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立威,狀元郎親至!衆人皆服!
“攤丁入畝?”
聽到朱檀的話。
所有人都是臉色一驚!
事實上。
關於什麼是攤丁入畝。
其實,朱元璋已經在幾個月前,就通過邸報明發全國了。
所謂攤丁入畝,道理很簡單,就是將人頭稅折算到田稅當中。
如此一來,人頭稅就會呈現出田多者多稅,田少者少稅,無田者無稅的情況。
再換句話說,實際上就是將人頭稅取消了。
徵稅的依據由人口數量變成了土地擁有數量。
這也是實現富人和窮人貧富權利與對等的基本方法。
當然。
這個政策只是供天下人討論、學習,並沒有真正開展。
老朱是個急性子,也是個實幹家,他早已看出攤丁入畝對於抑制土地兼併,緩解社會矛盾的巨大作用。
但現在還不到施行的時候。
首先就是目前,大明徵稅都以實物爲主。
土地裡生產什麼就徵什麼,若是真的執行攤丁入畝,光是這個折算方法就是千頭萬緒,換算與徵稅成本將高到如今根本無法承受。
同時,如今的丁稅也並非是單純的人頭稅,也就是交錢即可。
而是真的要讓老百姓去服徭役的。
官府修路、架橋、修河堤、運送軍糧等等,是真的需要百姓出工出力去做的。
總不能地多的出一百個人去官府服徭役,地少的不出吧?
那根本不現實。
所以,目前來說,根本沒辦法攤丁入畝!
當然,朱檀也爲施行攤丁入畝提供瞭解決方案。
那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一條鞭法”!
大明稅賦主要包含土地稅、人口稅和商稅。
因爲對商稅僅僅維持了三十稅一的稅率,所以對於現在的朝廷來說,農業稅纔是重中之重,如今,甚至朝廷九成左右的收入都是農業稅!
而朱元璋爲了休養生息,一直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對農民執行了定額稅的稅收制度。
即不論農民的實際收入如何,都要按照規定的稅額納稅。
明初開墾土地較多,人口增長較快,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每年都是在增加的,而實行定額稅,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爲百姓減輕了負擔。
然而。
這種輕徭薄賦的政策也會讓地方官府十分爲難!
因爲財政收入實在是太少了!
不只是官府的官吏收入極低,便是想要維持官府正常運轉也極爲困難。
這種情況下,官府就會徵收一些雜稅應對。
而所謂的雜稅,因爲地方官府徵收的自主權和自由度較高,就會導致農民負擔變重,甚至地方官府勾結當地豪強,藉着徵雜稅的機會剝削百姓。
執行了一條鞭法,則會將各種形式的賦稅和勞役統一爲一種,全部折算成貨幣徵收。
如此一來,因爲丁稅和田稅都有了具體的徵收標準和數額,就可以繼續推行攤丁入畝了。
不過。
這裡面,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折算成什麼貨幣才合適!
明初的法定貨幣只有兩種。
一種是洪武通寶,也就是官制銅錢。
另一種則是洪武八年發行的大明寶鈔,按照官府規定的比例,一貫寶鈔折白銀一兩,銅錢一千文,四貫寶鈔折黃金一兩。
然而。
因爲老朱印鈔印的太過分,大明寶鈔的價值在十年內就貶值到了原有幣值的四分之一。
甚至每年的貶值速度還在加快!
按照朱檀的說法,就是很快連擦屁股紙都不如了。
如果按寶鈔折算稅賦的話,顯然官府要虧死。
但如果按洪武通寶來折算的話,又因爲洪武通寶早在洪武十年就停鑄了,民間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銅錢!
所以,要想折稅,白銀纔是最保值最靠譜的!
因此。
朱檀主導的這一場在兗州和青州稅制改革,從一開始,就面臨着千頭萬緒的困難。
第一,要承認並允許白銀作爲法定流通貨幣。
第二,要停止徵收實物稅和實際服徭役,要將這些稅賦全部折算成貨幣徵收。
第三,要徹底清丈土地畝數,確認土地質量。
無論哪一條,對於如今的兗州和青州來說,都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同時也會引起朝廷的震動。
當然,除了這些困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情況,那就是明初白銀短缺,以及面臨地方士紳豪強阻撓等等問題。
但對現在的朱檀來說。
要發展工商業,則必須要推行攤丁入畝!
首先,這可以極大的緩解富人和窮人之間權責不對等的問題,緩和社會矛盾,增強社會穩定。
其次,可以將百姓從土地當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不必再爲人頭稅的事情煩擾,爲接下來工商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人力。
最後,攤丁入畝政策會大大增加土地持有者的持有成本,當那些地主發現,持有和購買土地不再是性價比最高的理財方式後,就會有大量的資本從地主手裡流向更爲有利可圖的工商業!
