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威(下)

第十一章

援軍(中)

話音落下,在場衆人心裡又是一片冰涼。

這兩年,大夥雖然不在北京,但京師裡有關“和議”的一舉一動,都會很快傳入他們耳中。

大明朝從上到下,幾乎所有針對日本的準備,都是建立在日本主動請和,並且宣佈接受大明所提出的那三項條款之上。爲此,還提前制定了一整套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的流程。年初時,朝中的“和議派”擔心日本人不通天朝禮法,在正式冊封時鬧笑話,甚至還派沈惟敬先赴日本,跟豐臣秀吉當面商談具體流程。後者去的時候,也專門帶了蟒龍衣、玉帶等貴重物品,以示大明對豐臣秀吉的關愛!

據說沈惟敬的日本之行,極爲順利。豐臣秀吉接到蟒袍時,也極爲感動,當場帶着麾下幕僚,向西跪拜,三呼萬歲。當這個消息傳到海防營,大夥都以爲,豐臣秀吉是爲了緩兵之計的施行,而故意做戲。現在看來,大夥全都想錯了。所謂豐臣秀吉向西而拜,三呼萬歲,居然跟日本向大明“請和”一樣,又是沈惟敬和小西行長等人編造出來的謊言!

整整兩年半時間,謊言一個接着一個,大明萬曆皇帝,居然自始至終都被矇在鼓裡,那麼多錦衣衛,那麼多監察御史,居然全都成了擺設!

如果沈惟敬憑藉自己一人之力,就能做下如此驚天騙局,那簡直是羞辱大夥的智力。可如果不是沈惟敬一個人騙倒了大明的半數官員。那大明的薊遼經略衙門,大明的禮部,兵部,吏部,督察院,甚至內閣裡,會有多少人是他的同謀?!

“愛誰誰吧,老子不管了!” 許久,許久,劉繼業忽然重重地將公文朝桌上一拍,大聲叫嚷,“姐夫,就按你前幾天說的那樣,咱們把這份公文帶回大明去,公之於衆。至於皇上幡然悔悟也好,繼續幫着別人騙自己也好,都不關咱們的事兒了。”

“僉事,請恕屬下多嘴,這事兒,恐怕王總兵也李提督,也管不了!” 顧君恩跟劉繼業一樣,也被自暴自棄的情緒佔據了整個身心,“這早已不是什麼緩兵之計了!這是一羣奸賊合着夥糊弄皇上,糊弄國家。兵部尚書石星,在裡邊恐怕都只是一個嘍囉。咱們摻和的越深,今後處境越是危險!”

“對對對,姐夫,鄧舶主,咱們這就離開長崎!” 聽到有人支持自己,劉振業愈發不願意繼續管“議和”的爛賬,紅着臉再度強調,“咱們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對得起皇上了!咱們現在回大明去,把真相揭開,至少能阻止沈惟敬繼續趕過來遞交降書,簽署喪權辱國的和約。雖然降書是假的,假和約簽署過後,朝廷也完全可以不認賬。可沈惟敬這遊擊將軍和大明使者的身份卻是真的。大明從上到下,整整兩年半都都被人當了傻子,也是真的!”

“如果現在回去,還可以趕在戰事再起之前,多做一些準備!” 鄧子龍在旁邊聽了片刻,也鬱郁地開口,“正如李老闆前幾天所說那樣,這東西只要被公之於衆,大明肯定找不到一個人,敢冒着天下百姓的唾罵,堅持簽署。而按照這公文上所述,只要秀七條中任何一條,大明不肯答應,倭寇就會再次傾巢而出。”

“的確,大明和日本的議和,完全建立在隱瞞和欺騙上。將雙方的條件都擺到明處了。議和肯定就繼續不下去了。到最後,雙方還得戰場見真章。咱們早一天回去,就能早一天厲兵秣馬。”顧君恩再度接過話頭,低聲補充。

有一句話,他沒敢當衆說出來,卻禁不住自己往那方面想。那就是,萬一,萬一大明萬曆皇帝,也跟沈惟敬是一夥呢?

皇上不願繼續在朝鮮跟倭寇耗下去了,想早點兒了結此事。所以假裝不知道還有“秀七條”的存在,默許了沈惟敬欺騙自己!那樣的話,大夥將來要面對的仇家,就不止是某個經略,某個尚書,或者某個閣老。大夥下場,一定會慘過岳飛和于謙!

