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推辭未果

朱由檢下定了決心,要跟換內閣首輔了。

可他遇見了難題。

朱由檢一直都記得蘇天成舉過的例子,大明朝廷需要的是能夠力挽狂瀾的內閣首輔,不是修修補補的內閣首輔,如今的情況是,陝西正在出現一些變化,但內閣對出現的這種變化,很是淡漠,甚至沒有基本的態度,朝廷裡面,沒有誰感興趣,甚至有人認爲,陝西的改革,就是瞎胡鬧,反正陝西的地位不重要,就算是徹頭徹尾的改了,也沒有多大的事情。

若是想着在大明推動改革,最大的困難,要數南方了。

朝廷裡面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各自在家鄉有着不小的勢力,而且這些官員,非常注意維護各自在家鄉的利益,加上南方的條件不錯,和北方比較起來,普遍都富裕一些,這也是陝西進行改革,很多人不關心的主要原因。

北方的條件差一些,例如說陝西,在蘇天成去之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朝廷好些年都不能夠收繳到賦稅了,還需要倒貼銀子,否則一些官府就無法維持了,這樣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誰會去關心的。

不管是陝西的改革,還是江寧縣、河南府的變化,都沒有能夠在朝廷裡面,引發太多的注意,這與內閣有着直接的關係。

朱由檢明白,想在大明各地推行改革,或者說是做好相關的準備,就必須要製造出來一定的氛圍,不說支持改革的官員佔上風,但至少需要有這樣的一股力量。

文華殿的質詢,震撼了朱由檢,他感覺到了改革的艱難。孫承宗和蘇天成無疑屬於改革派,但被人彈劾,甚至說要謀反,如果自己沒有態度,不能夠堅決的予以支持,大明朝不可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朱由檢的才能不是那麼傑出。算不上優秀的帝王,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登基以來,時刻想到的,都是大明朝的發展,都是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麼多年以來,他依靠和相信了很多的大臣,結果往往是失望的。直到崇禎六年以後,情況慢慢出現轉機,這一切,都是因爲出現了一個蘇天成。

出現這樣寶貴的轉變,朱由檢當然想着堅持下去,擴大這種可惜的局面,可惜遇見的壓力非同一般,從目前的情況看。推行有些政策,還真的不合適。

但更換內閣首輔。讓堅持改革的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至少能夠營造出來很好的氛圍,爲今後的改革做好準備。

孫承宗已經知道了這層意思,但寫來了奏摺,力辭出任內閣首輔。

不出任內閣首輔的原因,就是因爲年紀大了。

這個理由也算是有些道理。但朱由檢認爲,這可能不是主要的理由。

孫承宗進入到養心殿之後,朱由檢站起身來,走到了孫承宗的對面。

孫承宗連忙準備跪下行禮,朱由檢一把拉住了孫承宗。

“孫愛卿。朕多次說過,你年紀大了,就不要行這跪拜禮了,除非是大朝和早朝,其餘時候,免去這套禮儀。”

“臣感謝皇上憐惜。”

“坐下說下,今日這養心殿裡面,就朕與愛卿二人,朕有些事情,想着奇怪,很想聽聽愛卿的解釋啊。”

“皇上有什麼疑惑,儘管詢問,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主要還是這內閣首輔的問題,朕知道,溫愛卿也是很不錯的,這些年來,遭受了不少的委屈,朝廷裡面,有人罵他,有人恨他,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溫愛卿做了不少的事情,也比如要遭遇到有些人的嫉恨,所以,前一段時間,朕還是有些猶豫的,可這一次的質詢,朕很是傷心,溫愛卿竟然說出來瞭如此的話語,朕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朕本來是想着,讓愛卿多負責內閣的一些事情,看來溫愛卿可能是有想法了,所以如此做啊。”

“皇上,臣以爲,溫大人這些年確實做了不少的事情,維持了朝政的穩定,外面那些風言風語,皇上不必記掛在心上。”

朱由檢搖搖頭,從御案上面,拿出來一份摺子,遞給了孫承宗。

“看看這份摺子,看看溫愛卿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朕不是說中官不能夠和朝廷大臣接觸,要斷絕這樣的接觸,也是不大可能的,可如此做事情,朕真的寒心啊。”

孫承宗拿起奏摺,仔細看起來。

看着看着,他的臉色發白,想不到溫體仁暗地裡竟然和曹化淳勾結,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了,用大逆不道來形容,都是可以的。

太監本是完全忠心於皇上的,是皇上的奴才,最爲忌諱的就是勾結朝中大臣,溫體仁是內閣首輔,若是因爲朝中的事情,與曹化淳有着什麼聯繫,或者與大太監王承恩有着一些聯繫,這都是很正常的,只要這些聯繫,是能夠公開的。

