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

(感謝帝國斜陽天下、白色粥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魔盜團的打賞,謝謝了,期盼讀者大大投出推薦票,拜謝了。)

早朝之後,朱審烜按照慣例,準備回去辦公,反正這麼長時間了,皇上也沒有專門召見過他,有什麼事情,都是直接和內閣首輔楊嗣昌商議的,這也是符合規矩的,應該是這樣,只有遇見重大問題,或者是要做出來決定了,皇上纔會召集內閣成員,或者是六部的尚書,加上都察院的都御使,但這樣的情況不多見。

楊嗣昌找到他的時候,朱審烜還有些奇怪,按說這段時間,沒有什麼大事情需要商議,朝廷裡面也沒有出現什麼事情,大明各地的情況都在慢慢的好轉,今年整體的氣候不錯,沒有多少地方遭遇到災害,朝廷也不需要拿出來很多的銀子,專門用於救濟,無非就是蘇天成率領大軍進攻後金韃子的事情了,但這件事情,說實話,沒有什麼值得商議的,一切都是蘇天成直接做出來決定。

跟隨楊嗣昌來到熟悉的養心殿,朱審烜更加的吃驚,進入養心殿的,就是楊嗣昌與他兩人,沒有其他的內閣大臣。以往出現這樣的請情況,朱審烜或許會感覺到高興,這是地位的體現,不是所有的朝中大臣,都能夠進入到養心殿的,但這一次,他有些擔心,早朝的時候,沒有議論什麼大事情,該做出來決定的事情,當時就決定下來了,而且楊嗣昌也沒有召集內閣大臣,商議什麼事情。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看見楊嗣昌和朱審烜進來之後,專門吩咐了太監,說有重要的事情商議,午時之前,不辦理其他的事情了。朱由檢的這個態度,說明是有重大的事情商議。早朝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現在也不到巳時,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商議啊。

朱由檢拿起了御案上面的幾份奏摺。

“晉王,朕收到的這幾份奏摺,你看看。”

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很快拿起了奏摺,走到了朱審烜的面前。遞給了朱審烜。

朱審烜拿着奏摺,仔細看起來,很快,他的臉色發白,身體微微的顫抖,不過他還是迅速穩定了自身的情緒。

朱審烜看完了奏摺,朱由檢再次開口了。

“晉王,看了這些奏摺。你是什麼意見。”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征伐後金韃子,是按照聖旨行事,至於說沒有能夠及時稟報朝廷如何剿滅後金韃子的事宜,恐怕是有着自身的考慮,臣也以爲有不妥,從蘇大人的戰役部署來說。還是不錯的,也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說完這些話,朱審烜的手裡已經出汗了。

“皇上,至於臣的私事,這是臣仔細思索之後。做出來的決定,若是朝中大人懷疑了,皇上可以調查,若是臣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願意接受皇上的責罰。”

朱由檢的臉上,還是沒有什麼表情。

“晉王,朕今日找你來,就是要澄清這些事情的,朕肯定是不相信奏摺上面所說的事情,朱審馨是你的妹妹,有時間還是要多多走動一下,都在京城,長時間不見面,也不是很合適的,至於說蘇愛卿征伐後金韃子,應該做出來什麼決定,朕是完全支持的,朕曾經下旨,要求蘇愛卿負責一切征伐的事宜,就是放手讓蘇愛卿去做的。”

朱由檢說完之後,楊嗣昌也跟着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這些奏摺,大可不必理會,蘇愛卿帶領大軍,正在征伐後金韃子,晉王殿下忠心耿耿,一心爲了朝廷,甚至是主動避嫌,值此關鍵時刻,朝中有些大人,不顧全大局,無中生事,想要挑起矛盾,這完全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

朱由檢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微笑。

“楊愛卿說的是啊,朕是肯定不相信的,這些奏摺,朕就留下了,晉王不要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安心做事情就是了。”

楊嗣昌和朱審烜離開養心殿之後,朱由檢再次開口說話了。

“公公,你認爲奏摺上面的事情可信嗎。”

“皇上,奴婢以爲,無風不起浪啊,皇上還是要提高警覺,蘇大人手握重權,若是有什麼不軌的想法,會危害到皇上的。”

“你以前不是很支持蘇天成的嗎,朕有些奇怪啊,到如今,你的態度爲什麼改變了。”

“此一時彼一時,奴婢的心裡只有皇上。”

朱由檢點點頭,王承恩的忠心,那是不用懷疑的,王承恩的判斷,他也是相信的,這說明蘇天成手裡的權力的確太大了。

“朕是相信你的,你說說,如今能夠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奴婢以爲,還是派出監軍,如此就能夠限制蘇天成的行動了。”

