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

李定國何許人也?

相信讀穿越架空的人一定會知道這個人,但沒有人去描述他,沒有多少人去關注他,相比張獻忠,李自成這種大名鼎鼎的人,其他的人都喜歡郝搖旗,劉宗敏,牛金星,李巖,紅拂女這些性格出衆的角色,卻不一定對一個張獻忠的義子,有多少研究,或者喜愛。

義子,在現代人的認識裡面和乾女人,乾兒子這種字眼一樣,帶有貶義詞,但說實在的,在歷史中的義子一次卻很受人尊敬或者敬仰,因爲身爲義子,尤其是身爲能量巨大的人物的義子,那就相當於是半子身份,將來或許是輔佐舊主之子,或者直接承接舊主的基業的人,那不是誰都能攀附得上,或者有此機緣的。

而李定國身爲張獻忠的義子,張獻忠是什麼,歷史對他的評價並不好,所以這個人空有一身正氣,民族大義,智勇雙全,卻因爲身爲一個被醜化的人物的義子,而變得籍籍無名。

永曆南明的天其實是他一直在支撐着,沒有他,永曆南明早就滅亡了。

李定國比起鄭成功自私自利來說,他還有一種匡扶民族正氣的大局觀,張獻忠的人和永曆南明的人搞在一起,他爲了永曆南明的延續,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和妥協,艱苦支撐着這個搖搖欲墜的漢人最後一個王朝。

李定國以一己之力,抗衡滿清三大王,四漢奸,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還有最後背叛的孫可望,這樣漢族人的英雄,卻沒有人宣傳,反而是漢奸們有人給他們立碑寫狀,歌功頌德,這讓身爲漢人的中華民族後人們感到十分的難堪。

雖然誰都不能否認下一個朝代,是上一個朝代的繼承者,但如此否定自己一個主體民族的行爲,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

聽到了李定國派人來訪,張強放下了手裡頭的工作,隨着周粥去拜見他們。

李定國派來的人是王尚禮。

幾個人寒暄一陣,歷數這些年的抗清事件,互相吹捧幾句以後,王尚禮對張強道:“候爺,我定西王希望和華夏軍聯合抗清,東西夾擊清軍,以光大明江山。”

張強曾經被隆武朱聿健封爲金華侯爵,因此稱作候爺也是情理之中,李定國張獻忠死後,他和其他三個人,艾能奇,孫可望,劉文秀,自稱王,後來也得了永曆皇帝朱由榔的承認,因此他這個王也來的名正言順。

只是這名正言順對於他的華夏軍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爲華夏軍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是後世穿越者建立的國家,說好了是融合進歷史中,說不好了,就是穿越者入侵歷史世界,一切的表現他不知道身爲漢人,注重大明正統的李定國會怎麼看他和他的華夏軍。

因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做法和李自成,張獻忠差不多,是起於微末的人,是和皇朝正統們做鬥爭的人,這無論是現在的南明朝廷,還是大明百姓,抑或是清朝貴族們都不會容於他。

甚至是後世的我大天朝,實際上已經從微末之人變成了貴族,財團統治的國家,他們對於農民起義軍或者是沒有任何根底的人的鄙視和厭惡是自於內心的,他們的優越感來自於他們是官,他們是貴族,他們有錢,這樣的基礎之上的。

不容於世,不容於天,這是張強和他的華夏軍目前最大的危急。

但顯然,王尚禮並不是爲了譴責或者質疑而來的,他和馮雙禮一樣,是爲了華夏軍的武器裝備以及援助而來的。

這些都沒有涉及到正統之爭。

雙方還是可以合作的。

聽到王尚禮開口這麼大的話題,張強莞爾一笑,“這個是不容質疑的,滿清爲異族,我中華可以讓他融入進來,但不能改變我中華的漢人爲主體,漢人統治的根本,否則中華就不是中華了,而是異族征服之地了。百世之後,我中華將以和麪目面對天下?說自己是一個大雜燴?來的都要兼容幷蓄嗎?那麼誰能代表中華聲?誰能代表中華?”

張強擲地有聲的說道。

“好,好,張強侯爵果然深明大義,我華夏之族屢遭劫難,就是因爲摻雜了太多的雜質,讓我中華男人變得柔弱和猶豫,沒有了血性,如今看侯爵如此表現,我也放心了,定西王也放心了。”王尚禮很是喜歡張強的言語表現。

說完之後,他轉而沉聲道:“自從聽到華夏軍義軍崛起,我定西王就甚爲關注,但苦於滿清勢大,漢人懦弱,奸詐之小人之多,猶如大海里面的魚兒,雖有渾身本事,卻被他們纏的無法出西南半步,今日前來,定西王派我來向候爺請援,請候爺看在都爲大明子民的份上,給予困境之中的定西軍以援助。”

張強伸手讓王尚禮起來,王尚禮從躬身施禮,到坐正身體,張強對他道:“我可以對你軍以援助,糧食三萬擔,水產八百石,兵器三萬把,大刀,朴刀,長矛,弓箭,弩箭樣樣俱全,不知這樣的安排,王大人可否滿意?”

王尚禮躬身施禮,“感謝候爺的支援,不過這裡下官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聽說華夏軍以火器起家,精通火器,不知道可否能援助我軍一些火器?”

這時候,周粥附耳在張強耳邊道:“聽說李定國部明軍在雲貴大敗孫可望部,就在李定國部想要憑藉着大勝的威風再接再厲的時候,孫可望部突然使用火器,擊敗了李定國部五千部衆,根據調查,是孔有德部的火器營支援了了即將大敗的孫可望部,孫可望部最近得到了孔有德部的支援,聽說還從馮雙禮哪裡買來了一部分火器擴編了火器營。”

張強十分驚訝,馮雙禮不是投降了隆武明軍了嗎?怎麼轉頭又去支援孫可望部了?

王尚禮也聽到了周粥的話,畢竟幾個人坐的不是很遠。

王尚禮道:“叫候爺明白,孫可望以前同爲張獻忠義子,馮雙禮以前是在孫可望賬下聽命,仍然有舊情,如今的局勢,很多明軍將領都蛇鼠兩端,希望留一條後路給自己,像我家定西王這樣一心爲公,匡扶大明正統的人不多了。”

張強揉了揉額頭,現實比電影戲劇更加詭異啊,更加戲劇啊。

本以爲馮雙禮是一心抗清的,沒想到還要玩這一手。

“周相,你馬上吩咐下去,以後我軍的火器不能隨便賣給其他人,以後只賣一心反清的義軍,對於其他人不提供訓練等項目。”

“是,大都督。”周粥道。

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九十章 朝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
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九十章 朝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