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同考官的內幕

成化十六年庚子科浙江鄉試,共設有考試官十二人,這就是俗稱的內簾官,負責閱卷工作,與提調官、監臨官等外簾官相對應。

十二名考試官中,有主考官一名、副主考官一名、同考官十名。可以說,幾千名士子的前途就直接決定在這十二人手中。閱卷時的一念之差,就可以直接改編一個人的命運。

考試官責任極其重大,所以他們的一切行爲也極其慎重。

到目前爲止,省城已經雲集了兩三千士子,大部分參考生員都已經抵達杭州城,就是沒到的也已經在路上了。

但是與士子相反,十二個考官卻一個也不在杭州城,這就是“防閒”,也是多少年來形成的慣例。可想而知,如果考官也長期在杭州呆着,那有幾個能頂得住“輪番轟炸”的?

按照必須互相平衡的原則,主考、副主考、同考三種考官的來頭都不一樣。

主考官、本省提學副使李士實大人一直在外督學,他只怕要到八月初時候纔會回杭州城,那幾乎是臨考前的最後時刻了。沒辦法,他的權力最大,最需要避嫌。

副主考官是朝廷從京城另派的,杭州這邊並不知道人選是誰,同樣不會提前太久到達杭州。估計在此時,人選已經出來了,但具體到達的時間還是不清楚。

十個同考官則是從本省教官中選出,人選由巡撫、布政使、按察使聯合推選,時間也很晚,卡着臨考前最後一個月纔出來,然後迅速通知各位中選者前往省城。

考試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渲染出來的,現在就到了推選十位同考官的時候。

這日方應物讀書時,又見項成賢匆匆來訪,“方賢弟!我要回一次淳安縣了!你也一同回去麼?”

方應物很吃驚。爲了考試才從淳安縣提前三個月趕到省城,瞭解各種行情動態。現在離考試時間只有一個月了,項老兄又要回去,這是鬧哪樣?

項成賢解釋道:“這幾天要選同考官了,我想回縣裡等消息!”

方應物還是沒明白,選同考官與回縣裡有什麼邏輯關係麼?

項成賢便再次解釋道:“縣學孟教諭不是沒可能入選爲同考官,若他真的入選了。我們在淳安縣也好與他打交道。等他到了省城,就直接被鎖進貢院了,哪還有機會見面。”

方應物稍稍明白了,原來打得這個主意。這年頭有一種比較安全的中高端作弊手法,就是與負責閱卷的同考官約定好記號,比如連續幾個段落結尾用什麼字眼之類的。

但他還是對項成賢的行爲不苟同。“但是你就知道孟教諭會入選?可能性也不知道多大,就想瞎貓碰死耗子麼?”

項成賢自有一番算計,“教官裡面,訓導可能性不大,只有縣學、州學、府學的正官教諭、學正、教授纔有希望。如今全省共有十一府、一州、七十五縣,合計是八十七名學校正官。

從八十七人中,選出十個人而已。說起來孟教諭也有一成多的機會。我們爲什麼不去試試看?反正淳安距離省城也就幾日水路,來去也就半個月功夫,不會耽誤掉考試時間。”

方應物搖搖頭,反駁道:“你算的不對,機會不是一成,是百分之一!就算孟教諭中了那一成可能的幸運的入選,但一共有十個同考官閱卷,你的試卷落到孟教諭手裡的機率還是一成。

兩個一成疊加起來。你這次會淳安縣收到效果的可能性便只有百分之一。難道你爲了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耗費時間和錢財來回奔波數百里麼?”

項成賢鄭重的說:“方賢弟你瞧不起這百分之一?今年參考士子據說已經高達四千餘人,但錄取舉人名額還是隻有九十五人,中舉的機率只怕也就百分之二多。

能再增加百分之一機會,就相當於比原來增加了五成的希望,也是很不錯的了,還有什麼不知足?”

項成賢口氣雖然平平常常。但方應物還是深深的感受到了鄉試的殘酷性,還有對人性的折磨。

第一是競爭激烈、淘汰率超高;第二,參考士子簡直是八仙過海,在學識、人脈、金錢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比拼。

就拿項成賢這舉動來說。如果是寒門士子,能爲了百分之一可能性承擔來回數百里的路費麼?

這次一定要將舞弊進行到底!方應物暗暗下了決心,要不然,以後每三年就要大折騰一次,太麻煩了。折騰上幾次,人的一輩子差不多也快就過去了,那就真成了不中舉的范進。

“你不打算回去?”項公子最後問道。

方應物答道:“我與縣學教諭不睦,回去也白搭。”

其實方應物早已在這方面開始佈局了,或者說主考官李大人委託了他方應物佈局。但有的事情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說。

方大秀才在下面要過的關口,不是別的,正是他的便宜外祖父王巡撫。暗箱操作指定同考官這種做法,絕對不是王老大人的風格。

閒話不提,卻說眼看選同考官的時候到了,巡撫王恕發了帖子,將左布政使劉璋、按察使朱紳請到巡撫行轅來,共同會商鄉試同考官人選。

三人當中,王巡撫和劉藩臺都是去年大案後才上任的,至今不過一年,又是身居高位,對本省教官實在沒有多少印象。這時候,朱臬臺拿出了一份名單,遞給另外二人。

劉藩臺看的快,一眼掃過去就看到了五個名字,心裡很是驚訝,暗暗嘀咕這朱紳難道吃錯藥了?