如此一來,工商業的繁榮也就指日可待了,同時還會培養全新的利益羣體!
所以,要推行對兗州和青州的改革,攤丁入畝是必須要做的。
而現在,衆官員聽到朱譚的話卻都是滿臉沉默。
攤丁入畝政策在通過邸報發往全國後,就招致了大量非議!
反對者大概持幾種觀點。
第一種,朝廷這樣的制度,會大大加重老老實實種田的農民的負擔,反而讓衆多無賴愈發放縱,會阻礙墾荒,鼓勵百姓躺平混日子。
第二種,若是施行了攤丁入畝,會招致現在大批持有土地者的反對,到時候,只怕會天下大亂。
第三種,攤丁入畝這種做法自古以來都沒有實施過,若是真的施行了,只怕會引發不可預知的動亂,既然現在實行田稅和徭役制度很穩定,爲什麼要無事生非呢?
當然。
所有反對者都不敢說的是,他們背後的支持者,一定擁有着大量土地!
這些人真正的心理,就是不願意多交稅!
作爲洪武朝的既得利益者,士紳集團,天下官員們自然也基本都是一邊倒地反對攤丁入畝。
這在幾個月前就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除了大明現在不具備實施攤丁入畝的條件之外,讓朱元璋沒有一直下定改革決心的,也是這些山呼海嘯般的反對聲音。
他是皇帝不假,甚至他還是古往今來都比較霸道的皇帝。
如今更是集相權和軍權於一身,一言一行,都是真正的大明主宰。
但老朱更深知自己的權力來自於哪裡!
那便是地主階級!
朱元璋一開始加入到紅巾軍當中,其實是爲了反對地主階級。
但隨着他的勢力越來越大,老朱就很快背叛了農民階級,一轉身,就投入了地主階級的懷抱,以爭取他們的支持。
譬如反覆強調,大明朝建立後,會保護原有地主的田產等等財產權,一切如舊。
譬如在公開場合和官方文件中,常常用“暴兵”、“妖人”等貶義詞來形容紅巾軍,將其描繪成一個破壞社會秩序,殘害無辜人民的惡勢力。還聲稱,自己在年輕時因爲生活困苦,誤入了紅巾軍,後來發現紅巾軍難成氣候,於是及時抽身離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隊伍,與紅巾軍劃清了界限。
譬如在建立明朝後,召集了許多地方上有名望的地主、耆老讓他們參與到國家的治理中來,不僅給他們很高的禮遇,同時還給了他們一些具體權力,如處理民間糾紛、監督地方官員等等。
如此一來,朱元璋纔在極短的時間內穩定了全國局勢。
這樣的老朱,又豈會不知道,攤丁入畝明顯是在損害地主階級的利益,若是真的施行下去,是一定會動搖社稷的。
如今政局還算穩定,他纔不願意爲了朱檀畫的大餅就一衝動搞改革。
萬一失敗了,自己豈不是成王莽了?
因爲朱元璋沒有再提起改革的事情。
天下人對於攤丁入畝的討論也就漸漸平息了。
只不過,所有官員都對這4個字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無論誰提出來都會像踩着他們尾巴一樣,立刻跳起來反對!
此時。
朱檀就在做這件事!
此時。
聽到朱檀說要在青州和兗州施行攤丁入畝。
衆官員如同炸了鍋一般,紛紛議論起來!
終於,有膽子大的,看向朱檀,忍不住道:“殿下!下官藤縣知縣何展!這清丈土地之事,在洪武十四年就進行過一次了!到了今日,也纔剛剛過去四年,又要再清丈土地?
做這個事情,可謂是勞民傷財,成本高昂!是不是緩行?或者就以洪武十四年清丈土地的結果爲準?”
朱檀淡淡道:“你也知道,時間都過去四年了!這期間的土地到底有多少變化,誰都說不清楚!有些人的土地沒了,有些人的土地更多了。而攤丁入畝,會將百姓持有土地的數量作爲徵稅的唯一依據!
如此大事,怎可懶政!這土地必須重新清丈!”
何展苦笑道:“只是這清丈的成本實在是太高”
朱檀冷笑一聲。
“不要找什麼藉口!洪武十四年的時候,你們是如何克服困難解決成本問題的,這一次就怎麼解決!”
朱檀手裡是有銀子,但銀子不是給這些貪官污吏花的。
所謂的成本問題只是他們推脫土地清丈的一個理由,若是朱檀真的撥下去經費估計也會被他們換酒喝了,然後繼續推脫土地清丈成本高昂!
