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

咸鏡道東部沿海高山臨海,道路險阻,崎嶇難行,加藤清正一路向東進軍,沿海各郡朝鮮軍隊不斷抵抗日軍入侵,等待咸鏡北道兵馬節度使韓克誠援兵趕來。

咸鏡道沿海各郡紛紛抵抗日軍入侵,完全超出加藤清正放榜安民預想,氣急敗壞的日軍將士也不管安民告示,開始在咸鏡道各郡大肆殺戮。

加藤清正率軍攻下端川郡,日軍在端川搶到一個銀礦,加藤清正興奮地給豐臣秀吉寫信報喜。加藤清正留下球磨郡大名相良長每守端川,親率大軍殺向吉州,韓克誠正率近萬六鎮騎兵南下趕往吉州。

朝鮮世子李琿在崔興源、尹自新等兩班大臣及不斷收攏的三百餘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在深山中慌不擇路逃亡到長白三部之一的訥殷部境內,爲訥殷部部衆俘獲,訥殷部長搜穩·塞克什下令將朝鮮俘虜關押起來。

訥殷部部長搜穩·塞克什得知朝鮮被日本攻滅,立即派人通知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兩部分別出兵劫掠朝鮮咸鏡北道,趁機奪回被朝鮮攻佔的女真人地盤。

臨海君、順和君兩兄弟被加藤清正趕着不斷沿着咸鏡道東海岸各郡逃跑,在明川郡遇到正統率咸鏡北道六鎮騎兵奉命南下勤王的咸鏡北道兵馬節度使(從二品)韓克誠。

韓克誠得知咸鏡南道淪陷,加快出兵南下吉州,臨海君順和君兩兄弟繼續向北逃去。

韓克誠率咸鏡北道六鎮騎兵剛趕到吉州與正從端川郡北上的加藤清正一萬三千日軍在吉州海汀倉迎頭撞上,雙方二話不說立即開幹。

加藤清正在馬上拔出武士刀疾呼下令道:“醒過。”

韓克誠在馬上拔出腰間配刀高呼下令道:“進攻”

加藤清正自從在忠州與咸鏡北道兵馬節度使申砬率領的一萬餘騎兵交戰,依仗着優勢兵力抵擋住申砬率領的咸鏡北道騎兵進攻,與小西行長偷襲忠州城才殲滅申砬一萬騎兵。

面對接任咸鏡北道兵馬節度使韓克誠近萬咸鏡北道騎兵,加藤清正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想要展示自己作爲日本第一名將赫赫武功,親率日軍騎兵與韓克誠同時發起衝鋒。

三十來歲身型不算太矮,一身鬼頭獅面具足的伊達軍侍大將支倉常長鳥叫着下令道:“殺給給”

日軍鐵炮輕足弓輕足在竹束盾牌後朝着衝鋒的朝鮮騎兵不斷開槍放箭‘砰砰……、嗖嗖……’

韓克誠帶着疾呼下令道:“放箭”

朝鮮六鎮大軍已通箭如雨下射向衝鋒的日軍騎兵‘嗖嗖……’

衝鋒在前的日軍騎兵一片人仰馬翻,六鎮騎兵也被日軍鐵炮輕足射殺不少。韓克誠不給日軍喘息之機,憑藉有利地形發起衝鋒,將猝不及防的日軍陣型衝得七零八落。

咸鏡北道騎兵一個回合衝鋒殺得加藤清正手下日軍騎兵死傷慘重,打得入朝以來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的日軍第二軍團驚恐萬分,加藤清正再次見識到朝鮮咸鏡北道六鎮騎兵驍勇善戰。

加藤清正嚇得不輕,慌忙疾呼下令道:“忒帶”

支倉常長也跟着疾呼下令道:“忒帶……”

驚恐萬分的日軍紛紛朝着附近的海汀倉中撤退,用糧草堆成草垛抵擋朝鮮軍隊弓矢射擊和騎兵衝擊。

韓克誠見日軍退入海丁倉,高呼下令道:“包圍海丁倉,殺光所有倭賊。”

“是”六鎮將領率着騎兵將加藤清正圍困在海汀倉中接連不斷下令道:“放箭”

