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太祖趙進研究5完本內有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

幾乎所有研究趙進心路歷程的文章,到最後都會變成趙進成功事蹟的展示,本文看起來也未能免俗。

一個十歲的少年,受過驚嚇的十歲少年,接下來只在徐州這個窮苦荒僻的城市長大,活動範圍沒有離開居住的幾條街道,他的父親和叔父受過有限的教育,而且還偏向職業士兵,趙進如何能有後來的視野?

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爲王友山,大漢帝國文臣首席王兆靖的父親,王友山是明帝國的進士,又做過御史,是明帝國的上層知識分子,這似乎是唯一的原因了,在沒有文化風氣的徐州,王友山是唯一一個和趙進親近,並且有傳授知識可能的飽學之士。

可按照王友山在明帝國前同事們的回憶,王友山爲人正直,但也和當時很多上層知識分子一樣,對明帝國很是忠誠,而且在那個時代,也看不出什麼不忠誠的理由。

一個明帝國文官體系的受益者,無論如何也不會對趙進有什麼特殊的影響,而從趙進的成長曆程來看,他很早就將明帝國視爲對立者,或者用一些文藝作品的話說,將明帝國視爲獵物。

這些年又有另外一種論點興起,他們將趙進的父輩,也就是趙振堂和趙振興兩個人描寫爲明帝國武將世襲體制的受害者,趙家一直很仇視大明,或許趙進對這樣的思想耳濡目染,受到影響。

還有人言之切切,說趙振興在職業士兵的生涯中,立下了赫赫功勳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償,在這漫長而又精彩的生涯中,趙振興積累了足夠多的見識,或許形成了自己的判斷,他又把這些傳授給趙進,還影響了和趙進一同向他學習的陳昇、王兆靖等人,奠定了大漢帝國開國元勳們的思想基礎。

這個論點看似合理,實際上傳奇故事的成分頗重,一個地位不高的職業士兵,再怎麼頭腦清晰,也不太可能形成那麼系統的認識,按照對明帝國軍界的研究,趙振興教育趙進等人忠君愛國的可能更大。

我們要注意到一件事,趙進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奪取了明帝國,然後就是永不停歇的擴張,從陸上從海上,大漢帝國對領地和港口的渴望超過了華夏世界任何一個時代,甚至超越了蒙元帝國,而且大漢帝國是如此的重商重利,他鼓勵他的子民去佔領華夏之外的土地,鼓勵他的子民去賺取利益,用後來居上的龐大艦隊和商船船隊在世界各地買進賣出,打垮當地的產業,賺取當地一切值得賺取的。

這樣的擴張和重利,和華夏世界的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相同,王友山和趙振興對比同時代的同齡人來說,或許是見識廣博,知識豐富,可又怎麼會有這樣的見識和見解。

我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有天才,他們比其他人更快的接受新知識,也比其他人更快的產生自己的判斷,推陳出新。

有些天才持才傲物,有些更高一層的天才則可以帶領其他天才前進,那些萬中無一的存在則是建立規則,創建新的時代,趙進或許就是這樣的天才。

鋪陳了那麼多的事蹟,那麼多的分析,最後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推論和分析本身都讓人覺得荒誕起來,但事實卻只能如此。

人和人的確是一樣的,但有些人的確比其他人要強,從體力上,從智力上,甚至從運氣上,都要超過同時代的人,這些人或許距離我們很遠,但從概率上來說,或許就是我們的鄰居。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又想起了某些宗教團體宣揚的轉世或者神授等等理論,但我們同樣看到的是,從大漢帝國立國之初,即便第二皇后有濃厚的宗教背景,但大漢帝國的整體宗教政策是很強硬的無神論,能合法存在,僅僅是合法存在教會組織只有佛教、道教和華夏新教(改良後的聞香教),其他宗教都被嚴厲甚至殘酷的打擊,即便來自歐洲的人在大漢帝國體系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的信仰也被嚴厲侷限在家庭中,即便是合法存在的幾個教會,也被嚴密監視和收取重稅。

如果趙進及其家族是地下輿論所宣揚的任何一種,都不會對宗教信仰有這樣的態度。

到了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趙進偉大志向的形成或許很早,但這沒有任何天啓的可能,他只是一個天才少年在長輩和同伴的影響薰陶下,在分析現實環境中得出的,關於對新技術的採用,我們倒是可以採信耶穌會的某些言論,那就是曾有秘密的西方傳道者去過徐州,趙進曾和他們有接觸,得知了華夏之外世界,畢竟,趙進勢力綁架傳教士和歐洲專業技術人士是有傳統的......

