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對決(4)

江寧營將士埋伏的地方,令洪承疇等人感覺到吃驚。

劉鐵漢偵察的埋伏地點同樣是三處,大家認爲最好的一處地點,距離宣州城有五十餘里,這裡的地勢相對平坦,利於火炮的攻擊,也就是說火炮能夠發揮較大的作用,能夠給代善的正紅旗韃子造成較大的殺傷,其餘兩處地點,不是很理想,從沙盤上看,這兩處都是山谷之間,火炮難以發揮作用,沒有足夠的地方架設火炮,也沒有地方能夠集中發揮火炮的優勢,可蘇天成選擇的埋伏地點,恰恰是衆人感覺最不好的設伏地點。

這裡是一處山谷,山谷的進口有四米左右的寬度,進口和出口兩邊都是懸崖,大軍是不可能埋伏的,山谷的長度是三公里左右,山谷之中,就是一條獨路,沒有交叉口,出口的地方稍微寬一些,有六米左右。

在這樣的地方設伏,洪承疇等人覺得,這等於是和韃子直接展開正面的對決,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設伏的作用,而且大軍設伏,也只能夠在山谷之內,山谷的進出口是不可能埋伏的,難道說蘇天成的想法,是在後金韃子進入山谷的時候,與他們展開面對面的廝殺嗎。

山谷之中是開放性的,兩邊的坡度不是很大,但一些溝溝坎坎也不利於騎兵展開衝鋒,再說兩邊山坡的坡度,想要固定火炮,也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當然,在這樣的地方設伏,最大的好處就是出其不意。

蘇天成的解釋也是這樣的,其餘兩處的設伏地點,特別是大家最爲看好的地方,這裡也是代善最爲注意和謹慎的地方。人家難道沒有任何的防備,設伏的作用,是在於令對方猝不及防,這樣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果,至於說火炮的作用,肯定是不能夠忽略的。但也不能夠因爲有了犀利的火炮,一切都依賴火炮了,要知道代善若是計劃帶領大軍從一線天進逼宣州,那就是考慮到火炮的犀利了,就是有了防備了。

越是這樣,就越是要在代善認爲最不可能設伏的地方,埋伏下火炮和將士,給予後金韃子最爲犀利的打擊。蘇天成提出來了要求,與代善正紅旗韃子廝殺的地點。就在這一處的山谷,不能夠讓韃子離開這個山谷。

蘇天成特別強調了,燧發槍必須要人人都佩戴,儘可能將所有的子彈都發射出去,不要吝惜彈藥,一旦子彈發射完畢,就準備衝鋒了。

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等人終於明白了。原來蘇天成選定的設伏的地點,就是決戰的地方。江寧營將士與後金韃子的廝殺,就要在這裡展開,雙方都沒有退路,這樣也就很好解釋了,爲什麼蘇天成會選擇在這樣的地方設伏。一旦代善的大軍進入了山谷,埋伏在山谷之中的江寧營將士將發起攻擊。在火炮轟擊之後,開始居高臨下的射擊,最大限度的殺傷韃子,接着從兩邊的山坡殺下去,與後金韃子剿殺在一起。如此的情況下,作爲主帥的代善也是沒有機會逃脫的,要麼和軍士一起拼力廝殺,要麼成爲江寧營的階下囚,至於說山谷進出口的地方,自然會在廝殺開始之後,被江寧營將士封鎖住的,等待蘇天成最後衝鋒的命令,加入到廝殺的戰團之中去的。

山谷兩邊設置的火炮不多,以虎蹲炮和弗朗機炮爲主,只有少數幾門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其實在設置火炮的時候,衆人看了沙盤上的地形,大都明白了,在這樣的地方,主要還是依靠小型的火炮,便於運輸,便於移動,更便於找到架設的位置。

這個時候,燧發槍能夠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了,不管是對人還是對馬,殺傷力都是巨大的,後金韃子窩在山谷裡面,只管對着下面發射就是了。

山谷之中的廝殺,還有一點最爲關鍵的事情,那就是騎兵的作用不是很大了,山谷狹窄,擺不開,騎兵根本無法衝鋒,到時候,兩邊的軍士廝殺在一起,完全看的就是個人的能力了,而且戰馬很容易受驚,因爲火炮的隆隆響聲,相互之間容易撞擊到一起。

大戰在即,蘇天成沒有那麼多時間徵求意見了,他發佈了設伏的命令。

賀人龍帶着兩萬將士,悉數到山谷的兩邊設伏,此時賀人龍明白了,爲什麼江寧營的將士,不僅僅是要求熟悉馬上作戰,也要熟悉步卒的作戰方式,這在很多的軍官看起來,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畢竟騎兵和步卒的作戰方式和理念都是不同的,騎兵重點在於衝殺,展現出來銳不可當的氣勢,步卒重點在於協作,講究整體作戰的協調配合。

