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遠慮近憂

時間轉眼到了五月。

蘇天成終於有喜事了,朱審馨懷孕了,這預示着,穿越之後的蘇天成,有孩子了。

看過不少的穿越小說,蘇天成也是有疑慮的,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可能沒有孩子,春屏、王芙蓉和柳如是,都沒有懷孕,而且幾個月時間過去,朱審馨的肚子也沒有反應,他甚至以爲,自己穿越了,能夠改變歷史,但總是要損失一些什麼的。

但現實的情況,令他的擔憂煙消雲散了。

自從發覺懷孕之後,朱審馨的變化更大了,開始親自動手,爲肚子裡的寶寶縫製衣物了,其實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她做的,每次和蘇天成聊天的時候,都要說到肚子裡的孩子,不知道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隱隱的透露出來擔憂。蘇天成反而是安慰朱審馨,不管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樣的。當然了,這個時代,說生男生女都一樣,那是笑話了,重男輕女的思想,是佔據主流的。蘇天成這樣說,只不過是寬慰朱審馨。

朱審馨懷孕了,蘇天成納妾的事情,自然也就提上來了,春屏、王芙蓉和柳如是,每天都在府裡,朱審馨不可能熟視無睹的。

偶爾,朱審馨也說到了納妾的事情,雖然說有些不高興,也不是很情願,但這也的事情,她是無法阻止的,如果說不允許蘇天成納妾,傳出去了,人家會責怪她的。

蘇天成早就考慮到納妾的事情了,穿越五個年頭。他早就適應了妻妾成羣的思想了,只是有些時候。做夢的時候,感覺到一切都不真實。

朱審馨是原配夫人,而且是縣主、誥命夫人,算是一家之主了,能夠主動提出來納妾的事情,蘇天成也是很高興的,兩人私下裡商議了,下半年辦理這件事情。

渠清澤再次來信了。

朝廷近段時間。非常的忙碌,主要還是剿滅流寇的事情。

崇禎七年正月,延綏巡撫陳奇瑜被提拔爲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使,總督陝、晉、豫、楚、川五省軍務,目的就是剿滅流寇,戰鬥首先在陝西和山西打響,這裡是流寇最爲猖獗的地方。後農民軍突破了朝廷軍隊的合圍,進入河南,攻佔南陽,在南陽分軍三路,張獻忠帶兵進入湖廣,高迎祥等帶兵趕赴信陽。李自成等帶兵進入漢中。

不過,幾路分兵的流寇,處處遭遇挫折,無奈之下,於三月返回陝西。近二十萬的流寇,集聚在陝西。成爲了一支強大的力量,高迎祥成爲了這支流寇總頭領。

陝西是流寇發源地,在這裡,他們如魚得水,加之陝西災荒嚴重,加入流寇的農民,源源不斷,致使流寇的力量,不斷髮展壯大,以前遭遇的損失,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全彌補。

陳奇瑜調遣五省明軍,大規模的合圍流寇,朝廷也不遺餘力,保證軍隊的供給,如此的情況下,剿滅流寇的戰果,不斷擴大,捷報頻傳,皇上很是高興和舒心。

看了渠清澤的來信,蘇天成內心稍稍安穩了一些,這表示着,江寧營有了更多的時間,北邊的後金沒有動作,朝廷可以全力剿滅流寇,戰績也還可以,如此的情況下,皇上和朝廷,不會想到江寧營,江寧營自然有時間加緊訓練,自己也可以集聚更多的錢糧。

但他也隱隱的擔心,要說朝廷剿滅流寇,好幾次重大的勝利,都因爲將帥的疏忽,或者是玩忽職守,或者是朝廷內部的爭鬥,功虧一簣,如果說真正的抓住了機會,一鼓作氣,是完全可以剿滅流寇的。

當然,真正的剿滅流寇,安穩內部,絕非軍事行動那麼簡單,殺了一個紫金樑,還會有紫金李、紫金劉,關鍵在於穩定地方經濟,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老百姓造反。

中興學社的發展,異常的順利,半年多時間過去了,中興學社已經有了六千多正式的社員了,遍佈南方各地,北方也有部分地方,建立起來分社了,相反,東林書院和復社,漸漸的沉默下去了,似乎無力和中興學社抗衡了。

孫傳庭、劉宗周、黃道周和鹿善繼等人,是非常高興的,認爲中興學社,取得如此大的成績,是理所當然,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對東林書院和復社,態度也漸漸的溫和起來了,應該說,從一開始,他們就不認爲東林書院和復社,是有着多大問題的,何況劉宗周和黃道周,以前是支持東林書院和復社的。

大量的意見建議,已經收集歸納起來,等候整理之後,就要開始稟報朝廷了。

隨之而來的,是人才的推薦,經過中興學社推薦的人才,可以直接進入朝廷爲官,將中興學社的思想,帶到大明朝各地去。

柳敬亭已經被招納進入了縣衙,成爲了縣衙的幕僚,不過他沒有在縣衙出謀劃策,而是時時刻刻呆在茶樓、酒樓,按照蘇天成的安排,柳敬亭還是操起了老本行,說書,只不過說書的內容,重點變成了中興學社所倡導的觀點,包括江寧縣的諸多變化,甚至說到了江寧縣諸多的土特產等等。

