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

盧象升抵達遼東之後,肩負的使命還是很重的,在京城的時候,皇上已經說了,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恐怕要暫時延遲一下,戶部難以拿出來足夠的金銀珠寶,若是要強行征伐,勢必要損害老百姓的利益,故而盧象升趕赴遼東,主要職責是整編遼東邊軍。

二十餘萬的遼東邊軍,隊伍過於的龐大了,朝廷根本就無法養活,依照江寧營的俸祿來養活遼東邊軍,朝廷承受不住,皇上和朝廷的意思,二十餘萬的遼東邊軍,保留五分之一,也就是不超過五萬邊軍,整合之後的遼東邊軍,直接編入江寧營。同時江寧營抽調五萬將士,一同駐紮遼東,最終的結果,遼東駐紮十萬江寧營將士。

當然,盧象升也留在了遼東,以兵部尚書和都督的職銜,兼任遼東巡撫,直接指揮遼東的十萬大軍,兵部日常的事宜,暫時由楊嗣昌代管。

盧象升抵達遼東,進入寧遠城的時候,祖大壽、祖大樂帶領遼東邊軍遊擊將軍以上的軍官,悉數在寧遠城門等候。

柳敬亭返回了京城,閻應元繼續留在了遼東,而且將在遼巡撫衙門做事情,成爲協助盧象升的第一個朝廷官員。

盧象升在衆人的簇擁之下,進入了巡撫衙門。

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保留了原來的職務,聖旨早就到遼東了,唯一的變化,是原遼東巡撫史可法,暫時沒有任命任何的職務。等候盧象升來到遼東之後,直接到京城去。

整合遼東邊軍是大事情。必須要慎重對待,這關乎到遼東的穩定。

原來的二十多萬大軍,僅僅保留五萬人,這可不是一般的裁撤,加之朝廷廢除了軍戶制度,這些人裁撤下來的軍士,總是需要有地方好好安置的,若是這個問題處置不好。導致遼東出現變故,甚至出現遼東邊軍投靠後金韃子的情況,那就不好說了。

好在盧象升來到遼東之前,早就想好了辦法,採用整體搬遷落戶的形式,京城周邊的耕地,官府全部都收回來了。因爲黑死病的肆掠,出現了很多無主的土地,加之從士紳富戶手中收購來的耕地,足夠安置很多人了,其實廢除了軍戶制度之後,也有不少的軍士。想着能夠安安心心的種田了,畢竟在軍隊裡面,時時刻刻面臨着危險,弄得不好小命就保不住了。

裁撤邊軍,需要得到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的支持。要不然無法妥善的佈置下去,保證能夠平穩的完成裁撤任務。

跟隨盧象升來到遼東的五萬邊軍。進入關內之後,分批次駐紮在大淩河城、錦州、廣寧和山海關,其中錦州和廣寧僅僅駐紮了五千人,兩萬人駐紮在大淩河城,兩萬五千人駐紮在山海關,基本上接手了遼東的防禦。

上任之後,盧象升與閻應元商議了相關的情況,閻應元對遼東的情況是比較熟悉了,主要是長時間與祖大壽、祖大樂等人在一起,知道遼東主要將領內心的想法。

閻應元開門見山的說了,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最大的願望是能夠直接進入江寧營,成爲江寧營之中的一員,至於說擔任什麼樣的官職,兩人也有間接的表示,希望能夠成爲江寧營衛指揮使之一。

能夠成爲江寧營的衛指揮使,那可是不簡單的事情,這麼多年過去了,江寧營在任命高級軍官的事情方面,一直都掌控的非常嚴格,就算是江寧營的內部,提拔爲衛指揮使,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當初在遼東威風赫赫的吳三桂,進入到江寧營之後,也是經歷了一番的波折,才成爲衛指揮使之一。

朝廷已經開始決定對江寧營的職級進行徹底的變動,畢竟以前的衛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和小旗等等軍官職務,都是按照以前軍戶制度產生出來的,朝廷已經廢除了軍戶制度,繼續沿用這些軍官職務,就顯得不是很合適了,洪承疇和盧象升都提出來了這樣的看法,皇上也是完全表示同意的。

軍隊之中也存在品秩、散官和實缺的問題,蓋因爲大明朝廷的時候,軍官的身份是低微的,與文官沒有絲毫的可比性,但大晉朝廷不一樣了,武官和文官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江寧營最高指揮官洪承疇,就直接進入了朝廷,成爲丞相之中的一員,從這個方面來說,軍隊的地位將要出現明顯的變化。

時間很是緊張,有關軍官稱謂變化的事宜,暫時顧不上,兵部提出來的一套方案,皇上不是很滿意,按照皇上的意思,品秩與實缺是不能夠完全分開的,是什麼品秩,就要負什麼樣的責任,不能夠說享受將軍的待遇,卻什麼事情都不用操心,甚至在軍隊之中,沒有什麼實際上的職務,這樣的情況肯定不能夠出現,包括文官之中,今後都要慢慢廢除這樣的規矩。

