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

鄭成功還是去了南洋,因爲他們在哪裡已經有了基業,而張強一時半會兒也顧不得南洋,華夏軍在大明還有太多的敵人需要料理。

南明國雖然被削弱了,但它依然存在,只要他存在,朱明朝廷就能籠絡一些士子和百姓的心,南明國依然處在西湖歌舞幾時休,錯把杭州當汴州的境地,心裡明白這種狀況的只有一些開明的有識之士,以及南明國的一些高層官員。

華夏軍依然需要留一部分軍力來防備他們,鋒無羽依然帶着大約六萬的兵力分作水師,廣州府,江西州三個部分防備他們。

雲貴州是個紛亂的地方,土司依然存在,他們依然是一個叛亂的源頭,李定國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去哪裡同清軍殘餘爭取地盤,哪裡還有大金國的一些殘餘部隊,雲貴州最大的勢力就是漢奸王吳三桂,掌握着雲貴大部分土地和地盤。

南明國同雲貴吳三桂的戰爭時斷時續,李定國部同吳三桂的戰鬥也是時斷時續,都奈何不了對方,李定國需要安定和發展雲南州,用張煌言和華夏軍的模式改造雲南州,南明國需要打通北上的道路,萬一這裡待不住了,北上雲貴或者四山州,朱明朝廷的官員和皇帝第一個想的總是逃跑,後路。

河南州的戰鬥,軒轅龍飛和朱哥各管一個方向,朱哥面對清軍來自河北州的進攻,以及防備從山西州來的金國軍隊的亂兵,逃兵的打草谷,軒轅龍飛指揮的部隊主要同洪承疇清軍新軍戰鬥,主要的戰鬥發生在他們之間。

其實誰都看出來了,洪承疇的清軍是擋不住華夏軍的,可就這樣的兵力和戰鬥力,居然讓華夏軍幾年不得逾越,洪承疇已經被清軍視爲中流砥柱,大清的長城了,在大清享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尊敬,要不是這樣,他這個鐵桿的多爾袞的支持者會沒有被順治清算?

可在華夏軍這邊,那是無奈的,打贏洪承疇的清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死個十幾萬士兵,可大明缺人嗎?擁有火器優勢,大部分都是火器部隊,只需要三個月就能讓一個農夫成爲一名合格的火槍兵炮灰,華夏軍損失的起,爲什麼不拿下洪承疇清軍呢?

因爲華夏軍需要穩固發展,不想在解放全國之後和那些軍閥和大明官員和大清投降官員討價還價,因爲張強不想做蘇聯那樣的清洗,讓自己最後成爲一個功過三七開的開國之君,在後世被人罵來罵去,被人歪曲歷史,將一大堆帽子扣到自己頭上,他需要華夏軍擁有一個絕對乾淨的大明王朝。

後人一說,只有絕口稱讚,沒有謾罵和詆譭,衆口鑠金。

既然現在已經決定下來先打大金國,解決西南和西北的問題,張強就留着大清最後解決,這樣才能天下一統,要不然大清隨便跑個山疙瘩裡面去,和你反華夏復清明,那就美了,張強沒有機會和時間去和這些人玩捉迷藏,他只能步步爲營。

如今削弱了南明國,收伏了永曆大明的李定國,趕走了野心勃勃卻猶豫不決的鄭成功,東南沿海和內陸一片清淨,下面解決西南和西北的問題,照此方案,相信有了前面的鋪墊,解決起來會很快。

阮進帶領的第五第六艦隊已經開進了寶島,駐紮在各個地方,各個島嶼,完全把寶島變成了華夏軍的地盤。

封鎖了寶島周圍的海域,切斷了日本同其他方向的海上貿易通道,當然不是完全切斷,別的商船大可以繞行上千海里再去日本,但這樣,日本的貿易額就會下降,日本沒有了這些貿易,就會損失很多收入,沒有了錢,日本的各個大名之間的吞併和戰爭就會愈演愈烈,這是所有華夏軍希望看到的,至於清朝和大明的其他地方的商人希望不希望那不是華夏軍要考慮的問題。

隨着朱大有徹底接受寶島,張強封他爲寶島總督,他從一個管家熬成了封疆大吏,也算熬出頭了。

寶島問題解決了以後,張強把寶島的野戰旅兩個旅全部撤回來,然後調白文選的第十野戰旅去寶島,全面負責寶島的防禦,第十野戰旅是一個甲級野戰旅,兵力爲九千八百人,加上後勤營和他的親兵連隊,兵力達到了一萬兩千五百人,再在寶島組織了一個守備旅,兵力六千人,分駐寶島各地縣城,營寨。

近兩萬人的兵力維持寶島的陸上防禦是足夠了。

何況還有兩支水師艦隊的六千海戰隊和陸戰隊,三萬多兵力,即便是敵人擁有同等兵力也無法戰勝他們。

因爲水師是這個時代,遠東,亞洲最龐大,最先進的水師,陸軍是這個時代最有戰鬥力的華夏軍第十野戰旅,是杜歌先前帶領的和張強擊敗過六十萬清軍的精銳戰力部隊。

他們這支部隊全部裝備金改2火繩槍,守備旅裝備金改1火繩槍,一些設置的少量民兵部隊裝備冷兵器和繳獲鄭成功軍隊的金改1火繩槍,以及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賣給鄭成功的那些落後的火繩槍,這支軍隊在如今算是最精銳的部隊了,沒有必要配備更加先進的燧發槍。

這裡以後張強準備弄成同泰西人貿易的窗口,泰西人的聰明是大清人和大明人想不到的,尤其是對於科技的先進性的敏感,使得他們能很快弄懂張強的一些技術,張強即便把先進的燧發槍賣給大金國也不敢把燧發槍賣給泰西人。

泰西人天生骨子裡面就有戰爭的基因,好戰鬥,而生活在華夏土地上的無論是官員和百姓,骨子裡面都是息事寧人的沒有血性的溫善民族,他們不追求別人的東西,只追求自己的生活能繼續下去,只是爲了生存而戰,不是爲了活的的更好而戰,因爲在這片資源豐富,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光搶兄弟和姐妹的財富就夠他們活一輩子的了。

犯不着冒着生命危險去野地裡面和強壯的熊和野狼搶食。

另外鄭成功還留下了無數的山寨和城堡,縣城營地,以及開採出來的平原河谷,都是良田,都是水草肥沃之地,瘋狂移民的華夏軍不用怎麼收拾,就擁有了幾十萬傾良田和草場,除了一些高山,米林,大河大山不能去,華夏軍所得的利益要比他們在東南奮鬥十幾年還要多。

有時候華夏軍的將領都在感慨,還是強盜活的的比富裕的百姓滋潤。

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2372章 世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2370章 裂痕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2371章 交替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
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2372章 世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2370章 裂痕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2371章 交替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