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人才 (求支持,求月票)

作爲大明高等教育的嫡造者,朱明忠自然不知道,現在大明的高等教育正面臨着一個瓶頸期,對於一個人口不過六千萬,卻擁有超過十萬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國家來說,似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委實太多了一些。

可實際上,這所謂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之中,有超過5萬是朝廷的官員,尤其是興乾之後,地方官廳上的許多不入流的吏員,同樣也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低級官員,無論是吏員的文官化,亦或是司法等權力的分立,其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大明的官員體系迅速膨脹起來。

五萬餘名各級官員,這或以說是古往今來,從不曾有過的“天文數字”,當然官員們的俸祿都是要靠百姓供養。如果不是因爲官府掌握有大量的官田,通過官田的出租獲得鉅額收入,再加上鹽稅、路稅等渠道獲得鉅額稅款,恐怕以傳統的財政就連支付這些官員的俸祿都成問題。

而官員數量的膨脹是建立近代政府的一個必然,對於每年都在增加的官員數量,朱明忠並不在意,甚至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西征,同樣也沒有讓他投入太多的精力,畢竟,西征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想比於西征,每年春季開學之後,朱明忠都會等待着禮部對全國各級教育機構就讀人數量的統計,在過去的七年間,傳承千年的六部之制逐漸變化。禮部負責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對於禮部尚書來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月過後的開學季,後另一個時空不同,現在大明所有的學校開學都是2月中旬。

對禮部而言,之所以重要是因爲禮部需要在短時間內,將全國各府縣的在校學生數量加以統計,然後還要彙報其它諸如學校數量、老師數量以及學科開設等事項,七年來,禮部上下早就已經養成了習慣,同樣也知道,在彙報時,陛下會一一比對去年的數字,不僅會對照這個數字,同樣也會對照刑部上報的數字,與過去戶部掌握戶籍不同,現在戶籍歸負責地方治安的巡檢廳管理,所以刑部會將適學兒童的數量加以統計,上呈給陛下,這樣的一對照,問題很容易對比出來。

“……按照適學兒童人數來看,現在男童的社學就讀率只有78%,女童只70.5%……”

盯着沈佺期這位禮部堂書,朱明忠的語氣顯得有的有些不悅。

“也就是說,我大明還有三分之一的女童無法接受教育,沈佺期,這麼下去,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將視線從奏摺轉到沈佺期的身上,朱明忠的聲音變得有些嚴厲。

“這麼多女童不去就讀,就意味着,十幾年後,大明會有三分之一的兒童的母親是文盲,是沒有接受的教育的,她們不能夠給子女基本的輔導,甚至於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觀點,諸如“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錯誤的觀點,會繼續向下一代灌輸,如果禮部坐視這一切發生,那麼無疑就是犯罪!是對整個華夏的犯罪!”

陛下的話讓沈佺期的額頭頓時冒出一陣冷汗,他立即的說道。

“回、回陛下,目前社學教育推廣,經過前幾年的推行之後,當下正處於瓶頸期,儘管多年來通過編寫教材,加之對在鄉士人培訓,以未第士人爲老師,勉強滿足了對於老師的需求,但是,社學推廣七年以來,已經大量寒門子弟畢業,可是他們畢業之後,又能幹什麼呢?幾乎沒有太多的變化,社學中的學習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命運……”

“怎麼沒有變化,他們識字、知禮,懂得算術,懂得基本的地理知識,他們中的許多人,到了城市中,也可以……”

突然,朱明忠的話音一頓,他的眉頭猛然一皺。

是啊!

他們的命運並沒有因爲讀書發生改變!至少在表面上沒有,對於大多數目光短淺的人來說,他們沒有看到第一代接受了完全社會教育的男女少年,相比於文盲的同齡人,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擁有更多的可能。

在過去的幾年中,朱明忠都會將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撲到“教育”這件事關國本的大事去,在如何建立健立“國民教育”這個問題上,他可謂是頗費了一番心思。來自21世紀的他,深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同樣也有國家的命運。所以他纔會對教育極其看重,在他看來,教育或許將是他留給這個大明最好的禮物,無論是是否能夠引入近代化的教育,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一直致力於借鑑後世的基礎上,建立適合這個時代的國民教育,一直試圖建立一個普及所有大明百姓的義務教育,同時還有一個普通人也可以受益其中的精英教育體制,兩者相結合也就構成了近代教育體系。