一共才十個同考官名額,名爲會商,各自推舉出賢能,但按規矩大頭肯定是王巡撫這位上司拿主意。

現在王巡撫還沒發話,朱大人就先拿出一半的人選,這等於是完全不把巡撫放在眼裡啊。

而且劉藩臺更不明白,朱大人在去年大案中劫後餘生、僥倖脫身,這一年來一直都很低調謹慎,今天怎的膽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難道他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還是說有人在背後指使他?劉藩臺在一瞬間裡腦補了許多。

別說劉藩臺,就是王巡撫本人也很意外。主要原因在於,如今這樣敢於藐視直接上司的,實在太稀奇了......

沉吟片刻,王老大人便試探底細道:“朱大人就在浙省,熟悉情況,想必這些都是從本省教官中精選出來的才德兼備之人?”

朱臬臺低頭看着手裡茶盅,嘴裡唸叨:“這份名單是否才德兼備我不知道,反正方應物知道。”

他這話明顯帶了點情緒。堂堂一個方面大員按察使,在方應物面前被使喚來使喚去的,還被方應物詭異的“關心”起納妾問題,心裡沒一股氣就怪了。

方應物?這個名字落在耳中,王恕和劉璋兩人臉色微變。這份名單和方應物有關係?

王恕漸漸凝重起來,語氣嚴肅的對朱臬臺問道:“你是說,這份名單是方應物擬出來給你的?”

朱紳說氣話歸氣話,但也不敢張嘴胡來,特別是看到王巡撫的口氣,就知道了王巡撫事先並不知情。便小聲答道:“是方應物交與下官,但聽他的口氣,應當是李提學的意思。”

區區幾個人名,又牽扯出了李士實......王恕揮了揮手,“今日先到此爲止,明日再議!”

劉、朱兩位方面大員肯定知道要這樣了,沒有多說什麼,皆起身告辭。目送兩人離開,王恕迅速對左右道:“立即去將方應物叫來,不得有誤!”

ps:又到月底玩命時候,亞歷山大,暫時把其餘事情清空了,加油!

第269章 想低調也難第98章 逼良爲娼第667章 後事(下)第267章 圈子的奧秘第382章 小小的糾結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618章 不講理第699章 狐朋狗友(上)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300章 密疏第144章 禮節問題第390章 潛伏猛獸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453章 首席之爭(下)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50章 秋糧第142章 誣陷?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86章 喧賓奪主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725章 這也行?第133章 歷史真奇妙第62章 官場題目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402章 餘波嫋嫋(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626章 讓你失望了第309章 關我鳥事?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632章 伏闕(下)第20章 欺人太甚第797章 帝王心術第182章 大生意第47章 認親?第561章 東廠是做什麼的?第393章 激烈的升級第358章 一次早朝(下)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628章 另一種解讀第227章 不是意氣第17章 債務危機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373章 上任之前(下)第246章 入場見聞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700章 狐朋狗友(下)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603章 不是小角色第31章 茶鋪裡的消息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451章 狀元與臉皮第224章 目光如炬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350章 欺負老實人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27章 三年之約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694章 周公和王莽第79章 口角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176章 兩年前兩年後第11章 初進縣城第76章 行路難第185章 不是普通貨色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365章 安全感第543章 欽差施政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333章 人情和公事(下)第662章 人才難得(中)第595章 冷場帝第452章 首席之爭第715章 天意人心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682章 就是任性第201章 嘲諷臉第543章 欽差施政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710章 回馬槍(下)第454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601章 太后有旨
第269章 想低調也難第98章 逼良爲娼第667章 後事(下)第267章 圈子的奧秘第382章 小小的糾結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618章 不講理第699章 狐朋狗友(上)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300章 密疏第144章 禮節問題第390章 潛伏猛獸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453章 首席之爭(下)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50章 秋糧第142章 誣陷?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86章 喧賓奪主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725章 這也行?第133章 歷史真奇妙第62章 官場題目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402章 餘波嫋嫋(下)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626章 讓你失望了第309章 關我鳥事?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632章 伏闕(下)第20章 欺人太甚第797章 帝王心術第182章 大生意第47章 認親?第561章 東廠是做什麼的?第393章 激烈的升級第358章 一次早朝(下)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628章 另一種解讀第227章 不是意氣第17章 債務危機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193章 倒吸一口涼氣第373章 上任之前(下)第246章 入場見聞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700章 狐朋狗友(下)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603章 不是小角色第31章 茶鋪裡的消息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451章 狀元與臉皮第224章 目光如炬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350章 欺負老實人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27章 三年之約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694章 周公和王莽第79章 口角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176章 兩年前兩年後第11章 初進縣城第76章 行路難第185章 不是普通貨色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365章 安全感第543章 欽差施政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333章 人情和公事(下)第662章 人才難得(中)第595章 冷場帝第452章 首席之爭第715章 天意人心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682章 就是任性第201章 嘲諷臉第543章 欽差施政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710章 回馬槍(下)第454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601章 太后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