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

熱門推薦:

“雲甫、雲甫?”

朱標伸手在陳雲甫面前晃了幾下,詫異的問道:“你這是咋了,聊兩句就走一次神,想什麼呢?”

後者恍然驚醒,口中告罪不迭,可臉上的喜色任誰都能看的出來。

“可是近來有什麼喜事。”

“還得是太子殿下目光如炬。”陳雲甫說道:“今日,賤內請下了喜脈。”

朱標聞之亦笑,道了賀:“是嗎,怪不得咱今日看你魂不守舍的,既如此,那便早些回府陪夫人吧,咱就不留你了。”

“沒事沒事,臣這心已經定下來了,太子殿下找臣定是有要事相商,還是先把正事說了吧。”

朱標打趣道:“不是爲了留下來蹭飯?”

“怎麼會,臣是那樣的人嗎。”

倆人之間打趣了幾句,朱標開始將話題引入正事上。

“前幾日孤入宮,父皇和孤說他想要離開金陵,還問孤覺得北平如何。”

朱元璋要遷都?

陳雲甫心頭一跳,不過沒有急着發表意見,而是聽着朱標繼續說道。

“父皇說,凡以金陵爲都之朝,國運皆不久長,所以他想要離開金陵遷營新都,這番話當年青田先生劉伯溫也說過。”

朱標把話頭引開,隨後問陳雲甫道:“這事父皇也在猶豫,同我說也只是隨口一言,你呢,有什麼想法。”

他這麼說是擔心陳雲甫太過重視導致不敢隨意妄言,想讓後者暢所欲言。

陳雲甫思忖一陣,苦笑道:“殿下別怪臣裝糊塗,遷都之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那你倒把兩種理都說出來,咱們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定都金陵,中樞坐於江南兩淮,方便朝廷取賦,江南乃國朝財稅重地,與北方的權比已經達到八二甚之,離開金陵,無暇實時監管,日後很可能使江南財稅流失,須知天高皇帝遠,中央一旦搬走,那這地方什麼牛鬼蛇神都該蹦出來了。

另外,河北貧弊,北方近三十年來戰禍不斷,民生凋敝而困塞,二十年內恐難恢復元氣,若是遷都往北,日後中廷一共供需都需從南方調運,故而不利日後預用。

而遷都北方的好處則在於治化。

北地失之胡手已逾五百載,北地之民風向胡而不向漢,自禹王治洪劃分九州,燕雲之地何曾像今朝這般遠離中夏如此久巨。

尤其眼下朝廷剛剛覆滅北元、圍繞我中原王朝持續兩千年的草原之禍堪堪平定,可草原之廣袤甚於中原,不消幾十年又會重新冒出新的草原政權。

朝廷稍稍疏於防控,邊患即刻復起。

所以臣才說,遷都一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說罷,陳雲甫拱了下手:“其中權衡之度,還是俯聽陛下聖裁的好。”

對於朱標說的這事,陳雲甫雖然有些意外,倒也不甚驚訝,歷史上老朱確實多次考慮過遷都的事,不僅考慮了金陵和北平,也讓朱標去看過西安,可以說中國古代幾大著名的古都,朱元璋都在腦子裡考慮過。

誰能想到朱標看完西安後就病亡,朱元璋一邊守着孩子的靈柩虎視羣臣,一邊還得想着哪些人可以活、哪些人必須死。

就這樣,硬生生憑着一口氣讓自己撐到殺到天下一片順民的朱元璋把江山留給了朱允炆,哪裡還有時間去遷都。

現在是洪武十九年,朱元璋會把遷都這事提上日程倒也不意外。

“南北都有理,那還沒有其他什麼備選的?”

朱標沉吟了一下,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說西安或者洛陽?你覺得怎麼樣?”

“陝甘的情況和北平差不多,移都陝甘也好方便治理黃患,遏制水土流失的嚴重情況,確保關中沃土,確也有利,但三秦之地山隘衆多、政令不夠通達,水系也比不上江南發達,移都陝西,就要重新疏浚西北河道和擴修路政,勞民傷財。”

“洛陽倒是不錯,人多地袤,且這些年也沒怎麼經歷過戰亂的波及,地緣又居於天下之中,集六省通渠,可謂是站盡了地利,可洛陽就屬於是過於平衡,處處都有優勢處處也都是劣勢,中庸之選吧。”

對朱標隨後提出的西安及洛陽,陳雲甫也都各自給出自己個人的看法,中規中矩,不影響朱標自身的判斷。

現在朱標一共提出了四個城市,除卻眼下的金陵,便是北平、西安和洛陽。

全都是中國有史以來被歷朝歷代選爲首都次數較多的幾個城市。

是因爲中國沒有比這些城市更好、更合適的城市了嗎,也不完全,主要是選舊都的好處可以省卻極大一部分錢。

就拿北平舉例,北平是元、金、遼三朝都城,雖然都是異族政權,可作爲首都,這三個走馬燈變幻的政權給到北平帶去的政治紅利一點不少。

城牆修的又高又堅固、排水、排污系統完善,更難得一點,皇宮不用新建、舊址上翻新擴建一番就能直接住進去。

很多元朝的王公大臣府邸也能直接拿來分賜給百官居住,不用從零開始建一座新城。

省多少事。

“還不如不聽你說呢。”

朱標笑言道:“本來孤就比較猶豫,現在聽你說完後反而更加猶豫了,不知道哪個更合適了。”

陳雲甫陪着笑上兩聲,而後腦子就是一繃。

這話的意思怎麼聽起來像是朱標來選首都呢?

總不能這麼大的事老朱都撒手不管,讓朱標自己拿主意吧。

他還真沒猜錯!

朱元璋把朱標叫進宮去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朱標最初和陳雲甫一樣,模棱兩可,將問題重新推給朱元璋,讓老朱自己拿主意,誰知道老朱說了一句。

“江山早晚是你的,你看哪裡順眼就去哪,咱管得了你現在,還能管得住你將來?”

他倒是實誠。

朱標還想再推辭,老朱就先耍了性子。

“你自己看着辦吧,龍興寺(前身皇覺寺)已經完全重修竣工,咱去逛逛,順道也會鳳陽祖地看看,這幾個月,你監國。”

這纔有朱標把陳雲甫找來,只是讓朱標啼笑皆非的是,後者和他最初的想法一樣,那就是把這差事重新踢回去。

“雲甫啊......”

“太子爺,可以進膳了。”

陳雲甫騰愣一下就站了起來:“殿下,先吃飯,吃飽了纔有力氣繼續討論,你說對不。”

這個飯桶,還說自己不是來蹭飯的。

朱標掩面搖頭,不忍直視。

第四百六十六章:黑水保安的誕生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二百六十二章:養兒方知父母恩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請假說明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
第四百六十六章:黑水保安的誕生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二百六十二章:養兒方知父母恩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請假說明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