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

兵法有云,一鼓作勢、再而衰、三而竭。

韃靼人正面進攻遲遲未能取得戰果,致使銳氣稍減,加之兩肋又被明軍騎兵一個勁的突擊穿插,一時間怯戰的、回防的各有想法,局部戰場的混亂便不可避免的出現。

戴次申高居塔臺之上看的是一清二楚,故而擊節說出機會到了這句話。

一處混亂就容易被擊潰,一處被擊潰就處處被擊潰。

十三萬明軍、十二萬韃靼軍在肯特汗山麓往北一百三十里這個位置展開了一場大會戰。

也可以叫大決戰。

韃靼軍成片成片的倒下,戰場上處處是受驚而四散奔逃的戰馬。

在這裡,墜落馬下的韃靼人比被射殺還要慘,因爲他們的下場往往是被踩成肉泥。

在快速累加的戰損下,韃靼軍陣出現了致命的脫節。

“完了!”

阿魯檯面如死灰,自幼熟諳兵書又和馬哈木打了七八年的他太清楚這一刻的脫節意味着什麼。

明軍的將領不是繡花枕頭,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果然,戴次申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了部署。

“傳令蘇南雍,切割戰場、切割戰場!”

十三萬韃靼軍被蘇南雍領着四萬騎兵一分爲二,被包圍的韃靼軍數在五萬左右,而他們要面對的,是同樣五萬數量的明軍步兵。

騎兵打步兵,在反包圍的情況下面對盾矛組成的鋼鐵防線還有優勢嗎?

反正明軍的戰線開始合攏,盾矛牆穩步推進壓縮戰場,就像坦克壓步兵那樣,在擠壓中,無數韃靼軍被活生生捅成血葫蘆。

他們的戰馬在狹隘的戰場上奔跑不起來,就算最外圍的一部分能跑起來,也根本無法從蘇南雍部的四萬明騎中突圍出去。

等待這五萬韃靼軍的唯一下場,就是被全殲!

阿魯臺絕望了。

他必須要放棄掉這五萬同胞,

儘快撤退脫離戰場。

但。

“脫識不花!”

阿魯臺雙目圓睜,幾乎掉出血來:“你也是蒙古人,是偉大的成吉思汗的族裔,難道你忍心做漢人的刀,殺我們這些同胞嗎。”

攔住阿魯臺西撤的不是別人,正是漠南諸部蒙古的首領之一脫識不花。

“自我父親三十六年前降於大明至今,大明從未視我等爲蠻夷異族,衣食具足恩重如山,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我脫識不花生爲大明之民,自當爲大明效力。”

年輕的脫識不花直言道:“桑哥他們纔是叛國者,我脫識不花爲國而戰,幸甚。”

阿魯臺算是看出來了,眼前的脫識不花早就漢化了一個徹底,指望脫識不花覺醒民族大義放自己一馬是不現實的。

“阿魯臺,你投降吧。”

脫識不花舉起刀對向阿魯臺:“我脫識不花以生命向長生天起誓,你只要投降,無論軍民,明軍都不會殺你們。

大明的禹王金口玉言保證過,明軍此次北伐,除了八鄰部、札剌亦兒兩部牧民之外,一個降俘也不會殺。”

阿魯臺頓時冷笑。

“既言不殺降俘,爲何還要單獨拎出兩部來。”

“你身爲阿蘇特部的可汗,難道不清楚這兩部的族淵嗎,他們是先大元伯顏丞相的部落,南征漢人的時候,這兩部犯下的血債漢人都記着呢。

漢人是寬容的,但不代表他們會忘記歷史、忘記仇恨,所以這一點,沒得商量。”

脫識不花大喝一聲:“阿魯臺汗,你的時間、你部族民和兒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再不降,難道你想闔族老幼全部死絕在這茫茫的大草原上嗎,想要盡數迴歸長生天的懷抱嗎!”

阿魯臺扭回頭,看了一眼身後早已人疲馬乏的兒郎、看向那遠遠的,身處明軍包圍圈正不斷死亡的五萬被自己拋棄的族民,痛苦的扭回頭閉上雙眼。

“脫識不花,汝不過爲漢人鷹犬,如何向本汗保證,投降就不會死。”

“我已經用自己的生命向長生天起了誓,你若是投降被殺,我脫識不花陪你一起去死。”

阿魯臺蒼涼一笑,扔下手中彎刀謂左右言道:“既如此,願降者與本汗同降,不願降者可自行突圍。”

親兵衛士彼此相望,皆棄刀於地,下馬跪地。

“我等,降了!”

九州二年七月十七,大明北疆邊防軍副總指揮使戴次申領兵十三萬於肯特汗山麓北一百三十里,大勝韃靼部。

韃靼部大汗阿魯臺率衆投降,降卒高達十一萬六千人,並韃靼部牧民三十七萬四千衆。

這場仗是大明開國以來,前後總計十一次對戰蒙古政權取得戰果最爲豐碩的一場戰役。

哪怕是收復遼東之戰、收復雲南之戰、收復甘西之戰、捕魚兒海大捷都遠不及這一場戰爭的戰果之豐碩、戰功之輝煌。

這一場仗,宣示着盤亙漠北草原,千百年來威脅中國北疆的遊牧政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即使大草原上還有着也速迭爾的北元餘孽以及馬哈木所領導的瓦剌部,但他們這兩個政權所在的位置,都遠在唐麓山及其西北地區,也就是後世的西伯利亞及哈薩克地區,離着中原迢迢萬里。

而肯特汗山,則是後世的烏蘭巴托。

在往北七百里,可就到了亞州明珠貝加爾湖。

隨着阿魯臺的投降,被他留在後方阻擊王弼的兒子脫歡也放下武器宣佈投降,王弼趾高氣昂的壓着三萬俘虜趕到了韃靼部的老營,見到了戴次申。

北疆邊防軍,王弼纔是正的總指揮使。

此時此刻,咱們這位正的總指揮使也不提自刎謝罪的事了。

“斬俘十五萬,這份戰果送往南京,禹王陛下一定會高興的幾天睡不着。”

王弼美滋滋的想着,他覺得功過兩抵之下,加上藍玉是自己的拜把子大哥再替自己美言幾句,那自己,還用死嗎?

打仗嘛,輸輸贏贏很正常的事情,誰能保證一點過失都沒有。

要不是他王弼率軍堅守拖住阿魯臺,哪能輪到戴次申犁庭掃穴?

念及至此,王弼就踏實許多。

“將軍,這王弼忒不吃糧食了。”

蘇南雍小聲在戴次申耳邊說道:“他不對您感恩戴德就算了,還自詡自己立了多大功,什麼東西啊。”

戴次申笑笑,面向南京方向端起酒杯。

“爲大王賀!”

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一十八章:虛心認錯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
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一十八章:虛心認錯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