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收復臺灣(2)

大軍乘坐戰船,從泉州出發,並非是走直線到達臺灣,需要繞道,從福建到臺灣的航線,基本固定下來了,有兩條線路可供選擇,其一是從泉州出發,直接到臺灣的基隆,這條線路距離是最短的,但基隆在臺灣的最北邊,距離荷蘭軍隊主要駐地臺灣南部,尚有一定的距離,雖說荷蘭殖民者也佔據了北邊的基隆和淡水兩個港口,但在這裡的統治基礎是比較薄弱的,主要的力量還是分佈在南方的澎湖列島、嘉義、臺南和高雄等地,大軍直接抵達基隆,不可能一舉殲滅荷蘭殖民者的主力軍隊。

其二就是從泉州航行到漳州府所屬的廈門島,從廈門島出發,攻佔金門島、澎湖列島,登岸之後,攻打嘉義、臺南和高雄,給予荷蘭殖民者毀滅性的打擊,接着大軍兵分兩路,一路走海路,到達基隆和淡水,一路走陸路,沿路收復臺灣駐地,最終兩軍在基隆會合,徹底剿滅荷蘭殖民者的軍隊,全面收復臺灣。

孫傳庭做出來的決定,是走第二條路線。

這也是因爲孫傳庭和渠清澤等人掌握的情報,逃出福建的一些商賈,盤踞在金門島,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勢力,這裡距離泉州還有一定的距離,加之孫傳庭帶領江寧營水師到達泉州之後,熊子健的一切安排,都是以江寧營爲主,暫時沒有對盤踞在金門島的勢力進行圍剿,一段時間過去,這些勢力逐漸開始演變爲海盜的性質了。

既然要收復臺灣,當然也要全面收復臺灣海峽所有的島嶼,不能夠留下一絲的隱患。

泉州距離漳州不是很遠。

戰船編隊在大海上航行了三天,抵達了金門島附近。

儘管說盤踞在金門島的商賈。包括他們的護衛,隱隱知道了一些消息,但他們認爲在大海上,逃生是很容易的,因爲他們的船隻靈活,看見局面不利。就可以迅速的逃走,等到大軍離開之後,他們回到金門島,繼續做海盜的勾當,繼續想辦法撕開缺口,從事海上走私的勾當,賺取大把的銀子。

可惜這一次,他們的判斷出現了致命的失誤。

江寧營水師的大小船隻,達到了三百餘艘。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中型和小型的船隻,機動靈活,加之這一次,蘇天成下定了決心,必須要平定臺灣島,所以孫傳庭和熊子健等人,是高度重視的,列出了詳細的計劃。大型戰船在外圍,中型戰船和部分的小型戰船在中間。其餘的小型戰船在最前面,這樣三層包圍下來,駐紮在金門島的商賈,除了乖乖的投降,沒有其他的出路了。

戰鬥在二月二十一日的辰時打響。

對於蘇天成和江寧營水師來說,這不算是戰鬥。盤踞在金門島的商賈,看見情勢不對,很快就放棄了抵抗,乖乖的投降了。

劉鐵漢和王大治兩人,率領江寧營將士登上金門島。還沒有徹底展開廝殺,島上的商賈,就開始繳械了,兩人沒有遇見什麼像樣的抵抗,還是有些鬱悶的,他們也很奇怪,不管怎麼說,廝殺還是必要的啊,雙方都沒有怎麼交手,怎麼對付這麼快就投降了。

劉鐵漢帶着幾個商賈,很快來到了蘇天成的面前。

幾個商賈面無血色,跪在蘇天成的面前,身體瑟瑟發抖。

蘇天成冷冷的看了他們一眼,這些所謂的商賈,富甲一方,完全是依靠走私發財的,嘉靖年間的時候,這樣的商賈,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甚至勾結倭寇,從事走私和劫掠的活動,曾經被戚繼光狠狠的打擊,幾十年過去了,想不到如今再次出現了。

對這些人,蘇天成不會客氣。

王大治已經提前來稟報了,這些商賈知曉徵繳他們的大軍是江寧營的時候,就自動放棄了抵抗,江寧營的名氣太大了,他們知道沒有機會,而且龐大的船隊,重重的包圍,也令他們沒有逃跑的機會了,就算是強行的逃跑,最終也是被剿滅的命運。

“你們既然投降了,就應該知道規矩,江寧營不殺投降之人,你們的性命可以保住,但必須將所有的財產交出來,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上繳所有的財產,一個時辰之後,將士在島上搜索,若是發現了黃金白銀珠寶,你們就不要想着能夠保住性命了。”

一個時辰之後,堆積如山的黃金白銀,數不清的糧食、布匹、茶葉和食鹽等貨物,擺放在小島的平地上面,就連蘇天成都感覺到吃驚了。

周圍被嚴密戒嚴了,除開少數的軍官,以及親兵營的將士,任何人都是不準靠近的。

貨物很快開始清點,陸續搬運到船上去。

劉鐵漢帶領斥候營的將士,開始在島上搜索。

金門島很是荒蕪,小島的面積雖然不小,但絕大部分地方,幾乎都看不到什麼人煙,曾經也有漁民生活在島上,但這些商賈佔據了金門島之後,攆走了所有的漁民和住戶,對於躲藏在島上的漁民,發現之後,一律殘殺,導致了島上所有的漁民逃走了,有些漁民漂泊在大海上面,生活狀況非常的悽慘。