朱檀纔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藤縣知縣何展嘆口氣。
“如此做只怕徒耗錢糧,勞民傷財,非是國家之福啊”
朱檀看了何展一眼。
“區區一個知縣!管好你的藤縣便是!國家的事,還輪不到你操心!若是清丈土地,辦事不利,本王倒是可以以國家的名義處置你!”
何展聽朱檀說的嚴厲,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同時更是滿臉羞慚!
畢竟,朱檀說的沒錯,他只是個知縣而已
不過,何展忍不住偷偷看了朱檀一眼。
這魯王殿下分明還是個少年,怎麼說話做事如此地.不留餘地!
年輕人就是氣盛!
雖然朱檀話已經說的很嚴厲了,但這些文官並沒有懼怕。
反而是因爲何展開了頭,接下來又有人問道:“殿下!這清丈土地應當由戶部組織,最終的結果也應該由戶部備案,不知殿下是否知會了戶部?只是您一人做主,是否有些僭越了?”
朱檀看向那人,忽然一笑,問道:“你是何人?”
那官員有些意外。
見朱檀滿臉笑容,心中一喜。
難道殿下是覺得自己考慮周全,想認識一下自己?
忙恭敬道:“啓稟殿下,下官壽光縣知縣,馮興江!”
朱檀點點頭,道:“好!壽光縣令馮興江,本王記住了!”
馮興江聽到朱檀的話,心裡忍不住一陣興奮。
難道魯王殿下是想提攜自己了?
下一秒朱檀淡淡道:“來人!將壽光縣令馮興江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話音落下。
所有人都愣住了,馮興江更是滿臉驚慌失措!
他忍不住驚道:“殿下!爲何要打下官?”
朱檀冷笑一聲,道:“本王執掌兗州和青州一切政務和軍務的事情,是陛下命令通政司明發邸報到全國的!
難不成你馮知縣沒有收到朝廷的邸報?
更何況,除了朝廷邸報,本王也命王府長史尹紹行了魯王府的文書到各府、州、縣,告訴了你們所有人本王現在執掌兗州和青州!
現在,本王要清丈兗州府和青州府的土地輪得到朝廷的戶部管嗎?
伱身爲知縣,竟然在這裡明知故問!
是對此事毫不知情,還是故意挑釁本王?
對此事毫不知情,你就是個庸官!
連朝廷的邸報和王府的文書都不看!
或者說你就是個昏官,乾脆連文書和邸報都看不懂?
再或者,你就是在挑釁本王!
無論哪一條,本王揍你都不冤!”
說着。
朱檀厲聲道:“拖下去!打!”
話音落下。
早有兩名王府侍衛進來,架起壽光縣令就向外拖去!
壽光縣令慌亂中,忍不住慘叫道:“殿下,我是朝廷命官,國子監的監生!你怎可如此待我?” 朱檀輕哼一聲。
“你若是個潑皮無賴,本王就讓老陳過來給你殺雞取卵了!混賬東西!”
聽到這話。
在場的衆多官員都是臉色一變。
魯王府殺雞取卵的惡名,經過那些被閹割的潑皮無賴傳播,在兗州還是十分響亮的。
衆人直到這個時候才細細打量着朱檀。
雖然他只是個少年,但眼下,這殺伐決斷的氣勢,可不弱於任何人!
甚至威勢猶在他們見過的布政使司等等朝廷大員之上!
不愧是藩王!
一時間所有人都對朱檀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不敢再有絲毫輕視於他。
此時。
門外不遠處,已經響起了那馮縣令的慘叫聲。
衆人聽在耳中,臉色都十分難堪。
朱檀冷冷看向衆人,問道:“現在本人要求清丈各自轄地的土地!還有什麼問題?”
在場衆人頓時噤若寒蟬!
上一個有問題的已經被拖下去打板子了,自己還能說什麼?
衆官員心中都升起一股莫名的悲哀。
不要說如今皇上將兗州和青州都交給了魯王殿下管理,他本就對這兩個地方的官員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便是之前沒有將這些地方交給藩王管理,此時派駐在大明朝各地的藩王們,權力也是大的沒邊!
殘暴些的,諸如秦王、晉王、齊王、潭王等等。
都沒少殺地方官員!
無論知府還是知縣!
只要惹得他們不痛快,都是動輒打殺的,沒有絲毫壓力。
各地爲此慘死的官吏不在少數!
而皇上除了下旨申飭這些藩王,便沒有任何舉動了。
有些時候,甚至連申飭也免了!
殺了,便是該殺。
死了,便是白死!
