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

豪格開始說到第二個問題了,也是最爲關鍵的問題了。

“豫親王多鐸爲我大清國捐軀了,這是我大清國重大的損失,父皇想到了多鐸的勇猛,多次爲多鐸流淚,可父皇告誡我了,如今還不是悲痛的時候,我大清國處於危險之中,如何的化解危險,纔是最應該考慮的事情,豫親王的在天之靈,也希望我們這樣做。”

豪格說話的時候,大殿裡面很是安靜,一些滿人權貴的臉上,顯露出來吃驚的神情,不知道豪格爲什麼出現瞭如此重大的變化,說話有條不紊,能夠抓住關鍵,也看不出着急的樣子,隱隱有了一些皇太極的風範。

代善與多爾袞的臉上,都沒有什麼表情,兩人同樣是吃驚的,只不過兩人的想法不同,代善是感覺到欣慰,希望豪格能夠儘快的成長起來,多爾袞是有些心涼,豪格進步如此的神速,很快就能夠在滿人權貴之中,樹立起來不一般的威信,恐怕等到皇太極龍御歸天的時候,豪格以及能夠控制大清國的局面了。

“國不能夠一日無主,滿八旗也是一樣,豫親王是鑲白旗的固山額真,是鑲白旗的旗主,父皇收到了鑲白旗將士的很多血書,都是要求爲豫親王報仇的,面對這樣一支勁旅,必須要有新的固山額真,新的旗主,統領這些將士,奮勇廝殺。”

大殿裡面,異常安靜,這是一個異常敏感的問題。皇太極與豪格不表態的時候,衆人是不會開口的。該表達的意見,以前的幾次商議,早就說出來了,今日是決定的時候,重點就看皇太極的意見了。

豪格看了看皇太極,再次開口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睿親王多爾袞兼任鑲白旗的旗主。”

代善看着豪格,差點忘記開口說話了。

多爾袞兼任鑲白旗的旗主。對豪格是很大的威脅,正白旗和鑲白旗,是大清國最爲驍勇的兩支軍隊,甚至可以說,是大清國戰鬥力最強的兩支軍隊,這些年以來,正黃旗和鑲黃旗大都是在瀋陽。作爲上三旗之一的正藍旗,出征的機會也不是很多,相反,正白旗和鑲白旗出征的機會是很多的,朝鮮、遼東、復州、宣州、登州、萊州、草原等地,都有正白旗和鑲白旗的身影。

滿人權貴都知道。豪格出任皇太子,最爲不服氣的就是多爾袞了,在衆人的眼裡,多爾袞的能力是強於豪格的,戰功也比豪格的大。如此的情況下,豪格應該是想方設法的限制多爾袞的。避免讓多爾袞掌握更大的權力。

想不到豪格主動提出來了,讓多爾袞兼任鑲白旗的旗主。

代善看了看皇太極,暗暗佩服,有其父必有其子,豪格在皇太極的影響下,或者說是悉心教導之下,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反應過來的代善,馬上開口了。

“臣贊成太子殿下的提議,十二弟英勇善戰,必定能夠帶領鑲白旗的將士,爲十四弟報仇的,鑲白旗遭遇了一些損失,急需補充,早日明確十二弟爲旗主,也能夠重新壯大鑲白旗。”

代善說完之後,衆人都是同意,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不過阿濟格臉色漲得通紅,沒有開口說話,在衆人之中,顯得特別的突出。

多爾袞沒有開口說話,這個時候是不能夠客氣的,他不敢確定豪格的話語,到底是真話還是假話,要是自己表示客氣了,豪格順勢改變了人選,那自己後悔都沒有地方去說了,遇到較真的時候,多爾袞是不會客氣的,這是他的性格。

阿濟格表現出來的態度,令多爾袞有些不滿意,都是親兄弟,在這樣的大事情上面,阿濟格與自己爭什麼,讓衆人看見了,豈不是大笑話。這個時候,多爾袞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皇太極看不慣阿濟格,爲什麼會冷落阿濟格,換做自己,也一樣會這樣做的。要知道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阿濟格以前就是鑲白旗的旗主,皇太極登基之後,罷黜了阿濟格鑲白旗旗主的職位,由多鐸接任的。

衆人都說過之後,豪格再次開口了。

“睿親王兼任鑲白旗的旗主,大家都沒有意見了,我還有一個提議,英武郡王阿濟格,可以進入鑲白旗,擔任梅勒額真。這是我個人的提議,請父皇定奪。”

豪格剛剛說完,大殿裡面就出現了議論的聲音,要知道梅勒額真的地位也是很崇高的,僅次於固山額真,就是副旗主,旗主有事外出的時候,梅勒額真可以做出來重大的決定,多爾袞兼任鑲白旗的固山額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呆在鑲白旗,畢竟還有正白旗,這個時候,梅勒額真這個職位,就非常重要了,很多時候,等同於是鑲白旗的旗主了。

