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

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

當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的時候,就已經不算是問題了,楊漣的臉色已經不再難看,他將江浙銀行的大股東和管理層以及一起到來的監事會成員帶進會議室,自己坐在主位上,兩邊是長條形的凳子,其他的人坐在兩邊,開始討論江浙銀行的善後處理會議。

坐下來以後,江浙銀行的董事長代表江浙銀行向楊漣做了關於江浙銀行經營狀況的彙報。經過這幾天的詳細調查,江浙銀行的管理層已經包裝這些數據做了細緻的統計,並且進行了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已經處於破產狀態,資不抵債,無法兌現將要到期的債務,具體的原因就是這次糧食風波中出現了嚴重的違規操作,其他的業務還是非常正常,因此希望央行予以救急,幫助度過難關,不願就這樣直接破產。

楊漣靜靜的聽這江浙銀行的回報,臉上沒有表現出一點滿意或者不滿意的表情,但是心裡卻像開鍋一般翻騰的沸水,暗中直罵這些人的無恥,央行明確規定不許拆借銀行資金用於炒作,但是這些人無視央行的規定,不但違規操作,而且金額巨大,結果造成的損失卻要央行來給他們擦屁股,如果都這樣賺錢了自己享受,破產了讓央行來承擔損失,這他媽不是把央行當做傻子來使喚了麼,純粹的無賴想法,但是可能讓他們達到目的嗎?

看着這些人無恥的嘴臉,楊漣微笑着站了起來,向這幫人說道:“大明中央銀行是所有銀行的銀行,目的就是爲衆多的地方商業銀行服務的,所有銀行的困難都是大明中央銀行的事情,屬於央行的責任,央行絕對不會推脫不管,但是不屬於央行的責任,央行也不會充當保姆,負責一切債務賠付。”

有股東站起來問道:“楊大人,我們不是向央行繳納了一定的存款準備金了麼?現在我們遇到了困難,難道央行就撒手不管,讓我們自己生死由天,那麼我們繳納的準備金還有什麼用,反倒是佔用了我們的資金,這些準備金不是要給我們銀行困難時救急的嗎?國家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納稅爲國,現在遇到了困難,怎麼就不能要回我們的資金呢?”

楊漣仍然微笑着回答:“這位先生,請問你是否真正認真閱讀過銀行的制度嗎?現在我再次給你解釋一遍,原來叫做保證金,現在叫做央行準備金的含義,央行準備金的真正含義是保證儲戶的資金安全,不是保證各個商業銀的違規操作受到的損失,如果是因爲天災、戰爭等原因引起的銀行經營困難,導致無法經營,央行會考慮救濟,但是商業銀行因爲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資不抵債,以至於破產,央行是不會負責賠付的,並且還會在賠付儲戶以後,追究商業銀行的責任的,會徹底對商業銀行進行清算。”

真正懂得銀行規則的股東們,像看見一個傻子無賴一般的盯着這個股東,怎麼還有這樣的傻子,想跟央行的大人耍無賴,你能賴得過央行嗎?現在是求人辦事,不是要挾央行。

看到其他人不再提出疑問,楊漣這才接下說道:“央行不願意,也不會眼睜睜的看這江浙銀行破產,如果就這樣破產清算,不但會對衆多的股東造成鉅額損失,還會對數量更加龐大的儲戶造成損失。央行是會對一般的儲戶做出賠付,但是這是有一定的金額限制的,不會無限的進行賠付,至於在江浙銀行的工商儲戶,央行可能不做出賠付,那麼他們的損失將是更加嚴重。所以說,一旦地方商業銀行破產,受到損失的範圍非常大,而受到最大損失的還是當地的經濟,在很長的時間內無法重現生機,會成爲死水一潭。”

