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削藩之論

朱元樟面沉如水,一張佈滿了老年斑的滄桑臉上面無表情。

蕭凡擡眼偷瞧了瞧,卻在他臉上找不出任何喜怒情緒,不知道朱元樟對削藩一事到底持什麼態度。

不過,既然朱元樟要他說出削藩的主張,說便是了,他願不願意削那是他的事,正如他所說,臣子只要盡到提供建議的責任,採不採納就不關他的事了。

“陛下,若您真下定了決心削藩,對您來說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蕭凡躬身稟道。

“此話怎講?”朱元璋盯着蕭凡的臉緩緩問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陛下您的,您若下旨收回諸王藩地,沒人敢反對,藩王們皆是陛下的皇子,陛下聖旨一到,誰敢不從?”

朱元樟似笑非笑的道:“若真有人不從,又當如何?萬一聯的皇子們捨不得放棄封地裡的偌大權力,乾脆橫了心造聯的反,怎麼辦?。

“陛下,這是根本不必要的擔心,臣相信沒有哪個皇子敢做這等大逆之事,因爲這大明江山是陛下您親下來的,陛下之赫赫威名,早已在皇子們心中根深蒂固,諸王之中,任誰都沒有這個膽子敢反抗陛下的天威,就算他們暗藏禍心,也不敢付諸行動,論威望,論民間的影響,論軍事上的指揮能力,論朝廷與地方軍隊的實力,他們都不是陛下的對手,天時地利人和,諸王一樣沒佔,如此沒有把握的造反,諸王是萬萬不敢行之的。”

“再說,自古不論是造反還是起義,都必須有個名目,師出有名才能獲得天下人的認同和跟隨,諸王若造陛下的反,他們師出何名?以子伐父,此乃大逆不道之舉,他們若反,便自己將自己推到了被天下人唾罵孤立的絕境,諸王皆是聰明睿智之人,這些利害,他們必然清楚的。如果陛下向諸王下旨削藩,臣敢斷定,諸王縱然心有不願,但也會老老實實的遵旨行事,沒人敢違抗陛下的旨意。小

“如黃先生說的那樣,什麼調動朝廷大軍監視,又什麼先削小藩再削大藩等等,這些主張其實根本沒必要,反而會將陛下與藩王們的父子關係推到劍拔弩張的境地,而且很可能會弄巧成拙。陛下是天下共主,陛下的意志便可以決定一切,一道旨意可以解決的問題,完全用不着拐彎抹角畫蛇添足的自找這麼多麻煩。”黃子澄聞言面帶怒色,重重的哼了一聲。

蕭凡說着擡起頭,直視朱元璋,沉穩有力的道:“總而言之,削藩之事,其難並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於陛下的決心,陛下若有心,一句話便可輕鬆解決它,陛下若無心,削藩之事難如登天!”

朱元樟深深的注視着蕭凡,他被蕭凡的這番言論震驚了。

此人到底有過何等不凡的經歷,竟將他的心事琢磨得如此透徹?滿朝大臣之中,有哪個大臣能夠有如此銳利的目光,所言所思能直透人的心靈?

蕭凡說的這些話,朱元樟當然比他更明白,沒人比他更清楚削藩之事的難度,對別人來說,削藩或許難如登天,如黃子澄,他一門心思的想着如何削藩纔不會讓天下變得大亂,怎樣動作纔會把影響減到最低,所謂的“削藩十策”根本就是一堆言之無物的廢話,黃子澄卻不知道,他的思考方向完全就是錯誤的,他只看到了事情的本身,卻沒看到執行這個事情的人。

這個人是誰?他是朱元璋!淮右布衣,起於亂世,擊倒了無數對手,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他分封諸王,只因他要這天下姓朱,若是他改變了主意呢?他不想分封諸王了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賜予皇子們封地,當然也能收回封地,用不着找藉口,也不必搞什麼陰謀詭計,只要他朱元璋一紙令下。哪咋。皇子敢不乖乖服從?天子雖老邁。可他當年的赫赫威名仍在,天下間可稱英雄的人,已被他朱元璋殺得乾乾淨淨了,當今世上敢稱英雄者,唯朱元璋一人矣!哪咋。皇子有本事有膽量敢違抗他的命令?

是的,削藩對朱元樟來說,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當朱允墳和黃子澄在爲削藩之事傷透腦筋之時,這個名叫蕭凡的年輕人一眼便看穿了事情的本質。

朱元樟看着蕭凡,他終於第一次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惜才之意,以前蕭凡所獻的賑災之法,他只驚訝於這個年輕人於民政方面的才能,驚訝歸驚訝,他其實並不是太在意,天下之大,民政方面傑出的官員太多了,可今日的蕭凡,卻讓朱元樟再次深刻見識到了他的才能。

