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

壕門境已經成爲歷史,爲了消滅葡萄牙人在這裡的影響,張強把這裡所有的泰西人擄掠一空,把這裡曾經的大明人口擄掠一空,幾十萬人成爲華夏軍的“奴隸”被丟進了俘虜營和苦役營,打上了罪民的烙印,永世不得超生。

並且把這裡改了一個符合中國人習慣的地名,澳門。

李光熊成爲這裡的按察使,直接管理這裡,監督這裡,南明國移民廣西和廣東,江西邊境的邊民三十萬人,來到這裡,填充這裡的人口缺口。

蘇正清因爲累積的功勞升爲總兵,但他卻不能在這裡管理這裡,整合好的殘餘的兩千明軍和這裡來交接防務的南明國衛指揮使帶領的五千衛所兵交接完以後,回到了九星縣城,在哪裡整合了哪裡留下來的一千明軍兵馬,留下一個千戶以後,帶着三千兵馬返回肇慶府。

肇慶府,在這裡他整編了一些逃回來的明軍將領的兵馬以後擁有了一萬的兵馬,成爲守衛肇慶府的衛戍部隊司令。

蘇觀生第一次掌握了隆武朝廷,更加強勢了。

李光地返回肇慶府加官進爵,所獲不少。

但這些和張強已經沒有任何的聯繫了。

歷時兩個月,他重新回到了華夏軍的中樞,金華府府城。

回到了金華府府城,他就對警衛團進行一次整編和調整。

以這次戰鬥骨幹和剩餘的警衛團兵馬爲骨架,從近衛旅和野戰旅以及大的地方守備團裡面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近衛旅第三旅。

並且全面換裝升級版本的燧發槍1.0,這是戰鬥一結束以後張強讓人帶着這次戰鬥中留下的警衛團軍官們對於戰鬥時候滑膛燧發槍和線膛燧發槍寫出的使用評估報告改進的,全部使用線膛燧發槍,裝備肉搏的改進的刺刀,淘汰一些冷兵器兵種,部隊只保留一些長槍兵,用於應付敵人的騎兵。

而新的警衛團則全部改變爲龍騎兵,裝備升級版的燧發槍1.0,其實就是來複槍。

對於後裝三顆子彈的燧發槍,全部擯棄,雖然射速快,但不容易瞄準,三輪打完以後,還得長時間的等待換彈,這對於大規模的戰鬥是很致命的。

倒不如多排列幾行射速慢的來複槍來的效果好一些。

精簡發展線路,摒棄掉一些雜七雜八的編制,使得部隊變得純粹一些,更好指揮一些,統一兵器,統一兵種,統一的訓練,使得部隊更加精銳一些,纔是正道。

也許來複槍也有致命的缺點,子彈不容易裝填,裝填速度太慢,但經過改進以後能使得射程增加,達到一百二十米以上,這樣能在更遠的距離準確打中敵人才是戰鬥的精髓,使用滑膛燧發槍提升的那點速度會被敵人的兵力優勢抵消,倒不如遠點,站在一百二十米處,攻擊敵人,在敵人需要跑到六十米上下才能打中自己的時候,起碼能比敵人多打三輪,這三輪有可能使得敵人崩潰。

這次戰鬥爲了保證燧發槍的射擊準確率,放敵人接近了六十米,雖然敵人的子彈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人,或者說打中的不是太多,但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時候,自己的滑膛燧發槍的準確率不會比敵人多提高一些殺傷,往往敵人打死自己這邊三十個人,自己這邊打死敵人四十五個人,十五個人的死傷對於敵人來說還真不多。

哪怕華夏軍可以比敵人多出十米秒的射速,多打一輪,也不過多四十五個人的四萬,在面對敵人雄厚的兵力的時候,也許敵人的士氣不是很高,戰鬥力不是很高,但敵人的督戰隊卻能讓敵人不會有太大動搖,這樣敵人就能用人數優勢抹平華夏軍的科技優勢。

也許清軍的火力不如泰西人,可他們已經更新了裝備,仿製金改1火繩槍,這就在質量和射程上提高了,殺傷力也提高了,這對華夏軍來說是一個威脅。

他們已經擁有了華夏軍對攻的能力了,而且在學習了華夏軍壕塹戰鬥的經驗,以後華夏軍要進攻清軍,就不得不衝到近前和他們搏鬥了,這對於兵力不如他們的華夏軍,肯定也會造成大量傷亡的。

隨意提高射速,已經不是華夏軍的優勢了,華夏軍得提高射擊的準確率了,所以裝備射速快的燧發滑膛槍已經不能在技術上碾壓敵人了。

提高自己部隊的數量,替換燧發線膛槍,讓每個士兵瞄準射擊是華夏軍當下的最主要任務。

火繩槍時代不需要瞄準,只需要大兵力集羣射擊,火力覆蓋就行了,所以對於射擊準確性來說,即便是華夏軍的士兵也不是很在意,如今卻不行了。

所以張強又編制了一個野戰旅,就是由投降改造過的泰西人組成的野戰旅,如今又增加了一個近衛旅,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華夏軍的兵力,縮短同敵人兵力差異。

而所有的近衛旅換裝燧發線膛槍,來複槍。

所有的野戰旅換裝燧發滑膛槍,成了華夏軍當下的任務。

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經過大半年的對峙,無論是華夏軍還是清軍早就想要通過一次決戰,證明誰纔是大明江山的主人,都想消滅自己最大的對手。

在這樣緊張,忙碌的日子裡面,張強一邊擴編部隊,一邊恢復警衛團的建制,一邊還要操心華夏軍的各種事情,看着民政方面。

畢竟這是明末,封建集權時代,人們的思想還不可能轉變的那麼快,華夏軍在這樣的時代,就是一個異類。

最近騎砍系統給張強的華夏軍定義了一個體制,半農奴,半封建集權君主制。

半封建是因爲他處於這個時代是封建王朝時代,半農奴是因爲華夏軍擁有了近一百萬俘虜,這些俘虜過着農奴一般的生活,甚至是奴隸一般的生活,可能還沒有奴隸的生活好,因爲他們都是罪民,自然沒有任何權利享受,他們就是一種負累,一種向社會贖罪的罪人。

集權君主制是因爲張強雖然名稱是大都督,並不是什麼王,並不是什麼皇帝,可他說的話就是法律,就是王法,比皇帝還要管用,是一名君主。

內閣相當於是朝廷的一個部門,一個統管各部的部門,而不是完全有着自我意識,就像後世的內閣一樣管着國家的方方面面,擁有各種決定國家的政策和運行方向的職能,他們只是執行張強的制定的大方針,大政策的執行機構。

他們甚至沒有封建王朝皇帝統治下的內閣的職能,自己就能運行,有時候都不需要皇帝干涉,國家就能完全運行起來。

這不是張強不放權,而是因爲如今這個時代,他無法放權,敵人太多,江山還不穩固。

周粥走進了張強的總督府辦公室,對張強道:“大都督,這是各方面的這幾個月的運行情況。”

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十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
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十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