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

清晨,炊煙裊裊,鳥雀脆鳴,戰馬的蹄聲在廢村上空不斷迴響。

偶爾可以聽到廢墟里面唉聲嘆氣,抽泣的聲音,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擔驚受怕了一晚上的百姓們從各自容身的廢村瓦礫之間走出來。

抱着嬰兒,牽着小孩,身邊眼神呆滯的孩子們,默默跟隨,隨着已經準備好的家丁護衛們的腳步和車輛朝村外走去。

村外,尤海波領着家丁們,推着手推車,趕着馬車,牽着牛馬,載着傷員當先朝武義縣而去。

他們前面哨探的騎兵往來奔跑,四散開來,後面,張強領着四名手下,帶着一百多渾身帶傷的士兵列隊,看着眼前的百姓走過,然後跟在後面,押着俘虜前行。

俘虜有大約三百人,除了十幾個蒙古兵以外,就是二百多明軍降清的清軍新附軍士兵。

張強騎在戰馬上,一邊看着剛剛打敗敵人,士氣卻不是很高的部隊順着官道朝武義縣而去,一邊心裡迴響着田維成的話。

弘光帝沒有死,只是暫時逃走,不知所蹤,這讓他對於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懷疑,難道因爲他的到來,引起所謂的蝴蝶效應?

這本來就是歷史上應該確切無疑的事情?怎麼到了他的耳朵裡面,卻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看來以後這大明江山不會那麼安寧了。

而大清所謂的統一,也不會那麼一帆風順了。

也許是另外一番模樣。

也許……他嘿嘿笑了起來,自己也能成爲其中的一方強勢勢力,至於這江山誰屬,還不一定呢!

念頭在這裡轉了一圈以後,他開始擔心朱盼盼來了,朱盼盼到底去了哪裡?

那麼亂的時間,那麼亂的場景,她不會真的逃了出去吧?但他又不敢朝其他地方想。

那麼一個美麗的女人,在這個亂世……算了,先管自己吧,自己的實力還很弱小,等實力強大了以後再想其他的吧,再說還有朱大典這個高高在上的大官,也用不着自己操心,朱大典的能量比自己要大的多了。

身邊四名手下也騎着戰馬,還有一些會騎馬的親軍士兵,大都是原先的步兵,步兵裡面這些人也大都是曾經的明軍老兵,或者義軍兵丁裡面接觸過馬匹的士兵。

三十五名騎兵,加上張強他們五個,四十名騎兵。

昨天張強他們繳獲了大約七十匹戰馬,其中二十匹戰馬被哨探的騎兵拿去更換他們的坐騎,他們原先的坐騎都是馱馬,馱馬被交給了尤海波他們,用來拉車,載物。

還有十來匹戰馬交給了尤海波,尤海波的家丁騎乘這些戰馬前出去探路了。

等老百姓和尤海波帶領的家丁們都過去以後,張強率領自己的士兵手下,跟在後面趕路。

金華城中,朱府。

朱大典在自家後院大廳裡面走來走去,明朝大學士的官服已經看起來略顯寬大,仔細看朱大典,雙眼周圍一圈黑色,眼中滿布血絲,身體也比以前顯得瘦弱了。

“還沒有找打嗎?”他大聲怒吼。

旁邊的家丁戰戰兢兢的回答,“是的大人,城中義軍騎隊遍查金華方圓二十里,除了抓捕到一些降兵散勇,殺掉一些爲禍鄉里的地痞流氓,一無所獲。”

朱大典仰頭望天,泣聲道:“蒼天啊,我前輩子造的什麼孽,竟然讓小女替吾受如此折磨。”

一名家丁跑進來,“老爺,武義縣守備張強,不顧阻攔,破城而去,騎隊沒有追上他們。”

