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

“翁俊博人呢?”

刑部大牢內,陳雲甫揪着吳昭的襟口,一臉的焦惶和緊張。

昨夜御前司來人遞了朱元璋的話,說翁俊博已經死了,陳雲甫和邵質談了一夜,都認定翁俊博並不是真的死了。

邵質在最後嘆了一口氣。

“老夫命數已盡,賢侄毋要管老夫了,老夫只求,若是可以,賢侄能保下子恆和檸兒便好,不讓他們受老夫連累,發配邊疆,尤其是檸兒,發配邊疆還不如一死來的痛快。”

當時陳雲甫就表態,一定會盡全力。

所以纔有陳雲甫一大早來到刑部大牢查看,結果卻撲了一個空。

原本關押翁俊博的牢房已是空空蕩蕩,人不見了!

吳昭先是搖頭,而後又趕忙開口說道:“下吏聽說,翁犯今日凌晨就被錦衣衛給帶走了,下吏也確實只是聽說,實未親眼見到,上官,北鎮撫司要帶人,下吏們哪裡敢攔啊。”

北鎮撫司。

陳雲甫只好鬆開手,看來這起案件朱元璋已經對邵質極不滿意,於是打算親自來辦了。

不能讓北鎮撫司辦!

這不是陳雲甫狂妄,打算和朱元璋打擂臺,認爲自己比朱元璋或者北鎮撫司更有能耐,而是衝一點。

一旦北鎮撫司欽辦,那無論案件破與不破,邵質都是死路一條!

現如今,邵質在朱元璋心裡已經被打上一個辦事不力的形象符號,可以說朱元璋對邵質的所有忍耐都已經消磨殆盡,這次讓御前司指使北鎮撫司介入就是信號。

就算案件破了,邵質也是死。

讓你辦兩年都沒辦好,北鎮撫司接手就破了案,那麼,是不是你邵質和翁俊博一案也有牽連?

要是案件不破的話,那甚至有可能不是死邵質一個人。

老邵一家是陳雲甫還俗之後在這個時代結下的第一份交情,但凡陳雲甫有一點人情味,也做不出眼睜睜看着老邵一家死光光而袖手旁觀的事來。

去北鎮撫司!

陳雲甫也是傻大膽,真個就能從刑部大牢出來後直奔北鎮撫司而去。

然後,就被毫不客氣的攔了下來。

“何人如此大膽,敢擅闖北鎮撫司!”

大門外,幾名錦衣衛喝住了陳雲甫。

若不是看後者身上穿着朝廷正八品的官袍,此刻都該拔刀相對了。

“我......”

陳雲甫張口無言,不知道該怎麼說,正急的腦門冒汗,結果卻見到從那衙門裡走出一人,頓時兩眼冒光,呼喊道:“毛將軍!”

原來是錦衣衛都指揮使毛驤從衙門中走出。

這就看出陳雲甫之前在皇宮裡待那半年的隱性價值了。

那半年,陳雲甫待在靜心堂,天天見到的不是朱標這麼位太子,就是寶祥這位御前司總管太監,偶爾甚至還能見見朱元璋。

毛驤這位錦衣衛都指揮使,放在皇宮外,那名頭足夠威震全國,是頂了天的人物,但是在皇宮裡,陳雲甫和這位毛大將軍還真經常打照面。

聽到呼喊,毛驤也看到了陳雲甫,當下先是一愣,而後走過來面帶微笑。

“原來是小大師,小大師今日怎麼有空來我們北鎮撫司了。”

陳雲甫猶猶豫豫了一陣,而後才硬着頭皮的說道:“毛將軍,下官之前不是在都察院司職嗎,那翁俊博的案子是下官隨刑部邵侍郎、都察院茹御史一起辦的,現在翁俊博人不見了,下官、下官聽說是咱們北鎮撫司給帶走了?”

毛驤倒是乾脆,

直接點頭就認了下來:“是啊,人是凌晨從刑部帶走的,現在就關在詔獄裡,怎麼,你想見他?”

陳雲甫雙眼一亮,滿是期許的說道:“能見?”

“別人見不了,你道明小大師要見,我還能不給這個面子?”毛驤哈哈一笑,攬住陳雲甫的肩膀就走,言道:“不過我得先提醒你一句,最好別見,哥哥怕你受不了。”

陳雲甫眨眼,見個人而已,有什麼受不了的。

哦,可能是錦衣衛上大刑了吧。

“沒事,下官這些日子在刑部也見多了大刑。”

陳雲甫拱手:“只要毛將軍願意帶下官去見上翁俊博一面,下官感激不盡。”

“既然你堅持,那我帶你去。”有親隨給毛驤牽了兩匹馬來,毛驤問道陳雲甫:“大師會騎馬嗎?”

陳雲甫面露窘色,赧然道:“未曾學過。”

“那就和某同乘吧。”

毛驤伸手,一把將陳雲甫拽上馬來,勒動絲繮胯下戰馬便邁開四蹄,狂奔起來。

其後,十幾名親衛可就沒有這城中騎馬的待遇了,只能甩開兩條腿跟着跑。

大冬天的冷風瞬間一股腦打在陳雲甫臉上,像刀子似的割的陳雲甫臉疼。

好在北鎮撫司本就坐落在離着城門不遠,要不得多久就出了城。

詔獄在城外,一個由重兵把守的禁忌所在。

這是陳雲甫第一次見識到傳說中的詔獄,那個只存在電視劇中的所謂天牢大獄。

倒沒有多少陰森恐怖,不過通體上被黑漆所包裹的建築整體卻給人一種極其壓抑的感覺。

詔獄裡的看守很多,但走在詔獄裡,耳邊卻聽不到任何人的交談。

錦衣衛和刑部的獄卒完全是兩種工作狀態,這些錦衣衛只是站在各自的崗位上,像個泥胎雕塑一般肅立。

“詔獄是今年才建成的,到現在才使用不到半年,所以基本沒關過什麼犯人。”

毛驤指着一間間空蕩蕩的牢房像陳雲甫介紹道:“不像刑部大牢,當年胡逆案時,整個刑部大牢都關滿了犯人,多到塞不下的甚至用了東校場的營房。”

正介紹着,迎面走來一個二十七八歲許的男人。

這個男人長得俊俏,氣質也很是文藝儒雅,皮膚白皙,但有些像是常年不見陽光那般不健康的白,而最讓陳雲甫詫異的,還是這男人留的是短髮,頷下更是無須。

這在古代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的時代背景下,顯然是很稀少的特例。

難道,這是個太監?

陳雲甫正詫異着呢,身邊的毛驤已經開了口。

“胡師傅怎麼出來了。”

“下官還有些東西落在了刑部,去去就回。”

陳雲甫瞪大了眼,這麼一個像是儒生士子的男人,竟然就是刑部那位傳說中的行刑官胡師傅?

等等。

他爲什麼會在這!

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六十章:殺!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一十九章:邵檸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實時情況彙報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六十章:殺!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一十九章:邵檸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實時情況彙報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