朝鮮六鎮大軍弓箭手不斷向海丁倉中的日軍放箭,驚慌失措的日軍亂成一片,不斷有鐵炮輕足弓輕足開槍放箭反擊。

韓克誠見日軍藉着海丁倉掩護拼死抵抗,當即下令道:“馬上挑選一批勇士衝進海丁倉,殺光倭賊。”

“是”朝鮮六鎮將領紛紛領命下去挑選敢死隊

一千朝鮮將士組成的敢死隊分批朝着躲在海丁倉中的日軍發起悍不畏死衝擊,尾隨其後的六鎮大軍紛紛下馬作戰。糧倉中驚慌失措的日軍被朝鮮軍兇猛攻勢嚇得魂飛魄散。

支倉常長剛跟着加藤清正逃進海丁倉中,看着一臉驚魂未定的加藤清正問道:“總大將,高麗軍隊正在發起強攻,我們該如何應對。”

加藤清正終於緩回神來,迅速下令道:“快組織鐵炮輕足反擊”

“嗨”一衆日軍將領紛紛指揮鐵炮輕足依託海丁倉中的草垛以三段射密集射殺衝鋒進攻的朝鮮軍隊,悍不畏死的朝鮮敢死隊衝鋒在前的將士紛紛成排倒下,由於衝鋒將士太過密集,盡被日軍鉛彈接連射殺兩三人。

悍不畏死的咸鏡道六鎮大軍並沒有放棄進攻,不斷組織衝鋒,失敗再失敗,成排成排被日軍鐵炮輕足密集射殺倒下,海丁倉外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韓克誠看着不斷被日軍射殺慘死倒下的將士,終於承受不住巨大犧牲,忙下令道:“撤”

‘鐺鐺……’鳴金收兵銅鑼聲響起,六鎮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撤”

朝鮮六鎮大軍猶如潮水般撤退,並沒有撤離海丁倉多遠,開始安營扎帳準備休整再戰。朝鮮六鎮大軍損失不下兩千餘人,海丁倉外屍積如山,血腥味撲鼻。

咸鏡北道六鎮大軍在惡劣環境下依仗着優勢兵力對付一盤散沙的建州女真各部落自是迎刃有餘,因此咸鏡北道六鎮大軍入夜後戒備不足,申砬在忠州被日軍偷襲敗亡就是最好證明。

時值盛夏,咸鏡道降雨豐富。入夜後,霧氣瀰漫開來,加藤清正趁機連夜開溜逃出海汀倉,趁着霧氣瀰漫掩護,對朝鮮大營展開反包圍,採用圍三缺一戰術,只留下一條通向沼澤地的缺口。

戒備不足的朝鮮大軍睡得如同死豬,對日軍反包圍毫無察覺,足見承平日久的朝鮮武備鬆弛至何等地步。

日軍普遍都有夜盲症,加藤清正沒有連夜發起進攻,能連夜出逃反包圍朝鮮大營都是藉着出現霧氣掩護,加上朝鮮軍戒備不足成功。

黎明時分,天色逐漸放亮。加藤清正同支倉常長率日軍對朝鮮六鎮大營四面發起突襲進攻,用疑兵計殺得朝鮮軍隊從睡夢中驚醒逃出來。

等候已久的日軍鐵炮輕足不斷朝着驚慌失措的朝鮮將士開槍射殺,朝鮮將士紛紛被射殺得死傷成片,整個朝鮮大營慘呼聲不斷響起:“啊啊……”

驚恐萬分的朝鮮六鎮大軍遭到日軍三面圍攻,紛紛朝着加藤清正事先設計的缺口逃去,因爲只有那裡沒有日軍發起進攻。

朝鮮軍隊剛衝出日軍三面圍攻,隨即一頭扎進沼澤地中,動彈不得。日軍鐵炮輕足弓輕足紛紛追殺上來,朝鮮軍隊紛紛成了日軍的活靶子。

日軍不斷開槍放箭射殺困在沼澤地中朝鮮大軍,殺得朝鮮六鎮兵馬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韓克誠在一衆將士死命護衛下殺出一條血路逃出來,撿回一條命。

加藤清正殲滅韓克誠統率的朝鮮最後一支精銳大軍,日軍第二軍團在咸鏡道已無對手,加藤清正迅速出兵北上,接連攻下明川郡、鏡城郡,朝着咸鏡北道六鎮殺來。

訥殷部部長搜穩·塞克什與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趁機進攻朝鮮咸鏡北道慶源、穩城、鍾城、會寧、茂山各鎮。

