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授官風波(2)

朱由檢看着內閣呈上來的奏摺,滿臉的不高興。

“公公,朕的意思,你說到了嗎,怎麼這個周愛卿,依舊是如此的安排啊。”

“皇上,這裡面有原因的,容奴婢承奏。”

“有什麼情況,你直接說,朕聽着。”

“吏部的閔大人,本意是安排蘇天成到南直隸的,不料周大人認爲,皇上欽點頭甲三人,按照慣例,是要留在翰林院的,這是朝廷重視人才的表現,頭甲三人也需要在翰林院磨礪,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閔大人爲此,專門向周大人提出來了意見,認爲蘇天成很有能力,用人之際,可以考慮外派爲官,最大限度發揮特長,不過周大人以爲,一切都要以朝廷爲重,不可亂了規矩。”

王承恩非常會說話,沒有一味的貶低周延儒,他深知朱由檢的脾氣,有了魏忠賢的教訓,宮裡的太監,越是貶低朝廷中的官員,朱由檢越是不耐煩,相反,你將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在裡面稍微加一些佐料,效果一定很好的。

王承恩的佐料,就是朱由檢的面子。

朱由檢看好蘇天成,本來想着欽點爲頭甲第一名,被周延儒給攪合了,朱由檢忍下了這口氣,吏部授官的時候,周延儒再次的干涉,口口聲聲以朝廷爲重,你也不想想,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想要做的事情,當然是最大的事情了。

皇上的意思,能夠在授官的時候,真正試探蘇天成的能力,這樣的事情,還需要提醒嗎,安排在京城裡面,進入了翰林院,短時間之內,是無法體現出來能力的,外放爲官,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用祖宗的規矩,來辦理所有事情,那皇上勵精圖治,提拔你周延儒,算什麼事情。

王承恩還想到了,你周延儒自持是內閣首輔,見到皇上斬殺了魏忠賢,就以爲宮裡的太監,不算什麼了,不能夠亂說話了,那你就等着。

朱由檢的臉色果然變了。

“這個周愛卿,是什麼意思,朕要欽點蘇天成爲頭甲第一名,他站出來反對,如今授官了,蘇天成外派爲官,怎麼違背朝廷禮制了,難道說蘇天成年輕,就一定要進入翰林院磨礪嗎,朕十六歲登基,是不是也要磨礪啊。”

王承恩嚇得撲通跪下了,朱由檢說到的這個話題太大了,若是忍不住,下了一道聖旨,處理了周延儒,絕對不是好事情的,滿朝文武會怎麼看啊,儘管自己對周延儒有意見,但一切都要爲皇上考慮的。

“皇上息怒,奴婢以爲,周大人也是爲了朝廷考慮的,蘇天成進入翰林院,身份就很是尊貴了,這件事情,皇上可直接給周大人說說的,皇上萬萬不可動怒,身體要緊啊。”

朱由檢看了看王承恩,臉上露出了笑容。

“起來吧,朕沒有什麼事情,朕知道,你是爲朕考慮的,這授官的事情,周愛卿思考的,也是有些道理的,不過周愛卿建議陳於泰爲頭甲第一名,朕知道里面的緣由,朕心裡有數。”

“皇上這樣想,奴婢真的是高興,皇上萬萬不要動怒,將息身體啊。”

看着王承恩誠流出來了眼淚,朱由檢輕輕搖頭。

“朕很是孤獨啊,朝廷裡面,這麼多的事情,天下也有那麼多的事情,朕更是累啊,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此次殿試,本是選拔人才的好機會,想不到內閣大臣不能夠理解朕的苦心,什麼都是依照慣例。”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由檢顯然是動了感情了。

“朕自繼位以來,無時無刻都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夙興夜寐,生怕做錯了什麼事情,朕一心強調節儉勤勉,朕恐怕滿朝文武不服,就做出來樣子他們看,可這滿朝文武,哪裡體會到朕的苦心,連年災禍,流寇四處騷擾,可恨那後金,也趁機侵擾,朕沒有一日是太平的,朕真的很累了啊。”

聽到朱由檢的這些肺腑之言,王承恩已經是淚流滿面了,其他人跟在朱由檢的身邊,總是想得到這樣那樣的好處,都是有私心的,可王承恩不同了,雖然也想到了榮華富貴,但若是朱由檢遭遇了什麼困難,王承恩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哪怕是賠上身家性命。

“皇上,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奴婢看見您每日裡操勞,心痛不已啊,奴婢恨自己不能夠爲皇上分憂啊,都是奴婢無用啊。”

“公公不要這麼說了,你一直都陪在朕的身邊,朕有什麼想法,都是和你說的,朕是知道你的忠心的,天下熙熙皆爲利往,天下攘攘皆爲利來,唯獨你是不同的,朕很清楚啊,北邊有後金的騷擾,中部有流寇的侵襲,加之災禍連連,很多的朝廷將士,也興風作浪,朝廷已經是不堪重負了,朕唯有寄希望於南方啊,湖廣熟,天下足,南邊千萬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了,朕感覺到,這個蘇天成,是很不錯的,想法不錯,才能不錯,外派到南直隸去,恐怕真的能夠做出來一番大事,希望蘇天成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皇上,奴婢相信,蘇天成一定會體會到皇上的良苦用心的。”

