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個道理,宋應星也就不再爲朱有孝擔心了,同時決定爲學生準備一批原始的創業基金,當然了這筆資金不會讓國家或者皇室自己拿出來,他希望是由從學校畢業的學生賺了錢以後爲學校提供,不做強制性規定,按照自願的原則,並且要在以後的學生中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使其感到如果部向學校提供這筆基金就會被校友們看不起,形成道德上的負疚。
關木通會成爲一個大發明家倒是不一定,但是成爲實業家是必然的,有了朱有孝這一千兩銀子做本錢,建立起一個小小的自行車廠還是不成問題的,具體到最後能夠做成什麼樣的規模,那得看看他自己的眼光了,不過富貴一生應該不成問題。
看完了關木通的木驢,朱有孝決定再看看學校的其他工廠,其實與其說這是工廠,還不如說是一片實驗室,最大的地方是公共使用的試驗車間,大明所有的機牀在這裡都能夠看到,只要是通過基礎課程學習的學生,無論是學習了幾年,都可以在這裡實習,就算是畢業了,如果想找一些靈感,又或者是想節省自己的費用,自己的錢不夠做實驗,都可以來這裡加工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且目前還是免費提供材料,因爲打着皇家的旗號,牛金星就把這些材料費都給承包了。但是牛金星這傢伙可不是傻子,他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有優先購買專利的權利,並且在同等條件下,他具有優先的權利。
在這裡朱有孝發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那就是有幾個學生正在製作一個特殊的灌裝機械,但是好像遇到了什麼問題,幾個人正在激烈的討論着什麼。於是朱有孝就走了過去,想聽聽他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看看自己能不能夠用自己後世的見解幫助他們提供一些思路。
仔細聽了一會他們的談論,原來這些學生有的曾經在戰場上呆過,尤其是在西域的戰場上,他們發現許多時候吃飯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在惡劣氣候下的行軍,比方說在沙漠地帶行軍時,不但要帶足飲用水,還得帶上做飯用的柴火,不然的話只能吃生肉、乾糧,雖然可以吃炒麪,但是那東西吃的時間長了,就吃膩歪了,而且非常費水,現在他們研究的是如何把食品放到玻璃瓶子裡,如何密封起來,保存更長的時間。
朱有孝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自從玻璃出現以後,圍繞着玻璃的應用,出現了非常多的產業,比方說利用玻璃瓶子存放一些比較珍貴的東西,油鹽醬醋等等,極不容易變質,也容易取用。而徐光啓的學生們製造出了簡單的顯微鏡以後,學生們加以發揮光大,製造出來的顯微鏡越來越先進,現在已經能夠放大四、五百倍了,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微小,就連簡單的細胞也能夠看得清楚了。現在這些學生就是想怎麼排空瓶子裡的空氣,形成相對的真空,讓瓶子裡的食品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
朱有孝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些人打算研製的是罐頭封口機,這些人打算將戰場上和平時吃不完而且容易壞點的東西,製作成罐頭,當然現在還沒有罐頭這個名詞,這可是個好的想法,又是增加一項產業的新發明,如果他們真是研究出了這種罐裝食品,那麼將來的需要就會非常大,而且將極大改變戰場的食品供給方式,因爲有時候後勤的供給,幾乎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尤其是在現在運輸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這種罐藏食品更爲重要。
於是,朱有孝這位畢業於供銷學校的雜學專家,決定在幫助他們一把。商品初步加工是供銷學校必學的課程之一,而且在辭職之後,收購廢品的時候,朱有孝和這類的加工廠接觸非常多,比如收購的玻璃瓶子,其中很多就是罐頭瓶子,這些都是賣給了罐頭加工廠,所以朱有孝對於罐頭灌裝封口機也是非常熟悉的,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封口的時候,保持相對的真空狀態。
宋應星在後面,跟着朱有孝擠進了這羣討論的學生中間,朱有孝說道:“同學們,我看你們都在討論如何把吃的東西放進瓶子裡,如何保存時間更長的問題。這樣吧,我給你們提供一些主意,但是你們研究成功了,可得讓我擁有一點專利權啊!首先是關於罐裝的問題,你們可以用手工裝,如果製造機器的話會花費很大的麻煩,現在人工費用很低,暫且可以不用研製,等以後人工費用比較高了再說。其次是消毒問題,這個可以通過製造長型的鐵鍋來解決,圓形的蒸鍋使用的體積最小,而方形的鍋使用效率比較高。其三最重要的是封口問題,可以在裝滿食物的瓶子上,先封住大部分的瓶口,這個需要機器,見過水壓機嗎,如果設計好活動的距離和力度,不至於把瓶子壓碎就可以了,至於排空瓶子裡的氣體設備,你們誰沒有加過做飯用的風箱,仔細考慮一下,把它反向使用一下不就是最簡單的抽氣機嗎?”
學生們一聽朱有孝講的設計思路,頓時馬上就有恍然大悟的,“對,對,這就是我們百思不解的東西,沒想到這位小哥一下子就想到了,真是太感謝了。對了小哥,您願意參加我們的研究小組嗎?如果研製成功了可是造福大明的好東西啊!”
朱有孝笑着說:“我只管提供一點思路,至於你們怎麼去搞這些東西,我也不會。只不過我可以給你們提供一點建議,建議你們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在這裡研究這一個問題,俗話說術業有專攻,你們可以組成幾個小組,分別研究生產的各個步驟,也就是說,如果把生產的工序分解成不同的簡單的操作,也許會減少製作的麻煩。”
“對,對。我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問題,這都好幾天了,這麼多人都集中在這裡研究這一個問題,還有好多步驟需要解決呢。”馬上就有人提出了浪費人才和時間的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朱有孝自己去摻和了,那些動手能力很強的學生,自然就會按照那些思路,去研製所需要的機械產品。
宋應星聽了朱有孝的建議,也是覺得非常有啓發,思考了一會,就像朱有孝問道:“陛下的話對我有了一點啓發,您的意思是不是這樣,那就是把複雜的工藝,慢慢變成許多的簡單的步驟,就好像讓一個人一下子走非常遠的路途,他會趕到困難,但是要是把目標訂成每天只需要走上幾十裡,也就是簡單的分成幾段,這樣他就會趕到目標明確,努力一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還有一個比喻,那就是把運動的方式改變一下,就如把直線運動和圓周運動結合起來,或者分開,有可能更簡單一些。只要把每一個簡單的步驟都練得熟悉了,然後在通過一定的程序連起來,這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好像這個在火器廠就這樣乾的,您說的例子就是秦朝制式兵器的製作方式。”
朱有孝點點頭:“是的,就是越簡單的操作越容易熟悉,操作起來越快,許多簡單的東西經過一定的程序聯合起來就是一套複雜的機器,這個名字就叫程序控制。”
宋應星說:“按照這個理論來講,那麼所有的機器是不是都可以按照這種思路來解決呢?對的,那個複雜的鍋駝機不就是一點一點的零件組裝起來的嗎?一對的鐵器按照一定的設計組裝起來,就變成了一頭‘鐵牛’,看起來這還真是一門新的道理呢。”
這天才和普通人的思維就是有非常大的不同,朱有孝幾句話就可以讓宋應星想到了工程控制論,這可是幾百年以後纔出現的理論啊!至於後來,宋應星聯合徐光啓等,他們還真就根據這些生產時間的過程中,編輯除了一套關於工程控制論的名著,不過朱有孝告訴他們,讀這些書的人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規定範圍,絕不可以隨便就散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