朱元璋轉眼看着身旁若有所思的朱允墳,心中暗暗嘆息。

但願這個蕭凡將來能夠好好輔佐孫兒。對允煩能一輩子忠貞不渝且盡心盡力,此子若稍加磨練。數年之後,或可爲一代幕臣。

蕭凡的話說完半晌,大殿仍無一人開口說話。

朱元樟在想着更深遠的事情,朱允墳則蹙着眉頭在思考,黃子澄卻一臉不認同的漠然神情。

蕭凡擡眼偷瞧了瞧殿中的三人,心中不由打起了小小鼓,削藩畢竟是個很敏感的事情,所有的大臣們都對此諱莫如深,不置一辭,只有自己這個傻大膽居然真敢在老朱面前說,一老朱該不會忽然翻臉吧?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射完了又翻臉不認帳的,人品很是低劣,老朱是不是其中的一員?那自己就死得太冤枉了。

殿中四人各懷心思,良久,朱元樟冷不丁問道:“蕭凡,你今年多大了?。

蕭凡一聽頓時嚇壞了,完蛋了!老朱問我歲數幹嘛?該不會是打算把我殺了以後,在我的墓碑上刻生卒年月吧?

“陛下,臣今年網滿二十歲。”蕭凡老老實實答道。

朱元璋點點頭,喃喃道:“弱冠之年”蕭凡,可有表字?。

“臣父母雙亡,長輩俱無,尚無表字。”

朱元樟淡淡的笑了:“如此,聯賜你表字如何?”

如何?我敢不答應嗎?皇帝的面子誰敢不給?再說,由皇帝御賜表字,那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說出去都會贏得滿朝文武羨慕且敬畏的目光,這簡直是大佔

蕭凡頓時又驚又喜,撲通跪下,伏地大聲道:“多謝陛下,臣感激不盡!”

無視身旁黃子澄又嫉又羨的目光,朱元樟閉上眼沉吟了一下,緩緩道:“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蕭凡想了想,頓時驚喜道:“多謝陛下賜字,臣以後的表字就叫“君子,了,蕭君子,臣很喜歡這個名字,”殿內三人的臉頓時黑了下來,盡皆無語:

朱元璋狠狠瞪了他一眼,走到龍案邊,提筆寫下兩個字,然後將寫了這兩個字的紙沒好氣的甩給他:“哼!你倒想得美!還君子呢,你覺得你像君子嗎?”

蕭凡納悶的接過紙一看,卻見上面端端正正寫着兩個字:“守義”

蕭守義?好土的名字!

蕭凡一張嘴便待反對,話到嘴邊及時住了嘴,這表字可是皇上取的。誰敢反對?不要命了麼?別說“守義”了,就算他叫我阿貓阿狗我都得捏着鼻子認了。

朱元璋看着蕭凡,意味深長道:“蕭凡,守住大義,一心事君。勿欺。勿縱,勿驕,聖人還說過一句話:“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你這人雖小節處磊羽繁多,但仍可稱爲國之棟樑,聯予你之厚望,你可要牢牢記住。”

蕭凡仔細想了想這兩個字的含義,終於有些恍然。

朱元樟當着黃子澄的面賜他表字,這是在給他撐面子,扶持他在朝堂的地位呀,但同時卻偏偏賜“守義”二字,這也是暗裡警告他,要對皇帝忠心,守住臣子的大義。將來要好好輔佐朱允墳,不可欺君,不可驕縱,賜予他榮耀的同時,也好好的敲打了他一番。

“臣,蕭守義叩謝陛下賜字!”蕭凡立馬跪下,高舉着朱元樟寫着他表字的那張紙,一臉恭敬的大聲謝恩。

朱元璋淡淡道:“平身,今日所說的削藩之事,事關重大,聯無法現在決定,過段時日再議,你們都退下吧。”

“是。”朱允煩,黃子澄,蕭凡三人一齊施禮,然後緩緩退出了大殿。

出了殿門,蕭凡仍高舉着朱元璋的那副賜字,一副小心翼翼的神情,黃子澄則很不屑的哼了一聲。招呼都沒打,快步走向宮門。

朱允墳笑道:“蕭侍讀小你的見識不凡,今日說的那些話,皇祖父想必都聽進去了,祖父賜你表字,這是對你的讚賞呢。”

蕭凡擦了一把冷汗,一臉後怕道:“嚇死我了,陛下問我年紀時,我還以爲他要殺我呢,我差點請他幫我刻一句墓誌銘,以向後人宣示我死得多冤枉了

朱允墳哈哈大笑,然後好奇道:“你若死了,想在墓誌銘上刻什麼?”

蕭凡不假思索的道:“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朱允墳頓時肅然起敬:“蕭侍讀心高志遠啊!”

回到家裡,蕭畫眉歡快的迎上前來,蕭凡嘿嘿一笑,一臉喜意的將朱元璋賜給他的字展開給她看。

蕭畫眉朝它上下打量了一眼,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大大的眼睛裡滿是問號。

蕭凡笑道:“這是皇上親手寫下來賜予我的,以後我有表字了,就這兩個字,“守義”覺得怎樣?”

