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

大軍壓境,整個大清國都亂了,很多人百姓開始逃亡,沒有逃亡的地方只能往關外逃。

一個月時間,最少走了一千萬百姓,幾十萬綠營兵散了,滿清騎兵到處抓人,漢軍旗也有十幾萬散了,八旗軍也逃了不少,整個燕京一個月之間蕭條了很多。

官道上,連給大清宗親,王爺們擡轎子的轎伕都少了不少,馬馬虎虎湊齊的轎伕將轎子擡的七扭八歪的,害的那些宗親和王爺們脾氣也暴躁了不少,罵罵咧咧的,還不時的有皮鞭抽在身上發出“啪,”的清脆的聲音,悶哼聲帶來的彷彿還有皮開肉綻的痛苦和血痕。

最痛苦的還是那些對於漢人和滿人無所謂的百姓,紛紛擾擾的傳言讓他們感覺到天塌下來了,二等公民,租子多交,沒有當兵的權利,不能科舉,只能種地,幹一些雜活,髒活,苦重的活計,所有的大清原先佔據的地盤上的百姓,無論你是哪個族的全部都是二等公民。

必須出徭役,服兵役,服兵役還不是正規軍,都是一些僕從軍,哪怕上級軍官要你的腦袋,你也得把你的腦袋砍下來丟給他們,否則全家死。

所有人隨時可能被移民到苦寒之地,瘴氣橫行邊荒之地,等你們死的差不多了,新的移民纔會來佔據你們弄出的新的房子,土地。

所有的這些都是那幫漢臣們搞的傳言,謠言,不過他們心裡也知道,華夏王國從來都是這麼幹的,他們的下場更慘,俘虜營或者苦役營,永無出頭之日。

當然在華夏王國不是沒有出頭之日,一定時間,遇到大赦可以轉爲百姓,十年一到,歸化成果好的百姓可以轉爲百姓,這些思想監察,百姓從自己是大清人,轉爲自己是漢人,都需要當地的諮議局出具證明,經過民情局調查認可,監察部蓋章,他們就能轉爲百姓了,如果有不實和違反,這些百姓都要丟進俘虜營,沒收家產和資財,實行連坐制度。

於是很多漢人官員也逃亡了,連帶傳謠言的他們自己。

於是大清朝廷裡面能來上朝的漢人官員也是寥寥無幾。

康熙看着朝堂上在沉悶的氣氛中來上朝的幾十個實在躲不了的官員,感到很是壓抑,氣憤,可又無奈,他已經把他的後宮也送到了盛京,那個他們祖宗起家第一個佔領的地方。

哪裡也不安全,俄國人剛剛和大清打完戰爭,尼布楚一代被割讓給了俄國人,幾百個俄國馬匪就讓大清國割讓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算上貝爾加湖那些大清不想要的地方,那就是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清只剩下東北一帶了。

不,還有高句麗,但高句麗雖然被征服了,可現在看來他們還不能去哪裡,哪裡的人也不安分,如果知道他們失敗,高句麗人會反抗的。

不過高句麗人的反抗不足爲懼,他們天生骨頭軟,只要清軍騎兵一到,他們立馬想着商議,立馬想着投降,這點和華夏各個王朝後期的官員和官府一樣,都是軟蛋,康熙是知道的,這算是好消息,唯一值得慰藉的好消息。

不過高句麗目前也有麻煩,琉球王國佔據了新羅道南道和北道,北道還在打戰,要不是清兵上去,他們連北道都全丟了。

“皇上,除了科爾沁蒙古,其他的蒙古部族都已經向更北的地方遷徙了,他們已經幾乎不再聽從我們的命令了。”一名滿清將軍對康熙道。

“啊,蒙古人拋棄了我們?”頓時滿朝文武一片譁然。

康熙沒有理這個滿族將軍,而是對索額圖道:“現在我們有多少兵馬?”

索額圖站出來道:“回稟陛下,河北州還有三十萬綠營兵馬,漢軍旗還有十萬兵馬,蒙古騎兵還有兩萬,我們本族兵馬還有一萬五千兵馬,燕京周圍幾個城池還有十萬兵馬,兩個大營還有七萬兵馬,如果加上先前從高句麗徵兵來的高句麗兵馬五萬人,日本兵馬十三萬人,我們在河北州和燕京,怎麼也有百萬兵馬。”

陳延敬走出來,奏道:“陛下,可能不足百萬,各部都有吃空餉的,能有七十萬算是頂天了,而且近來綠營兵逃亡嚴重,我估計能有十一二萬算是好的了。現在我們只能儘快徵兵,下令各府縣自行組織民團,鄉勇,抵抗華夏軍,爲我們爭取時間。”

“陛下,不如把關外的部隊調進來,我們關外還有很多老部隊。”一名長得五大三粗的武將站出來道。

“不行,他們要守護祖宗之地,如果調他們進來,萬一丟了盛京,我們連退都沒有退的地方了。”一名花白鬍子的老王爺大聲制止。

“那我們該怎麼辦?難道看着華夏漢人把我們從關內驅趕到關外嗎?”一名漢官道。

“大不了我們幾十年以後再打回來,先前我們不是用了十幾年時間把大明打敗的嗎?我想華夏軍也是這樣,只要他們佔領了燕京,他們就會停下來,然後慢慢的墮落下去,到時候我們的後代再打回來就是了。漢人長久不了。”老王爺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漢人的老毛病,勇於統一戰爭,收復國土的戰爭,但一旦統一了,收復了國土,他們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他們不善於開疆拓土。

或者說他們善於享受,而不善於廝殺,萬一壓力去了,他們善於內鬥,而不喜歡傷害外人,覺得外人是他們萬一權利鬥爭失敗的一個臂助,每一次漢人的爭鬥,都以漢人勾引外人進來,驅狼吞虎之後,狼留下了,虎死了,他們也死了,將漢人王朝變成異族王朝。

打不過兄弟找外人幫忙,是漢人的傳統。

鄰居過來瓜分兄弟們的財產和土地,國土越打越少,但他們還是很得意,因爲終於殺掉了該死的兄弟,報仇了,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但也有例外的,漢朝,開疆拓土,要不是皇帝老邁,昏了頭,漢朝將會繼續開疆拓土,明朝也是,不過明朝人沒有一點對百姓的憐憫,因此損失了國力以後,被異族肢解了。

康熙看着一般官員,感到很無奈,大清什麼時候到了如此地步?

就在此時,一名官員大踏步闖了進來,一下跪倒在丹青面前,“陛下,日本亡國了,北海道被琉球王國佔領了,琉球王國宣佈將北海道交給華夏軍,他們的大軍全部運抵新羅北道。

一個星期前,新羅北道被琉球王國佔領,高句麗國王派遣使者坐船來到京師,希望將高句麗的兵馬調回去,守衛他們的京師,同時請求皇上你派兵支援他們。

消息已經在高句麗兵馬中散開,高句麗使者先派人進入了高句麗兵營,散佈了消息,如今高句麗兵營和日本兵營都動盪不安,鎮壓的將領們同他們開打了,近二十萬高句麗和日本兵馬逃的一個不剩,如今燕京周圍都是逃兵。”

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
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