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一個月之後,隨着湖北州何騰蛟永曆大明猶如李過一樣自行撤退,湖北州全境落入了華夏軍之手。

華夏軍歷時五個月,從籌謀,到準備,到集結兵力等待機會,到突然入侵,到不斷的調動兵力,圍追堵截,吃了一些小虧以後,完全奪佔湖廣州,湖北州兩個州,將自己的勢力從長江南岸延伸到長江北岸,深深的鍥入了清軍的心腹之地,完全分割了清軍東西兩個戰場,並且導致了清軍內訌,勝利而超額的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任務。

成功的逼走了李過大順軍忠貞營和永曆大明何騰蛟帶領的明軍勢力,還順手消滅了陳友正這個反正軍首領,逼迫洪承疇反叛清軍,倒向魯國明軍。

不過爺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地盤擴大了,需要更多的軍隊守衛,防守敵人。

因此編制出了三個新的野戰旅,同時使得華夏軍出現了兩支龐大的需要維持的同敵人對峙的集團軍羣。

增加了部隊的維護費用,增加了不少文官編制,用來建立華夏軍的地方政權,這從另個一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費用,加深了華夏軍的財政負擔。

華夏軍的敵人更多了。

南明軍由於沒有了清軍這個敵人,和華夏軍的正統合法之爭更加明顯了,南明軍有成爲華夏軍敵人的潛力。

分割了東西清軍,造成了永曆大明的敵人清軍的減少,等於變現的幫助了永曆大明軍,使得已經岌岌可危的永曆大明軍緩了一口氣,永曆大明軍一向對華夏軍冷淡,李定國部除外,但李定國部的心意也不可揣測,李定國的狡猾是世人公認的,說不定接下來,永曆大明同華夏軍的正統合法性之爭也會提上前臺,給華夏軍增加了一個敵人。

魯國明軍一向和華夏軍曖昧不明,洪承疇清軍的投靠使得魯國明軍也變得強大了起來,並且是華夏軍需要面對的最爲近的,最爲強大的,需要急切解決的對手,魯國和華夏軍也有合法正統之爭,人家畢竟也是朱家子孫,天生就有合法繼承大明領土的權利,至少比華夏軍正統一些。

何騰蛟的退讓以及戰略轉移,一時間雖然對華夏軍構不成威脅了,可以後也是麻煩。

李過的退讓,撤退,逃走,雖然讓大清軍受到了威脅,但讓他同何騰蛟,洪承疇聯盟了,這就成了橫環在華夏軍和清軍之間的一條鐵腰帶,還需要繼續敲打他們才能擊中他們身後的大金國清軍,以及大清國清軍。

之後就是原先華夏軍主要的對手是大清國的清軍,現在變成了大金國和大清國了,但他們已經不是主要的對手了,而是一些次要的對手了,在雙方沒有決出勝負之前,他們將是華夏軍的潛在對手了。

有時候張強真是不知道怎麼辦了,自己怎麼這麼渾,把一個大好局面弄成這樣子,弄得全天下都是敵人了。

這不跟老美一個德行了嗎?

坑人最終坑了自己。

總是想要低調,低調,總是想要讓敵人弱一些,結果敵人越打越強,自己倒成了民國時期的老蔣了。

實在無奈,實在無解,想不開,張強也只好把這些放下了。

倒是古月笙給自己帶來一個好消息。

除了原先強制帶入湖北州的十萬頑固不化,或者還沒有到達他們被釋放的時間的俘虜大軍,他這邊又抓獲三十萬俘虜,就是李過丟下的那些被裹挾的百姓,戰鬥中雖然死傷不少,可咱們中國的百姓他也不是傻子,很多人都躲走了,逃走了,戰爭一停,有些人迴歸家鄉了,有些人被從山裡,犄角旮旯裡面抓出來,然後這三十萬人就又成了三十萬人了。

除此之外,還抓了實實在在的李過丟下的幾萬精銳中的兩萬兵,作爲俘虜被關押了起來。

在另外一半的湖北州,何騰蛟統治的地區,又抓了十萬俘虜,有兵,也有那些地痞流氓,頑固不化的想要抵抗華夏軍這支正義之師的皇清,皇明的刁民,這下建設湖北州又了充足的人口和兵力了。

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五萬的俘虜大軍實在是建設湖北州的最佳人選。

不過兩三萬的民兵部隊,加上幾萬人的大軍現在沒有作戰任務,光看管這些俘虜和恢復領地內百姓的家園就忙的不可開交。

富有建設經驗的華夏軍很快就在一個月之內把這些俘虜和善存的百姓都合理的安排到了湖北州各個地方,恢復了各地的行政管轄區域的民生。

再從人口暴增的核心地區浙江州調集了百萬人口分別奔赴湖廣州和湖北州兩地,填補當地因爲戰爭而走失的人口空間,兩個月時間,這兩個幾個月前還征戰不休的地方,就成了一副安定團結的和諧的華夏軍世外桃源之地。

核心地區和福建州地區不斷的把人口從這兩個人口暴增的地區轉移過來,不到三個月時間,這幾個落後的州府,加上一個江西州,三個州的人口就達到了總人口八百萬的人口基數。

半年之內,這三個州人口達到了一千萬人口,徹底減輕了浙江州,福建州的人口負擔。

同時消滅了村衛隊,減少了民兵的人數,增加了守備部隊的數量,大量的民兵復原或者轉移到這三個州保衛和建設這三個州。

這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口流到了南明國的廣東,廣西州,南明國的人口達到了七百萬人。

繳獲李過,何騰蛟,陳友正三者的物資無數,糧草無數,金銀兩千萬兩,這些金銀運回中樞以後,再次加大了華夏軍貨幣,華夏元的發行基數,使得這三個州,以及南明軍也全面用上了華夏元這種交易貨幣。

稻穀滿倉,金銀滿倉,人口增長,商業繁榮,沒有盜匪,沒有苛捐雜稅,連最羣的家庭都能讓小孩上學,即便不能參加華夏軍的科舉,也能在學的一些知識以後,去一家商鋪當學徒,最終走上商業的道路,或者起碼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娶妻生子,延續血脈,沒有在明清統治之下那麼艱難了。

華夏軍收穫了民心,聲望,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王朝。

不知不覺,時間走到了1657年夏天,華夏軍迎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李定國兵敗緬甸,撤軍回雲南州,永曆皇帝被白莽斬首。

永曆大明滅亡。

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
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