從閻應元這裡瞭解情況之後,盧象升放心很多了,按照兵部的意思,本來就是要求祖大壽和祖大樂兩人成爲江寧營衛指揮使的。

江寧營軍隊總人數,目前需要保持在三十萬人左右,朝廷也就是允許存在着三十萬人的正規軍隊,其餘的都是地方上的巡檢司,巡檢司的軍士,不屬於軍隊的序列,在穩定了全面的局勢之後,地方上巡檢司的軍士,也將進行必要的整合,成立一個總體的領導機構,就好比是幾百年之後的武裝警察部隊序列一樣,重點用來護衛背部的穩定。

祖大壽和祖大樂進入到巡撫衙門的時候,還是有些激動的,他們已經隱隱的聽說了,盧象升大人來到遼東,首要的任務就是整合遼東邊軍,今後遼東邊軍這個稱謂,將徹底的消失,代之的是江寧營的稱謂,既然稱呼爲江寧營,那就證明遼東邊軍會編入到江寧營之中去,這是祖大壽與祖大樂期盼好久的事情,他們做夢都想着能夠進入江寧營。

等到兩人行禮之後,盧象升開門見山了。

“進入本官請二位到這裡來,主要是爲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整合遼東邊軍的事情,第二件事情,關乎到二位今後的前途。”

祖大壽和祖大樂都沒有說話,從神情上面來看,兩人普遍都有些緊張。

“遼東邊軍要進行大規模的裁撤,留下來的精兵強將,直接編入到江寧營,至於說二位,按照朝廷的意思,成爲江寧營的衛指揮使。”

祖大壽和祖大樂的臉上馬上出現了笑容。

祖大壽開口說話了。

“臣感謝皇上的厚愛,一定協助大人做好遼東邊軍的裁撤事宜。”

盧象升看了看兩人,神情變得有些嚴肅了,有些話還是要說在前面,免得後面出事情了,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既然成爲了江寧營衛指揮使,本官也就要實話實說了,江寧營的軍規是非常嚴格的,其中有一條最爲關鍵的,那就是各級的軍官,都不得隨意掌握軍隊的開銷,軍隊之中有專人來負責這件事情,江寧營的軍餉也是很高的,朝廷拿出來那麼多的銀子,需要的是能夠保家衛國殺敵的勇士,從如今的情況來看,遼東已經成爲我大晉朝廷最爲重要的地域之一,今後這裡是會展開不少的廝殺的。”

“二位長期在遼東,與後金韃子不知道交手過多少次了,對於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性,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認識的,本官就不多說了。”

“朝廷的意思,保留五萬遼東邊軍,其實也就是遼東邊軍之中的骨幹保留下來,之後招募的軍士,除非是特別傑出的,原則上全部予以裁撤,留下來的五萬遼東邊軍,全部都編入到江寧營序列之中,如此十萬江寧營將士鎮守遼東,加強訓練,等候朝廷征伐的旨意。”

說到這裡,盧象升看了看祖大壽和祖大樂,發現兩人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

“二位大軍,此番的裁撤任務,本官重點需要依仗你們啊,有沒有什麼困難啊。”

祖大壽抱拳回答了。

“大人,屬下保證盡全力協助,其實遼東邊軍的戰鬥力,比以前差很遠了,屬下也清楚這裡面的原因,特別是後來招募的軍士,根本就來不及展開什麼訓練,也沒有直接與後金韃子交手,沒有什麼實戰的經驗,這等的軍士,若是保留下來,真正到了戰場上,還有可能成爲負擔,朝廷決定保留五萬遼東邊軍,屬下認爲判斷是非常準確的,以前遼東邊軍的主力,剩下的也就是這麼多軍士了,若是能夠如此的整合,屬下敢肯定,後金韃子絕不敢覬覦遼東。”

盧象升的臉上帶着笑容。

“可沒有那樣的簡單啊,本官還要提醒二位,他日滅掉後金韃子,這十萬大軍,也是絕對的主力啊。”

祖大壽和祖大樂的眼睛同時亮了,既然遼東邊軍保留五萬人,編入江寧營鎮守遼東,兩人就很有可能留在遼東的,若是能夠直接參與剿滅後金韃子的戰役之中,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從目前的局面來看,只要能夠拿下遼東,剿滅後金韃子,同時穩定蒙古的局勢,朝廷就基本上沒有什麼需要用兵的地方了。(未完待續。。。)

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9章 忠告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371章 探究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3章 唐海泰第150章 面聖第75章 小王爺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2章 會試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8章 重要情報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10章 刺激(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56章 出發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98章 燧發槍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444章 想不到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4章 遼東第1013章 誤判?(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75章 小王爺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79章 借銀子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51章 辯解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95章 整合(3)第182章 家信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9章 巡視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167章 迅雷(2)第817章 爭執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81章 幕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
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9章 忠告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371章 探究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3章 唐海泰第150章 面聖第75章 小王爺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2章 會試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8章 重要情報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10章 刺激(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56章 出發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98章 燧發槍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444章 想不到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4章 遼東第1013章 誤判?(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75章 小王爺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79章 借銀子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51章 辯解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95章 整合(3)第182章 家信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9章 巡視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167章 迅雷(2)第817章 爭執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81章 幕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