他還年青,他提着腦袋於戰場上廝殺了那麼多年,才終於爬到了遊擊之職。他還沒來得及好好地享受權力,以及權力所帶來的一切。他不想死於某個莫須有的罪名,甚至粉身碎骨!

“守義,守義,你的意思呢?我姐夫最聽你的,你有什麼打算,趕緊說!” 唯恐大夥的話不夠分量,劉繼業又開始低聲催促張維善。

“大夥所言都在理!” 張維善無可逃避,只能緩緩點頭。剎那間,心中又痛得宛如針扎。

如果現在就不告而別,跟朝長光子這輩子恐怕就永無相見之日了。可如果堅持留在長崎,就是拿大夥性命冒險。甚至到頭來不爲大明和日本雙方所容,死無葬身之地。

事關無數將士性命,自己那點兒女情長,他只能忍痛放到一邊。正準備也幫着劉繼業勸說李彤幾句,卻看到好朋友輕輕搖頭。

“大夥所言全都在理,但是,咱們卻不能走。” 像是在安排明天中午的伙食,李彤聲音聽起來非常平靜。“至少,不能今晚就走。”

“爲什麼?姐夫,你要的白紙黑字,不是已經拿到手了麼?”劉振業楞了楞,質問的話脫口而出。“姐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萬一大明的使者來了,發現咱們也在,肯定會聯合倭寇,向咱們痛下殺手。“

這是他突然想到的一個必須離開的理由。沈惟敬及其同夥,既然鐵了心要跟日本簽署和約,就不能容忍中途有任何差池發生。而他和李彤、張維善兩個,不僅僅跟沈惟敬打過照面兒。因爲曾經率部回北京接受校閱,在當朝的大部分文武官員眼裡,他們的面孔都不陌生!

“白紙黑字是拿到手了,但是光有此物,分量卻還不夠。” 李彤當然知道,在長崎多逗留一天,就會多面臨一倍的危險,然而,卻繼續固執地搖頭,“我前幾天,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畢竟這只是兩年多以前,豐臣秀吉所提。如果朝堂上,有太多的人與沈惟敬是同謀,沈惟敬可以對皇上解釋說,這是日本人在漫天要價。而他最後,沒有答應一個字,卻說服了日本人,讓後者接受了大明所提的所有條件。”

“這…” 從沒想到過,秀七條被公之於衆後,居然這麼容易就能被化解,衆人頓時面面相覷。而在下一個瞬間,大夥心裡頭,卻又不得不嘆息着承認,這種可能性非常巨大。

一個沈惟敬圓不了彌天大謊,可如果有薊遼經略顧養謙替他背書呢?如果顧養謙的分量還不夠,再加上兵部尚書石星,吏部郎中顧憲成呢?如果顧養謙、石星、顧憲成還不夠,還可以再加上趙志皋這個首輔!加上其他若干尚書,郎中,監察御史…。

整個東征的戰果被盡數葬送,兩年半的時間被白白耽擱,某些人爲了保證議和的順利,甚至對有功將士痛下殺手。如果議和變成了笑話,得多少官員的烏紗帽不保,多少“才俊”身首異處?而圓住這個謊,哪怕過後再編造新的謊言,說豐臣秀吉悍然毀約,就能讓多少官員得以繼續竊據高位,作威作福?

所以,李彤說他先前想得太簡單了,絕非臨時爲了讓大夥繼續陪着他冒險,而尋找的藉口。事實上,不但是他一個人先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大夥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大夥在兩年多之前,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所以纔會遭受那麼多挫折!大夥出發來日本之前,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所以纔會被一個又一個接連發現的真相,打擊得無比頹唐,沮喪,甚至想要半途而廢!

大夥之所以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是因爲大夥心中一直對大明,對大明朝的柱石之臣,懷着一線期待。而這份期待,越來越像深夜裡螢火蟲的尾巴,既沒有任何溫度,也爲大夥照不清楚前進的方向。

“咱們已經來了。”就在衆人即將被無形的黑暗,生生吞沒的之際,李彤的聲音忽然又在大夥耳畔響了起來,“總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對支持和關照過咱們的人,沒有半點兒交代。鄧老舶主曾經說過,事在人爲。我最近幾天,也探聽到一個消息,咱們大明的使者,已經從釜山出發,很快就要抵達日本,與豐臣秀吉會面。無論他像日本人說的那樣,是前來送降書也好,還是奉皇上之命,前來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也罷,長崎都是他的必經之處。屆時,不管他能不能認出我來,我都會親自登門拜訪!”

