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

(感謝長沙板車、陌生友人、範宣子、hhhffv投出的寶貴月票,感謝書友130414193632582的打賞和評價票,拜謝了。)

五月初,蘇天成終於回到河南府了。

他這次回來,面臨的事情,還真的是不少,張溥已經忙得腳不沾地,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了,主要還是江寧營征伐張獻忠之後,從山西帶回來了大量的家眷。

這其實是蘇天成的餿主意。

河南府人口急劇增加,帶來的好處是不少的,消費大幅度的增加,商賈笑的合不攏嘴了,不管哪個方面,消耗都是大幅度的增加,他們的生意更加的紅火,這就促使更多的商賈,開始進入到河南府,加之駐守河南府的江寧營,已經是天下聞名,沒有誰敢在河南府的地界上面惹事,唯一令商賈感覺到不滿意的,就是官府確定的稅賦,明顯的有些高了,不過官府的稅賦高了,其他方面倒是沒有什麼開銷了,不需要孝敬官吏,踏踏實實做生意,這種感覺也是很不錯的。

張溥主要考慮的,還是耕地和城池的問題。

洛陽縣城郊,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形成了另外的一個集鎮,面積甚至比洛陽城的面積都大了,這裡剛開始居住的,主要是江寧營將士的家眷,後來一些專門到河南府落戶的外地農戶,也開始在這裡居住。

河南府所轄的一州十三縣,基本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就連最爲偏遠的閿鄉縣,都出現了此類的情況,府衙已經發出了告示。州縣有關人口情況的統計,每月進行一次,儘量掌握河南府所有的人口情況。

人多了事情肯定多,本地人與外地人的糾紛,江寧營將士家眷與本地人的糾紛。包括本地人之間的一些糾紛,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有些也直接找到府衙來了,儘管是在春耕時節,府州縣衙門都沒有放告,可張溥還是要處理這些事情。

這次接近十萬人進入河南府。帶給張溥的事巨大的壓力。

這麼多的人,必須要安置好,特別是包括了兩萬流寇的俘虜,若是不能夠好好的安置,可能會鬧出來大事情的。

張溥忙得腳不沾地,蘇天成卻到京城去了。而且一去就是那麼長的時間。

自從張溥出任河南府同治,蘇天成就很少關心府衙的事情了,除開大事情,比如說全年工作的安排等等,其餘的事情,全部都是張溥直接負責,包括錢糧和刑名等事宜。張溥也明白,蘇天成這樣做的意思,一方面是信任自己,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給自己創造機會,很有可能不長時間之後,自己就是河南府知府了。

張溥還有一件大事情,就是支持中心學社。

這件事情,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刑名和錢糧事宜。

隨着對中興學社瞭解的深入。張溥早就感受到了,中興學社的職責不一般,重要是在於改變讀書人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和意見,特別強調士紳富戶必須爲朝廷地方的發展,做出來必要的貢獻。不能夠一方面享受特權,一方面不作出任何的貢獻。

這種思想,在江寧縣與河南府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兩地的改變時天翻地覆的,這就說明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在對待商賈的政策上面,蘇天成的看法是不同的,幾乎與朝廷的規矩是相反的,江寧縣與河南府的商賈,地位是很不錯的,能夠時常出入各級的官府,甚至關心官府的大事情,這在其他地方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可事實擺在面前,真正署理府衙的事情之後,張溥才感覺到商賈的重要,府州縣衙門全年的收入,九成來自於這些商賈,至於說農業上面的賦稅,顯得微不足道了,河南府一州十三縣,各級官府收取到的賦稅,總數超過三百萬兩銀子了,其中的田賦,不足十萬兩白銀,真正的是九牛一毛了。

蘇天成的許多認識,以及強調的觀點,張溥在慢慢的接受,在實踐的過程中,他越來越感覺到,蘇天成有些神了,似乎什麼都知道,隨便提出來的觀點,在現實中間貫徹下去了,都能夠收到實際的效果。

就說上半年疏通黃河之事,簡直是神來之筆,儘管涌入河南府的農戶,空前增加,但沒有產生流民,各級官府設立的濟農倉,也沒有消耗多少的糧食,概因爲農民參與到疏通黃河的工程之中,得到了報酬,可以養活家人了。

按照蘇天成的安排,各級的官府,全力搞好農業生產,令河南府的糧食豐收了,老百姓能夠吃飽肚子了,普遍都安定下來了,今年的春耕形勢很不錯,眼看着又是一個豐收年,估計老百姓的日子,能夠過得更好一些了。

商賈帶來的好處,這個時候也體現出來了,忙完春耕生產之後,一些農戶進入商賈的作坊做事情,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這對於改善家人的生活,是有着很大幫助的。

這麼長時間過去,張溥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蘇天成時常強調,要良性循環,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做事情不能夠想當然,通過這麼長時間的摸索和總結,他總算是有些明白,這個良性循環是什麼意思了。