只有通過教育,未來的數百年間,中國才能長久屹立於世界之巔,纔有可能讓世界進入“大明治世”,教育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之路。同樣,教育也是大明實現華夏文明第二次擴張的唯一選擇。

儘管迫切,可朱明忠也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教育不可能一下就改變一切,必須通過長期不斷的教育才能達成目的,相比之下,無論是建立現在近代化的陸海軍,亦或是比修建世界上第一條千鐵路,以其其它方方面面的進步與變革,或許看起來進步非常,但實際上,卻不過是朱明忠憑藉着超越時代的學識強行帶來的改變。上述的這些變革現在還可以通過朱明忠去改變,可是最終將這些劃時代的知識與技術與這個時代融合在一起,就需要教育!教育是一切的基礎,而教育不像其它的東西那樣,不是短時間內投入大量金錢就能夠見效的。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朕心急了……”

意識到自己正在走入誤區的朱明忠,止住了心裡的不滿,當然,他知道,有了今天的這番對話之後,沈佺期等人勢必會進一步推動社學教育的普及。對此他並不反對,甚至樂見其成。

“……100%的社學開設算術、85%的開設地理……”

念着這些數字,一邊比對着與進年的數字對比,朱明忠沉吟片刻又說道。

“以朕看社學會可以增加一些手工課,嗯,還有農技課,畢竟種田是門學問,不是每個百姓都會種田,通過社學可以推廣新式農具和農技,這一點對百姓的生活是有用的,還有縣學、府學中,實學科目中,可以增加商業等科目,這個禮部要組織專人去研究,要讓他們可以學習致用……”

1670年的大明,儘管從歐洲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科學成果並聘請了數以百計的西方學者,甚至就連牛頓那位大牛,都成了清河書院的“牛博士”和他的初戀情人在那裡過上了幸福生活,併成爲大明知名的學者。

但是在另一方面,這個時代是科學的矇昧時代,世界科學發展也正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奠定的,所以在教育上,儘管有着領先世界三個多世界的見識,可是朱明忠與這個時代的人們一樣,仍然處於探索階段。

畢竟,許多領先於時代的知識,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在很多時候,在與這個時代的學者們交流的時候,朱明忠往往不過只是通過他們瞭解時代的學術水平,然後有針對性進行一些提示,而不是一味的將二十一世紀的知識傳輸到這個時代。

“社學是基礎,通過開設手工課和農技課,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手工技巧,掌握更先進的種地技術,如些會對他們的生產有幫助,至於縣學、府學,他們需要接觸一些工科、商科以及農科的知識,如此將來他們纔能有人嘗試着選育良種、改良農具……”

陛下的建議,讓沈佺期深以爲然的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目下百姓皆言家中子女於社學所學用途極爲有限,所以,若非是官府督促,有不少人不願意讓子女入社學學習,不過要是男子能於社學中,學會如何選種、如何耕種,如何施肥,女子能於其中學習織布、織線衣、織綢等的技術,把男子變成田間的種田能手,把女子變成紡紗織布的巧手,到時候,百姓自然樂意讓子女進入社學。”

先是分析了一遍陛下建議的好處,然後沈佺期又恭維道。

“如些社學必定大興。陛下英明!”

不過沈佺期的恭維讓朱明忠的眉頭一跳,他建立社學的目的,可不是爲了固化“農耕女織”,興辦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爲了很多年輕人通過讀書得到新工作,脫離了土地的束縛,那些年輕人,未來會到城裡的商號、工廠當學徒,當然也會前往分封諸夏。

不過,轉念一想,在現代工業的衝擊下,這種所謂的“實用技術”又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呢?而在另一方面,通過社學傳播先進農技,對於大明的農業生產將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也不盡然如此,學習農技,是因爲在農村有五成的農民,實際上並不會種田,他們儘管種了一輩子的田,但是卻不知道如何選種,如何耕種、如何除草,所以,他們雖然同樣的種田,投入同樣甚至更多的勞力,但是土地的產量卻很有限,相比之下,村中的“田秀才”……”

朱明忠特意強調道這個名詞,過去他並不知道這個名詞,但是早先卻從報紙上知道了這個名詞,知道“田秀才”厲害的地方。

“那些田秀才往往都擅長這些,他們在留種的知道,知道應該留下什麼樣的種子,知道什麼樣的種子產量高,知道何時施肥、灌溉……”

