會偏私他人。

“而軍隊調度,更是軍國大事,臣平時和皇上所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請皇上下旨命令鄭國公出山,掌握軍隊。有這兩位能人陪伴左右,我才能完成哥哥,不,是皇上交代的重任。”

鄭國公是勳貴之一,老成持重,當初擡天啓入殿登基的就有他一個。雖然是勳貴集團之一,但更是天啓從龍重臣,他是絕對不會放棄天啓這個自己扶持起來的皇帝,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扶持信王的。

如此安排到是讓諸位大臣大大的放心了,一個沒有行政權,沒有軍權的王爺就隨他去吧。

天啓也一掃剛剛被大災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沉重,開心的爽朗大笑:“哈哈哈,我的臣弟果然睿智過人大公爲國,這樣的安排果然周詳,這事就這麼定了。”

面對這樣的安排,馬維忠欣慰無比,因爲這也是毛文龍和他三個人未雨綢繆的計劃之一。一旦未來天啓皇帝對毛文龍集團產生了懷疑,進行迫害鎮壓,毛文龍就準備不惜一切力氣,扶持朱由檢上位。一個文臣左光斗不足慮,而鄭國公其實早就被綁在了孤臣黨,也就是毛文龍的戰車上了。當然再也不會讓後來崇禎皇帝那樣胡搞亂搞的事故出現,他準備挾天之以令諸侯。

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287章 倒晉策2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301章 調兵遣將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465章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237章 封賞第1132章 條件第780章 漕幫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185章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254章 組建新軍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1341章 爲難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308章 出擊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270章 毛帥的站隊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575章 戰陣烈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477章 品級之爭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220章 堵門之戰2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640章 草原僱傭軍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1335章 發動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
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287章 倒晉策2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798章 開議加捐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301章 調兵遣將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465章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237章 封賞第1132章 條件第780章 漕幫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185章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254章 組建新軍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1341章 爲難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308章 出擊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270章 毛帥的站隊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575章 戰陣烈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477章 品級之爭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220章 堵門之戰2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640章 草原僱傭軍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1335章 發動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