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

神出鬼沒的戰鷹出現在平頂山附近的戰場上。

此時高一功小心的率領着兩萬餘大順軍忠貞營精銳前進,一路上上斥候騎兵來往穿梭,遮蔽前後十里多路的距離,掩護部隊向前行進,到達舊城鄉的時候,斥候打馬跑回來,報告了敵人已經迎面衝來的消息。

高一功忐忑不安,他其實對打清軍沒有什麼把握,對於清軍的心理陰影從崇禎時代就有了,每次和清軍較量,都是他們偷襲清軍,而且是清軍兵力全面低於他們數倍的情況下,如今敵人兵力和他帶的兵力相當,而且聽說清軍的新軍兵力戰鬥力要比華夏軍只不過是稍微低一個檔次,這讓他更加不安,可有軍令在身,他也不敢一戰不大就回去,那樣李過馬上就會殺了他。

李過有李自成的勇猛和狠辣,還有李自成的涼薄,六親不認的反覆性格,而且李過在這支部隊裡面的威信高過他,他沒有反抗的力量,只能聽從,也許打一個敗仗李過不會責備他,可他一旦下令主動後撤,連接觸也不接觸敵人,那麼回去李過不會和他念舊情,不會管他是什麼,直接殺了他,沒有人會阻止李過的獨斷專行的。

清軍到來,高一功選了一片開闊地帶列陣,準備迎擊清軍。

忠貞營的兩萬火器部隊是指加上冷兵器部隊步兵,弓兵,刀盾兵,長槍兵,騎兵編制而成額類似華夏軍早期的野戰旅的作戰部隊的。

忠貞營有繳獲自華夏軍的四千杆金改1火繩槍,還有繳獲自清軍的一千杆鳥槍,南明軍的幾百杆仿製的金改1火繩槍,清軍的各種低劣的火繩槍,永曆大明的各種原先明軍的火繩槍,火炮,擡槍,這些下來,忠貞營總共纔有八千杆火繩槍。

忠貞營學習華夏軍的野戰旅編制,編制了兩個野戰旅,每個野戰旅兩個火繩槍營,他們的營相當於是團,叫法和華夏軍,清軍新軍的營不一樣,華夏軍以前也叫一支部隊叫營,後來改革以後,一營也就五百人,最多六百人,加強營業不過八百人左右,是有定製的,而忠貞營營的營,其實應該叫一支部隊,可大可小,可以兩三百人叫一營,也可以五六百人叫一營,也可以兩三千人叫一營,上萬人也叫一營,其實就是哪個主將領軍就給這個主將的部隊一個軍號,叫莫某某營。

當然學習華夏軍以後,他們的野戰旅一營差不多也就是兩千人左右,也差不多定製人數了。

兩個火繩槍營每營兩千兵力,這些火繩槍兵都是受過訓練的,他們或者是南明國新軍的逃兵,或者是原先明軍的神機營的火槍兵,或者是孔有德部的清軍火器營的營兵,或者是洪承疇的新軍營兵,後來和佟大爲交涉購買武器的時候,佟大爲給他們上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課,教他們怎麼使用武器,留下情報部隊的行動隊員給他們充當教官,所以李過能很容易的繳獲了華夏軍的火槍以後,從容的組織起火器部隊,而且有模有樣。

忠貞營野戰旅一旅兩個火繩槍營,一營兩千火繩槍兵,分四個千總統制,每隊四百火繩槍兵,三十弓箭兵,二十刀盾手,五十長槍兵,以及帶有虎蹲炮三門的炮兵十二人,帶有三門三磅炮的炮兵十二人。總共五百二十四人,加上三十千總騎兵,一共五百五十兵力。

這兩營兵力之後,還有一千五百步兵,戰兵持各色武器,八百人,二百弓箭手,三百長槍兵,二百炮兵,推着繳獲自清軍,明軍的各色大炮,三十多門,以及華夏軍的最好的大炮十八磅大炮三門,這是步兵營。

還有八百騎兵的騎兵營,以及兩百的主將家丁營,五百的民夫輜重營,總兵力達到了八千人。

這是最先進金改1火繩槍部隊的忠貞營野戰旅。

另一個野戰旅就要遜色很多了,兵力差不多一樣,但他們所使用的都是比華夏軍火器不如的火繩槍,也是兩個營的火繩槍,一些小炮入各個隊,大炮在步兵營裡面。

而高一功率領五千原先忠貞營的兵馬精銳老兵居中,四千步兵,一千騎兵。

四千步兵兩千是裝備精銳的他的直屬老營部隊,持各色武器,武功高強,作戰經驗豐富,以騎兵居多,雜燴一起。

另外兩千兵力雖然也是精銳,但那是李過湊給他的各營兵馬,還有漢軍旗的戰兵,輔以他的家將兵丁,統治他們,這兩千兵力帶着最後的大炮,六磅炮,九磅炮,十磅炮,還有清軍的重炮,大將軍炮,紅衣大炮,都是個頭和重量讓人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的大炮,這些大炮被八百炮兵,五百戰兵,以及六百民夫輜重兵推着,就在他的中軍前面,離着前面的最精銳的野戰旅三百米距離擺開陣勢,準備迎接敵人。

最精銳的野戰旅被擺在左翼,稍微次一點的野戰旅被擺在右翼,他的中軍在居中策應,一千騎兵但斥候騎兵跑來跑去偵查敵人,最後當衝擊敵人的最終兵力。

劉國軒的三千殘兵敗將被擺在了後路,保護後路防止敵人派兵繞過他的隊列,去抄他的後路,這是高一功的排兵佈陣。

午時,清軍緩緩的出現在高一功的視野裡面。

旌旗飛揚,遮天蔽日,好像有無數的兵馬在朝着他們涌來。

等了一個多時辰的高一功的大順軍部隊馬上發出一陣喧囂,不過很快在各軍軍官,高一功的親信心腹的彈壓下變得鴉雀無聲。

首先開入戰場的是馬寶指揮的三千漢軍旗部隊,他們在兩裡地以外停了下來,接着是一萬五千多新軍鎮,新軍鎮直接越過馬寶指揮的漢軍旗部隊開入了高一功部隊正面的開闊地,大約一里半的地方列陣,和馬寶的漢軍旗部隊隔開兩百多米遠。

馬寶的漢軍旗和新軍鎮面對高一功的部隊迅速的分開,針對他的部隊擺開了陣勢。

高一功焦急,忐忑的等着敵人列陣,他兵力不如敵人多,戰力不如敵人高,他也只能等着,騎兵不如敵人精銳,大順軍的騎兵,除了李自成的直屬死士部隊,還真沒有那一支部隊的騎兵敢直面清軍的騎兵部隊,這吃的飯不一樣,養出來的人當然也不一樣。

清軍的滿族騎兵能騎,能射,在戰馬上好像蒙古人一樣靈活,給北地漢人也許還有的一碰,給南方的軍隊的騎兵,那只有找死,十個騎兵不一定能打過敵人一個騎兵,所以高一功也只有等着,他不想把手中少的可憐的千餘騎兵送給騎射出名的清軍騎兵刷人頭。

高一功的算盤就是打一陣,看情況決定,消耗一些清兵,然後帶着自己的親軍逃回方城,據城而守,然後等待李過的援兵或者再想辦法逃回南陽府城。

這一陣他就沒想過要贏。

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九十一章 田地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
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九十一章 田地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