搜索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斥候早就熟悉了所有的環境,經過特殊訓練的他們,能夠在任何的情況下,搜尋既定的目標。

陸續有一些金銀珠寶被找出來了。

看着這些被搜出來的金銀珠寶,蘇天成的臉色變化了,他對這些商賈,印象本來就不好,這些商賈,和曾經的流寇首領一樣,認識固定了,沒有什麼改造的可能,而且這些人熟悉福建的情況,曾經大肆賄賂福建各地的官吏,包括鄭芝龍,都得到了他們的好處,要是繼續留着,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製造出來更大的麻煩。

蘇天成最爲擔心的問題,就是這些搜出來的財富,他絕不會將這些財富,上繳給朝廷的,這些財富,肯定要運送到臺灣去,作爲臺灣發展的資金,這個消息,不能夠泄露,否則會惹下不少的麻煩。可惜這些商賈是清楚的,一旦有機會了,這些商賈亂講話了,傳到了朝廷,傳到了朱由檢的耳朵裡面,就是麻煩。

所以說,找機會和理由,殺掉這些商賈,是最好的選擇。

蘇天成揮揮手,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劉鐵漢和王大治很快明白了,命令將士,,將這些商賈架出去。

在商賈大聲的求饒聲中,鋼刀舉起來了,一顆顆的頭領被砍下來了,一股股的鮮血噴向了半空中。

蘇天成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黃金白銀和貨物,在最快的時間之內,運送到船上去了。

金門島留下了五百人,這些人全部都是以前鄭芝龍和鄭鴻逵的手下,他們駐紮在金門島,暫時維持這裡的秩序,讓一些被迫離開金門島的漁民回來,恢復以前的景象,至於說建設金門島的事宜,蘇天成還沒有考慮,金門島距離廈門島的距離太近了,還是留給朝廷去直接管轄,自己的重點,還是在臺灣和澎湖列島。

計劃攻佔金門島是三天的時間,可一天的時間,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盤踞在金門島的勢力,被剿滅的乾乾淨淨,那些跟隨商賈在金門島橫行肆掠的護衛,這個時候全部成爲了苦力,開始在島上做農活了,其中一些骨幹,被揭發出來之後,被毫不留情的斬殺,剩餘的六百多人,被看管的嚴嚴實實,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鄭成功帶領部分的戰船,在金門島的四周,進行了搜索,看看還有沒有落網之魚,結果是令人欣慰的,四周沒有殘餘勢力了。

二月二十三日,大軍離開金門島,朝着澎湖列島的方向前進。

金門島的這次戰鬥,不能夠算是真正的戰鬥,但江寧營的收穫是非常大的,巨大的財富,是最大的收穫,建設臺灣,需要大量的資金,更需要糧食、布匹、食鹽、茶葉等生活物資,畢竟臺灣的生產能力是不足的,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況,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兩年之內,臺灣的建設,重點還是要依靠輸血機制的,需要來自內地的援助。

蘇天成很清楚,僅僅有金銀珠寶的支撐是不夠的,臺灣島想要發展起來,必須要有着不一般的生產能力,能夠種出來大量的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這樣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經濟的飛速發展,否則臺灣的基礎不牢固,就經不起波折,稍微遭遇一些變故,情況就很是不妙。

蘇天成的主要精力,暫時無法放到臺灣,否則他的做法是不一樣的,會運送大量的物資到臺灣去,可現在不行,因爲後金韃子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他和江寧營的主要任務,依舊是首先剿滅後金韃子,徹底摧毀後金政權,接下來長期有可能重點經營臺灣。

船隊航行的途中,蘇天成一直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內部安定了,才能夠說得上征服和稱霸世界的事宜,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朱由檢的認識,恐怕不會達到那樣的高度,剿滅了後金韃子,朱由檢就會滿足了,剩下的事情,只有自己來做了,也正好趁着這個時機,遠離朝廷,避免大明朝出現最大的內訌。(未完待續)

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章 馬市賣馬第504章 平衡術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章 發榜(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510章 刺激(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7章 密旨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2章 會試第1273章 驚奇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823章 準備(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2章 青樓第682章 屠城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5章 馬市賣馬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8章 上任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55章 真相第1239章 鉅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64章 開埠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822章 準備(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82章 後宮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5章 現實第483章 抉擇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
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章 馬市賣馬第504章 平衡術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章 發榜(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510章 刺激(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7章 密旨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2章 會試第1273章 驚奇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823章 準備(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2章 青樓第682章 屠城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5章 馬市賣馬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8章 上任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55章 真相第1239章 鉅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64章 開埠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822章 準備(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82章 後宮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5章 現實第483章 抉擇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