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

全船配備了195名船員,另外加上張強身邊隨行的一百名親衛隊士兵,總共296個人。

在拆掉了十四門火炮,尤其是那種龐大的達到2,85噸的三十二磅火炮火炮以後,每一邊減少一門,總共兩門,一邊剩下九門了,重達2.35噸的三十二磅火炮,二十四門火炮去掉兩門,上面一層的左右八門二十四磅火炮沒有減少,但十八磅火炮減少了兩門,十二磅火炮去掉了三門,九磅炮火炮去掉了一門,六磅炮和三磅炮各去掉兩門。

九十五門火炮去掉十四門火炮,雖然火力下降了,可張強認爲總重量接近八百噸的船隻真的沒有必要裝太多的火炮,就這還比人家的三級戰列艦多了五門火炮,人家才裝七十六門火炮。

經過各種配比,經過試航和第二次改造以後,降低了重量,提高了空載的效率,於是速度又上去半節,全速追擊的時候能達到15節的速度,當然得靠一點風速,風速還不能太低,普通航行和作戰的時候十節的速度足夠了,但這樣調整以後還是能提高半節。

以後即便航行時間長,年代稍微舊遠一些,下降也不是太厲害,掉半節的速度還是可以承受的,這樣能使用的年限就更加久遠一些,在進船廠去掉這段時間來航行船底積攢的海中浮游生物以後,重新刷上漆以後,張強帶着他的新式戰艦再次出航實驗新船,一艘新船的誕生就需要不斷實驗,不斷改進。

走到半途中間被一艘去琉球王國的交通船碰上,張強才知道內閣和二王子他們的事情,於是讓新船來四國府。

去四國府張強沒有什麼好怕的,哪裡駐紮着近三十六艘水師戰艦,還有一個團兩千人的水師陸戰隊,最危急的時刻他還可以往新魯府跑,新魯府的漢人可是多不少,都是華夏王國移民過去的對他忠誠的漢人,同時哪裡駐紮着一個旅的守備部隊六千多人,還有一個團的水師陸戰隊,三十六艘水師艦隊戰艦,足夠掩護他脫離哪裡,因此對於他自己的安危,張強不覺的有什麼危險。

戰船在四國府的高知縣城海灣和除外巡邏的五艘八百噸戰艦會和,然後戰艦護送他進入港灣,親衛隊先下去一半人清場,警戒,張強等到水師陸戰隊的守備先他彙報了情況以後,才下船,騎馬向皇宮而去。

路上,接到消息的趙暉帶着親衛隊來迎接他,兩個人並馬前行。

“聽說你們已經同二王子他們聯絡上了?”張強小聲問道。

他身邊,左右,都有親衛保護,整條大街已經被封閉起來,封閉大街的是水師陸戰隊,都是漢人子弟兵,兩個人騎着高頭大馬並沒有什麼危險。

“是的,經過一番談判以後,對方接受我們的意見,退出同日本人的合作,遠走他鄉,不過他們要遠走必須幹掉島上的日本人,起碼能控制局面,否則他們無法安全撤離,因此我們得配合他們發動一次全面的反攻,消滅德尼奧斯島上的日本人,如果這次反攻成功的話,我們起碼能獲得四十萬到五十萬日本兵或者更多的日本百姓。”

趙暉道。

“我不希望這個島嶼上再有日本人,想辦法處理掉這些日本人。內閣已經組織一次移民,大規模的移民,從沿海抽調漁民,尤其是熟悉日本的漁民,以及沿海城鎮,島嶼上原先的漁民,然後會配備一些從四山州山裡面弄出來的土司百姓到這裡。這裡的日本兵會陸續調往其他方向,他們的家屬會被移民瓊州島或者寶島,你的任務就是要保證至少百分之九十的日本人會被移民走,不要出亂子。”張強道。

“可是陛下,這裡兩個府的百姓儘管有不斷的移民行動,戰鬥,還是有接近三百萬日本百姓,這麼多人,還有那些本來很聽話已經歸順我們的,漢化了的日本百姓,難道這些人也要移民嗎?”

趙暉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知道如果這樣一刀切下去,前線的四國府和新魯府日本兵會動搖,造成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也許會造成大規模的反抗和起義,那樣新魯府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就會付之一炬。

“沒什麼可怕的,不服從我們的就弄走,就弄成俘虜,反正這日本人咱們是要消滅掉的,我希望以後是一個統一的民族,而不是有無數民族組成的大雜燴。我們可以提倡差異化,尊重民族特性,但不能讓他們完全有特性,獨立性太強大了,日本民族比起我們漢人民族更加獨立,更加的凝聚,所以不能讓他們的人多餘咱們的人,必須讓他們變成少數族羣。”張強耐心的給趙暉解釋。

