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

“是,陛下,”侍從武官出去了。

張強對魏無忌道:“儘快交接手中的工作,去東南亞指揮哪裡對暹羅和柬埔寨發動的進攻,我們需要把東南亞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就這樣吧,來人,起身準備去寶島州。”

張強和魏無忌分開,等魏無忌赴任以後的第三天,他和蕭飛,唐殿風見面以後交代了一頓,就快馬加鞭,帶着親衛團奔赴臺州府府城,然後在從台州府府城順江而下,入海,乘坐第三艦隊的艦船到達寶島州。

一見到米林,張強就問道:“怎麼回事,把你調到這裡就是要你監控西班牙人和鄭家,爲什麼鄭智不受控制的同西班牙人開戰,不去阻止他們,現在我們沒有精力同西班牙人作戰,那樣會增大我們的開支,現在我們新加入的核心區州府正在加大建設力度,核心區人口正在往剛加入的核心區州府轉移,鄭智現在開戰,不是要延緩我們的這個進程嗎?”

米林一副我錯了的表情,等張強訓斥完畢,小心的說道:“陛下,這些不好控制,我新成立的海外調查司人手正在培養中,很多都沒有潛入敵人高層,如今也只是在敵人中層活動,從軍情部調集過來的人手有些忙不過來,西班牙人比較急切,鄭智也比較急切,他們雙方一個想着撈錢,一個想着保護漢人人口,雙方現在已經劍拔弩張,就等着要開打了。”

“別和我說漢人人口,他們已經是馬尼拉土著人口了,而不是漢人人口了,莫非你也同情他們?如果那些人是拿着華夏王國戶籍證明的人,哪怕他是土司,我也要把他們救回來,但去哪裡的人口有多少?你給我統計一下,能明着去哪裡的人是什麼好人?即便他們是華夏王國的人口,是漢人,他們都有着不可饒恕的罪行,即便他們是奉旨走私,奉旨去哪裡幹壞事,他們死了也是爲國捐軀,反正他們也不是什麼好人,好人不會幹這些的。”張強拍着桌子道。

因爲張強要對付杜歌他們,所以張強就把米林調到這裡成立了一個新的海外軍情司的部門來對所有西方國家進行滲透,當然主要,最近的任務就是對鄭家進行滲透和監視,因爲張強從來不會信任任何一個海外的勢力,哪怕他是漢人建立的勢力。

這就是米林從炙手可熱的軍情部尚書的位置上突然被降職到寶島當總督的原因。

海外總督比起他軍情部尚書的從二品大員這樣的高品位官員來說,簡直就是雞肋,降職了,海外總督的官品爲正三品,看起來高,其實不如核心區一個州的巡撫從三品高。只是相當於內閣各部的一個郎中的官職品級,而州巡撫回到內閣可以擔任一個侍郎的官職,等於是內閣各部的第二級官職。

如果是第一侍郎,相當於是副部長的職位,也就是說內閣各部的二把手,因爲內閣各部尚書其實都是統領全局,並不主管所有的事情,所以主管每一方面的事情的副部長,副尚書其實是權柄相當重的。

而海外總督回去即便當了副尚書,副部長,也是排名靠後的,第三副尚書,或者直接一個郎中打發了,也可能去中樞的一個重要的府當一個知府。

比如金陵府和金華府兩個府的知府的官員品級就比一般的官員品級要高多了,從三品,一般的官員品級頂多從四品或者正五品,有的小一點的府,不過從五品或者正六品,比起重要的縣,比如仙居縣的品級要低很多,仙居縣因爲是張強起家的工業縣,所以知縣的品級爲從四品。

一個知縣,按照大明和大清的官員分配來說,一般都是七品,有的還是從七品官員,低多了。

當然現在華夏王國的官員也是如此,張強可不敢延續後世的那種官品,只能使用大明的官品。

但一些官員任職習慣,卻使用了後世的官員制度,比如重點縣,府,州等官員的品級要比其他的官員品級高多了。

如今米林從從二品的這個強勢的軍情部尚書的位置上被降爲正三品的海外總督,的確看起來是被降職了,可實際上卻是爲張強辦事來了。

“鄭克爽最近沒有來嗎?”張強問道。

米林搖搖頭,“沒有,我們最近的快船傳來情報,鄭成功已經幾乎不再理事,他的那些兒子們又鬧起來了。鄭智據我猜測是想着和鄭家分家,看中了鄭家在南洋的這些勢力,所以忙着整合這些勢力,而完全忘了我們和鄭克爽談的允許他們回來的條件是替我們拖住杜歌叛軍和泰西人在南洋,東南亞發展的腳步。”

“也就是說我們掌控不住鄭智,鄭智是在敷衍我們,藉助我們資助他的力量去整合他自己的力量?”張強悠悠的說道。

“是的,我想是的,我們無法控制鄭智,也無法控制他的勢力。我們只能知道他在幹什麼,卻不能阻止他幹什麼。”米林很無奈的說道。

張強坐下來,無奈的對米林道:“那就讓他同西班牙人廝殺去吧,你要關注的就是不要讓他咬咱們一口。”張強也很無奈,每一個離開華夏土地的人總是像個怨婦一樣總想着從華夏身上得到好處,然後去發展自己的勢力,看來自己上一步棋走錯了,本以爲鄭智即便不會安心幫助華夏王國,也會看在自己免費資助他那麼多船隻的份上去完成鄭克爽同自己的約定,卻不想到他只是在戈公島上丟了一些人和船,然後把主要精力用在同西班牙人搶南洋漢人身上。

“這樣,別管鄭家了,先去把杜歌的情報和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的情報搞回來,悠着點,別和軍情部的人撞見了,否則大家都不好,我不想讓內閣和其他部門知道我在私底下又搞了一套情報部門,這樣大家會離心離德的。”

米林站起來,嚴肅的道:“陛下,放心吧,我米林一生追隨陛下,不會讓陛下難過的,如果他們發覺,我會主動承擔下來。”

張強站起來,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我相信你。放心,我不會讓忠心於我的人受委屈的。先在這裡幹着,把這裡經營好,經營成鐵桶一塊,同時要保持讓人口在華夏王國和寶島之間流動起來,否則時間長了,隔着一個海峽,這裡的人會生出一種我是寶島人,不是華夏人的心情,要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不能放鬆。”

“來,給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戈公島的情況,以及杜歌他們艦隊的情況。”

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
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