朱大典揮手道:“算了,一個小人罷了,等過後再找他算賬,竟敢用巫術挾制吾身,篡權奪位,擅自做主,調動城中將領,……不過他也不算太壞,至少,由於他的指揮,使得金華免遭韃子毒手,唉――是個人才,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就放他離去好了。”

一名婦人一步三搖,手裡拿着一件紅色斗篷,走過來,將斗篷披在朱大典肩膀上,“老爺保重身體,盼兒吉人天相,一定會沒事的。”

朱大典錯手,拍拍婦人的手,傴僂着身子,“但願老天爺保佑她。”

一名義軍將領,身穿明軍守備官服,挎着長劍,走了進來,抱拳躬身道:“知府大人,城中俘虜如何處置?還有那個阮大鋮一個勁的叫喊,想要見老爺你,卑職不敢擅自主張,特來請示大人。”

朱大典想了想,沉聲道:“俘虜甄別以後,普通士兵打散編入義軍,軍將挑一些罪大惡極的,押至菜市口斬首,其餘諸將,會同被俘的蒙古韃子,滿清韃子,一起押送福州,請示陛下裁奪。阮大鋮嗎……”

“這種不忠不孝,不忠不義之人,……算了,也押至福州讓陛下處置吧!”

“是大人。”守備躬身退下。

黃昏時分,朱大典正在手捧一卷明朝名將戚繼光傳承下來的《紀效新書》閱讀,只聽門外人聲嘈雜,不由的皺眉頭,喝道:“何人喧譁?”

一名家丁滿臉欣喜,推門進來,“大人,快至門外接旨,隆武皇帝陛下派會公公和錦衣百戶和大人前來宣旨。”

朱大典連忙在婢女的服侍下更衣,推門而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學士朱大典英勇無畏,率領全城軍民抵抗滿清叛逆,大勝,並擊傷其主將博洛貝勒,令其狼狽逃竄,此大功,特此令大學士朱大典接任金華府知府,加兵部右侍郎銜,下轄諸縣一應官員由其指派,報吏備案。

欽此。”

朱大典滿心歡喜,客客氣氣的接待了傳旨欽差。

接受了隆武朝的官職,也就意味着他重新加入明朝這個大家庭,重新成爲一地大明官員。

對於權力和財富渴望的朱大典此時已經心花怒放了,先前的陰霾一掃而光。

“會公公,你看這次來,可有帶來勞軍物資,金華軍民被圍數月,生靈塗炭,缺衣少食,朝廷可有賑濟?”朱大典滿目喜氣。

偷偷的接過朱大典遞過來的銀票,塞入袖子中,會公公爲難的說道:“朱大人,我也不和你說葷話,朝廷此刻也是舉步維艱,各種物資全靠鄭家,兵丁全爲鄭家把持,皇上能爲你做的,也就是起復你,任用你爲金華知府,其他的,皇上也是有心無力,朝堂上其他大臣爲你說了很多,可鄭家人等態度曖昧,……唉,你也只能自食其力,勉爲其難,獨立支撐起眼下金華府的局面了。”

朱大典臉灰如鐵,渾身戰慄,這不是他想聽到的結果。

“那可有派軍將領兵來援?”他不死心的問道。

會公公搖頭,“清軍將領李成棟已經率領大軍突破仙霞關,覆滅杭州,不日即將轉到福建,攻略朝廷所轄地域,朝廷正在調兵遣將,無多餘兵力來救援金華。”

會公公悄聲道:“聽說魯建國也派人來求援,清軍畢竟紹興,魯建國一日三使,朝廷也無可奈何。”

夜深了,朱大典望着花園裡面綻放的百合花,陷入了沉思。

武義縣二十里外,張強帶着部隊紮下營地。

今日又走了二十里路。他很想馬上進入武義縣自己的領地,可百姓太多,沿路一些逃竄的百姓,已經附近鄉村的百姓也跟隨他的部隊,整個部隊變得臃腫不堪,粗略統計有三千多人加入了張強這支明軍隊伍。

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
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