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對決(5)

代善得知斥候與江寧營的斥候交手的稟報,沒有要求大軍放慢行軍步伐,相反,他要求大軍加快步伐,先前行軍的過程之中,一直都沒有發現江寧營斥候的蹤跡,代善反而有些擔心了,可以說這是他帶領大軍第一次與江寧營交手,也就是和蘇天成的直接交手,崇德元年大清國損失了三萬勇士,崇德四年,大清國損失了大淩河城,自己的大兒子嶽託也敗在了蘇天成的手裡,被生擒,這一切的事實,代善都記得很清楚。

這一次,代善是非常謹慎的,雖說內心裡面,對江寧營的驍勇,有些懷疑的意味,但江寧營取得了那麼多實實在在的勝利,這是不能夠忽視的,這種謹慎,也表現在行軍的過程中了。大軍決定從一線天出發,但代善還是派出了斥候,特意偵查華莊那條道路,果然發現了江寧營的埋伏,而且聲勢是有些大的。由此代善斷定了,江寧營主要是在華莊埋伏的,在宣州的江寧營將士人數有限,這是鐵的事實,不過也不排除江寧營在一線天設伏。

一路過來的時候,代善非常注意觀察地形,絕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在崇山峻嶺之中,在這樣的地方設伏,不是最佳選擇,進攻主要依靠步卒,騎兵根本無法施展,自己帶領的軍士,基本都是騎兵,不管在什麼地方,面對步卒都是有着絕對優勢的。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個神話的創造,與代善也是有着一定關係的,這麼多年來的廝殺,滿八旗的戰鬥力是不容小覷的,除開在攻城拔寨的戰鬥之中遭遇過挫折,野外戰鬥的時候。幾乎是所向披靡,曾幾何時,代善衝鋒在最前面,義無反顧,打造出來了一支響噹噹的正紅旗,這種傳統也遺傳到軍隊之中了。

代善判斷,蘇天成一定會要求江寧營將士,在一線天某些地方也設伏的。但他不懼怕,明軍火炮犀利,這是事實,但在一線天這樣的地方,火炮的作用有限,雙方必須面對面廝殺,誰真正的驍勇,面對面的時候才能夠表露出來。

兩邊斥候的小規模交手,促發了代善的豪氣。他要求大軍加快步伐,儘早趕赴宣州,根據斥候的稟報和得到的消息,濟爾哈朗帶領的鑲藍旗將士已經經過了鎮江,馬上就要到鐵山了,到時候,兩路大軍夾擊宣州,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除非是棄城逃走,再說了。宣州的城池不高。也不是很牢固,這裡歷來都不是兵家必爭之地。

蘇天成同樣得到了稟報,斥候與後金韃子交手了,洪承疇有些惱火,準備要訓斥劉鐵漢,認爲斥候暴露了行蹤,蘇天成的看法不同。他認爲代善恐怕更加的放心了,畢竟兩萬大軍從平壤出發,這麼大的事情,江寧營不可能不知道,也肯定是要做出來佈置的,若是一路都沒有什麼阻攔,,順順利利到宣州了。這反而有一些說不過去的,所以說。代善恐怕要加快行程了,而且兩軍斥候首先交手,從一定程度上說,預示着兩軍精銳的碰撞。

從這次交手的情況來看,江寧營一人負傷,餘下兩人無事,後金韃子的斥候,一人死亡,兩人無事,這說明了,江寧營斥候的戰鬥力,超過了後金韃子的斥候。斥候都是三人一組,這個三人小組的碰撞,預示着即將到來的戰鬥,將是非常殘酷的。

表面上看,江寧營佔據人數上面的優勢,但真正進攻的時候,因爲地勢的侷限,最初的戰鬥,基本是一對一的戰鬥,這是真正考校個人廝殺能力的戰鬥。

“大人,後金韃子距離還有二十里地,預計一個時辰之內,就可以到達伏擊點的。”

洪承疇剛剛說完,蘇天成搖搖頭。

“叫賀人龍馬上做好準備,代善半個時辰就到了。”

崇禎十四年七月初五。

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不管是崇禎九年後金韃子入關,遭遇江寧營的痛擊,還是之後的剿滅流寇,蘇天成入主遼東,收回大淩河城,以及五月下旬的攻打旅順,都比不上這個日子的重要,因爲這一天,是一個歷史戰役的真正開始。

午時,按照行軍的規矩,是休息的時間,休息一個時辰之後,大軍纔會繼續行軍。

指揮行軍的甲喇請示是不是休息一個時辰,代善沒有同意,根據斥候的稟報,前面不遠處有一處山谷,這出山谷的地勢很是險要,大軍可以進入山谷之後,看看是不是有合適的地方休息,中午休息的主要目的,是躲避毒辣的陽光。前方的那處山谷,斥候曾經偵查過,認爲不適合埋伏,代善在看過斥候畫出來的地形之後,認爲江寧營不會在這裡埋伏,就算是在這裡埋伏,大軍也完全能夠應付。