但暗中勾結,對某個大臣不利,這樣的事情,皇上知道之後,是深惡痛絕的,雖說這等的事情,層出不窮。

“皇上,臣以爲,這等的事情,不是很可信的,溫大人身爲內閣首輔,已經有六年時間了,若是與中官有勾結,也不會等到現在的,據臣知道,這些年以來,溫大人從來沒有與中官有過多少的接觸,就是牽涉到朝中大事,也是內閣其餘的大人前去協調的,若說溫大人主動去接觸,臣不相信。”

“愛卿說的有道理啊,朕也是不相信的,不過這件事情,確實是真實的,朕沒有冤枉溫愛卿,至於說溫愛卿是不是主動去與曹化淳接觸,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朕覺得,這段時間,溫愛卿想的太多了,以至於做出來這些事情,也算是自作自受吧。”

“皇上,臣在這裡爲溫大人求情,懇請皇上看在溫大人多年爲朝廷做事情的份上,不要責罰溫大人。”

朱由檢的臉上,有着蕭索的神情。

“朕不會怎麼樣的,這件事情,令朕想到了很多啊,朝廷之內,這等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朕如此的信任溫愛卿,可得到的是什麼啊,有什麼事情,爲什麼就不能夠和朕開誠佈公的說出來啊,總是要在背後使用手段,殊不知這樣適得其反嗎。”

沉默了一會,朱由檢再次開口了。

“朝廷裡面不簡單啊,朕都知道,可朕要依靠諸位愛卿啊,此等時刻,愛卿莫要拋棄朕啊。”

孫承宗慌得連忙站起來,跪在了朱由檢的面前。

“皇上,臣萬死不敢有這等的想法,臣一定盡心竭力。”

“愛卿站起來說話吧。”

看着孫承宗站起來之後,朱由檢慢悠悠的開口了。

“愛卿力辭內閣首輔職位,不知道還有其他什麼想法啊。”

孫承宗稍微頓了頓。

“皇上,臣確實是有苦衷的,皇上殫精竭慮,想着天下太平,國富民強,臣看在眼裡,敢不盡心竭力,不過臣出任內閣次輔之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與祖制不是很相符,故而臣以爲,自己的形象,恐遭到朝中同僚的質疑,再說了,臣若是出任內閣首輔了,朝中同僚,一定會有些心慌的,以爲朝廷會有什麼很大的動作了,甚至會牽涉到他們了,臣以爲,我大明尚未完全剿滅流寇,後金亦是虎視眈眈,此等的情況下,朝局需要穩定啊,只是這些原因,臣不好直接說出來,故而以年紀爲由推辭。”

朱由檢愣了一會,好半天沒有說話。

一聲長嘆之後,朱由檢開口了。

“愛卿這番話語,出乎了朕的預料啊,愛卿在朝中多年了,以前遭遇了諸多的委屈,朕都是知曉的,可愛卿從未辯白,這次推辭,也是以年齡爲原因,寧願遭受朕的責備,愛卿的一片忠心,蒼天可鑑,請受朕一拜。”

朱由檢抱拳稽首的時候,孫承宗臉色煞白,身體也搖晃了一下,接受皇上的禮拜,這可不是一般的榮譽了。

孫承宗準備再次跪下的時候,被朱由檢拉住了。

“愛卿的一切想法,朕都知道了,朕當初登基,不過弱冠之年,驟然遭遇那麼多的事情,也是戰戰兢兢,這些年過去,朕想明白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早些迎接這些事情,愛卿就不要推辭了,若是陝西的情況,得以徹底的好轉,朕就要考慮,在我大明朝各地推行裁撤衛所軍隊事宜了,朕已經知道,這裁撤衛所軍隊,並非是簡單的裁撤,關乎到民生,需要方方面面的動作,故而這裁撤衛所軍隊,乃是契機啊。”

孫承宗的喉嚨動了一下,最終只是說出來一句話。

“皇上信任,臣唯有已死報效,臣雖然年歲大了,也要老當益壯,盡心盡力。”

“好,愛卿有這樣的決心,朕就放心了,朕想着,內閣也需要調整一下了,劉宗周、黃道周、唐世濟等人,都是可以進入內閣的,這些年過去,內閣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如今要做不少的事情,這調整也是必須的。”(未完待續。。)

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648章 夜襲(3)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98章 燧發槍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04章 隱患第764章 開埠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191章 稱帝(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7章 密旨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9章 忠告第579 天降神兵(1)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4章 宿命論(3)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13章 誤判?(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18章 秦淮河(2)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444章 想不到第79章 回家之後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6章 大調整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5章 在路上(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42章 人市第700章 提醒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
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648章 夜襲(3)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98章 燧發槍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04章 隱患第764章 開埠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191章 稱帝(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7章 密旨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9章 忠告第579 天降神兵(1)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4章 宿命論(3)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13章 誤判?(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18章 秦淮河(2)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444章 想不到第79章 回家之後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6章 大調整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5章 在路上(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42章 人市第700章 提醒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