滿八旗的軍官,除開最底層的牛錄額真,其餘職位,都是需要皇太極點頭的,雖說這樣的決定,多半具有象徵意義,重點還是旗主的意思。

阿濟格與多爾袞是親兄弟,本就被認爲是一個集團的,這個時候,豪格居然提出來了這樣的建議,沒有提出其他的人選,這是出乎衆人預料的。

皇太極很快開口了。

“朕看豪格的建議是不錯的,十二弟,你是什麼意見。”

“臣聽從皇上的安排。”

“那好,這件事情,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豪格出了很大的風頭了,可以說是佔據了主要的地位了,剩下的事情,應該是皇太極自己來說了,也就是有關戰役部署調整的事宜,繼續讓豪格來說,有些過了。

皇太極努力站起來了,挺直了腰板。

“今日商議的兩件事情,你們的意見都很統一,朕很是高興,這纔是我大清國的傳統,朕希望這樣的情形持續下去,有了我們滿人的團結,一切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

大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了,衆人都看着皇太極,沒有人說話了。

“朕想到了遼東、海州和草原的情形,不管如何,這一場的危局,我們必須要面對,朕仔細考慮過了,決定對以前的部署,做出來調整。”

“遼東的局面,不能夠出現變化,若是丟失了廣寧和西平堡,瀋陽就要遭遇到巨大的威脅了,一旦明軍渡過了遼河,我大清國就真正的遭遇危險了,所以說,遼東的防禦,依舊要堅持下去,海州遭遇的危機,是目前最爲重要的事情,如何克服海州的危局,是朕重點思考的問題,這段時間裡面,大家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議,朕看有些建議是可行的,最後就是草原的局勢,明軍聯合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想着能夠穩固草原,恐怕沒有那麼容易的,朕看草原要動起來了,要讓大明的邊關不得安寧,如此才能夠爲我大清國創造出來機會。”

“朕決定做如下的調整,多爾袞率領正白旗和鑲白旗進駐海州,漢八旗之中的正白旗和鑲白旗,一同進入海州,這些部隊,全部由多爾袞指揮,負責海州方向的防禦和攻擊,一定要防止明軍攻下耀州和海州,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收復耀州。”

“駐守海州的鑲藍旗軍士,進駐廣寧,漢八旗之中的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留在遼東,負責駐守廣寧和西平堡,遼東的防禦,由濟爾哈朗負責,不能夠出現任何的閃失。”

“駐守西平堡的正紅旗、鑲紅旗,進入草原,在蒙八旗的協助之下,從草原方向,進攻大明邊關,草原方面的戰鬥,代善全權負責。”

“正黃旗和鑲黃旗駐守瀋陽,正藍旗駐守遼陽,瀋陽與遼陽的防禦,豪格全權負責。”

“此外,招募軍士的事宜,也要同時進行,阿濟格暫時負責招募鑲白旗的軍士,招募事宜結束之後,帶領新招募的軍士,趕赴海州,漢八旗之中正藍旗軍士的招募事宜,由索尼負責,必須在兩個月之內,重新組建起來正藍旗,新組建的正藍旗,悉數進駐海州,旗主的人選,由多爾袞直接負責,確定人選之後,向朕稟報一下就可以了。”

“朕這一次的調整,是考慮到全局的,多爾袞英勇善戰,有勇有謀,能夠在海州抗擊明軍,濟爾哈朗沉穩,能夠完成遼東的防禦,代善經驗豐富,老成持重,進入草原之後,一定能夠指揮蒙八旗,攻擊大明的邊關。”

“朕改變了以前的部署,每一個地方,主帥只有一人,朕不再設什麼副帥了,朕希望你們能夠拿出本事來,狠狠的打擊明軍,取得勝利,朕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豪格、代善、多爾袞三人留下來了,其餘人都離開了大殿。

這些人留下來,皇太極還有事情要說,也就是牽涉到范文程以及大清國的情報網絡的事宜,情報網絡的事情,是不能夠公開說的,只能夠是暗地裡通氣,皇太極已經做出來了決定,讓譚泰直接負責情報網絡,從草原回來的賈基涵,協助譚泰,這樣的情況下,情報網絡就是滿人執掌了。

第754章 造船廠第99章 聖眷難測第236章 擴軍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79章 借銀子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5章 小王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8章 落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11章 江寧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81章 尊嚴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88章 行動(5)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398章 燧發槍第482章 大禮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078章 補償第494章 宿命論(3)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95章 畢懋康第496章 內訌(1)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79 天降神兵(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21章 熱鍋(1)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97章 開花彈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97章 內訌(2)第406章 募捐(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60章 震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5章 慘敗(3)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646章 夜襲(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97章 內訌(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38章 夫妻之間
第754章 造船廠第99章 聖眷難測第236章 擴軍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79章 借銀子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5章 小王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8章 落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11章 江寧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81章 尊嚴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88章 行動(5)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398章 燧發槍第482章 大禮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078章 補償第494章 宿命論(3)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95章 畢懋康第496章 內訌(1)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79 天降神兵(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21章 熱鍋(1)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97章 開花彈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97章 內訌(2)第406章 募捐(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60章 震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5章 慘敗(3)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646章 夜襲(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97章 內訌(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38章 夫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