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一口氣朝着邊境會寧鎮逃來,此時的咸鏡北道各鎮正遭受訥殷部、朱舍裡部牛錄騎兵反攻奪回領地。

臨海君、順和君兩兄弟本想在咸鏡北道收攏兵力抗敵,剛一到會寧鎮就遇到留守咸鏡北道六鎮的將領鄭末守、鞠景仁、鞫世弼舉兵叛亂,兩位二王子被逮捕。

加藤清正隨即北上趕到會寧鎮,鄭末守、鞠景仁、鞫世弼三名叛將將臨海君和順和君交付加藤清正。被加藤清正封爲順倭將領,率順倭軍協同日軍作戰。

加藤清正從會寧鎮出兵渡過豆滿江(圖們江,明朝稱上游爲阿也苦河,下游稱徒門河)進攻朱舍裡部,加藤清正將目標對準女真部落,決定搶在小西行長之前從建州女真部落攻入大明遼東。

日軍第二軍團進入散居在圖們江北岸的朱舍裡部領地,朱舍裡部由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組成,與鴨綠江部、納殷部同屬長白三部,居住在長白山以東,圖們江以北,琿春以西地區,與海東女真比鄰而居。

咸鏡道原本屬於長白三部領地,爲高麗朝鮮逐步蠶食侵佔。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與納殷部部長搜穩·塞克什分別出兵進攻雙方臨近的朝鮮各鎮,接連攻下鍾城、穩城、慶源數鎮。

剛攻下慶源鎮的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得報朝鮮軍夥同大批倭寇攻入本部領地,忙率三千餘牛錄騎兵渡過豆滿江趕回來迎敵。

加藤清正以千餘朝鮮順倭軍爲先鋒,親率一萬日軍攻入大明境內朱舍裡部領地,日軍順倭軍一路追殺的分散居住的朱舍裡部部衆紛紛逃進山林中。

加藤清正率一萬日軍以優勢兵力突襲進攻,圍困一座朱舍裡部部衆居住的石頭小城。小城中的朱舍裡部衆男女老幼齊上陣奮勇抵抗,日軍攻破小城,城中朱舍裡部衆盡數被日軍屠殺殆盡,城中牛羊馬匹被劫掠一空。

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剛率部衆趕回來,立即率衆迎戰入侵日軍,朱舍裡部衆叫囂着爲族人報仇雪恨,帶路黨朝鮮順倭軍更是衝殺在前,瘋狂屠戮朱舍裡部衆。

裕楞額率部衆牛錄騎兵對深入的順倭軍騎兵發起突襲進攻,殺得順倭軍死傷慘重。順倭軍將領鄭末守、鞠景仁、鞫世弼帶着殘兵敗將嚇得屁滾尿流逃回豆滿江南岸。

加藤清正對敗逃的朝鮮順倭軍非常氣憤,也沒時間去收拾逃跑的順倭軍,立即準備迎戰朱舍裡部牛錄騎兵。

朱舍裡部部長裕楞額率部衆六千餘人與加藤清正第二軍團在一個叫兀良哈的小地方展開決戰。

注:兀良哈是蒙古部落,絕非穿鑿附會所謂的兀良哈部落,完全是張冠李戴。

朱舍裡部部衆騎兵在部長裕楞額指揮下對深入的日軍展開四下合圍,發起衝鋒進攻。加藤清正吸取海丁倉教訓,不敢再率騎兵與朱舍裡部騎兵衝鋒,加藤清正在戰馬上指揮列陣以待的日軍揮着武士刀高呼下令道:“殺給給”

朱舍裡部部衆騎兵戰馬從未見過火器產生的驚響聲,加之日軍都是鬼頭獅面,衝鋒的幾路戰馬紛紛受驚掉頭逃跑,其餘各路朱舍裡部騎兵見勢不妙也跟着逃走。

日軍尾隨射殺數百朱舍裡部部衆騎兵,前鋒不斷遭到朱舍裡部騎兵依靠熟悉地理條件伏擊日軍,日軍損失慘重,加藤清正不敢再繼續深入,被迫下令撤軍南下豆滿江。

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四六章 舟山海戰(下)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零一章 諜網行動(上)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
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四六章 舟山海戰(下)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零一章 諜網行動(上)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