柳敬亭的身份,和以前也不同了,不是純粹的說書人了,大家都知道,柳敬亭是縣衙的座上賓,是中興學社的社員,在很多普通百姓的眼裡,柳敬亭儼然是老爺範疇的人了。

蘇天成和柳敬亭之間的關係很不錯,柳敬亭甚至專門到了縣衙後院,爲蘇天成的家人說了自己最爲拿手的評書武松打虎。

蘇天成直截了當的提出來了要求,中興學社倡導的觀點,目前只是在士大夫、紳士富戶階層,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尋常百姓是不知道的,這就需要柳敬亭通過百姓喜愛的快書形式,宣傳出去,讓更多的百姓知道,讓大家支持中興學社,進而支持和擁護朝廷。

柳敬亭來自於社會底層,很明白蘇天成的想法,他有些奇怪的是,蘇天成出身商賈之家,條件很好,從來沒有吃苦,爲什麼能夠知道百姓的疾苦,爲什麼不遺餘力的爲老百姓辦事情,而且中興學社的思想,以及江寧縣縣衙的做法,都是維護普百姓利益的。

說書被視爲下九流的事情,得不到尊重,按說柳敬亭已經成爲中興學社社員,而且進入縣衙做事情了,完全可以拋開說書這一行當了,可蘇天成提出來了要求,他義不容辭,沒有絲毫的猶豫,操起傢伙,到酒樓、茶樓義務說書了。

這可是縣衙給了俸祿的,每月有一百兩銀子,生活無憂了,自然能夠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說書上面去的。

可以說,到了五月的時候,形勢一片大好。

可蘇天成的想法,沒有那麼的樂觀。

他注意到了,張溥回到家鄉之後,就失去了蹤跡,一直沒有到南京來,也沒有主持復社的相關事宜,作爲一名有影響的士子領袖,張溥這樣的做法,不是很正常,至少應該在南京露面,表示復社還是有影響力的。

再說東林書院和復社的沉默,也太不符合常理了,要知道,朝廷裡面,有不少的官員,本身就是東林黨人,完全支持復社的,在蘇天成看來,中興學社的壯大,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至少要與東林書院和復社,進行若干次的理論爭論和博弈。

看看東林黨和閹黨鬥爭的時候,經過了多少的血雨腥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東林黨都沒有倒下來,如今這點打擊算什麼啊,若是這麼快繳械投降了,也對不起那麼多的支持者了。

蘇天成一直都認爲,軍事打擊是輔助的形式,改善民生纔是根本,而要統治天下,發展壯大,最爲重要的還是文化的影響,只有牢牢掌握了輿論,樹立起來一種文化意識,讓讀書人和官僚士紳自覺奉行這樣的文化,才能夠讓天下人歸心。

蘇天成的這些憂慮,並非杞人憂天。

中興學社成立半年時間了,可東林書院和復社,很少有人加入,算得上是按兵不動,這就說明了,他們依舊堅持自身的認識,依舊堅持以前的思想,不贊成中興學社倡導的認識,只不過在中興學社大力發展的時候,避其鋒芒。

這樣的形勢,表示有高人在指點。

難道這人是張溥,或者說是錢謙益,又或者說,他們接受了朝廷裡面,某些官員的建議,暫時的偃旗息鼓,等待最好的機會。

蘇天成一直等待的學術研究上面的大交鋒,沒有出現。

中興學社存下了那麼多的資料,進行了那麼多的調研,不少的社員,深入到農戶中間,市井之間,掌握了大量的情況,所有的這些準備,都是等着與東林書院、復社進行辯論的,可惜人家不接招。

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也沒有辦法,總不能無端的懷疑,他在和孫傳庭、劉宗周、黃道周和鹿善繼等人聊天的時候,沒有完全否定東林書院和復社,但也尖銳的提出批評,焦點核心還是在兩個方面,清談和無原則保護官僚士紳階層的利益。

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823章 準備(2)第148章 辯解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420章 頭疼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章 破局第1274章 奧妙第75章 小王爺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01章 軍心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504章 平衡術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59章 剿匪(1)第316章 大比武(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5章 租子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029章 救贖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54章 造船廠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章 破局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84章 都會算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78章 補償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187章 行動(4)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183章 定局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35章 你看着辦
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823章 準備(2)第148章 辯解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420章 頭疼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章 破局第1274章 奧妙第75章 小王爺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01章 軍心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504章 平衡術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59章 剿匪(1)第316章 大比武(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5章 租子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029章 救贖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54章 造船廠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章 破局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84章 都會算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78章 補償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187章 行動(4)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183章 定局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35章 你看着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