“什麼,姐夫,你不要命了!” 劉繼業再度被嚇得寒毛倒豎,勸阻的話脫口而出。

還沒等大夥來得及附和,夜空中,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的的,的的,的的的…”,緊跟着,停在桅杆上的海鳥振翅而起,啼鳴聲響徹海面。

大夥心中警兆頓生,顧不得再勸阻李彤,紛紛快步走向窗子。目光透過漆黑的夜幕,赫然發現,數百頂盔摜甲的倭兵殺上了碼頭,剛刀與鳥銃在火光的映照下,寒氣逼人。

一個尖嘴猴腮的人站在隊伍前,雙手舉刀,扯着嗓子高聲喝令,“船上的人聽着,搭上跳板,打開艙門,全體接受盤查,否則,格殺勿論!”

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一章 虎嘯 (中)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上)第十章意外(上)第二十一章所圖(中)第十七章 再戰 (中)第一章 潛流 (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十章 逆風 (上)第一章 潛流 (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二十二章奈何(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十章 逆風 (下)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中)第十章 管窺 (中 )第十三章坑爹你(下)第六章 鴻門 (中)第九章寶物(下)第十一章 虎嘯(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上)第十七章 再戰 (中)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上)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五章 惡戰 (下)第十四章 野火 (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三十章掀桌(中)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中)第三十章 平壤 (中)第十六章 光暗(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九章雨夜(中)第二章 風雨 (上)第六章 使舵 (中)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二章倭寇(下)第三十一章 芒刺(下)第十二章 龍山 (中)第四章逆流(下)第七章 夜這 (中)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六章 鴻門 (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下 )第十二章變數(上)第二十一章 奇兵(中 )第四章逆流(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下)第二十章 後生( 下)第十八章 秋光 (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九章 交易 (下 )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二十五章 又逢(中)第十九章 揚名 (下)第二十六章 暮靄(中)第十一章三國(上)第十四章 天城 (中)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七章 揚帆 (下)第六章 勝負 (上)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下)第一章 伏波 (上)第二十章 後生( 中)第二十七章冷槍(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二十章 使者 (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中)第十六章抽絲(上)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六章絕境(下)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一章 伏波 (中)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二十一章 驚變(上)第三章 海商 (上)第一章 潛流 (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下)第十章 管窺 (中 )引子江南第二章 風雨 (中)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下)第二十四章賭命(下)第十四章玩火(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十章意外(下)第四章逆流(下)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下)第五章拯救(下)第十一章城狐(下)第三章 急援 (上)第四章 碧蹄(下 )第十一章城狐(上)
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一章 虎嘯 (中)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上)第十章意外(上)第二十一章所圖(中)第十七章 再戰 (中)第一章 潛流 (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十章 逆風 (上)第一章 潛流 (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二十二章奈何(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十章 逆風 (下)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中)第十章 管窺 (中 )第十三章坑爹你(下)第六章 鴻門 (中)第九章寶物(下)第十一章 虎嘯(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上)第十七章 再戰 (中)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上)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五章 惡戰 (下)第十四章 野火 (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三十章掀桌(中)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中)第三十章 平壤 (中)第十六章 光暗(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九章雨夜(中)第二章 風雨 (上)第六章 使舵 (中)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二章倭寇(下)第三十一章 芒刺(下)第十二章 龍山 (中)第四章逆流(下)第七章 夜這 (中)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六章 鴻門 (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下 )第十二章變數(上)第二十一章 奇兵(中 )第四章逆流(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下)第二十章 後生( 下)第十八章 秋光 (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九章 交易 (下 )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二十五章 又逢(中)第十九章 揚名 (下)第二十六章 暮靄(中)第十一章三國(上)第十四章 天城 (中)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七章 揚帆 (下)第六章 勝負 (上)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下)第一章 伏波 (上)第二十章 後生( 中)第二十七章冷槍(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二十章 使者 (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中)第十六章抽絲(上)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六章絕境(下)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一章 伏波 (中)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二十一章 驚變(上)第三章 海商 (上)第一章 潛流 (上)第十八章 金牌 (下)第十章 管窺 (中 )引子江南第二章 風雨 (中)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下)第二十四章賭命(下)第十四章玩火(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十章意外(下)第四章逆流(下)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下)第五章拯救(下)第十一章城狐(下)第三章 急援 (上)第四章 碧蹄(下 )第十一章城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