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

鄭成功義憤填膺的對張強怒吼,幾乎驚動了張強的親衛,只聽“嘭”一聲,大堂的門被推開,站在大堂外面的八名親衛紛紛涌入,兩名快的衝到張強跟前,盾牌豎起,保護住張強,兩名長槍兵一左一右護衛在左右,四名火槍手已經手持上了刺刀的火槍對着張煌言和鄭成功。

這一動作,相當快,那可是訓練了幾百遍,上千次的動作,總度不過五秒多點,而後堂兩側的小門則涌進四名弓箭手,四名弩箭手,外堂過道上腳步聲響起,聽聲音,兵卒不下二十人。

門口背對背蹲了四名火槍兵,兩名看着大堂裡面左右空間,兩名警惕外面兩側走廊,隨着腳步聲越來越大,大約十六名刀盾兵,八名火槍手衝了進來,隊形密集,訓練有素,各人分工明確,把守了敵人可能襲擊的各個方位,同時掩護住了張強的方方面面。

加上本來張強身邊的四名獵騎兵護衛拔出短火銃對着鄭成功和張煌言,以及他們的四名護衛親兵,氣氛一下顯得火藥味十足。

等所有動作停下來,不過三十秒種的時間,用古人講,不過三十息的時間而已。

這點時間,即便對方是高手,也要先承受住大門內外十二名護衛的打擊,在不到十秒鐘之內又要承受至少五到十人的增援士兵的攻擊和包抄,這又是三樓,沒有地方可以跑,除非從樓上跳下去。

隨後的增援的士兵又有二十到三十多人,如果時間再長點,駐守各處的近衛軍士兵就會趕來,再等一會兒,駐守總督府後院的獵騎兵八百多人就會趕來,刺客除非抱着必死的信念,否則別想逃出這裡。

張煌言顯然被嚇住了,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鄭成功也退後半步手按着刀柄就想拔出來,然而面對地面指着他的四把上了刺刀的火槍,看着那寒光閃閃的刺刀,刺刀上有凹槽,鄭成功殺入也不少了,他知道那種兵器的厲害,一旦被刺中,很快就會因爲失血過多而死,要害肯定馬上就死。

他拔刀的動作惹的四名火槍兵緊張了,上前半步就要挺刺,這時候,張強大喊一聲:“住手,所有人,退出大堂。”

稍微楞了半秒鐘,所有的近衛軍士兵和親衛一起立正,然後挺直身體,排成兩排隊列撤出了大堂。

“嗯――”鄭成功額頭上的汗也出來了,他鬆了一口氣,拔出一半的刀也回了鞘,然後坐了下來。

張強坐了下來,從容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放回桌子上,張煌言已經從驚慌中醒過來,用袖子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平服了一下心情,轉頭看着張強。

鄭成功也看着張強。

張強知道他們要說什麼,不過他搶先說了,“兩位,本來呢,我華夏軍就佔着一府之地,和大家也碰不到一塊兒,清軍略次來犯,我都擊退了,隨着邊界的延長和擴大,大家不可避免的有所接觸,利益有所碰撞,你們要保衛大明,要光復河山,我也不是不支持,但說實在的,我不看好你們,所以我自己單幹了,大家各幹各的,各憑本事,井水不犯河水,但你們實在是太讓人傷心和難過了,太弱了,清軍面前就像景德鎮的瓷器,一碰就碎。”

鄭成功畢竟是梟雄一般的人,雖然他現在的實力還不是歷史上最巔峰的時期,這是因爲張強的介入,才削弱了他的展。歷史上他要到1661年才徹底平定了寶島,成爲寶島王,一個無奈的無法抗衡清軍韃子撤退到寶島以圖自保的舉動,讓後人把他誇上了天,也許這個舉動是無心的,可他打退了荷蘭人,佔住了寶島,這對於後世的漢人是不可多得的義舉。

也算是有功吧。

但如果不是大漢奸的兒子施琅的出賣,使得他丟掉了寶島,對於後世來說,這又是一次義舉,不過不是他了,而是施琅了,大清的施琅,而不是漢人的施琅,中華這片土地上畢竟漢人是主體民族,是所以實際上施琅的行動算是對於異族的滅亡漢人政權的一種恥辱的行動。

再說後面清朝融入了漢人,奴役漢人,最後被漢人推翻了江山,結束了封建王朝,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漢人政權再次捲土重來,光復華夏,這時候,清朝已經被漢人政權中的一些奴役思想深重的文人描述爲華夏一個必然的歷史階段,也就相當於承認了滿清是華夏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歷史的一部分。

這樣說來,施琅的行動還是義舉,而鄭成功的行動卻變成了漢人割裂華夏民族的罪人了,當然是嫌疑犯的一種了,爲什麼說嫌疑犯呢?因爲按照歷史推演下去,如果不被施琅收復寶島,那麼,像南洋,東南亞各個漢人爲主的國度,最深刻的要數澳大利亞和新加坡了,這兩個國家,這兩個例子,就知道鄭成功的後人最後會演變成什麼,就是現在的蔣家王朝所做的事情,華夏民族將在很長時間內將揹負這個恥辱,施琅收復過來,只不過是讓這個恥辱推遲了三百年而已。

很奇怪的事情,不知道大家現沒有,凡是中華大地上出去的漢人,有能力的人,組織起來的國家和政權,一定會被西方和本地土著所有掌握,然後變成堅決反對漢人,華夏民族的最堅決的橋頭堡和釘子。

還有本來也有漢人或者是中華民族血統的匈牙利人和土耳其人,遠走以後,也是極度仇恨中華的,這種仇恨是根深蒂固的,深入骨子裡面的,土耳其到現在都是中華的潛在敵人,時刻針對中華,雖然他們現在已經不能說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分支了,因爲他們已經被歐洲血統的民族所融合了,也產生了他們自己的文明和民族,可他們對中華民族的那種恨,各種刁難和政治上的迫害卻毫不掩飾。

說遠了,話頭轉回,鄭成功現在已經是一個青澀的梟雄了,他現在對於張強的華夏軍的警惕也是毫不掩飾了。

張強的情報表明,他所賣給鄭成功的武器和貨物,大半都是被和華夏軍爲敵的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買走,雖然張強賣給他們的並不是很先進的東西,可都是武器裝備和戰利品,都是可以返回來打擊張強的華夏軍的東西,這些本來是張強賣給他讓他增強武力,讓他拖住這些泰西人,或者說歐洲人的,他卻把這些東西倒賣給了華夏軍的敵人。

而和華夏軍指定的西班牙人,也就是現在和華夏軍友好的,有生意往來的,他卻從最初的友好,變得不再友好,買賣的貨物不是那麼多了。

這讓張強懷疑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敵人勾結在一起了。

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
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