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

本站收錄的所有均由本站會員制作上傳,純屬個人愛好並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爲原版權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如果版權所有人認爲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會損害你的利益,請指出,本站在確認後會立即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且未直接通過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適用於接到權利人通知後進行刪除即可免除責任的規定。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Copyright?2013 263中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就在張強籌謀着給滿清韃子下套,派出了金麟,察歹爾迴歸察哈爾草原,田斌帶着兩千敗軍逃到金陵鎮江一帶,圖謀混入清軍隊伍中的時候。

帶領魯王水師準備襲擊崇明島,同清軍水師打了幾個回合的張名振來拜訪張強。

這時候張強已經回到了金華府,進行後續的軍隊整編工作。

三個野戰旅已經整編完成,武器已經換裝完畢,只等人員配備齊整,就可以投入戰鬥了。

此時不太妙的是清軍終於攻入了福建,拿下了贛州,隆武朝廷一時間驚慌失措,頻頻調集軍隊反攻,他時抵擋清軍在其他方向上的進攻。

隆武朝廷的底氣終究是弱了一些,被清軍突破成功,孔有德,尚可喜兩個人帶着漢軍旗拿下贛州府,朝着漳州府而去,如果拿下漳州府的話,那麼就把廣州府和福建隆武朝廷一切爲二,左右不能顧。

李成棟這時候和金聲桓他們卻和清軍鬧開了矛盾,李成棟想着歸順南明隆武朝廷,金聲桓也是,大半個江西和湖北被他們三個人佔領,一時間,南明的氣勢見漲,但隆武朝廷的局勢不見得好,永曆朝廷的局勢也不好,四川已經被豪格大部分平定,大順在夔東,三峽一線繼續抵抗清軍,而李定國等人撤往雲南,同雲南的土司在作戰,同時還得防着耿精忠等在貴州的漢軍旗的襲擊。

永曆逃往緬甸,緬甸國王讓他們放下武器躲進緬甸避難。

胡奎和鋒無羽的部隊在同隆武朝廷的人躲在廣州城內,堅壁清野,面臨着清軍的圍攻。

而一直和葡萄牙人過不去的鄭鴻逵急忙收兵,退回泉州府。

金聲桓和李成棟,李有德向隆武朝廷投降,隆武封他們爲提督,讓他們轉身對付湖南和湖北的清軍,而在福建,隆武派遣蘇觀生和朱大典,張天祿,進攻叛變的阮捷部,並且向贛州方向進攻。

在金華府,張強接見了張名振。

張名振這個人是很有名的,是魯王明軍中比較忠心而且有能力的人,但錯投了人,魯王的實力或者說他們的戰略方針政策實在是太急迫,不是休養生息,整頓軍隊,而是總是添油加醋一般的和清軍硬碰硬的打。

以恢復魯王的名聲和正統合法性爲目的地策略,終究是失敗的。

歷史記載,魯監國二年(1647)獲悉蘇鬆士紳起義,統戰船進至崇明,覆舟兵敗。清軍進逼,迎魯王居舟山。舟山失陷,又奉魯王依鄭成功。其後與張煌言多次攻崇明、鎮江,進窺金陵,力圖恢復。永曆八年隨鄭成功欲收復舟山,死於軍中。

歷史記載多有出入,也有人這樣說。

張名振,死於1654年,字侯服,漢族,明朝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今江蘇省南京市)。一說山西人,南京錦衣衛籍。原任台州石浦遊擊,封富平將軍。弘光元年(1645)福王被執,招集義師,共圖恢復。與張煌言等擁立魯王監國於紹興。後奉魯王從福建金門回到舟山。

具體有這樣一段記載。

永曆八年(1654年)正月十七日起,張名振、劉孔昭、張煌言等部明軍乘船分批進入長江口,衝過狼山(今江蘇南通市南面沿江重鎮)、福山(與狼山隔江相對)、江陰、靖江、孟河、楊舍、三江、龜山(今鎮江市境)等清軍江防汛地,二十一日到達瓜州。明軍在金山上岸,繳獲清軍防江大炮十位和火藥、錢糧等物。張名振、劉孔昭、張煌言等帶領五百名軍士登金山寺,朝東南方向遙祭明孝陵,題詩寄慨。

永曆十三年(1659年)八月六日,明末名將鄭成功率部自寧南退,來攻崇明。八日,鄭派部將樑棟宇等至城下勸降。十一日黎明,鄭兵包圍縣城,用巨炮轟擊,毀西北角城樓百餘堞。接着,又填沒護城河,架起雲梯猛攻。鄭軍連續七次攻城,並在城樓與守城清軍展開肉搏戰,仍未攻克縣城。十四日,鄭成功引兵南去。

還有人說張名振死於鄭成功下毒,但終究是不可考究的事情,所以歷史對於我們後世的人來說,衆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對,

不說歷史,就說現在,鄭成功得知收復了寧波府,紹興府,魯王重歸紹興府,和張煌言聯絡,馬上率領大軍前來,並且和張名振匯合猛攻崇明島,陸路上有魯王的張煌言帶領一衆人等,從杭州府出兵,猛攻鎮江,兩面圍攻金陵府。

兩個人相對落座,張強不會因爲自己是總督,就對張名振擺架子,穿越者都有一個癖好,就是收集名人,像張名振這樣的名人,張強當然要以禮相待了。

張煌言太忠誠,而且他有自己的心思,張強幾次用話套張煌言,張煌言都避而不答,因此張強覺得此時自己沒有亮出領主,或者一代明主的旗號來的時候,是不會有人來主動投奔他的,尤其是張煌言。

但張張名振這個人,張強想試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收服。

像這樣的人才其實適合擔任文官,知府什麼的,而不適合去領兵打仗。

兩個人繞來繞去,繞了半天,才進入正題,沒有辦法,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人都通病,應該說是官員和文人的通病,張強是不想,可爲了收服張名振,張強只能忍耐了。

“總督大人,至此國難當頭的時候,只是按兵不動,不思進取,實在是有負大人的這一生才幹,我來之前把金華府看了一遍,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榮,大人的軍隊精神面貌相當的飽滿,很有強軍的風範,不知道大人爲什麼窩在這一省之地,甘願當個烏龜總督啊?”張名振毫不客氣的直接說張強目前的現狀。

張強笑了笑,反問道:“張大人,如果沒有我這苦心經營,何來屢次打敗清軍的強軍?何來百姓的安居樂業?”

“這――”張名振有些語塞,回答不上來。

思考了一會兒,才又道:“既然如此,我們的考慮不同,那麼我就直接說了吧,我在和鄭軍接觸的時候,發現鄭軍的兵馬強壯,戰鬥力極強,不說水師戰船,就說船上的那些戰兵,各個英勇善戰,據說他們是由大人你給訓練的,怎麼說我們也是大明官員,不說同朝爲官,但同樣屬於大明人,等江山光復了,你我可能同朝爲官了,有這樣的共同之處,總督大人可否讓你的人把我們的軍隊也訓練一下,同時提供一些武器鎧甲,好讓我們早日收復聖京,讓天子歸位。”

張強道:“那個天子?魯王嗎?”

換了一個坐姿,張強翹起二郎腿,又道:“張大人是魯王的部下官員,而我是隆武,唐王的部下,你在這裡提魯王爲天子,我是不是應該把你抓起來,然後送到唐王行在,讓唐王處理你?”

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
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