大軍徑直朝着山谷而來。

斥候再次來稟報的時候,蘇天成的神色異常的嚴肅。

“洪大人,賀人龍,你們記住,這一次的戰鬥至關重要,我們的目的也是非常清楚的,廝殺的過程中,我不希望有什麼異樣的聲音出現,我要的是正紅旗韃子被全部殲滅的結果,我不要什麼過程,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不準後退,不準擅自撤退,進攻的方隊,就是剩下一個人,也給我堅持到底。”

進入山谷之前,代善專門在入口處看了看,兩邊的山峰很高,山谷中間的道路,有一些人爲修鑿的味道,但半山峰中間裸露的石頭,表示出來這裡還是天然形成的道路,只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來來往往的人,恐怕想了一些辦法,儘量讓山路好走一些。

一線天的道路,確實不好走,有些地方很是狹窄,一人一馬通過都要小心,這也是大軍耽誤了一些時間的原因,要是選擇走華莊的道路,恐怕已經到了宣州,儘管這樣,代善不後悔,明軍的火炮太犀利了,要是選擇走華莊,說不定將士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再說了,將士習慣這樣的道路,駕輕就熟,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不適。

山谷中間的道路,較爲平坦,而且寬度也不錯,三匹駿馬並排沒有多大的問題,剛剛進入山谷的時候,代善還有些擔心,他心目中的山谷,比現實的要險峻。

山谷中間,確實涼快很多,也正是因爲貪圖這股涼快,代善付出了他一輩子都無法挽回的慘痛代價。

其實蘇天成的計劃,也並非是那麼完美,從後金韃子進入山谷的時候開始,蘇天成的臉色就開始發白了,他發現了一個嚴酷的現實,那就是兩萬後金韃子,絕大部分都是騎兵,騎兵經過山谷,隊伍會很長,有可能前面的韃子騎馬出了山谷,後面的韃子還沒有進入山谷,真的要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只有從中截斷後金韃子,與韃子面對面廝殺了,可賀人龍率領的江寧營將士,沒有騎馬,以步卒對決騎兵,肯定是有劣勢的,而更爲嚴重的問題,就是火炮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減弱了,後金韃子的隊伍太長了,火炮不可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拿着望遠鏡的蘇天成,身體在發抖,他彷彿看見了,這一次的戰鬥,變成了慘烈的廝殺,雙方都將要付出重大的代價。

王大治站在蘇天成的旁邊,有些擔心,他的身後,有着五百親兵,這些親兵都是長期跟隨蘇天成的,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這些親兵都會用生命來保衛蘇天成。

“大治,去告訴賀人龍,等我的命令,通知秦睿,後金韃子接近出口的時候開炮。”

王大治點點頭,準備去傳達命令了。

這個時候,蘇天成突然揮手了,示意王大治稍等一會。

蘇天成看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

前進的後金韃子停下來了,後面的後金韃子源源不斷的進入山谷,他們在一處拐彎的地方,慢慢的開始聚集,那裡沒有陽光。

欣喜若狂的蘇天成,禁不住嘴裡唸叨老天保佑了。

“王大治,現在是午時嗎?”

“是的,現在是午時一刻。”

“天佑我大明啊,代善的死期到了。”

蘇天成手裡依舊舉着望遠鏡。

“暫時不要行動,看樣子後金韃子會休息一陣子的,等到他們全部進入山谷。”

代善下達了在山谷休憩一個時辰的命令。

斥候早就到前方去偵查了,沒有發現什麼異常,而且還有斥候朝着兩邊的山上偵查,不過江寧營將士埋伏很好,根本就不能夠發現什麼異常。這也凸顯出來了,劉文秀等人的觀察細緻,要求將士埋伏達到最好的效果。

代善放心了,要求將士在山谷裡面休憩一個時辰,山谷裡面曬不到太陽,是最好的休憩地點了。

慢慢的,大軍全部都進入到山谷了,隊伍顯得有些臃腫了,山谷裡面的道路上,擠滿了軍士,相互之間缺乏了活動的空間,隊伍中間的代善,感覺到有些不妥,考慮讓前面的將士,準備啓程,讓一部分將士離開山谷,在前面去找一處陰涼一些的地方。

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258章 花絮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83章 定局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章 下狠手(2)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04章 平衡術第153章 吳三桂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2章 眉姑娘第1115章 老頑固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5章 在路上(2)第480章 內耗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494章 宿命論(3)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881章 對決(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28章 江湖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9章 從容應對第7章 馬市驚魂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89章 稱帝(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8章 交易第846章 慘敗(4)第273章 麻煩事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92章 稱帝(4)第912章 失意人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4章 遇險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30章 妥協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87章 小手腕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3章 精心策劃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
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258章 花絮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83章 定局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章 下狠手(2)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04章 平衡術第153章 吳三桂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2章 眉姑娘第1115章 老頑固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15章 在路上(2)第480章 內耗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494章 宿命論(3)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881章 對決(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28章 江湖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9章 從容應對第7章 馬市驚魂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89章 稱帝(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8章 交易第846章 慘敗(4)第273章 麻煩事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92章 稱帝(4)第912章 失意人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4章 遇險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30章 妥協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87章 小手腕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3章 精心策劃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