江寧營的將士做到了。

這一次圍剿代善正紅旗韃子的江寧營將士,幾乎都是從遼東過來的,因爲不能夠暴露行蹤,從天津大沽口乘船直接到長生島,根本就沒有進入復州,這一批的江寧營將士,也是最爲憋氣的,就是因爲在遼東戰役之中,他們沒有能夠擔任主力,本來還以爲,可能在守衛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時候,與後金韃子有着一場惡戰,誰知道後金韃子迅速撤走了。

遼東戰役的失敗,他們是感覺到愧疚的,畢竟和邊軍有過不少的接觸,邊軍的訓練,都是江寧營將士直接負責的,看着兄弟部隊遭遇慘敗,幾乎要全軍覆沒,這種心情是難以理解的,將士們對後金韃子的仇恨,也達到了巔峰。

將士的動作非常的迅速,設伏最大的難度在於火炮的架設,需要有合適的位置,不過這些問題,在將士們的眼裡不算什麼,他們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架設了十門紅衣大炮,十門大將軍炮,上百門的虎蹲炮、弗朗機炮。

到了這個時候,蘇天成選定的設伏地點的優勢顯露出來了。

設伏的地點,出乎江寧營將士的預料,同樣也出乎代善的預料。

行軍的途中,代善同樣是派出斥候,沿路偵查,但江寧營設伏的地點,在後金的斥候看來,根本就不是合適的設伏地點,所以這一帶的偵查,也被後金斥候忽略了。反過來,渠清澤偵查的最爲合適的設伏地點,有大量的人員偵查,看看是不是有明軍的埋伏。

兩萬將士,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埋伏。

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三人,可謂是最激動的。

大戰之前,蘇天成專門和他們談話了,這也預示着他們徹底的融入了江寧營,成爲衆人認可的猛將,江寧營將士的數額,與尋常的衛所是不同的,一個百戶指揮的將士,達到了千餘人,一個千戶指揮的將士,有可能達到五千人以上,比尋常的衛指揮使管轄的軍士還要多很多的,一年多的時間,三人從普通的軍士,成爲了千戶,這樣的提拔速度,就算是在以前的義軍裡面,可能性也是不大的,這表現出來了江寧營唯纔是用的原則。

這一次與代善的正紅旗韃子的對決,其重要性,三人是非常清楚的,作爲協助賀人龍的最爲主要的三名軍官,三人也清楚自身的職責,大軍設伏的時候,三人是最爲辛苦的,賀人龍考慮的是兩萬將士如何的全部設伏到位,不能夠讓後金的斥候察覺,但細節的落實方面,就是三人具體來負責了,一天的時間下來,他們記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強調了多少次,哪怕是最爲不起眼的細節方面。

譬如說用樹枝來做掩體,劉文秀就發現了,樹枝的密度不一樣,有些地方多了,有些地方少了,作爲農村出來的人,一眼就可以看見蹊蹺,山中的灌木叢,不可能那麼濃密的,指出來了這個缺陷,將士們迅速開始糾正。

一天之後,蘇天成、洪承疇和賀人龍巡查設伏情況的時候,就連近在咫只的埋伏將士,都不能夠發現,兩萬將士彷彿與大山融合了。

蘇天成重點關注了紅衣大炮與大將軍炮的架設,這一次的戰鬥,火炮的作用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火炮的作用,這是非常關鍵的,代善的大軍,基本都是騎兵,火炮在給予後金韃子殺傷的同時,還要完全震懾後金韃子的戰馬,在山谷裡面作戰,戰馬被火炮震懾之後,將成爲後金韃子的負擔,江寧營將士沒有這樣的擔心了,兩萬將士,沒有騎馬,以步卒的方陣發起衝鋒,圍剿後金韃子。

洪承疇率領的一萬江寧營將士,都是精銳的騎兵,負責在山谷的進口和出口的地方,堵截逃跑的後金韃子,山谷之內,用步卒進行進攻,山谷的進出口,用騎兵進行圍剿,這樣的安排,目的就是全殲代善的正紅旗。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蘇天成的主要精力,開始集中到正在慢慢靠近設伏地點的後金正紅旗的韃子了,劉鐵漢帶領的斥候,不斷的送來了情報,稟報後金韃子的動向,代善決定的行軍路線,和蘇天成的預計完全一樣,後金韃子選擇了一線天的路線,沒有走華莊那條道路,在華莊迷惑代善的五百將士,也在第一時間歸隊了。

(年底的檢查特別多,工作上的事情拖住了,所以更新有些問題,可能還要持續幾天的時間,懇請讀者大大諒解了。)

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165章 苦嶺關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04章 平衡術第157章 遇匪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60章 變通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2章 眉姑娘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97章 開花彈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012章 誤判?(1)第820章 面對面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54章 遼東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27章 密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18章 造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
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165章 苦嶺關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04章 平衡術第157章 遇匪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60章 變通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2章 眉姑娘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97章 開花彈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012章 誤判?(1)第820章 面對面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54章 遼東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27章 密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18章 造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