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

重新奪回武義縣城,但此刻的武義縣城,除了清軍裹挾的其他地方的一千百姓青壯民夫,用來替他們運送物資糧草以外,就沒有一個百姓了。

武義縣城就是一座兵營,一座大兵營,這是事實。

這次收穫也太多了,四千清軍俘虜,原先張強還抓了一千多俘虜,再加上以前有的一千多俘虜,張強發現俘虜是自己兵力的三倍有餘,這絕對是不健康的,而且自己隊伍裡面有一半的俘虜改造兵。

這不能不讓張強擔心自己坐在一座沙子壘砌的城堡上面,很可能頃刻間就會崩塌。

但現在他一時又沒有辦法解決,武義縣城沒有百姓可以招募啊,那些已經對自己好感的百姓不是逃走了,就是被有尤海波帶走了。

武義縣城沒有遭到破壞,而且由於前面張強利用俘虜兵修葺城牆,建立防禦工事,使得武義縣城更像一個要塞,堅固無比,除非清軍再祭出二百門大炮來攻城,否則就是有一兩萬的兵力,想要拿下武義縣城,面對張強手中兩千經歷過兩個月戰鬥的精銳士兵,他們也無法拿下。

所以張強這次安心的進駐了武義縣城。

武義縣城經過劉光弻阮大鋮兩次的增兵,運來的糧草不少,物質也不少,初步估計有兩萬石糧草,一萬石的物資,張強前後打敗了清軍近三萬兵力,繳獲了不少兵器鎧甲,不說那些布衣布甲,竹甲,紙甲,破敗的綿甲,就說鎖子甲,鱗片甲,普通的鐵甲,就夠張強裝備六千人的了。

因此張強這次再次擴兵,周粥,軒轅龍飛,魏無忌,米淳,米林,每個人都從俘虜裡面挑選了二百值得信任的明軍降兵,漢軍旗裡面的漢人士兵編入隊伍。

使得他們的隊伍每支隊伍都達到了六百兵力,裡面義軍資深兵丁不過一百人,義軍熟練兵丁不過二百人,義軍新兵一百人,加上清軍降兵二百人,整支隊伍戰鬥力又上了一個臺階,而沒有因爲擴軍影響戰鬥力,唯一影響的是士氣,因爲有二百降兵加入,他們的士氣稍微有些低落,不過以後同清軍打一戰,這些士兵就會因爲勝利,而徹底融入張強的隊伍,變成了張強的士兵。

這些士兵沒有什麼國家民族的概念,也沒有對原先所在將領忠心一說,只是因爲他們都是當兵吃糧,給誰效力不是效力,和那些將軍們的心腹家丁沒有可比性。

當然,他們也沒有對張強的忠心可言,張強現在除了對自己的部將要求忠心,一般普通士兵,除非他親自訓練,經過了系統洗禮的士兵,還有點忠心以外,其他降兵,還是青壯兵丁,都不用考慮這一層,考慮也沒有用,忠誠這的東西,虛無縹緲,難以捉摸,變數太大,影響因素太多,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看起來清軍有統一大明江山的巨大優勢。

胡奎的騎兵隊伍擴大到了三百人,張強的火銃隊張強只相信他的統御技能訓練出來的士兵,因此,他只能帶着新挑選出來的二百士兵繼續訓練。

實際上他的親兵隊時刻都只和他的統御技能允許的兵力掛鉤,二百士兵就是他真正的親兵隊,一旦把這些士兵交出去,他實際上手中就沒有兵力了。

每次訓練之前他都得把舊有的兵力交給其他人帶領,然後他親自訓練二百新兵。

這次他將自己手中的六百火銃兵交給胡奎統領,胡奎兼着三百騎兵隊的總旗百戶,又兼管他的火銃兵,可以說是他的隊伍裡面實力最強的人呢。

這天,他正在訓練新兵。

米林來拜見,“大人,藺養成希望拜見大人,他希望大人能給他一個機會效忠於你。”

張強想也沒有想就道:“不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從來不見那些被俘的將領,我可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萬一他那天也背叛我呢?”

米林仍然兼管着輜重隊,同時兼管着看管俘虜的任務,而米淳已經從一名流寇小隊長變成了張強手下的一名總旗百戶了,是張強的人了。

米林現在的官位其實和張強給田斌的職位一樣,小旗加總旗銜,不過因爲他跟着米淳一起來的,而且也時間不短了,兢兢業業的,所以張強給了他一樣領着六百兵力的權利,那是因爲他乾的事情,人少了,無法估計過來,六千多俘虜,即便是張強從俘虜中抽出一千多兵力充實自己的部隊,仍然有五千多俘虜,因爲這俘虜還沒有算那些罪大惡極的被強制勞動,勞作至死的漢軍旗裡面的鐵桿漢奸,以及蒙古韃子,清兵真韃子,這些人數也不少,起碼也有一千人呢。

米林跪下道:“大人,我等曾經是藺養成將軍的部下,也知道藺養成將軍出賣過賀錦將軍,而且他的部下田斌也曾經再次出賣過賀錦將軍,可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大人能給藺將軍一個效忠於你的機會,他也是被逼無奈才投降清軍的。”

張強摸着下巴,想了好半天,還是下不了決心,“你且退下,等我仔細斟酌一番,再給你答覆。”

張強不知道如何信任這個曾經兩次爲了自己的私利出賣戰友的農民起義軍將領。

其他被抓住的將領,他也不敢信任,一是自己聲望不夠,還沒有達到人家要投效他的地步,這他有自知之明;二是,這些人也不足以信任,他們更喜歡自己當老大,流動來流動去的,除了他們給清軍造成的傷害這種實質貢獻,他們就沒有什麼貢獻了,反而有害,對百姓和大明有害。

站在漢人這個角度上來看,他們就是一個異類。

而張強是漢人,儘管他想的是爭霸,想的是當皇帝,恢復漢人江山,可他還是站在漢人角度,打擊蠻夷清兵韃子。

“將周粥,魏無忌,胡奎大人請來。”張強對身邊的親兵道。

一會兒三個人來到張強面前,張強對他們說了米林的要求,周粥一拍大腿,“大人,這些流寇還是不可信,不如撤了他的官,貶爲一名小兵,要不然,一旦他有二心,咱們在山裡面的那些基地就全曝光了,我就說當初咱們不能任用這麼一個人去做這麼隱秘的事情嗎。”

胡奎道:“大人,不能不防,不僅米林,米淳也應該加以限制,他們兩個人帶着咱們一千二百兵力,相當於咱們兵力的三分之一,這要是藺養成挑撥一下,對咱們的傷害可是很大的。”

魏無忌手指敲打着大腿,沉吟不說話,張強轉過身來,“無忌,你怎麼說?”

魏無忌道:“大人,你根基太淺,如果不任用他們,恐怕無人可用,但又不能不防,如果任用藺養成,就得考慮一下勢力平衡,不能讓流寇的勢力在咱們軍中做大,要不然,咱們就會爲他人做嫁衣,但目前藺養成想要投靠你,又不能不答應他,否則日後誰會爲大人效力,大人一直把被俘的敵人將領關押,不聞不問,這不是一個辦法,會制約我們的發展。”

張強來了興趣,“你說如何?”

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十四章 定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2370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
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十四章 定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2370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