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

就工業,農業,商業金融方面的開支就達到了八千五百萬兩,而前面幾個月的合計收入不過是八千萬兩,這已經是虧損了啊。

衆人心頭沉甸甸的,不知道該怎麼說。

張強只能小聲對自己說了一句,“看來以後得開源節流啊,該降低的一定要降低,不該花費的一定要節制,不過這隆武朝廷提出要支援他們金錢和武器裝備,還有軍隊人手卻不能不支援他們。”

朱大典繼續報告。

“在軍費方面,前期的八萬軍隊每個月開支軍費四百三十萬兩,這一次改編9個整編旅,兩個近衛旅團總共花費整編費用兩千一百萬兩,預計整編完所有的整編旅,花費達到四千五百萬兩,到時候我們將擁有部隊。

野戰部隊,16個野戰旅,每個旅七千八百人,兩個近衛旅團一共兩萬一千人,十四萬六千人,軍費開支每個月六百萬兩,預計隨着新式武器的裝備,軍費開支將達到八百萬兩每個月。

另外每個縣城,重要的關隘口駐紮的守備部隊,大規模的千戶級別的守備部隊3o支,每支一千三百人,中等規模的守備部隊56支,每支6oo人,百戶級別的守備部隊8o支,每支15o人到2oo人,總共支出三百萬兩,預計以後的支出爲三百八十萬兩到四百萬兩。

這些支出由地方官府承擔,但這也會削弱地方財政,每個月向總督府交代稅收將減少一百萬兩到二百三十萬兩。

建議削減這些守備部隊,三成到五成。

還有民兵部隊,新兵訓練部隊的兵力和軍費開支,民兵部隊仍然需要地方政府負擔一部分,大約是每個月三十萬兩到三十八萬兩,建議裁撤民兵部隊八十到九十五,讓他們成爲領地的勞動力,去開荒種田,打漁,進入工廠企業,作坊,而不是整天訓練和防備敵人。

村衛隊的組建對於前期來說,是有用的,但現在對於我們核心地域來說,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因此建議裁撤,將每個月十萬到二十萬的補貼軍費放歸地方官府,讓他們的財政支出減少,收入增加。”

朱大典這相當於是官府財政報告,而且他一個官戶部賬目的,卻提出了意見,這點張強很是欣賞,看來能人就是能人,歷史大拿,就是歷史大拿,有本事,也有魄力,敢於向上級提意見,表現自己。

“再說一下,水師部隊,每個月開支三千萬兩,我建議從現在起除了研究部門,造船廠新船,不再有新船下水和開工建造,六支水師艦隊已經全部補充完畢,海戰隊也建設完畢,因此不能再擴大規模了。這樣每個月能替總督府省下大約一千二百萬兩的開支,要不然這樣繼續下去,我們的財政將會破產。”

張強約莫了一下,開支大約達到了一億五千萬兩銀子,而收入才八千萬兩銀子,要不是前期繳獲頗多,要不是前期貿易收入增多,恐怕現在已經沒有錢再作什麼事情了,自己走的太快了。

“那我們賬上現在有多少銀子?”張強問道。

“大約一千八百萬兩,合計兩千五百萬金華元。”朱大典道。

賀錦站起來,“大人,不能再如此了,隆武朝廷和我們不是一個勢力,我們雖然看在我們也是大明人的份上幫助他們,可我們幫助他們沒有得到多少收益,辛苦打下的地盤都被人家拿走了,那裡的稅收和財物都是人家的,我們還要自己掏錢駐軍,幫助他們防守清軍,這天下沒有這個道理。”

尤海波也點點頭,“是的,大人,不能如此了,還有我們對於魯王朝廷的支持,不僅會減少我們領地的俘虜勞動力,還會加重我們的財政負擔,減緩我們的展,百姓也多有怨氣。”

張強摸着額頭,“好吧,從今以後我們減少對他們的支持,以後我們需要有收益才能支持他們,否則不能再支持他們了。這次我們戰爭,得到了一份地盤,福州府,還掃蕩了泉州府,漳州府一帶動海上島嶼,那裡也將爲我們貢獻稅收。”

停頓了一下,讓大家消化了他的話語,然後繼續道:“以後我們將新整編出來的16野戰旅駐紮在紹興府,16野戰旅駐紮在福州府,14野戰旅駐紮在臺州府,其他野戰旅將不再駐紮在覈心區域,都調遣到邊緣地區。第1野戰旅調回來駐紮在普雲縣城,第二野戰旅駐紮在衢州府和金華府邊境的游龍縣城。和第一近衛旅團共同拱衛金華府,13野戰旅去寶中市。

剩餘的都作爲機動作戰部隊,編成以後,每個月保持如今的軍費開支,不再增加軍費開支。

另外裁撤核心區域三府村衛隊,民兵部隊,讓守備部隊接防整個地區,加強巡邏。這樣每個月可以節省下大約四百多萬的軍費開支。

另外水師不再造舊的新船,這樣每個月又可以節省大約八百萬開支。

水師不再編制新部隊,不再增加軍費,裁撤老弱水兵和受傷不能在海上的戰鬥人員一萬人,又可以節省幾十萬開支。

減少對魯王朝廷的財物支持,又可以節省幾十萬軍費,但人力和訓練我們還得支持他們,估計等他們奪取了金陵,我們就不需要多大的支持了,只對張名振支持就行了,那樣我們總體可以省下三百萬的開支。

這麼算下來我們總共可以每個月節省兩千五百萬到八百萬的開支。

福州府穩定下來,我們就又能增加幾十萬到一百萬的收入,我們暫時不對福州府開,而將省下的費用轉移到對寶中市的建設上來。那裡建設好以後,可以加我們和西班牙人以及鄭成功的貿易,還有可能帶動周邊東南亞,南洋國家的貿易,估計那裡以後是我們海貿收入的大頭,我們的海貿收入將是我們財政收入的大頭。

6地上的商貿收入也在增加,隆武朝廷有個穩定的後方,就是我們的6地貿易收入的最大財源,這也是我爲什麼要幫助隆武朝廷奪取泉州府和漳州府,潮州府的原因,等我們幫助隆武朝廷奪取了贛州府,也同樣炮製,那樣我估計6地貿易收入將從一千多萬增加到兩千多萬甚至三千多萬,大大增加我們的收入。”

衆人暗暗點頭,同時用敬仰的目光看着張強。

這麼一調整,以後的財政收入將增加,開支將減少,達到了收支平衡,並且還可能略有盈餘,隨着時間的增加,這種盈餘將越來越多。

而在隆武朝廷那裡,也在開會,衆大臣對於隆武屢次退讓,對張強太寵信,感到不滿,丟失了朝廷的顏面,並且讓張強坐大,這對朝廷不利。

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
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