看到楊漣說得比他們想象中的風險更大,這些股東們自己的財產大半都在江浙銀行中存着,而且幾乎所有的股東都是在江浙銀行開戶,如果江浙銀行破產,首先賠付的是數量衆多的個人儲戶,他們在銀行的財產將會徹底損失乾淨,不像他們以前想的僅僅是自己出資的部分。全部個人出資的股份損失掉,不會讓他們徹底破產,畢竟那些錢是他們的一少部分,但是如果把戶頭上的全部財產損失掉,那麼這裡的多數人都會傾家蕩產,這樣的損失是他們無法承擔的。

楊漣的解釋徹底打消了江浙銀行股東們的僥倖心裡,讓他們沒有任何退縮的餘地,只能掏腰包大出血,否則將會徹底破產,這就爲接下來的債務談判作出了妥協的前提,不然的話,依照這些人不要臉的態度,還真可能會耍無賴,讓更多的人受到池魚之禍,尤其是央行的損害更大。

楊漣看着這些就要絕望的股東,心理上感覺要比剛纔舒服了一些,就給他們遞出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爲什麼說是救命稻草呢?因爲僅僅是一條主意,具體的操作還需要他們自己去討論、協商、爭取。

“債轉股”是一個新名詞,當楊漣說出“債轉股”的名詞時,這些人眼中一亮,看起來這次危機還是有解決辦法的,只是知道楊漣打算幫他們解決危機,但是“債轉股”的具體操作辦法是什麼呢?

楊漣再次給他們上課,說道:“債轉股的具體含義就是讓持有你們債務的債主不在繼續討要當前的債務,而是將目前的債務轉化成銀行的股份,成爲江浙銀行的股東,在將來可以分享江浙銀行獲得的經營收益,至於具體如何去分配股權,這是需要你們自己去談判的,而別人是否會接受你們的股份,還得看你們自己的實力是否雄厚,有沒有投資的價值。”

商業談判歷來都是一個非常有技巧的,現在楊漣即把銀行破產的嚴重後果告訴了他們,還把如何操作的方法告訴了他們,這就在無意中讓他們佔足了便宜。雖然說他們現在還處於舉步維艱的位置,但是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還是非常感謝代表央行的楊漣,全部股東站了起來,向楊漣深深的鞠了一躬,表示了他們的謝意,然後陸續退場,回去自己商討各方的利益去了。

雖然給江浙銀行的股東們拿出了主意,但是楊漣心裡還是沒有足夠的底氣,萬一這幫人在談判中太過小氣,致使江浙銀行重組失敗怎麼辦,因此楊漣還打算在幫他們一把,就在吃罷晚飯以後,悄悄的前往牛金星的住處協商,看看牛金星是不是有意接手江浙銀行的一部分股權,畢竟騰龍銀行的實力強大,而且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更是有星羅棋佈的商業網點,也需要得到一些好處,這也算雙贏吧。

牛金星明白楊漣的來意,看起來楊漣的商業頭腦要比皇上差得太多,皇上要是有意思接手江浙銀行,那就根本不用給楊漣送來“債轉股”的條子,也根本不用派楊漣來處理這個事情,僅僅自己在這裡就可以將整個江浙銀行吞併,但是這樣做就明顯表現出了皇家財團勢力仗勢欺人了,和皇家財團的經商理念不符,損害了長久以來建立的聲譽。

因此,牛金星便對楊漣說道:“楊大人,無論是騰龍銀行還是大明皇家貿易商行都沒有染指江浙銀行的任何意思,現在皇家的財產已經足夠強大,不願意和國內的任何商業集團爭利,我們的目的是爲了爲大明服務,爲了大明衆多的人民服務,這纔是皇上成立皇家財團的真正目的。你可以看到這次糧食風波中,我們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始終保持着平價供應市民口糧,維護這市場糧食價格穩定,雖然這樣做讓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損失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是看到老百姓有飯吃,北方的人民沒有流離失所,凍死餓死,這就達到了皇上的最低目的,我們心裡也舒服。”

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
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