言道着那些田秀才的長處,最後朱明忠說道。

“這些田秀才往往就是憑藉着這些尋常百姓所不懂的知識,讓他們的土地產出更多,獲得更多的利益,不能夠再讓他們像過去那樣敝帚自珍,要想辦法,把這些藏在田秀才的肚子裡的農技都掏出來,然後彙編成籍,再傳播開,沈佺期……”

看着沈佺期,朱明忠突然說道。

“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上海的徐家同樣的種地,一畝地產出比周圍的百姓多出一兩鬥開外,憑的是什麼。憑得是徐家家傳的種田巧技,如果把這些巧技推廣到全大明,大明的田地增產又豈止千百萬石?”

朱明忠所指的徐家,就是上海徐光啓的後人,當年徐光啓就擅長農技改良,古往今來,像那樣的農政專家又豈止一人,只是受限於種種原因,那些技術的傳播是極爲緩慢的。這正是古代技術傳播的限制性,可如果能夠通過社學去推廣,勢必將會改變這一切。

“社學不僅可以推廣這些的農技,而且也可以蒐集農技,可以進行技術蒐集,然後再由相工部負責整理,歸納。”

現在大明的工部類似於農工部,其同樣也負責農業,這是興乾後六部改良其中一點。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明忠的眼前突然一亮,他立即想到了在過去幾年間書院的改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新增課程從以人文學科爲主到以自然科學爲主,這正是各國大學的發展必由之路。

歐洲最早的大學教的是宗教,後來增加了哲學之類的人文學科,而中國最早的大學教的是儒學。而歐洲由於遠洋航行、掠奪殖民地、發展經濟的需要,在大學中增設了自然科學的教席;近代科學的產生與發展,爲歐洲在大學中增設自然科學的教席創造條件。

現在大明所走的道路,不也正是如此嗎?無論是書院亦或是縣學、府學其中的自然科學不都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一點點的增加嗎?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通過普及教育讓國人都成爲科學家,而是通過普及教育要讓更多的少年兒童接受教育,識得幾個文字,掌握一些數學、地理、歷史、法律還有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當然要是對他們的生產生活有幫助的話,那自然更好。

第121章 援軍(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402章 何斌(第二更,求支持)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564章 未來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328章 當兵好(第二更,求支持)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640章 新的市場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449章第102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415章 苦命人(求月票,求支持)第20章 宮內(第二更,求支持)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106章 錯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6章 明臣(第二更,求月票)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403章 棋子(求支持,求月票)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你也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章 獻策(第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418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117章 拋射(求推薦,求收藏)第571章 金礦第142章 東方號(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第140章 米券之變(第一更,求月票)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260章 蒸汽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80章 新憂(第二更,求支持)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95章 忙中閒(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432章 南洋熟天下足(求支持,求月票)第573章 直升飛機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139章 戲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爲國爲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90章習慣了就好 (爲新書求支持)第173章 機會(求支持)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6章 危機(第二更,求月票)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482章 大海戰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533章 新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練兵 (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8章 名聲 (求支持,求月票)第245章 合流(求支持,求月票)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千年運河(第二更,求支持)第602章 禍起第95章 忙中閒(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25章 渴望(求支持,求月票)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向北(求支持)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103章 成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126章 清河(第三更,求月票)
第121章 援軍(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402章 何斌(第二更,求支持)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564章 未來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328章 當兵好(第二更,求支持)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640章 新的市場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449章第102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415章 苦命人(求月票,求支持)第20章 宮內(第二更,求支持)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106章 錯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6章 明臣(第二更,求月票)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403章 棋子(求支持,求月票)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你也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章 獻策(第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418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117章 拋射(求推薦,求收藏)第571章 金礦第142章 東方號(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第140章 米券之變(第一更,求月票)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260章 蒸汽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80章 新憂(第二更,求支持)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95章 忙中閒(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432章 南洋熟天下足(求支持,求月票)第573章 直升飛機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139章 戲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爲國爲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90章習慣了就好 (爲新書求支持)第173章 機會(求支持)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6章 危機(第二更,求月票)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482章 大海戰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533章 新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練兵 (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8章 名聲 (求支持,求月票)第245章 合流(求支持,求月票)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千年運河(第二更,求支持)第602章 禍起第95章 忙中閒(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25章 渴望(求支持,求月票)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向北(求支持)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103章 成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126章 清河(第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