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

“洪承疇的孫子一戰定乾坤,放棄了大阪,奪得了四國島,取得了地利;三王子搶先走一步。

搶奪了奄美島佔據了先機和地利,同時擁有了一百二十艘千噸戰艦,取得了原先奄美島上的一萬人口,附近島嶼上的三千人口,以及他帶過去的幾萬人口,上萬兵力。

大王子打着大義的口號,獲得了水師艦隊剩下人手的效忠權利,六千衛戍兵力,加上一萬民兵兵力,一千守備兵力,又能召集近三萬官員的家丁和鄉勇,取得了琉球王國主島的佔有權利,繼承了魯國正統,獲得了剩餘的二十萬人口和小島的地盤。

洪承疇是老子英雄,兒子也英雄,那個都不是善類,手腳乾淨利落,看情況不對,馬上撤出,另尋他地發展,在這場權利爭奪戰中,那個都沒有拉下,都取得了不少利益,迅速拉開距離,尋找機會,這腦子,比起大明那些王爺,比起滿清康熙後來的九個兒子的窮爭惡鬥,看起來要各個厲害很多了。關鍵是人家都會動腦子啊。”

張強不得不感嘆一番,原以爲魯國將成爲一鍋粥,無法收拾,他準備再看看了以後,派遣人勾引一下其他勢力,比如大清國派人去收拾魯國的局面,讓大清國去和日本打,沒想到最後用了一個星期,局勢明朗了。

局勢明朗之後是如何發展,這誰也無法預料,張強的最初想法是越亂越好,讓兩個敵人拼消耗,肯定魯國要比日本弱很多,就得依靠自己的扶持,然後自己甩過去不少日本浪人,還有一些被俘虜的原先的魯國官員和羈押的南明國落魄的官員過去,甚至還有一些漢人百姓人口,支持了一下魯國。

憑着武器優勢,以及魯國一直學習華夏軍的各種動作和制度的優勢,魯國差不多就和日本的實力平衡了。

用武器優勢消耗敵人的兵力和人口的優勢,用增加的人口填補兵力劣勢,用魯國的水師壓制日本的水師和海岸,那麼日本總有一天被打敗,如果時間把握好,等自己騰出手來對付他們的時候,他們兩方都已經兩敗俱傷了,即便一方取得一些優勢,那麼沒有華夏軍的支持,或者受到華夏軍的威脅,他們也不能和華夏軍抗衡。

可張強不想看到這種局勢明朗的形勢,那對華夏軍不利,幾方混戰,不能讓一方躲在一旁發展,那邊還有一個杜歌沒有料理掉,不能再多出一股以後可以威脅華夏軍的敵人。

馮銓和孔有性的出現很及時,張強接到這個消息,和魏無忌周粥一合計,就準備扶持馮銓,但現在魯國出現了這種情況,看起來三王子最賊,二王子最精,大王子最安全。

張強就揮手讓再等幾天,幾天以後,孔有性帶兵北上,二王子忙着收拾局勢,鎮壓那些反抗的日本百姓,三王子則早就把一切收拾好了。

雖然他的人口最少,兵力最少,可他水師佔了魯國水師的一近一半,其他的被馮銓和二王子,大王子三家瓜分,大王子拿的最少。

大王子現在正在統合各個島嶼的勢力,鎮壓那些二王子和三王子沒有撤走的一些忠心部下和官員,搜捕馮銓和孔有性他們的支持者,雖然有華夏軍壓着,可他還是暗地裡把一些馮銓他們來不及考慮到的官員和支持者一律逮捕,如今馮銓在能力在華夏軍艦隊的協助下把那些原先走的急沒有帶走的人接出大王子的勢力範圍。

三個王子的傾向還不明顯,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投靠誰,現在他們還考慮不到這些,等他們完全整合了自己領地的勢力,那麼最後他們肯定要考慮支持日本人,還是找一個靠山投靠,或者自己出來單幹。

單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二王子最後可能出來單幹,因爲他的領地沒有華夏軍駐軍,這讓他可以放心的接觸任何勢力,如果不出意外的,張強覺得二王子肯定會倒向日本方面,不說是變成日本的一名大名將軍吧,肯定會和日本人呢合作打擊馮銓和孔有性。

因爲對於二王子來說威脅最大的是馮銓和孔有性,他們控制的水師和二王子的水師是一個王國的東西,而且彼此都很瞭解,兩者靠的也太近了,只隔着一片海,很近的海岸線,讓雙方一定會在各個方面有所摩擦,他們要是想要發展,一定要先消滅近在咫尺的九州島上的馮銓的勢力。

和日本人打,只要那片海峽還在,靠着日本人落後的武器裝備,一時半會兒也奈何不了二王子他們,等二王子整合了上面過百萬的日本百姓,那麼他的實力就會飛漲。

但是和幾千萬的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近路三個島上的日本人相比,這點兵力和人口肯定無法達成消耗的目的,先前魯國肯定不會是想和日本打陸戰,上來消滅日本人的,甚至搶地盤的想法都不可能有。

因爲對於魯國,洪承疇這些人的想法,張強不用想也知道,也許打大明或者大清,哪怕身體龐大,他們也會打,王侯將相寧有種夫,他們肯定會這麼想,也敢那麼做,敢把皇帝拉下馬,可是對於外人,外國國人,他們有兩種想法,給點東西打發了,或者不好打發,就不要挑起戰爭,儘量忍耐退讓一下,這種想法,讓他們輕易不敢對外人發起進攻,除非逼的的快要死的地步,他們纔敢狗急跳牆,去打人家外國人,打也不是徹底的弄死他,永絕後患,而是猶猶豫豫的,想着以打促和,教訓一下,不敢在來就行了。

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幾千年來都纏繞着中國人,爲什麼呢?

佛教,也許是上帝制定的一個陰謀,在中國人的心裡和思想深處中下了木馬病毒,也許是其他的民族戰略眼光太高,早在幾千年前就派了一個孔子來影響中國人,看似給了恨大的好處,其實這就等於是要吃肥豬肉,先要從小把豬閹割一刀一樣,中國人就是這樣在思想上被人閹割了。

逼不得已滅了琉球王國,佔地爲王是出於動物在生存最危急的時刻的本能,本性反應,但這種本性反應,在中國人身上表現的並不突出,很多時候這種反應沒有出來,就被自己人掐滅希望了,或者反應出來了被老天爺消滅掉了。

畫地爲牢,中國人的思想,戰鬥思想,被禁錮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
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