兩個人回到了皇宮,站在皇宮的最高處一個平臺上,遠望遠方。

不久,前方傳來猛烈的爆炸聲,這是日本人的炮火在轟炸四國府新軍的陣地。

大寶酒業的攻擊方向是香川縣城方向,這裡他率領十萬民兵青壯,五萬的經過訓練和戰火磨練,由三千七百經過泰西人訓練的教官指揮。

由十萬民兵青壯手裡拿着大刀長矛,弓箭,梯次發起衝鋒,掩護他們的是大約一萬名炮兵,擁有大炮一千八百門,平均五個人操持一門大炮,這些大炮有五百門是清軍支援他們的四千斤大炮,可以打兩千五百米遠,有三百門是泰西人從他們船上搬下來的重炮,都是一些三十二磅大炮,二十四磅大炮,十八磅大炮,最遠射程達到兩千四百米遠,最近射程達到了1600米遠,梯次分佈。

爲了這些大炮,他們向大清支付了生絲五十萬擔,白銀三百萬兩,倭刀一千把。

自從華夏王國佔據了南方以後,大清的生絲就斷絕了,綾羅綢緞很快消耗殆盡,大清不得不從其他地方進口生絲,因爲北方很少大規模的養殖蠶,大明的生絲都是南方在養殖,北方在使用,北方有的是粗布,雖然山西州也有一些養殖戶,但無法提供北方所有的生絲需求,連康熙都不得不在平時穿粗布衣服。

而日本雖然不如大明南方的養殖規模和質量,可怎麼也是有生絲的,剛好能滿足日本市場,同時通過原先魯國的交易擁有很多儲存,因此可以用生絲換來大清的大炮。

大清的大炮缺點很明顯,質量不好,打不了多久,關鍵是射速不高,三分鐘兩發,比起以前來高很多了,但比起華夏軍來說根本不能比,華夏軍一分鐘三發,泰西人的大炮基本上也能達到一分鐘一發,而且質量比大清的好,而且重量輕,可泰西人由於華夏軍水師的封鎖,不可能給他們帶來太多的大炮。

就這七百多門,還是大清硬擠出來,泰西人自己帶來一部分,然後從自己的船上拆下一部分交給他們的。

其他的火炮是拆以前城牆上的火炮,都是一些老式的葡萄牙人交易過來的火炮,射程也就一千三百米遠,這些火炮算是重炮了,不過二百門,剩餘的一些大炮來源複雜,射程也近,有些還是小炮,大明的大將軍炮,他們的鐵炮。

爲了儘快攻克敵人的防線,拿下四國島,日本人出盡全力,把全國的重炮都集中到這條防線上來了。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香川縣城方向的敵人被打的擡不起頭來,到處火光沖天,士兵們亂跑,慌亂不堪,首先打香川縣城是大寶酒業這名大名將軍和島津山下指揮官商量過的,他們對面的敵人是由東南亞土著士兵,以及三王子的民兵僕從兵把守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嚴丞相的家丁打散了以後分散在民兵隊伍裡面,大約五萬民兵守衛的防線,這些民兵是日本百姓組成的四國府正規軍輔助民兵。在縣城那邊是一個團的漢人組成的正規軍士兵,以及一萬由漢人組成的四國府正規軍士兵。

而絕大部分由日本百姓組成的四國府正規軍士兵防守的是高知縣城那邊,大約十萬人,後方是東南亞土著和南洋土著,在漢人正規軍士兵組成的教官團指揮下的第二道防線,大約八萬人。

這些大寶酒業早就摸清楚了,畢竟對面很多士兵還都是日本百姓,要弄清楚敵人的部署,還真不是很難。

大約三萬漢人正規軍士兵在愛媛縣城守衛,防線上是東南亞土著組成的民兵僕從軍,後方是南洋漢人組成的炮兵部隊,哪裡總兵力八萬人。

這次大寶酒業準備一鼓作氣突擊到香川縣城拿下香川縣城,然後動用預備隊突擊愛媛縣,直接切斷敵人的兩面登陸點。

至於另一面的戰鬥將會等他這面取得突破以後再進攻,敵人一定會調集兵力幫助香川縣城的。

那時候他可以把火炮部隊轉移到高知縣城那邊的陣地上,讓炮火掩護三十萬日本兵,五萬二王子的部隊進行突擊,一舉拿下敵人,將敵人趕下海。

大炮轟擊了有半個小時,十萬日本青壯就開始突擊了。 щщщ▪ttka n▪℃ O

在星星點點的火把的指引下,無數日本青年跳出戰壕猛衝過去。

一邊衝,一邊吶喊着,對面開火的火光零零散散的,看來是被火炮的轟擊嚇破了膽子,雖然是實心彈,但一千八百門火炮齊射,還是令人感到心驚膽戰的。

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2371章 交替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2370章 裂痕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
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2371章 交替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2370章 裂痕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