當然,大家慢慢也才發現,有其子必有其父。
老朱在朝廷裡殺的更狠,各部尚書侍郎走馬燈似的,一年一換都是常態!
伴君如伴虎不再是一個誇張的比喻。
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眼看着老朱家如此對待天下官員。
這些人還敢說什麼?
此時。
朱檀眼見着衆人沉默不語,輕笑一聲,道:“既然如此,那本王給你們兩個月時間,務必完成對所有土地的清丈工作!
包括田地畝數,土地質量!
嚴禁出現隱匿,轉移田產情況!
完不成的,本王會斬了他的狗頭,換人來做!”
朱檀也看透了。
對這些滾刀肉似的官員,和藹可親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倒不如跟老朱一般,拿着鞭子一直抽着他們,反而他們辦起事來還算得力。
衆官員聞言,紛紛臉上一苦。
兩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但既然魯王殿下如此要求,他們也不敢再有任何異議。
不過,他們都對朱檀最後的要求不以爲然!
洪武三年和洪武十四年,朝廷都對全國土地進行過清丈。
他們這些官員誰不知道,無論朝廷哪一次清丈土地,都會出現地方豪強和大戶隱匿田產的情況!
你禁止你的,他們隱藏他們的。
在清丈土地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賄賂清丈田地的官吏,在清丈土地的時候少計算畝數,或者將上等田,劃爲下等田等等手段。
再比如,那些豪門大戶會將自家的田地登記在其他人的名下。
如此一來,他所掌握的土地就少了。
等到徵稅的時候,他所能攤到的稅負也就隨之減少。
這些逃避田稅的方法很簡單粗暴,但卻十分有效。
自古以來,百試百靈。
一直以來,朝廷也沒什麼好辦法。
所以衆人聽到朱檀說禁制這些的時候,都覺得他只是年輕氣盛,不懂這些彎彎繞繞,到時候碰了壁就知道了。
朱檀見衆人沒有再說什麼,微微一笑,道:“這一次本王請來了兩人,來主導清丈青州和兗州田地的事情!暫時任命他們爲魯王府田地清丈司清丈使和副使吧!
品級上,在知府之上!
所有人都必須遵從他們的命令,見他們如見本王!”
ωωω ▪тTk án ▪C○
衆人聽到這話,頓時滿臉好奇!
對於朱檀要派心腹管理清丈田地的事情,他們並不意外。
這兩人會是誰?
王府長史尹紹?
還有別的王府中人?
亦或者.
王府中的太監?
總之只有這些人跟魯王殿下離得最近,魯王也最放心吧。
然而。
朱檀身後的屏風忽然走出兩人,卻是讓所有官員都有些好奇!
這分明是兩個年輕人,雖然穿着儒衫,卻是一身精壯模樣。
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就彷彿是兩名軍漢變成了讀書人!
朱檀笑道:“諸位可能還不認識。這二位,爲首的,是今科狀元徐增壽!魏國公的四子!也就是本王任命的田地清丈使!
他後面那位,名叫藍彬!是今科榜眼!永昌侯的二子!他便是田地清丈副使了”
衆人聽到這兩個名字,都是一驚!
原來是他們!
恆中書院在洪武十八年科舉考試中一戰成名,考的天下讀書人黯然神傷,無數自命不凡的科舉高手飲恨考場!
而徐增壽和藍彬,就是其中最爲耀眼的兩個。
無論他們的身份背景如何,但現在他們都屬於讀書人陣營。
並且還是讀書人當中最優秀的兩個。
只是,衆官員看着這兩名精壯的漢子,都有些心中彆扭。
讀書人見多了。
練塊兒的讀書人,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不管徐增壽還是藍彬,縱然穿着寬大的儒袍,也依然無法完全遮掩住他們身上若隱若現的肌肉線條!
老天爺!
什麼時候讀書人變成胳膊上能跑馬一拳打死一頭牛的英雄好漢了?
偏偏這位還中了狀元,成了大明朝的文曲星!
朱檀笑道:“增壽、藍彬,跟大家打個招呼!以後就是同僚了,可要用心配合,好好辦好這次差!”
徐增壽點點頭。
對着衆人抱拳拱手道:“諸位!在下徐增壽!承蒙魯王殿下看重!讓兄弟我做了這一次清丈青州和兗州的田地清丈使!
既然大家都爲了這事辦差,那接下來,大家就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
兄弟我辦事雷厲風行,絕不含糊!也希望諸位實心配合!
若是誰敢耍花花腸子,勾結地方豪強,違反朝廷法度,影響本次清丈田地的公正和準確,老子第一個廢了他!”