“希望如此吧,這個蘇天成,和朕真的還是有緣分的,你的擔心,還是有些道理的,若是蘇天成留在了京城,依照他的年紀,還要好些年時間的磨礪,讓他離開京城,也是不錯的辦法,朕倒是要好好想想,這個蘇天成,放在什麼地方合適啊,讓他到應天府做推官,不是最好的安排,品秩雖然上去了,但不能夠獨當一面。”

王承恩完全明白了朱由檢的心思,皇上將蘇天成看作了自己的影子,期盼着蘇天成能夠成功,皇上登基的時候,面臨着非常時期,時時刻刻都想着證明自身的能力,可過去好幾年了,朝廷裡面的麻煩事情,越來越多,皇上漸漸有些失去自信了,這個時候,蘇天成出現了,機緣巧合之下,皇上注意到了蘇天成,想到了自己的過去。

蘇天成殿試的那篇文章,皇上看了好多遍了,每次看的時候,臉上都有一種滿足的神情,時刻陪伴在皇上身邊的王承恩,豈能視若不見。

朱由檢提出將蘇天成安排在什麼地方,實際上沒有指望王承恩回答的,但明白了朱由檢心思的王承恩,這次主動開口提議了。

“皇上,奴婢斗膽,有一個想法。”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沒有說話,他的確在思索,將蘇天成安排在什麼地方,能夠讓蘇天成發揮出來作用的。

“皇上,奴婢覺得,蘇天成有能力,最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他想着到南直隸,南直隸十五府,蘇天成若是到府衙,品秩太高,有些不合適,若是到下面的縣裡,顯得有些委屈,不如安排到應天府轄下的江寧縣。”

朱由檢的眼睛亮了,是啊,江寧縣知縣,正六品的品級,蘇天成作爲榜眼,外派本來就是有些委屈的,南京是陪都,陪都知縣,爲正六品的品級。這樣比較起來,蘇天成和狀元陳於泰,區別就不大了,若是蘇天成外派了,品秩爲從六品,和陳於泰的品秩一樣,照樣是委屈的,地方官員,和京官是有着不小懸殊的,京官到地方上去了,見官大一級的,京官能夠享受到的政治待遇,就更不是地方官可以比擬的。

安排蘇天成出任江寧縣知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滿朝文武大臣明白,自己是看好蘇天成的,蘇天成雖然外派了,但絕不是遭遇貶斥。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能夠有一個相對好的環境,做事情也便利很多的。

“公公,你的這個建議,很不錯啊,朕很是滿意,朕就是要讓滿朝文武看看,年紀輕了,未必不能夠做事情。”

聽見朱由檢這麼說,王承恩的內心顫抖了一下,蘇天成啊蘇天成,你大概不會知道,你還沒有上任,就肩負着重任,若是不能夠做好,辜負了皇上的期盼,只怕你死的比誰都要慘的。

“蘇天成殿試的文章,朕看過好幾遍了,那個給銀子不如給政策的建議,很是有些新意的,朕考慮,讓蘇天成到江寧縣,可否做一些試點,只是這江寧縣位置重要,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啊。”

“皇上,奴婢以爲,皇上的考慮可行啊。”

“哦,你說說理由。”

“奴婢沒有想到那麼多,只是覺得,皇上想出來的主意,一定是好主意,蘇天成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期盼的。”

“公公這話說的有趣啊,好了,朕的心情好了一些了,這件事情,只能夠暗地裡操作,不可公開,朕可不想聽見滿朝大臣吵吵嚷嚷的上疏,什麼不遵從禮制,什麼違背了祖宗成法。”

王承恩低下頭,那個關於秦三德出任南京鎮守太監的提議,看來也要緩一緩了,若是這個時候調整,肯定會引發朝廷大臣的注意的,皇上也會很爲難的。

第1166章 迅雷(1)第247章 協調會(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81章 尊嚴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2章 會試第1034章 聖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75章 海戰(5)第676章 分析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251章 崩潰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28章 江湖第912章 失意人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282章 後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282章 後宮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846章 慘敗(4)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73章 歹毒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88章 行動(5)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496章 內訌(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101章 帝心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5章 真相第845章 慘敗(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23章 準備(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
第1166章 迅雷(1)第247章 協調會(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81章 尊嚴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2章 會試第1034章 聖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75章 海戰(5)第676章 分析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251章 崩潰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28章 江湖第912章 失意人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282章 後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282章 後宮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846章 慘敗(4)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73章 歹毒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88章 行動(5)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496章 內訌(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101章 帝心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5章 真相第845章 慘敗(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23章 準備(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