蘇天成回到府衙,還沒有來得及喘氣,張溥和譚長洛風風火火的來了。

“大人,下官忙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這段時間,張大人辛苦了,府州縣的諸多事情,我都知道了,近段時間,主要還是人員安置的事宜,河南府的人口,已經超過兩百萬了,去年的統計情況,還是五十三萬人,驟然增加了這麼多的人,問題肯定是很多的,好在目前局勢穩定,你功不可沒啊。”

“一切都是大人的功勞,下官和譚大人不過是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事情罷了。”

“功勞就是功勞,我在京師,已經爲兩位大人請功了,譚大人,你考慮的問題,解決的如何了,實話實說。”

譚長洛苦着臉,他的任務可不一般,主要是要求河南府的士紳富戶,租賃田地的時候,收取的賦稅,必須符合府衙提出來的要求,也就是總收入的20%,這樣的要求,曾經被衆多的士紳富戶抵制,但府衙在這方面,毫不手軟,凡是不照辦的士紳富戶,府衙想盡辦法,令其不得安生,甚至是使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

如此一來,譚長洛也被罵慘了。

“大人,下官按照要求做了,總體來說,情況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今年以來,府衙要求州縣嚴格執行政策,不得有絲毫的逾越,不過個別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譚大人,辛苦你了,問題在哪裡,我是知道的,不就是福王那裡嗎,這樣的事情,要求你去做,也是很爲難的,我直接去找福王。”

譚長洛聽見蘇天成這樣說,連忙站起來了。

“下官慚愧,這等事情都沒有做好,愧對大人重託。”

“這不是你的責任。”

蘇天成知道,朱由菘本想跟隨江寧營到山西去征戰,怎奈朱由檢不允許,還訓斥了他,就連孫承宗,說到藩王的事情,也要他小心。

朱由檢委託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沒有做到,府衙要求的事情,朱由菘自然是要爲難一番了,其實朱由菘想到的,還是見一見自己,並非是特別爲難府衙,如此的情況下,譚長洛當然做不好這個工作了。

蘇天成暫時不想去見朱由菘,他已經給朱由菘寫了一封信,相信朱由菘看到這封信之後,很快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譚大人,明日你直接到福王府邸去,將這封信交給福王世子,你暫時不要離開,就在王府等候消息,若是福王依舊不願意按照府衙的要求辦事,我就親自去拜訪了。”

譚長洛接過了信函,馬上開口了。

“大人,時辰尚早,下官這就去福王府邸。”

“也好,否則租種福王土地的佃戶,內心不安,那些士紳富戶,也是看着福王的。”

譚長洛離開之後,蘇天成面對張溥,說出了他早就想說的話語。

“張大人,這段時間,你做的很是不錯啊,想當初,我們曾經是對手,認識有着很大的偏頗,以你的身份,能夠做出來這樣打的改變,我是心存感激的,這次我到京城,舉薦了你和譚長洛大人,估計朝廷的聖旨,很快就要到了,譚大人可能離開河南府,回到京師去了,你需要考慮一下,府衙的官員配備問題,接下來的時間,我的主要精力,依舊在江寧營,江寧營已經改變建制的事宜,你已經知道,我就不多說了。”

“大人,這府衙官吏的舉薦,下官還是要聽從大人的意見啊。”

“你就不要有什麼猶豫了,既然主持府衙的事宜,就要有幾個得力的手下,信得過的官員,做事情順利很多的,河南府的發展速度很快,你要有思想準備,朝廷對河南府,也是越來越重視了。”

蘇天成雖然沒有明說,但張溥已經明白了,不長時間之後,蘇天成有可能要離開河南府,自己可能要主政河南府了。

驟然聽見蘇天成這樣說,張溥的內心,有些不是滋味,雖然時間不長,但他已經習慣,在蘇天成的手下做事情了。

“大人,下官明白了,下官一定悉心舉薦人才的。”

“恩,我有個建議,你的學生吳偉業還是不錯的,看看是不是有可能,讓他到河南府來。”

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6章 下狠手(1)第225章 贖身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82章 對決(4)第705章 放心了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26章 眼藥水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34章 證據第885章 對決(7)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66章 鄉試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76章 分析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5章 現實第791章 偶遇(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467章 敗退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252章 北平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584章 情報戰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5章 現實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73章 歹毒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2章 青樓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26章 眼藥水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2章 會試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93章 整合(1)第754章 造船廠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231章 大婚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
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6章 下狠手(1)第225章 贖身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82章 對決(4)第705章 放心了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26章 眼藥水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34章 證據第885章 對決(7)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66章 鄉試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76章 分析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5章 現實第791章 偶遇(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467章 敗退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252章 北平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584章 情報戰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5章 現實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73章 歹毒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2章 青樓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26章 眼藥水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2章 會試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93章 整合(1)第754章 造船廠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231章 大婚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