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政治也是妥協的藝術。

當楊浦帶着內閣和談團抵達廣州之後,一場沒有硝煙、不會流血的戰爭在談判桌上打響了。

「堅持父王退位、取消皇室;組建新的聯合內閣是和談唯一條件,只有答應這一條,才能避免內戰、南北分裂。」

「新的聯合內閣可以組建,但大王退位、取消皇室這兩條概不可能,國家不能沒有大王、九州不能沒有大王。」

談判從一開始似乎就陷入了僵局,兩方都不願意接受彼此的條件,因此不歡而散。

但談判桌下的對弈纔剛剛開始。

在陳景和的暗中授意下,廣西、江西、浙江果然很快便宣佈三省自治,並報紙發文接受廣東方面領導,以此向南京朝廷施壓。

另外,新一輪大規模的去天方化***再次發動。

是想要過上穩定和平的正常生活,還是繼續被資本無限剝削壓榨,不在取決於掌權者,而是取決於百姓。

讓百姓自己選。

「要和談不要內戰。」

「要太平不要暴亂。」

「要生存不要剝削。」

「要穩定不要資本。」

廣州城天天有***的學生、工人到內閣和談團駐地外***,近一步的持續施壓。

而南京方面的***也持續不斷,但他們倒是沒敢打出逼陳雲甫退位的條幅,又或者說,南京的士子百姓還是很認可陳雲甫的。

畢竟實打實的功績還在那放着。

那份能壓的秦皇漢武都自愧不如的豐功偉績。

但中央朝廷不是吃素的,陳雲甫也不是吃素的。

在第一時間,陳雲甫就從遼州、藏州緊急調撥了海量物資入關,並通過中央經濟調控等多方面手段來穩定市場物價。

另一方面,朝廷的水師也進駐了泉州、上海等地,控制了幾大進出口海貿港口,把控經貿大局的同時將經濟主導權重新收入中央手中。

槍桿子和錢袋子始終都還在朝廷手裡。

最後則是報刊上的針鋒相對。

「朝廷若是要內戰就不會派和談團去廣州,朝廷同樣在竭力促進和平談判。

暴亂始由確實是朝廷決策錯誤,朝廷願意廣開言路,遍邀天下杏林大才齊聚南京,共商國是。

資本剝削完全是海外商人窮兇極惡之舉,朝廷亦是深惡痛絕,將即刻立法嚴懲。

是否在國內完全去除資本化將取決於民意,只要和談成功,朝廷願意傾聽各省民意,最後以新的聯合內閣來決定是否保留資本亦或者遵循祖制,不再營商。」

朝廷的態度還是很誠懇的,該認錯認錯,該改正改正,但是絕口不提取消皇室的事,更別說陳雲甫退位。

民心出現了搖擺。

本來老百姓也沒想過讓陳雲甫退位,老百姓也都習慣了頭上有個君王,畢竟幾千年了,那是刻入骨子裡的習慣。

只要朝廷能說到做到,百姓們還是願意繼續當順民的。

而就在這民心搖擺不定的時候,陳景和將一道陳雲甫的詔書和一紙供詞登上了報。

詔書是當初陳雲甫讓穆世羣傳達的關於赦免賈達姆的那道,而供詞則是三裡橋事件當晚,廣州府抓捕賈達姆後,賈達姆自己的供詞。

在這份供詞中,賈達姆親口承認了他自從來到中州後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如此喪盡天良的畜生,國法竟然不能將其懲治,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咱們頭上那位禹王,他擁有超過這個國家的一切權力,他可以完全憑藉自己的喜好做任何的事情而不用在乎對錯!」

「在印度,

我們這位王擁有一個三千人才能抗動的肩輦,而就在數年前,蒲向東更是爲我們的王打造了一個更巨大十倍的移動行宮,需要數萬奴隸才能抗起來!

在阿拉伯、在印度、在南洋,這個蒲向東爲我們的王打造了數個佔地近萬畝的王宮別苑,蓄養着數十萬奴隸、姬妾,這是遠比紂王還要荒唐百倍、千倍的奢靡。

權力,是腐化人心最快的一味毒藥。同樣,權力更是最容易讓人犯錯的誘因。

因爲我們的王擁有無盡的權力,所以就會有蒲向東之流投其所好、竭盡全力的諂媚並以此獲得寵信、縱容,纔有了賈達姆這種喪盡天良、無惡不作卻又逍遙法外之人。」

「王不退位,必有第二個、第三個賈達姆,早晚有一天,我們仍舊過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前有殷紂寵信尤費、唐玄宗寵信安祿山。」

「今就有大王寵信蒲向東。」

「將來還要繼續出昏君、暴君不成?」

「我們能從史書上吸取到的教訓,難道就是永遠不會吸取教訓嗎!」

好傢伙,臭小子爲了逼他爹退位,連紂王、唐玄宗都搬了出來。

鬼知道這份報紙進入南京的時候陳雲甫的臉色有多難看,不過他倒是隨和,一笑了之,就是把邵檸給嚇的不清,一個勁的勸陳雲甫息怒。

「孤纔不怒呢。」

陳雲甫哈哈一笑:「孤這些年都沒生過氣,這小兔崽子還不夠格惹我生氣。」

「景和不懂事,妾這就去廣州把他捉回來。」

邵檸這段時間一直提心吊膽,尤其是聽說陳景和造反後更是差點沒嚇死。

這可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啊。

再說難聽點,你就是造反也長點腦子,忘了陳雲甫就是靠造反,咳咳,這話不能說,犯政治錯誤了。

「不用管他,讓他鬧個夠。」

陳雲甫握住邵檸的手,安撫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孤老了,他有自己的主意是好事。」

「這些年,孤在渤海灣、濟州、瓊州、琉球等地練了一支水師,三十萬人,八百艘福船,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列裝火炮最多、戰鬥力最強的水師,僅憑這一支水師,孤甚至可以在半年內滅掉南洋那幾十個國家。」

陳雲甫拉着邵檸走向書房牆壁掛着的巨大航海圖,說了這麼一番話。

「沒人知道這支水師的存在,而現在,他們即將遠航去阿拉伯,爲孤帶回蒲向東的腦袋!」

「再然後,他們將會去一個地方。」

邵檸問道:「哪裡?」

「金州!」陳雲甫衝邵檸展顏一笑:「孤九州大業中最遠卻也是除了中州外最好的一個州,還記得當年我給你的許諾嗎?」

「檸兒,你將是金州的女王,連王號我都給你想好了。」

「陳-邵檸一世。」

「等將來咱們老了、去世了, 王位就傳給雅熙,這丫頭那麼多年陪孤這個爹演了那麼久的戲,還不知道被景和那小子恨成啥樣呢。

把她留在這將來還不被景和欺負死啊。」

邵檸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你啊,這麼多年誰都騙,要不是這次廣州鬧那麼大,連我都不知道雅熙這丫頭原來是你的同夥。」

「她不陪孤演戲,孤當年能同意她自己找夫家啊,還下嫁給廣州一商人,成何體統。」

「所以說,從那個時候你就已經開始謀劃了。」

「準確來說還要更早,早在太宗皇帝還沒去世的時候,我就都已經開始準備了,留下廣東四大家,和蒲向東做生意,爲的都是今天。」

陳雲甫微笑着說道:「你男人我從不做

沒把握的事,除非我真的是老糊塗了。」

「都快結束了,看楊浦怎麼談吧。」

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四百三十一章:求戰心切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廢徭復商疏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三十五章:幕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憤?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
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四百三十一章:求戰心切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廢徭復商疏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三十五章:幕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憤?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