朱由檢輕輕搖頭。

“這個辦法不行,就算是派出了監軍,也不可能真正的控制江寧營,更不可能監視蘇天成,這樣做,只能夠讓蘇天成更加的疑心,如今正是關鍵時刻,蘇天成帶領大軍,迎戰後金韃子,三十餘萬的後金韃子啊,蘇天成能夠控制的軍士,總人數不過二十四萬,兩邊還是有差距的,後金韃子的戰鬥力,朕是清楚的,這一次的征伐,不容易。”

“皇上,既然派監軍的辦法不可行,奴婢以爲,是不是可以繼續籠絡。”

“蘇天成已經是內閣大臣了,朕還要如何的籠絡啊,難不成讓蘇天成做內閣首輔嗎,這肯定是不行的。”

王承恩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在他看來,也只有這兩個辦法了。

朱由檢站起來了,慢慢走動了幾步。

“此次征伐後金韃子,事關重大,朕還是等一等,江寧營的確驍勇,可承擔的壓力也是巨大的,朕欣慰的是,蘇天成沒有保全江寧營的實力,從他呈報的奏摺來看,承擔主要進攻任務的,還是江寧營,這就說明了,蘇天成還是爲我大明考慮的,只是朕需要看到實際情況,到底是江寧營承擔主要的進攻任務,還是遼東邊軍承擔重任。”

朱由檢這樣說,令王承恩有些糊塗了,彈劾蘇天成與朱審烜的奏摺,他都看過了,裡面所說到的事情,也是觸目驚心的,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的證據,全部都是預測的,但這種可能性,實實在在的呈現在面前了,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很有可能出現重大問題,宋朝的趙匡胤,就是龍袍加身的,如今的蘇天成,和趙匡胤很是相像。

王承恩也曾經考慮,是不是徹底讓蘇天成離開江寧營,讓蘇天成留在京城,其他人去指揮江寧營,爲此他還秘密安排東廠的番子,去做了一番的調查,可調查的結果令他沮喪,江寧營不能夠離開蘇天成。這樣的調查結果,讓皇上更加的擔心。

可恨的是那後金韃子,皇太極既然決定臣服了,就老老實實的在遼東呆着,這邊皇上也好動手,將蘇天成直接調到京城來,打散江寧營的編制,這樣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了,可惜皇太極居然立下了皇太子,這豈不是公開的扇皇上的耳光嗎。

後金韃子的威脅,遠遠超過了流寇,流寇是因爲沒有飯吃,造反的原因,首先是爲了能夠享受榮華富貴,接着纔是想着能夠掌握權力,萬般無奈之下,可以許諾流寇,到地方上做官什麼的,或許能夠緩解問題,可後金韃子就完全不同了,他們的目的是入主中原,那樣大明王朝就要被推翻了,從更加現實的角度看,後金韃子的戰鬥力,遠遠強於流寇。

後金韃子是大明朝廷最爲重大的威脅,絕對不能夠忽略。

所以皇上做出來決定,馬上征伐後金韃子,這也是經過了認真考慮的,並非是一時衝動,或者是爲了什麼面子,只有儘早的剿滅後金韃子,皇上纔有可能真正安心的處理內部的事宜。

南方史可法、馬士英、劉澤清、左良玉和黃得功等人,帶領的隊伍也開始慢慢壯大起來了,這些人是絕對效忠朝廷的,也是能夠被朝廷直接控制的,按說剿滅後金韃子如此重要的戰役,朝廷應該是調集他們中間的部分人蔘與的,可皇上沒有這麼做,這裡面的原因,也是很清楚的。

今日皇上專門召見朱審烜,其實就是想着敲警鐘,這個目的,王承恩是明白的,可皇上說出來的那番話,王承恩不能夠理解了。

看見王承恩好半天沒有開口,朱由檢再次開口了。

“江寧營迎戰後金韃子,必然會有一些惡戰,想要輕易的剿滅後金韃子,恐怕沒有那麼容易的,江寧營驍勇,後金韃子一樣是驍勇的,這等的情況,你說說,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啊,所以說,還是要提醒一下史可法等人,做好準備,或許在戰役的後期,他們就要出面了。”

朱由檢說出來這些話,王承恩明白了,此次的戰役,江寧營肯定會有重大的損失,只要徹底剿滅了後金韃子,大明也就不需要那麼驍勇的軍隊了,到時候,傷痕累累的蘇天成,是無法與朝廷抗衡的,還不是任由擺佈了。

第397章 開花彈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774章 海戰(4)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165章 苦嶺關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824章 準備(3)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79 天降神兵(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章 老乞丐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811章 詫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87章 禮部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章 收拾你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90章 稱帝(2)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81章 對決(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75章 小王爺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
第397章 開花彈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774章 海戰(4)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165章 苦嶺關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824章 準備(3)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79 天降神兵(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章 老乞丐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811章 詫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87章 禮部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章 收拾你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90章 稱帝(2)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81章 對決(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75章 小王爺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