蕭畫眉唸了兩遍,然後輕輕一撇嘴,咕噥道:“真土”

蕭凡臉黑,擦汗:“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咱倆果然是天生的一對兒,很有共同語言,”

蕭畫眉頓時滿臉幸福的笑,她對蕭凡“天生的一對兒”這個說法感到很滿意。

“相公,你說這幅字兒是皇占親手寫的?”蕭畫眉眼睛眨啊眨,很天真的模樣。

“對啊。”

“那它是不是很值錢?”蕭畫眉一臉純潔的仰望着蕭凡。

蕭凡點頭道:“天子親手寫的字,可以算得上無價之寶了。”

蕭畫眉的一雙大眼睛裡頓時冒出兩道亮燦燦的銀子形狀:“相公,那我明日便上街找個買家賣了它,你說它可以換多少隻蹄膀?”

蕭凡一楞,頓時感覺渾身冒了一身冷汗,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

扳過畫眉的小肩膀,蕭凡指着那幅字,用無比嚴肅的語氣告訴這咋。小財迷:“你要死死的記住了,這幅字絕對絕對絕對不準賣掉!這是皇上賜的字,若賣了宅,咱們都得被皇上誅九族!明白了嗎?”

好險吶!幸好被自己事先知道了,不然若真被畫眉賣了出去,蕭凡多少顆腦袋也不夠朱元璋砍的。

蕭畫眉彷彿被蕭凡嚴肅的表情嚇到了,忙不迭的點頭,表示她懂了。

蕭凡鬆了口氣,網轉過身,便聽到蕭畫眉怯怯的問道:“那”咱們把它賣貴一點兒,也不可以嗎?”

蕭凡頓時抓狂了:“多貴都不可以!這不是貴不貴的問題,這幅字兒只能供在蕭家!出了蕭家的門就是欺君,就是大不敬!會被滿門抄斬的!”

看着蕭畫眉小臉懵懂的樣子,蕭凡覺得很沒安全感,咬了咬牙道:“不行,我得找個隱秘的地方把字藏起來,否則我總感覺自己脖子上的這顆腦袋很危 …””

不好意思,晚了一點,原打算在力舊年的最後一刻出來的,結果還是沒趕得上。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還在讀書的朋友,祝你們學習進步,已經工作的朋友,祝你們工作順心,當了老闆的朋友,記得把手機裡蜜的名字改成“中國移動客服”

好吧,新書月票榜咱們輸了,輸在第名上,僅差3個名次,算了,我這人可能天生沒有得橫財的命,感謝大家這幾天玩命的給我投票,特別是“燭光口”和“賣兔子嘍”兩位,特意用打賞的形式給我投票,鞠躬謝謝大家!在下雖敗猶榮,你們的熱情讓我覺得我並不是失敗者,反而很富有。謝謝!

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188章 官驛刺殺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155章 處男提督第5章 翁婿交鋒第292章 警告紀綱第101章 削藩之論第197章 惡魔之花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267章 天子問情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48章 還君明珠第169章 君臣定策(上)第209章 潛入敵營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第282章 兵敗山倒第75章 冤家路窄第92章 祖孫密談第84章 錦衣重開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169章 君臣定策(上)第95章 王臣鬥毆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55章 成親之議第79章 喬遷新居第54章 泰山有請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200章 梟雄之志第8章 太虛道長第94章 君子報仇第77章 天子下詔第58章 孤女北來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0章 姑爺掌櫃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189章 初至北平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45章 冒牌太孫第147章 曹毅探監第157章 再見鶯兒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78章 落花添恨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310章 決意除奸第188章 官驛刺殺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279章 截殺密使第79章 喬遷新居第24章 無良掌櫃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75章 冤家路窄第202章 北出草原第69章 不做君子第1章 來如春夢第22章 夜下衷腸第32章 善解人意第293章 當仁不讓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141章 火場獲救第24章 無良掌櫃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319章 狗急跳牆第46章 醉打皇孫第250章 甘爲奴僕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132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進京趕考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90章 臣子不臣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164章 暗中佈局第251章 相思得救第18章 陳氏先祖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230章 改革難行
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188章 官驛刺殺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155章 處男提督第5章 翁婿交鋒第292章 警告紀綱第101章 削藩之論第197章 惡魔之花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267章 天子問情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48章 還君明珠第169章 君臣定策(上)第209章 潛入敵營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第282章 兵敗山倒第75章 冤家路窄第92章 祖孫密談第84章 錦衣重開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169章 君臣定策(上)第95章 王臣鬥毆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55章 成親之議第79章 喬遷新居第54章 泰山有請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200章 梟雄之志第8章 太虛道長第94章 君子報仇第77章 天子下詔第58章 孤女北來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0章 姑爺掌櫃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189章 初至北平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45章 冒牌太孫第147章 曹毅探監第157章 再見鶯兒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78章 落花添恨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310章 決意除奸第188章 官驛刺殺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279章 截殺密使第79章 喬遷新居第24章 無良掌櫃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75章 冤家路窄第202章 北出草原第69章 不做君子第1章 來如春夢第22章 夜下衷腸第32章 善解人意第293章 當仁不讓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141章 火場獲救第24章 無良掌櫃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319章 狗急跳牆第46章 醉打皇孫第250章 甘爲奴僕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132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進京趕考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280章 佯攻北平第90章 臣子不臣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164章 暗中佈局第251章 相思得救第18章 陳氏先祖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230章 改革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