我們該說出結語了,趙進和他的帝國,對華夏世界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莫大的幸運,但對於華夏世界之外的,則是悲哀。

當我宣佈要完本的時候,我的身體也知道了,這兩個周大體是在不舒服中度過,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有點小麻煩。

大明武夫如何,看這本書,或者看了這本書一部分的讀者們,你們的評判纔是權威,我沒有資格和立場說什麼。

這本書從開始謀劃到現在,差不多三年半,在這期間,我成爲自由職業者,結婚成家,然後又出來工作,趙進在成長我也在成長,經歷了很多很多,我想說的,就是感謝,感謝,感謝,如果有畫面的話,老白應該在對您鞠躬致謝。

感謝訂閱這本書的讀者,感謝打賞這本書的讀者,感謝投月票的讀者,感謝用各種方式支持這本書的讀者和編輯。

恩,就是感謝。

新書已經有了大概的框架,經過這本書的嘗試之後,我明確了自己擅長什麼,該避免什麼,然後我會寫一點一直想寫的,當然還是明朝,當然還是特別白的老風格,但絕不會重複,希望大家喜歡。

我應該會休息兩個月,新書的籌備也會在這兩個月中,如果計劃順利,那麼新書會在十二月半或者明年一月半上線。

從《惡明》到《順明》到《錦衣當國》再到《大明武夫》,我覺得我一直在進步,請大家放心,我也下定了決心,下本書還會更進一步,會更好看的。

好吧,絮叨了不少,大明武夫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呢?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我們下本書再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1111章 旅順港口第1274章 撕咬粉碎第1285章 將徐州比爲強秦第1174章 這是拿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300章 濟南兵備道第961章 立場不同第506章 亂紛紛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467章 騎射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1628章 圖窮匕見的未免太早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568章 似大風颳過第409章 餘波未了第255章 坐地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1440章 大炮開兮轟他X第31章 這小子練過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053章 公私兩不誤第1661章 天子使臣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516章 高麗朝廷第506章 亂紛紛第474章 前景無限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812章 各方動第227章 上門了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484章 請大家看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328章 要塞內的奸細?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第1024章 濁流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151章 月黑風高第1265章 還沒到好時機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56章 光陰似箭(2)第595章 女兒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1535章 遼地文武第982章 重炮開城第1026章 抓賊第815章 斷第1135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92章 林間若狹路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942章 南直隸的騷動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694章 圍逼第1537章 國公爲國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1689章 大漢軍威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208章 那寺第1438章 騎兵大潮 數百步外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84章 定論第1420章 可以大用了第879章 周王府的也來了第520章 君再來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1393章 有上中下三策第693章 趙家子弟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413章 誰能想到大勢如此第471章 我是官兵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543章 熊熊燃燒的江面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1679章 和幕府的血仇第1629章 雄辭當萬軍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1559章 送別第378章 到此爲止吧第877章 第三個洋人第437章 跟着進爺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280章 面面俱到1280章 賊人格局太小
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1111章 旅順港口第1274章 撕咬粉碎第1285章 將徐州比爲強秦第1174章 這是拿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300章 濟南兵備道第961章 立場不同第506章 亂紛紛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467章 騎射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1628章 圖窮匕見的未免太早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568章 似大風颳過第409章 餘波未了第255章 坐地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1440章 大炮開兮轟他X第31章 這小子練過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053章 公私兩不誤第1661章 天子使臣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516章 高麗朝廷第506章 亂紛紛第474章 前景無限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812章 各方動第227章 上門了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484章 請大家看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328章 要塞內的奸細?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第1024章 濁流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151章 月黑風高第1265章 還沒到好時機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56章 光陰似箭(2)第595章 女兒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1535章 遼地文武第982章 重炮開城第1026章 抓賊第815章 斷第1135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92章 林間若狹路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942章 南直隸的騷動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694章 圍逼第1537章 國公爲國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1689章 大漢軍威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208章 那寺第1438章 騎兵大潮 數百步外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84章 定論第1420章 可以大用了第879章 周王府的也來了第520章 君再來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1393章 有上中下三策第693章 趙家子弟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413章 誰能想到大勢如此第471章 我是官兵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543章 熊熊燃燒的江面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1679章 和幕府的血仇第1629章 雄辭當萬軍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1559章 送別第378章 到此爲止吧第877章 第三個洋人第437章 跟着進爺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280章 面面俱到1280章 賊人格局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