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

東莞縣,縣衙。

天都還沒亮,杜老漢就來到了這裡,和全縣十幾萬百姓一樣。

至於爲什麼要來,完全是因爲杜老漢的宗族親戚在昨晚被縣衙給抓了起來。

罪名是:私種芙蓉花!

杜老漢嚇的魂都沒有了,他太清楚一旦這項罪名坐實的話,自己的親戚將會面臨着什麼樣的結局。

殺無赦!

而同杜老漢一樣來到縣衙的,倒不是說家裡人也被抓了起來,而完全是因爲擔心。

因爲種植芙蓉花這種事不是一家人在做,而是全縣幾萬戶人家都參與了。

如果說這次抓的人全給殺了的話,那麼就意味着他們也難逃最終被官府拿下殺頭的命運。

脣亡齒寒、兔死狐悲。

這纔有今天一大早,全縣百姓圍堵東莞縣衙的場景出現。

討個公道。

“明明當初種植芙蓉花是你們衙門指使的,你們說種這東西能掙大錢,誰知道種這玩意是犯法的,再者說,那時候不是李延宗保證過的嗎,說就算有事也能擺平。”

“是啊是啊,現在太子爺來了,你們這些當官的害怕了,就要讓我們老百姓來做替罪羊,哪有這樣的道理。”

百姓們堵住了縣衙們吵嚷不止,喊叫着。

“讓李延宗滾出來!”

“讓李延宗滾出來!”

平日裡耀武揚威站哨的衙役此刻早已不知所蹤,縣衙的硃砂大門緊閉着,任由門外百姓們羣情洶涌也是紋絲不動。

“當官的不是東西,他們不開門,咱們就衝進去。”

“對,衝進去!”

激動的百姓們抄起了鐮刀、糞叉等武器,正打算作勢衝進縣衙的時候,縣衙大門吱嘎一聲緩緩打開。

一名四十歲許的官員走了出來。

面對着眼前烏泱泱的人頭和無數張憤怒的臉,官員也很緊張驚懼,但還是強忍住,顫抖開聲。

“諸位鄉親、諸位鄉親,

請聽吳某一言,請聽吳某一言。”

在這吳姓男子聲嘶力竭的叫喊下,嘈雜的百姓們暫時止住了動靜,但還是怒不可遏的盯着這位官員,大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趨勢。

“吳某知道鄉親們很不滿,不只是你們,我也一樣,我們家也和你們一樣,種這芙蓉花,真要是朝廷動刀,我吳某人一家同樣要死。”

官員倒是挺懂啥叫共情的,他這一賣慘,倒是和廣大人民羣衆站到同一立場上了。

“咱們都是被那李延宗給矇騙了,但是那李延宗現在不在咱們縣衙。”

“說,李延宗去了哪!”

“他早就被布政使司衙門給抓到廣州去了。”

老吳一指廣州方向:“鄉親們,萬一那李延宗不承認是他指使的,那咱們可就全都要替李延宗背黑鍋了,所以,咱們得去廣州請願,請願朝廷儘早處斬李延宗。”

鄉親們一聽,是這個道理啊。

只要李延宗一死,他們就能把所有的罪責怪到李延宗頭上。

法不責衆,朝廷總不可能真把他們東莞縣上下十幾萬百姓全砍了。

“我保證,我向鄉親們保證,只要那李延宗一死,咱們大家就都沒事了,如果朝廷還要怪罪下來,你們就把責任推到我吳承志的頭上,我就算是死,也要保住鄉親們。”

說完這話,吳承志大手一揮,只見一隊衙役帶着幾十名昨夜被抓的百姓走了出來。

“明明是李延宗犯的罪,憑什麼抓咱們的鄉親,都放了。”

衙役們聽令行事,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些百姓全給放開。

這枷鎖一落地,早就提心吊膽一夜的幾十名百姓趕忙往人羣裡扎,杜老漢也等來了自己的兄弟侄兒。

“哎喲,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杜老漢上拜下拜,同自己的一家老小那是相擁而泣。

有了這一家團聚的喜悅,也讓所有百姓更加信任吳承志。

“鄉親們,現在的一家團聚只是暫時的,如果不能讓朝廷處死李延宗,那麼咱們還得跟着遭殃。”

吳承志大手一揮。

“所以,咱們現在各自回家,準備上乾糧和水,明日一早和我一起,去廣州請願!”

“對,去廣州請願。”

人羣中響起了附和的聲音,繼而引發更大規模的附和聲。

所有的百姓都被吳承志的話說動了,當下裡就各回各家,準備攜帶乾糧同吳承志一道,奔赴廣州請願朝廷處死李延宗。

這邊杜老漢也和自己一家親戚回了家,不過杜老漢卻制止了自己的親戚。

“咱們不去廣州。”

“爲什麼?”

杜老漢的哥哥不明白,當下聽完就急了:“不去廣州請願,那李延宗不死,咱們還是難逃一死啊。”

杜老漢說不明白,就只是搖頭。

“大哥,我家其泰來信說,這事沒那麼簡單,總之,他不讓咱們跟着瞎起鬨,要相信朝廷。”

一大家親戚互相看看,末了還是大哥開了口。

“二弟,哥知道你家其泰有出息,在廣東辦公司當官,但是二弟啊,這可是隨時要掉腦袋的事,我一把年紀死就死了不在乎,可你幾個侄兒不能死啊。

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所謂相信朝廷這句話上,現在來說,只有把那李延宗弄死,咱們纔是真正的能活。

就算以後朝廷翻舊賬,我一把老骨頭大不了就讓朝廷給砍了。”

杜老漢跺了跺腳,卻也知道自己勸不住大哥。

畢竟是關係到性命的大事,誰家的孩子誰不疼?

現在就算是孔子在世, 也別指望能說服杜家大哥不去廣州。

什麼狗屁大道理也沒有自家孩子的性命更值得一個老父親在乎。

“罷了,我跟你一起去。”

既然勸不住,杜老漢乾脆說道:“其泰說的道理咱們也不懂,但咱們既然是一家人,其泰小時候也是蒙大傢伙照拂纔有的今天,這恩,得報。”

杜老漢一家的情況也是如今整個東莞縣的情況。

每一家、每一戶都做出了相同的決定。

就這麼在轉天一早,十幾萬老百姓浩浩蕩蕩的自東莞縣而出,扶老攜幼的奔赴廣州。

若不是手裡拿的是乾糧而非武器,那不知情的還以爲東莞起義了呢。

饒是如此,當江正勳聽聞這個消息後,也是瞬間的面色凝重。

這是,多方發難啊!

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六十五章:問安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請假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
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六十五章:問安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請假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