話音落下。
徐增壽一掌劈下。
朱檀身邊不遠處。
一個小桌“砰”地一聲,應聲而裂!
徐增壽厲聲道:“若是誰敢讓兄弟我發現問題!不勞別人出手,老子就讓他有如此桌!”
話音落下。
徐增壽背後。
穿着一身儒衫的藍彬鼓掌叫好道:“好!大哥說的好!”
徐增壽向着四方拱手,滿臉得意洋洋。
朱檀則看着徐增壽,眼睛有些發直。
以前在應天府沒見到這小子如此激動啊!
怎麼這一次還將我的桌子劈了?
桌子招你惹你了?
朱檀忍不住怒道:“增壽!這桌子,你得賠本王!說話便說話,你劈桌子幹什麼!再不濟你去劈這些知縣知府的桌子啊!劈本王的做什麼?”
徐增壽滿臉悻悻。
來兗州前他也是聽了不少話本,尤其對前朝包拯懲治貪污腐敗的事情,聽得更是心潮澎湃!
這才臨場發揮了這麼一出。
誰想到,魯王殿下竟然如此小氣
區區一張桌子都捨不得,竟然還要訓斥自己,害得自己一下子就泄了氣。
朱檀怒道:“這桌子價值10兩銀子!從你俸祿里扣!”
另一邊。
在場的衆多文官都是露出滿臉不忍看的神色!
這.
這是新科狀元?
這是文曲星下凡?
天可憐見!
縱觀歷朝歷代,哪個新科狀元會對衆人行抱拳拱手的禮,一口一個“兄弟”“老子”地自稱啊.
感覺土匪都比他懂些禮貌吧
誰說的讀書明理?
這徐增壽,起碼沒讀明白!
可是,沒讀明白,他又是怎麼考上狀元的?
還有他身後.
這個叫藍彬的榜眼
呸!
這叫什麼榜眼?如果說徐增壽是山寨裡出來的大當家,這藍彬就是不折不扣的二當家!
衆官員一想到從此以後,自己就要在這樣兩兄弟手底下當差,心中都涌起了無限的悲哀。
確定自己不是在給土匪頭子做事嗎?
朱檀眼看着二人話說完了,也自覺有些狼狽。
原本他覺得,這些官員到時候免不了要強調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並且鄙視自己派去的人。 Www ⊕тTk ān ⊕¢ ○
所以,他纔去將徐增壽和藍彬從翰林院裡要了出來,讓他們來主管清丈田地的事情。
大家都是讀書人,我派去的讀書人還是狀元和榜眼出身,你們這些官員不能不服吧!
按照朱元璋的規定。
做了狀元和榜眼,是一定要入選成爲庶吉士的。
庶吉士通常情況下,都會進入翰林院任個編修之類的文職。
韜光養晦,觀政學習,修書學史後,才放出來做官。
徐增壽和藍彬自然也不例外。
可惜,這兩位都在軍中待過一段時間了。
根本受不了翰林院那羣腐儒的風氣!
他們只是在恆中書院進行了半年魔鬼訓練,對於讀書明理、讀書明志那一套可是一點都沒有學到。
分明就是兩個大明科舉應試教育的考試機器!
所以,進了翰林院,不但跟同僚們沒什麼共同話題。
反而經常看不慣這些腐儒高談闊論,動輒打架!
最恐怖的是,這一次,恆中書院考中了進士榜的前四十!
這些人的身份背景和習性都跟徐增壽與藍彬差不多!
很快,這些人便拉幫結夥,成了翰林院中最大的黑惡勢力!
打架鬥毆,甚至在翰林院中聚衆喝酒,烤肉.
將個好端端的書香之所變成了江湖好漢、軍中將士嘯聚的所在!
徐增壽和藍彬,就是這個小團伙的領袖!
他們身份輕貴,背景深厚又惹不起,翰林院的人對他們既恨又怕!
翰林學士宋訥幾次都想辭官回家了!
畢竟他好端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眼看着自己苦心經營的翰林院變成了土匪寨子,也擔心晚節不保。
這時候,一聽說朱檀要借這兩個禍害去兗州。
宋訥二話不說便同意了!
兗州。
泗水縣。
泗水縣衙。
此時。
包括縣令在內的所有人,都在接受魯王府田地清丈使徐增壽的訓話!
徐增壽淡淡道:“本官在這裡宣佈幾條清丈土地的規則!諸位務必依照本官的要求去做!否則”
徐增壽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擼起官袍袖子下面的胳膊。
露出虯結的肌肉。
獰笑一聲。
“若是你們不聽話,本官倒也略通些拳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